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天頂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ew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20日 (六) 01:40 (bot: 清理跨語言連結太陽上側弧成為內部連結:編輯摘要的red link經繁簡轉換後存在)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塞勒姆的環天頂弧,攝於2012年10月27日。影像中同時可見太陽上側弧(Supralateral arc)、彩暈弧英语Parry arc(Parry arc)和上正切晕弧英语Upper tangent arc(Upper tangent arc)。
攝於2005年7月10日。
2007年1月攝於美國北達科他州大福克斯

環天頂弧(英語:circumzenithal arccircumzenith arc縮寫CZA)或稱布拉維弧Bravais' arc),是一種在外觀上類似彩虹的光學現象;但它的形成是太陽光從水平方向通過冰晶(一般位於卷雲內)後折射而形成,而非雨滴

概要

環天頂弧形成於和太陽同一側的天空,並且以不超過四分之一圓周的長度環繞天頂。它的最內側顏色是藍色,最外側則是紅色,排列順序與彩虹相反。環天頂弧是其中一個最明亮和最多種顏色的。它的顏色比彩虹單純,這是因為在形成過程中重疊的顏色較少。而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上下顛倒的彩虹。

環天頂弧曾經被稱為「天空的微笑」。因為它的形成位置相當高,很少被人注意到,但實際上它是相對較常見的大氣光學現象[來源請求]。產生幻日的卷雲也可以在天頂附近產生環天頂弧,通常發生於太陽在天空角度較低時。

形成環天頂弧的太陽光會從冰晶的平坦頂面進入,從其中一個稜鏡面射出。幾乎平行的太陽光經過角度90°的稜鏡折射後將是寬色分離和較單純的顏色。環天頂弧只能在太陽的仰角低於32.2°時形成。當太陽的仰角在22°時的環天頂弧最明亮,因為這時的太陽光進入和離開冰晶時的偏向角最小;這時形成的環天頂弧長度22°,寬度3°。環天頂弧的長度因為太陽仰角的不同而在32.2°和0°之間變化,並且在這兩個極值的環天頂弧亮度會非常微弱。當太陽的仰角高於32.2°,光線會從冰晶的底部離開,會形成幾乎只有單色的幻日環

參見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