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平定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上艾縣
Google地图: 北緯 37°48′03″, 東經 113°37′16″
平定县
平定县在阳泉市的位置
平定县在阳泉市的位置
坐标:37°47′42″N 113°37′38″E / 37.79488°N 113.62727°E / 37.79488; 113.62727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山西省阳泉市
更名为现名979年
語源以“平定军”得名
政府駐地冠山镇
政府
 • 县委书记王银旺
 • 县长任晓华
面积
 • 总计1,394 平方公里(538 平方英里)
海拔650 公尺(2,130 英尺)
人口2020年[1]
 • 常住306,228人
 • 密度220人/平方公里(569人/平方英里)
 • 城镇155,929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045200
電話區號353
車輛號牌晋C
行政区划代码140321
舊稱石艾县、广阳县
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41.16亿
人均¥12344
網站http://www.pd.gov.cn

平定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东部,是阳泉市下辖的一个

地理

[编辑]

位置

[编辑]

平定县地处太行山西侧,县城西北是阳泉市,东北是盂县,东边是河北省井陉县,南边是昔阳县,西边是寿阳县。县城距离阳泉市中心9公里,太原市中心127公里。

历史沿革

[编辑]

平定在战国时期属赵国,称上艾邑。

西汉時,韩信攻打赵国,曾在此驻兵,并修建城池,以榆树塞门,故名榆关城,也就是后来的上城。不久西漢将上艾邑改为上艾县,归太原郡管理,县城在今日县城南边的张庄镇新城村。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归乐平郡管理。

北魏建国元年(公元386年),因胡语谐音更名为石艾县。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改名为上艾县。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广阳县,县城迁至现在昔阳县的广阳村。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在广阳建立了平定军,归镇州(现在的河北正定)管理。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把广阳县改为平定县,并把县城从40公里外的广阳城迁至榆关城,也就是现在平定县的上城。并在上城外侧新建城池,成为下城。

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平定县升为平定州,管辖平定、乐平(今昔阳)两县。

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平定县、乐平县并入平定州。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把平定州升为直隶州,管辖盂县寿阳县,乐平县。

1912年,辛亥革命后,把平定州改为平定县。

1949年,平定县归晋中地区管理。1983年,平定县划归阳泉市

人口

[编辑]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平定縣常住人口為306228人。[2]

文化

[编辑]

方言

[编辑]

平定县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下的阳泉片(也称平辽小片)。共有声母25个,韵母39个,声调5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和太原话的主要区别是入声不分阴阳,而太原话则有阴入和阳入之分。[3]

名胜古迹

[编辑]
  •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有“天下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年(1542)所建。
  • 天宁寺双塔:在平定县城南关土垣上。寺址高耸,双塔并峙。塔为楼阁式,平面八角形,每层收刹甚急,轮廊形制奇异。

行政区划

[编辑]

平定县下辖8个、2个[4]

冠山镇、​冶西镇、​锁簧镇、​张庄镇、​东回镇、​柏井镇、​娘子关镇、​巨城镇、​石门口乡岔口乡

交通

[编辑]

特产

[编辑]

教育

[编辑]

名人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中國: 山西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9-03]. 
  3. ^ 吴文杰. 平定方言研究. 山东大学. 2008 [202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4. ^ 2023年平定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