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貫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outanGE457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8日 (四) 22:4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紀貫之(菊池容齋畫於明治時代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紀貫之
假名き の つらゆき
平文式罗马字Kino Tsurayuki

紀貫之(日语:紀 貫之き の つらゆき Kino Tsurayuki)是日本的平安時代前期的歌人。『古今和歌集』的選者之一,三十六歌仙之一。紀友則是表兄弟。

概略

紀望行之子。延喜5年(905年),受醍醐天皇之命,和紀友則・壬生忠岑凡河內躬恒共同編纂最初的勅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執筆假名的序文。和歌被收錄在『小倉百人一首』,也有自撰家集『貫之集』。

散文有『土佐日記』,對日本的假名日記文學、隨筆、女流文學的發達有重大的影響。

貫之的宅邸前庭種植許多櫻樹,據說被稱作「櫻町」(さくらまち)。遺址相當於現在的京都御所富小路廣場。

作品

紀貫之(百人一首

裳立山的紀貫之之墓

位在滋賀縣大津市比叡山麓的裳立山。 比叡山鐵道坂本纜車裳立山車站徒步10分。

外部連結

關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