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LN5806/20-40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东莞轨交[编辑]

主要是在东莞市城建规划局找到的资料,小弟正在撰写东莞轨道交通条目,可以到User:Keithorz/Sandbox1看看。官方网站找不到各站站名的资料,只能推算出某些地名。这里有详细的资料,但究竟不能证实是官方资料,所以不敢引用。- K仔 2007年9月12日 (三) 12:43 (UTC)[回复]

Re: 问题数则[编辑]

你问的问题恰巧是我在维基上其中一些秘密,请见谅。其实我的年龄都是跟大家差不多,也喜欢看叮当。住在上海的时间应该比大家多。只能告诉你这些了,呵呵。另已加入你的论坛。—Baycrest (作客) 2007年9月15日 (六) 15:21 (UTC)[回复]

Jm2711跟LN5806应该是巴士车牌吧,我想知道是哪两部?—Baycrest (作客) 2007年9月15日 (六) 16:04 (UTC)[回复]
Jm2711(车队编号:AMN6,MAN)是行走61X线,LN5806,(车队编号:ATE182,Volvo)是行走58X线。-LN5806 2007年9月16日 (日) 11:30 (UTC)[回复]

奥体中心站[编辑]

北京地铁南京地铁都有奥体中心站,可能要消歧异或是重定向有关条目。由于条目是你创建的,先留给你解决,不明白可以问我。另外新建的中国大陆条目请尽量用简体字,因为一方面简体字才是官方写法,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如“复”这类转成繁体会有歧异的字。—Baycrest (作客) 2007年9月21日 (五) 16:40 (UTC)[回复]

个人找不到简体输入法。-LN5806 2007年9月22日 (六) 03:19 (UTC)[回复]
其实用MS Word就可以把繁体字转成简体,不过要当心部分繁体字转成简体也会出现歧异字。另外我移动了奥体中心站及更换一些模版的连结,原因可目条目历史。—Baycrest (作客) 2007年9月24日 (一) 08:06 (UTC)[回复]

有关商户资料不合维基[编辑]

可能你与某位来自北京的管理员一样,认为有关商户资料不合维基。 不过在英文维基中,商户资料是容许在条目中的。若果没有商户资料,其他人便无法知道该商场有什么商户。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elope_Valley_Mall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ll_of_the_Emirat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Eastwood_Mall_%28Niles%29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wgrass_Mills

WiNG 2007年9月28日 (五) 09:07 (UTC)[回复]


不过有点像买广告吧。-LN5806 2007年9月28日 (五) 09:49 (UTC)[回复]

第五次巡回定聚[编辑]

车站 vs. 站[编辑]

根据各地区用语习惯的不同,中文维基订定了地区用语习惯的先到先得原则,因此当您见到由台湾用户所撰写的车站条目中如果是以“XX车站”为名,请勿擅自移动到您所习惯的“XX站”之用法,而是应该增加重定向条目来帮助连结或使用noteTA这类的辅助标签来帮助用语转换,这是对建立原条目的用户之一种尊重,就如同我见到由大陆、香港用户所建立的“XX站”条目时,顶多只会增建重定向与noteTA标签,却从来不会无理地去移动人家的条目,这是一种互相尊重,谢谢合作!—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10月7日 (日) 04:18 (UTC)[回复]

Re: 公园前站[编辑]

其实你的意思是否指公园前站每一层都是一岛二侧式,侧式站台用于下车,转到另一层换乘则是岛式站台?现在的内容与官方资料对比,未到过公园前站的读者不易看得明白。我曾经到过该站,也看得不太明白,才有此一问。建议车站楼层一节可以再详细一点。至于杭州轨道交通,建议与User:Sjj0716商讨,他是杭州人,或许比我们更清楚当地情况。—Baycrest (作客) 2007年10月19日 (五) 04:48 (UTC)[回复]

是,不过换乘都用侧式站台。-LN5806 2007年10月19日 (五) 04:49 (UTC)[回复]

Welcome模板[编辑]

