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林未釋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3日 (六) 14:41 (修改)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五星上将
陸軍元帥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MacArthur in khaki trousers and open necked shirt with five-star-rank badges on the collar. He is wearing his field marshal's cap and smoking a corncob pipe.
麦克阿瑟嘴里衔着烟斗,摄于约1945年的菲律宾马尼拉
原文名Douglas MacArthur
昵称
  • 外人将軍 Gaijin Shōgun,即「外國籍的幕府將軍」
  • Dugout Doug
  • Big Chief
出生(1880-01-26)1880年1月26日
 美国小岩城
逝世1964年4月5日(1964歲—04—05)(84歲)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墓地麦克阿瑟纪念馆英语MacArthur Memorial
政党共和黨 共和黨
效命
军种
服役年份1903年-1964年
军衔
军籍号码英语Service numberO-57
统率
参与战争墨西哥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

获得勋章
配偶
亲属麦克阿瑟家族
其他工作雷明頓蘭德公司董事长
签名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英語: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是美国的五星上将陆军元帅英语List of Field Marshals (Philippines)(菲律宾陆军),在1930年代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二战太平洋战争期间亦功勋显赫。他因菲律賓戰役获得荣誉勋章,与其父小亚瑟·麦克阿瑟成为同获此荣誉的首对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军中军衔达到五星上将的五人之一,也是菲律宾陆军唯一一位陆军元帅。

麦克阿瑟出生在美國舊西部的一个军人家庭英语Military brat (U.S. subculture)里,从西得克萨斯军事学院英语TMI — The Episcopal School of Texas毕业时获选为毕业生代表英语valedictorian。1903年他以拔尖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荣获“大队长”的称号(First Captain)。1914年美国占领韦拉克鲁斯英语United States occupation of Veracruz期间,他执行了一次偵察任务,并为此获荣誉勋章的提名。1917年,他从少校升衔为上校,并出任第42彩虹步兵团英语42nd Infantry Division (United States)参谋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戰線期间,他升至准将,并再次获得荣誉勋章的提名,此外获杰出服役十字勋章2次、银星勋章7次。

1919年至1922年间,麦克阿瑟出任西点军校校长英语Superinten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进行了多项改革。随后他被派驻菲律宾,并在1924年镇压了菲律宾侦查部叛乱英语Philippine Scout Mutiny。1925年,他再度升衔,成为美军史上最年轻的少将。他在威廉·米切尔准将所属的军事法庭工作,在192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还担任了美国奥委会主席。1930年,他成为了美国陆军的参谋长,并因此卷入了1932年酬恤金進軍事件,驱逐了华盛顿特区抗议者,并组建了平民保育團。1937年,他卸下了美国陆军的军职,转而出任菲律宾自由邦军事顾问英语Office of the Military Advisor to the Commonwealth Government of the Philippines

麦克阿瑟在1941年被召回军中,担任美国远东军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Forces in the Far East指挥官。他任内出现了一连串灾难,先是1941年12月8日其空军遭到重创,而后日本又入侵了菲律宾。很快,麦克阿瑟的军队被迫撤至巴丹并防守到了1942年5月。1942年3月,麦克阿瑟协其家眷和部下登上PT艇,从附近的科雷希多岛撤往澳大利亚,并在澳洲获任西南太平洋部队英语South West Pacific Area (command)盟军最高司令。抵达后,麦克阿瑟发表了演讲,当中他发誓“我一定会返回菲律宾”。在太平洋打拼两年后,他实现了这一诺言,也因其防守菲律宾的功劳而获荣誉勋章。1945年9月2日,他在东京湾正式接受了日本投降,并监督了同盟國在1945年-1951年佔領日本的经过。作为日本的实际领导人,他控制了日本的经济、政治、社会变化。朝鲜战争期间,他领导的联合国军初战告捷,但他进军朝鲜的举措不但屡遭争议,也招致了中国的介入,并导致一系列的落败。1951年4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革除了麦克阿瑟的军职。卸任后,他担任了雷明頓蘭德公司董事长。

早期生活与教育情况

1880年1月26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岩城小岩城军营英语Tower Building of the Little Rock Arsenal的一个军人家庭英语Military brat (U.S. subculture)。爷爷是苏格兰裔法官兼政治家老亚瑟·麦克阿瑟[1]。他父亲是陆军上尉英语captain (U.S. Army)小亚瑟·麦克阿瑟。母亲是玛丽·平克尼·哈迪·麦克阿瑟(Mary Pinkney Hardy “Pinky” MacArthur)[2],出生於舊詹姆士敦時代之弗吉尼亞州舊族[3]:14。1875年5月19日父母完婚,1876年生亞瑟·麥克阿瑟三世,1878年生馬爾康[3]:15。1883年,馬爾康夭折[3]:16

