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德国国会选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6日 (二) 19:3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930年德国国会选举

← 1928 1930年9月14日 1932/7 →

国会全部577议席
獲得過半多數需289个席位
投票率82.0%
  第一大黨 第二大黨 第三大黨
  File:Adolf Hitler 1936 (foto carnet).jpg
领袖 奥托·威尔斯 阿道夫·希特勒 恩斯特·台尔曼
政党 德国社民党 纳粹党 德国共产党
上任时间 1919年 1921年7月28日 1925年10月
上届结果 153席, 29.8% 12席,2.6% 54席,10.6%
赢得席次 143 107 77
席次差额 10 95 23
民選得票 8,575,244 6,379,672 4,590,160
得票率 24.53% 18.25% 13.13%
得票变动 5.23% 15.69% 2.51%

  第四大黨 第五大黨 第六大黨
  Scholz LCCN2014711328
领袖 路德维希·卡斯英语Ludwig Kaas 阿尔弗雷德·胡根贝格 恩斯特·肖尔茨英语Ernst Scholz
政党 德国中央党 德国国家人民党 德国人民党
上任时间 1928年9月 1928年 1929年
上届结果 61席,12.1% 73席,14.2% 45席,8.7%
赢得席次 68 41 30
席次差额 7 32 15
民選得票 4,127,000 2,457,686 1,577,365
得票率 11.81% 7.03% 4.51%
得票变动 0.26% 7.22% 3.97%

Reichstag composition, 1930
选举后下院议席分布

选前德国总理

海因里希·布吕宁
德国中央党

當選德国总理

(海因里希·布吕宁保持他未经选举获得的总理职位)

1930年德国国会选举发生于当年的9月14日[1]。尽管失去了十个议席,德国社会民主党(简称SPD)仍是国会第一大党,获得了下院577席的143席;而纳粹党则由此前的12个议席激增至107个议席[2]

在本次选举中,执政的魏玛联盟英语Weimar Coalition两大政党,即社民党和中央黨, 都没有表现平平,而它们的盟友德国人民党遭遇惨败。而在选举中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德国纳粹党德国共产党,其中德国纳粹党首次获得超过100个议席,德国共产党比上次选举多出23个议席。

背景

社民党在上次国会选举中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直领导着执政联盟,但1930年的选举终结了执政联盟。

1924年德国大选英语German federal election, December 1924中,社民党获得了26%的得票率,确保了自己的131个国会议席,较上次选举增加31席。而在1928年德国大选中,社民党获得了29.8%的得票率、153个议席,比1924年还要多出22个议席。

而在1928年大选中同样增加议席的只有恩斯特·台尔曼领导下的德国共产党,共产党获得了10.6%的选票,同时拥有54个议席,比上次选举多出9个席。纳粹党(NSDAP)只有2.6%的得票率,这令它失去了两个议席。

选举活动

1930年选举中,共有37个独立政党参加选战,其中只有10个政党获得了3%以上的选票,但如此多的党派参加选举也造成了大量选票被浪费。

选举情况令任何政党都难以获得绝对多数的席位,而在魏玛时期,德国组织过多次内部意识形态两极分化的联合政府。而频繁的政局动荡和反转也令德国人失去了对民主的信任。1930年大选中的五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同样也是两极分化:纳粹党、中央党、德国国家人民党都是右翼,而社民党和共产党则倾向左翼。

主要政党 意识形态 政治立场
德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极左翼
社会民主党 社会民主主义 中间偏左
中央党 泛政治天主教主义 中间偏右
德国国家人民党 保守主义民族主义 右翼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 纳粹主义 极右翼

选举结果

1930年德国大选的投票率达到史无前例的82%。当时的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依然在选举中保持领先,获得143个席位,但较上次大选失去了10个议席。纳粹党获得了18.25%的得票率,新增了97个议席,共获107个议席,一跃成为议会第二大党。此外,德国共产党也获得了新议席,以13.13%的得票率获得了77个席位,比上次大选多出23席。其余34个政党瓜分了剩下的选票。在1928年的大选中,大量小型政党造成选票的极大浪费,但在1930年参选政党有所减少,选票浪费现象也因而有所好转;本次大选中,没有获得任何议席的小党派累计造成了413,000张选票的浪费[3]。但政治立场分化的政党组织的大联合政府也导致魏玛共和国行政效率低下。

党派 得票 % 席位 +/–
德国社会民主党 8,575,244 24.53 143 –10
纳粹党 6,379,672 18.25 107 +95
德国共产党 4,590,160 13.13 77 +23
德國中央黨 4,127,000 11.81 68 +7
德国国家人民党英语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2,457,686 7.03 41 –32
德国人民党英语German People's Party 1,577,365 4.51 30 –15
德国政权党英语German Democratic Party德国民主党前身) 1,322,034 3.78 20 –5
德国中产阶级帝国党英语Reich Party of the German Middle Class 1,361,762 3.90 23 0
基督教国家农民农户党英语Christian-National Peasants' and Farmers' Party(德語:Christlich-Nationale Bauern- und Landvolkpartei 1,108,043 3.17 19 +10
巴伐利亚人民党英语Bavarian People's Party 1,058,637 3.03 19 +2
基督教社会大众服务英语Christian Social People's Service(德語:Christlich-Sozialer Volksdienst 868,269 2.48 14
德国农民党英语German Farmers' Party 339,434 0.97 6 –2
保守人民党英语Conservative People's Party (Germany) 290,579 0.83 4
为公民权和通货紧缩的帝国党英语Reich Party for Civil Rights and Deflation(德語:Reichspartei für Volksrecht und Aufwertung,又称Volksrechtpartei,即人民公正党)/基督教社会帝国党 271,291 0.78 0 –2
农业联盟英语Agricultural League 193,926 0.55 3 0
德国汉诺威人党英语German-Hanoverian Party(德語:Deutsch-Hannoversche Partei 144,286 0.41 3 –1
无效/空白选票 268,028
总计 35,224,499 100.00 577 +86
注册选民/投票率 42,982,912 82.0
来源: Gonschior.d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选票
社民党
24.53%
纳粹党
18.25%
共产党
13.13%
中央党
11.80%
国家人民党
7.03%
人民党
4.51%
中产阶级党
3.90%
政权党 (民主党)
3.78%
独立社民党
3.17%
巴伐利亚人民党
3.03%
基督教社会服务
2.48%
其它
4.38%
下院席位
社民党
24.78%
纳粹党
18.54%
共产党
13.34%
中央党
11.79%
国家人民党
7.11%
人民党
5.20%
中产阶级党
3.99%
政权党(民主党)
3.47%
巴伐利亚人民党
3.29%
基督教农民党
3.29%
基督教社会服务
2.43%
其它
2.77%
加拉格尔指数英语Gallagher Index(用于测量选举结果非均衡性的指数,即受到投票的百分比与政党因此获得合法席位百分比之间的差异性)值为1.33

参考来源

  1. ^ Dieter Nohlen英语Dieter Nohlen & Philip Stöver (2010)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p762 ISBN 978-3-8329-5609-7
  2. ^ Nohlen & Stöver, p790
  3. ^ Pollock, James K. “The German Reichstag Elections of 1930.”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24, no. 4, 1930, pp. 989–995., www.jstor.org/stable/194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