Hi,根据现今模板消息,欢迎用户时注意是使用 {{subst:welcome}} 而非 {{welcome}}。请下次欢迎新用户时注意一下,谢谢。—瓜皮仔Canton 2007年10月19日 (五) 14:20 (UTC)[回复]


有关两铁合并,九龙塘站文章的改动[编辑]

看到你的改动和重定向,我把合并后九龙塘站的内容作注解处理,并回复了原地铁及九铁九龙塘站的文章。由于两铁尚未合并,现时仍然以两个车站存在,为保持文章的真确性故作出改动。其实在香港维基人布告板内我们已经作出讨论,并细分了文章改动的先后次序。如有意见,欢迎你到那里表达。Xavier Fung 2007年10月29日 (一) 10:27 (UTC)[回复]

我看到你仍在九龙塘站一文强行修正内容,并删除其他维基人要求改写的标签。翻查你的讨论页,知道你为人比较性急,但编辑维基不只是你的贡献,而是大家都有份。我明白你的改动出于善意,但有些内容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如九龙塘站的G出口是你认为的吧),即使地铁方面已经换上了指示牌,两铁一日未合并也并未“出世”。我希望你尊重在香港维基人布告板的共识,如有意见请先提出后修改(或者使用沙盒)。当务之急是把未有事实根据的内容移走。Xavier Fung 2007年10月29日 (一) 14:20 (UTC)[回复]

上海轨道交通线路色彩[编辑]

Template: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色彩,铁路车站条目是否使用色彩的确未有共识,例日本铁路条目就没有使用色彩。香港铁路条目使用色彩不代表上海要跟随,除非使用色彩比不使用色彩为佳,但是你也要拿出令其他人(不止我一个,是所有人)信服的理由。看看中山公园站的线路色彩,三号线的黄色浅得很,读者阅读不便,这就是使用色彩的坏处。另外一个原因,香港铁路条目内容丰富,适量使用色彩或许能增加阅读趣味。可是上海轨道交通车站条目只有小作品水准,我不见得使用色彩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觉得花巧。我当初制作Template: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色彩是预留作日后条目扩充后可轻易转用色彩(好像买电脑都会预留一些插位作扩充),而不是现在立即使用。使用色彩与否涉及整个中文维基大量条目的格式问题,如果你还认为应该立即使用色彩,大家不妨到互助客栈讨论,取得整体维基人的共识。—Baycrest (作客) 2007年10月24日 (三) 17:19 (UTC)[回复]

你不回应我的问题而回退有关色彩的修改暂且不论,在四号线上使用了明显有错误的色彩恐怕不是你平日应有的水准吧?你觉得香港铁路车站条目使用色彩上海就要跟随,请提出你的见解,那么我们以及其他人也可以加入讨论。而且每当对条目作重大修改,适度加上注解其实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做后人更易明白编者的原意,也可减少误会。—Baycrest (作客) 2007年10月27日 (六) 14:27 (UTC)[回复]
我们要识别是什么路线,否则不是叫识别色,而不用在此模板用在什么地方呢?-JM2711~LN5806 2007年10月27日 (六) 14:43 (UTC)[回复]
条目下方的路线模板已有识别色。目前条目短少,加上我上述的理由,在路线模板及路线文字都用识别色在目前来说只是多此一举,对内容没有实质帮助。不过我亦不会排除日后使用色彩的可能,因此先行在淞虹路站预留空间,作测试效果之用。—Baycrest (作客) 2007年10月27日 (六) 15:25 (UTC)[回复]
那可全不使用。-JM2711~LN5806 2007年10月27日 (六) 15:31 (UTC)[回复]
上海今年底将有5条新线及延长线通车,你有兴趣的话一起扩写有关条目吧!—Baycrest (作客) 2007年10月27日 (六) 15:38 (UTC)[回复]
可先改写2号线车站,2号线车站大多有图片。-JM2711~LN5806 2007年10月27日 (六) 15:41 (UTC)[回复]
也可以,那你负责2号线车站条目吧。我有时间会先扩写路线条目,以免资料严重滞后。—Baycrest (作客) 2007年10月27日 (六) 15:49 (UTC)[回复]