1903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自西点军校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年来最好的,总平均成绩为98.14分。后被任命为少尉军官。

麥克阿瑟(MacArthur)1890年後期在西德克薩斯軍事學院學習時

远征韦拉克鲁斯

1914年4月21日,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下令占领韦拉克鲁斯英语U.S. occupation of Veracruz。麦克阿瑟跟着被派往该地区的司令部参谋前往,并于1914年5月1日抵达。随后他发现,若想从韦拉克鲁斯的先头部队那获取后勤支援,就得使用铁路。他在韦拉克鲁斯发现了大量的火车厢,却找不到一节火车头,于是便核实起一份称阿尔瓦拉多英语Alvarado, Veracruz有许多节火车头的报告。他花费价值150美元的黄金买来一辆台车,雇来三个墨西哥人作帮手,又把三人的枪械缴了。来到阿尔瓦拉多后,麦克阿瑟和他的队伍找到了五台机车,虽然其中两台只是调车机车,但是另外三台正是所需的火车头。在返回韦拉克鲁斯的路上,队伍遭到了五名武装人员的袭击,连忙逃之夭夭,终于甩开了那些人,不过,麦克阿瑟却在逃跑时射杀了两名武装人员。不久后,队伍再次被十五名骑兵袭击。在战斗中,麦克阿瑟的衣服上被打出了三个弹孔,自己却毫发无伤,一名同伴则受了轻伤。最终在麦克阿瑟射杀四名骑兵后,其余的骑兵撤退了。然而,此后队伍又遭到了三名骑兵的袭击,令麦克阿瑟的衣服又挨了一枪。队伍乘坐台车甩开了其中两名骑兵,但还有一名骑兵仍在穷追不舍,结果连人带马被麦克阿瑟射死在铁轨上。队伍不得不在继续前进前把马的尸体从铁轨上移走。[4]

一位军官同僚给伍德写信,建议提名麦克阿瑟为荣誉勋章的候选人。伍德这样做后,参谋休·L·斯科特英语Hugh L. Scott召集了一个委员会来审议该提名。[5]委员会质疑道:“他的行动是在地区主将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的,这样的行动是否明智?”[6]这时,弗雷德里克·芬斯顿英语Frederick Funston准将(也是荣誉勋章的获得者)表示,颁发勋章给麦克阿瑟“完全恰当合理”。[7]然而,委员会还是担心“授予所建议的奖励恐将鼓励其他参谋在类似条件下忽视当地的司令官,而这可能使后者的计划遭受干扰”,因此,麦克阿瑟最终并未获奖。[8]

潘兴将军(左二)给麦克阿瑟准将(左三)颁发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查尔斯·T·梅诺尔英语Charles T. Menoher少将正在宣读嘉奖令,乔治·E·利奇英语George E. Leach上校(右二)和威廉·约瑟夫·多诺万英语William Joseph Donovan中校(右一)正在等待要授予他们的勋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军第四十二步兵师师长,麥可阿瑟形容四十二師就像彩虹一樣,充滿各種不同膚色的人,所以便取名為「彩虹師」,1919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第三十一任校长,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之后出任陆军参谋长。1935年,菲律宾自由邦获得半独立地位时,其总统曼努埃尔·奎松邀请麦克阿瑟监督建立菲律宾陆军。麦克阿瑟於1937年退役,並獲得奎松授予的陸軍元帥頭銜[9]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麦克阿瑟被征召回到菲律賓,担任美国远东军总司令;珍珠港事變後,1941年由於低估日軍力量,菲律賓的盟军遭受嚴重打擊。1942年2月,随着日军收紧对菲律宾的控制,罗斯福总统命令麦克阿瑟撤退至澳大利亚。[10]1942年3月12日晚,麦克阿瑟和妻子琼妮、儿子亚瑟、亚瑟的广东阿嬤阿秋(音译)和一些职工(包括萨瑟兰、理查德·马歇尔和赫夫)等一组特定人员离开了科雷希多岛。他们乘坐PT艇穿越日本军舰巡逻的暴风海域,抵达位于棉兰老岛德尔蒙机场英语Del Monte Airfield,然后乘坐B-17轰炸机飞往澳大利亚。麦克阿瑟最终于3月21日乘火车抵达墨尔本[11][12]3月20日,他在南澳大利亚特劳伊火车站英语Terowie railway station发表了著名的演讲,说:“我从巴丹出来,我会再回去。”[13]华府要求他把这句承诺改成“我们会再回去”,他却置若罔闻。巴丹于4月9日投降,[14]科雷希多岛于5月6日投降。[15]

