跳转到内容

李东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松照庵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8日 (五) 12:30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古虞令狐氏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东冶(1917年8月—2013年1月5日),原名令狐俊文山西平陆人,曾任冶金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33年,山西省平陆县简易师范学校学习;1936年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后,在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后任职于华北联合大学。1942年,改任冀东公安局公安干部训练班主任,冀热辽区党委十七地委社会部副部长兼专区公安科副科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1945年,后中共辽西地委社会部部长兼专区公安局局长、锦州市公安局局长,中共热辽地委副书记、军分区副政委,朝阳卫戍区司令员兼政委[1]。1948年,调任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长;次年,改任中共辽西省委社会部长兼省公安厅长[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一办公室研究员、工业组组长。1959年,任中共辽宁省委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次年,改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大连钢厂副厂长[3]。1973年,任大连化工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7年,任鞍山市委书记[4]。1978年,升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鞍山钢铁公司党委书记[5]。198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顾问,上海宝钢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国务院代表、宝钢建设领导小组组长。2001年7月离休[6]

李东冶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3年1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参考文献

  1. ^ 朝阳市史志办公室. 《中共朝阳地方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1年: 1页. ISBN 9787806445396. 
  2. ^ 辽宁省志, 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辽宁省志: 大事记》.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 278页. 
  3. ^ 中文出版物服务中心. 《中共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汇编: "文革"时期有关中国地方性暨地方领导人问题的批判专辑》. 中文出版物服务中心. : 186页. 
  4. ^ 邢德昶, 中共鞍山市委. 党史工作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鞍山地方党史大事记, 1927-1990》. 中共鞍山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1991年: 22页. 
  5. ^ 鞍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鞍山市志: 党政群团卷》. 沈阳出版社. 1993年: 36页. 
  6. ^ 辽宁省朝阳市史志办公室. 李东冶. [2012-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