你不是已同意全不使用色彩了吗?怎么有关色彩改动都被回退?—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9日 (五) 09:19 (UTC)[回复]

可全不使用,没有同意过改回蓝色。-JM2711~LN5806 2007年11月9日 (五) 09:30 (UTC)[回复]
不使用色彩也就是超链接预设的色彩吧……—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9日 (五) 09:38 (UTC)[回复]
我所指的不使用是不用Template: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至于车站问题,我本年至08年3月打算补齐中日“寒”3个国家的车站,你有兴趣的话不妨参与此行列。-JM2711~LN5806 2007年11月9日 (五) 09:41 (UTC)[回复]
原来如此,那就暂时不使用Template: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等的Template吧。日韩车站我认知甚少,不敢乱碰呢。中国车站应该可以,有时间就会去写。—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9日 (五) 09:47 (UTC)[回复]
另外有消息指6号线南段4站推迟至08年3月建成,原因是该几个车站周边都是空地,道路未建成,请核实。-JM2711~LN5806 2007年11月9日 (五) 09:55 (UTC)[回复]
对,那几个车站附近是三林城,目前居民比较少。我过些时间去查证一下吧,感谢通知!—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9日 (五) 09:59 (UTC)[回复]

深圳未来建设[编辑]

想问问:你可以仿效台湾及香港,弄一个“深圳未来建设”的分类,把未建成的车站都综合在分类里面吗?--石添小草 (talk to me) 2007年11月9日 (五) 12:56 (UTC)[回复]

有关大阪市营地下铁摸板[编辑]

那个摸板上的有大阪市章、那不是完全错的。但一般用市章和“电”的交通局章(旧电气局)或市营地下铁的O和模板参数错误:日文请使用ja的。请参观这网页(不是我的)http://hp.vector.co.jp/authors/VA032261/osakasw.htm
--隼鹰 2007年11月9日 (五) 15:17 (UTC)[回复]

弁天町车站的汉字、不是、可能是吧。(现在的日语之中一样的)--隼鹰 2007年11月20日 (二) 15:42 (UTC)[回复]

请就日本帝国还是大日本帝国条目命名作出讨论[编辑]

之前因为有多名维基人在条目命名问题上爆发了编辑战。由于此类项目争议性颇大,所以此问题需要一个共识,以有利维基百科发展,我希望你可能前往Wikipedia talk:专题/日本提出你的意见,讨论上必需保持理性,不要作人身攻击,谢谢。—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7年11月13日 (二) 11:34 (UTC)[回复]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车站‎[编辑]

有关站名变更,应该是来自讨论区吧?能否告诉我是出自哪一个帖子,因为我想评估可信程度。先谢!—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13日 (二) 14:48 (UTC)[回复]

http://www.metrofans.sh.cn/forum/thread-18477-1-1.htmlJM2711~LN5806 2007年11月13日 (二) 14:48 (UTC)[回复]
可能消息比较新,未见广泛采用。现在就引用该来源,恐怕有原创研究之嫌。如果用回原来名称,再于条目内提及“有未经证实消息指该车站已更名为XX站”,加上讨论区来源。这样你认为如何?—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13日 (二) 15:29 (UTC)[回复]
如果你没有意见,那么就这样定了。另外能否在车站‎条目说明站台数目时写明1个岛式站台或者2个侧式站台?—Baycrest (作客) 2007年11月16日 (五) 17:29 (UTC)[回复]
Okay。-JM2711~LN5806 2007年11月17日 (六) 04:00 (UTC)[回复]

ㄧ点建议[编辑]