在澳洲的麦克阿瑟建立了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部,部署所属的盟军部队抵抗日军南进并组织反攻。当时麦克阿瑟属下军队主要由澳军和美军组成,但也包括少量撤退荷属东印度部队、英军和其他部队。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五星上将太平洋战争后期,指挥美军在西南太平洋执行“跳岛战略”,选择性攻佔有利于美军推进的岛屿,包括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直到大日本帝国于1945年8月无条件投降

駐日盟軍總司令

昭和天皇裕仁會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945年9月27日

战后自1945年8月至1951年间担任駐日盟軍總司令,统筹对日本的军事佔领。在战后处置方针上,麦克阿瑟反对废除天皇制或将裕仁交付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认为这可能导致日本人民激烈反抗,麦克阿瑟为此对杜鲁门总统表示,若是一定要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请再调派100万名士兵部队来日本维持局势。

最终麦克阿瑟领导的盟军总司令部得以在保存君主立憲制、並確定天皇為象徵元首、不追究天皇的戰犯责任的客观条件下,对日本政府进行改造,包括制定《日本国宪法》及确立现行日本政府组织架构的基础,也廢除日本的建軍權、宣戰權。此外,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GHQ)一度下令自日本政治官僚体系中全面肅清战前協助军国主义者、解散财阀,但是因美国与苏联冷战对抗升高,美国需要既存政经势力合作以迅速重建日本的策略性考量而未彻底实施。

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在苏共总书记斯大林默许下,北朝鲜部隊越過三八線,进攻南韩首都汉城(今首尔),三天后,汉城被攻下,6月27日,杜鲁门下令驻韩美军参加朝鲜作战,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透过美国起草的决议,组织“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由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任总司令。7月31日,麥克阿瑟從東京飛到台北[16]。蔣介石兩度接見會談,並分別發表聲明,蔣發表談話謂與麥帥會談已奠定中美共同保衛台灣與軍事合作之基礎[17][18]。麥克阿瑟在台北上機前,宣布他已經商定阻止共黨攻擊台灣之辦法[16]。他說:「我此次訪問台灣的首要目的,是對台灣(包括澎湖列島在內)防禦可能攻勢之潛力,作短促的考察。在目前情況下,不容對台灣(包括澎湖列島在內)有軍事侵略的行為,這個政策是早就聲明了的,我的責任和堅決的目的是執行這一決定。我在此間與各級人員的會商,在各方面說來,都非常友好融洽。所討論的問題中,其一是中國政府迅速而慷慨地建議派軍參加朝鮮的聯合國軍隊。可是,各有關方面均深信,這樣的行動在目前會嚴重地損及台灣的防禦是不適宜的。現已完成我所指揮的美軍與中國政府的軍隊有效合作的辦法,以對付敵軍愚蠢到竟然企圖發動的任何攻擊。照我看來,這樣的企圖很少成功的機會。我有機會會見了我在上次大戰的多年戰友蔣介石委員長,心裡非常愉快。他的抗拒共產主義統治的不屈不撓的決心,引起我真誠的仰慕。他的決心,與美國人與太平洋區一切人民獲得自由,不為奴隸這一共同興趣和目的,是平行一致的。」[16]杜鲁门总统与麥克阿瑟就台湾参与朝鲜战争而产生意见分歧。杜鲁门总统考虑到台湾的战略布局,为防止台湾派兵参与朝鲜战争将留下军力真空状态,要求麥克阿瑟不要游说台湾参与而与麥克阿瑟产生争论[19]

1950年6月25日,朝鲜入侵韩国,开始了朝鲜战争[2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授权联合国军帮助韩国。[21]1950年7月下旬朝鮮半島战局对美國极为不利,麦克阿瑟提議動用核武和直接攻入中國境內[22],1950年10月15日杜鲁门总统在威克岛接见麦克阿瑟,只让他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往后期间,麦克阿瑟公开反对杜鲁门的决定,派侦察机飞入中国领空。一天,麦克阿瑟飞到沃克的大本营,后来他写道:

我在前线视察了5个小时。我和一群军官谈了谈话,告诉他们布拉德利元帅希望能让这两个师回家圣诞节……但我在前线的所见所闻让我不由得担心起来。韩国军队状态不佳,整条战线人手不足。如果中国军队人多势众的话,我会下令撤军,不再往北推进。我决定亲自实地勘察一下,以我征战多年的经验判断战况……[23]

麦克阿瑟驾驶着他的道格拉斯C-54天空大师英语Douglas C-54 Skymaster动身飞往前线,可却压根儿没见到中国修筑的工事,便决定先按兵不动。麦克阿瑟之所以见不到中国军队的踪影,是因为中方晚上行军,白天躲在地下。不过,麦克阿瑟还是因为侦查活动获得了飞行优异十字勋章以及荣誉性的战斗机飞行员翼章英语United States Aviator Badge[23]

