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其人有“賀錦麗”的中文名,但是中國大陸官方通稱哈里斯。 另外舉一個事實(不作判斷),中國大陸地區的主流搜索引擎是百度而非 Google(悲夫),所以利用 Google 搜索統計出來的結果未必能反應大陸的情況,而百度上搜索“卡玛拉·哈里斯”(简体)的結果數量是“贺锦丽”(简体)的兩倍多。 Google 上似乎也是“卡瑪拉·哈里斯”多,雖然要考慮數量龐大的大陸網頁對港臺網頁的沖淡就是了。還有,我利用 Google 作了一個簡單的統計,時間為 2021-01-21 晚 22 時 30 分(UTC+8)後不久,搜索用語言為繁體中文和英文,或許能輔助討論:
我認為{{NoteTA}}不是個合適的做法。我剛剛特意查了一下,發現中國大陸媒體也有使用「贺锦丽」之名稱呼他的(環球網),而台灣媒體也有使用「卡瑪拉·哈里斯」稱呼他的(東森新聞Yahoo新聞)。而西方媒體的中文網站不統一,有的用賀錦麗[11]、有的用卡瑪拉·哈里斯[12]。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大陸官媒之一的環球網,在2015年的這則報導中以「贺锦丽」稱呼他,而不是中國大陸現在使用的標準譯名「卡玛拉·哈里斯」,當時他是加州檢察長,對於華語世界來說知名度不太高。據此,我懷疑「卡瑪拉·哈里斯」可能是在去年總統選舉的時候被中國大陸確定為標準譯名,然後才大規模開始使用的。中國大陸官方將澳洲前總理Kevin Rudd的標準譯名確定為陸克文,而美國候任副總統Kamala Harris不使用其中文名而是用了原名音譯,不知是因為何故。--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 2021年1月21日 (四) 16:00 (UTC)
這又是一個重大發現。根據此處,目前該網站能找到「賀錦麗」的共3處,分別是:「副总统贺锦丽 档案」、「总统约瑟夫·拜登就职演说」(提及副总统贺锦丽(Harris)),以及「副总统贺锦丽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话纪要」。其中第一個連結所展示的內容已經為空,目前內容全部在副总统哈里斯 档案中;第二個連結中,「副总统贺锦丽(Harris)」已經被更改為「副总统哈里斯(Harris)」;第三個連結,現已被更改為「副总统哈里斯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话纪要」,且內容中不再出現「賀錦麗」字樣。這麽說美國大使館現在已經認定「哈里斯」為其中文標準稱謂,並將「賀錦麗」這一稱謂逐漸棄用。故此,我不認同「兩者都行」的說法,根據現有證據顯示,美國大使館現在明顯地傾向於使用「哈里斯」來稱呼他。--el caballero de los Leones (Ajouter un message) 2021年1月28日 (四) 11:0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