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西奥·卡赫尔
毛里西奥·劳尔·卡赫尔(西班牙语:Mauricio Raúl Kagel,西班牙语发音:[mauˈɾisjo raˈul ˈkaɣel],1931年12月24日—2008年9月18日),德国阿根廷裔作曲家、指挥、编剧、导演,主要作品涵盖了器乐、音乐戏剧、广播剧以及电影,是20世纪下半叶新音乐 (概念)的重要代表人物。
生平
[编辑]毛里西奥·卡赫尔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在20世纪20年代从俄国逃离至阿根廷。卡赫尔早期学习器乐、文学史和哲学,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做过影评家、钢琴伴奏和指挥等工作。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参加了新音乐的短期课程之后,卡赫尔携妻子于1957年持奖学金来到德国科隆,并终生居住于此[1]。
卡赫尔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在达姆施塔特、科隆、柏林、哥德堡、纽约等地担任教师和客座讲师,1974年至1997年间担任科隆音乐学院音乐戏剧教授。
卡赫尔是科隆新音乐乐团的创始人之一,在科隆、慕尼黑和乌得勒支等地的电子音乐工作室进行过创作。他不但指挥自己的许多作品,同时是自己创作的电影和广播剧的导演和制片人。
代表作品
[编辑]卡赫尔被认为是“器乐戏剧”的代表人物,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把演奏者的面部表情、姿势和动作囊括到作品之中,并且突破许多戏剧的习惯和传统。例如作品《国家剧院》(Staatstheater)名为“Ensemble”的一幕中,16个不同音域的歌手都身穿歌剧戏服,然而相互间服饰风格完全不搭配,舞台上没有布景,歌手们也被固定在椅子上无法做出动作[2]。卡赫尔自己发明乐器和演奏技术,例如作品《两人乐团》(Zwei-Mann-Orchester)和《异域》(Exotica)。他的音乐作品也有很强的戏剧化风格,比如《定音鼓小协奏曲》(Konzertstück für Pauken und Orchester)要求独奏者在乐曲结束时把自己的头部砸进鼓中[3]。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Mauricio Kagel 1931-2008 BIOGRAPHY.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3).
- ^ Mauricio Kagel Staatstheater: Repertoire (1967-1970) – Sound Art Zone. 2016-01-19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9).
- ^ Timpani drummer's crazy finale is startling, funny, more metal than you'd expect from a symphony. 2014-11-28 [201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