第二天,1950年11月25日,沃克的第八集团军被中国军队袭击,联合国军很快开始撤军。麦克阿瑟向参谋长約瑟夫·勞頓·科林斯提议了连续9段撤军路线。[24]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将他撤职,由李奇微接任。当麦克阿瑟知道这件事时,悄悄的跟妻子说:“珍,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麥克阿瑟1951年在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讲。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府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遊行示威活动,杜鲁门支持率下降到了26%。四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老兵不死了》的著名演讲。

我即将结束五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我从军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而这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而我的希望与梦想早已消逝,但我仍记着当时最流行的一首军歌词,极为自豪地宣示“老兵不死,只会慢慢的凋零而已”。

1952年麦克阿瑟参与共和党总统初选,唯未獲得提名,另一位獲得美國人尊崇的艾森豪將軍勝出。

麥克阿瑟將軍是近代美軍將領中,文武雙全的高階將領之一,除了上述的《老兵不死》之外,在其著作的《麥帥回憶錄》(Reminiscences)[25]中可見其用筆精鍊的文句,此些文句常被以用見於各式報章雜誌上。其中又以《麥帥為子祈禱文》(又稱《為子向主祈禱》)為其代表,亦被收錄於中華民國教育部國中國文課本教材中。

在韓國仁川自由公園,立有1957年李承晚設立的麥克阿瑟銅像,長期以來有韓國反戰團體倡議拆除銅像至今。

螢幕形象

在螢幕上扮演过麦克阿瑟的演员:

参见

註腳

  1. ^ MacArthur 1964,第4–5頁.
  2. ^ MacArthur 1964,第13–14頁.
  3. ^ 3.0 3.1 3.2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回憶錄》 五版. 中華日報社出版部. 1984-07-01. 
  4. ^ James 1970,第115–120頁.
  5. ^ James 1970,第121–125頁.
  6. ^ James 1970,第125頁.
  7. ^ James 1970,第124頁.
  8. ^ James 1970,第125–127頁.
  9. ^ 麥克阿瑟五進五出菲律賓:賠了夫人,賺了前程
  10. ^ James 1975,第98頁.
  11. ^ Morton 1953,第359–360頁.
  12. ^ Rogers 1990,第190–192頁.
  13. ^ 'I Came Through; I Shall Return'.. The Advertiser (Adelaide). 21 March 1942: 1 [22 July 2012] –通过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14. ^ Morton 1953,第463–467頁.
  15. ^ Morton 1953,第561頁.
  16. ^ 16.0 16.1 16.2 〈麥克阿瑟飛台灣搗鬼 大言不慚說要阻止解放台灣〉. 《大公報》 (香港: 大公報社). 1950-08-02. 
  17. ^ 馬全忠. 中華民國百年紀事.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11年6月24日: 296頁 [2011]. ISBN 978-957-083-825-1. :228
  18. ^ {{林正義、李明、胡春惠、張恕、戴安石,<韓戰四十週年--杜魯門、麥克阿瑟與韓戰>,《歷史月刊》,第28期,民79.05,頁33-34}}
  19. ^ 黄婉玮.《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读后感. www.sinchew.com.my. [2020-12-04]. 
  20. ^ James 1985,第387頁.
  21. ^ James 1985,第434頁.
  22. ^ 美国要往中国扔原子弹 毛泽东不吃这一套.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9). 
  23. ^ 23.0 23.1 MacArthur 1964,第372–373頁.
  24. ^ James 1985,第537–538頁.
  25. ^ Douglas MacArthur. Reminiscences. 
  26. ^ Korean war flick 'Operation Chromite' fails to hit any of its targets. Korea JoongAng Daily英语Korea JoongAng Daily. 22 July 2016 [29 July 2016]. 

参考文献

参考

拓展阅读

外部链接

军职
前任者:
Samuel Escue Tillman英语Samuel Escue Tillman
Superinten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英语Superinten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1919–1922
繼任者:
Fred Winchester Sladen英语Fred Winchester Sladen
前任者:
Charles P. Summerall英语Charles P. Summerall
Chief of Staff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1930–1935
繼任者:
Malin Craig
新頭銜 Supreme Commander for the Allied Powers
1945–1951
繼任者:
Matthew Ridgway
政党职务
前任者:
Dwight H. Green英语Dwight H. Green
Keynote Speaker of the 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
1952英语1952 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
繼任者:
Arthur B. Langlie英语Arthur B. Langlie
獎項
前任者:
Dwight D. Eisenhower
Recipient of the Sylvanus Thayer Award英语Sylvanus Thayer Award
1962
繼任者:
John J. McCloy
榮銜
前任者:
John F. Kennedy
Persons who have lain in state or honor英语lying in st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Capitol rotunda英语United States Capitol rotunda
1964
繼任者:
Herbert Ho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