在编写新条目时,建议最好顺手在其他语版相对应的条目中加上连回中文版条目的interwiki,一方面是便利机器人帮忙后续的维护(机器人需要至少在一个主要语版上有interwiki,才有办法在其他语版有新条目增加时自动在中文条目中增添连结),另ㄧ方面也是方便中文版的编辑者知道哪些条目已经被建立了(尤其在各地译名方式不同时,很容易发生不知条目已存在而撞名的问题)。如果在每个语版都要增添zh的interwiki很麻烦,通常大家都会至少在英文版上增添(毕竟英文版条目最多最容易当做索引基础,只要过一阵子之后其他语版自然会由机器人补齐连结),但如果是跟日本有关的事物条目,我是觉得在日文版上增添对应的interwiki会更有用。小小举手之劳,但是可以大大方便大家,希望您也能配合一下!—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11月16日 (五) 09:44 (UTC)[回复]

一点请求[编辑]

请将我所有都电荒川线的条目将“站”的字眼改回停留所,我想保留原来的写法。!—User:Tokyo Metro 2007年11月17日 (六) 12:53 (UTC+8)

“停留所”是日文名称,在中文,会用回“站”一字。-JM2711~LN5806 2007年11月17日 (六) 04:55 (UTC)[回复]

佐敦站大堂[编辑]

佐敦应串作“Jordan”,而非“Jorden”。希望阁下能把档案名修正后再上载到commons。--minghong (留言) 2007年12月11日 (二) 15:20 (UTC)[回复]

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编辑]

就如同上次的十九号线,未有官方正式公布,我们实在不宜把第一手消息率先公布。而且我们又如何保证上海轨道交通当局不会在通车前调整时刻表呢?不过如果你还是想转载把时刻表的最新消息,或许可以在外部链接等的地方加一条超链接到讨论区,消息准确性的责任就交给讨论区有关作者。—Baycrest (作客) 2007年12月27日 (四) 16:45 (UTC)[回复]

地铁族LN5806 (留言) 2007年12月28日 (五) 06:03 (UTC)[回复]
其实多等一天也不迟,反而应尽量按照维基已定下的方针行事,否则就会给其他人乘机钻空子了(你到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7年12月27日看看正在提删什么东西)。—Baycrest (作客) 2007年12月28日 (五) 06:13 (UTC)[回复]
你单方面把尚未开通的上海轨道交通车站标记为已开通,在Talk:上海轨道交通又不提供任何理据,我对你这样的行为十分失望。—Baycrest (作客) 2007年12月28日 (五) 11:40 (UTC)[回复]

暂时先改写了上海轨道交通六号线世纪大道站,其他的我改天再核对。你有时间也可以复核一遍,看看有没有明显的遗留。—Baycrest (作客) 2007年12月29日 (六) 18:20 (UTC)[回复]

提请删除条目的方法[编辑]

若条目因为创建时(例如:打错字)之类而要删除的话,可以把条目内容换成{{delete}}并提供删除原因。这样,管理员在巡逻时就会删掉。单单清空条目的内容没有用的。--石添小草 (talk to me) 2007年12月30日 (日) 13:23 (UTC)[回复]


世博专用线车站[编辑]

你最近增加的两个世博专用线车站淡水路站马当路站,以我所知应该只是建成作渡线或调车之用,不对外开通使用。你是否看过哪里的最新公布消息?—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2日 (三) 16:19 (UTC)[回复]

如果你没有意见,我就会移除淡水路站马当路站及相关条目的不合适内容。—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4日 (五) 16:36 (UTC)[回复]
[1]LN5806 (留言) 2008年1月5日 (六) 04:46 (UTC)[回复]
阅读权限要高于30,我是看不到的了。希望你能够有其他办法让我及其他读者看到。—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5日 (六) 15:03 (UTC)[回复]
那说不能转载。-LN5806 (留言) 2008年1月5日 (六) 16:10 (UTC)[回复]
也就是不能转载到维基百科了?—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5日 (六) 16:14 (UTC)[回复]
内容是有关车站的建筑资料,最好你自己去看看,看不到试找人帮助,或者会私底跟你说的。-LN5806 (留言) 2008年1月6日 (日) 04:58 (UTC)[回复]
我建议你游说作者开放予公众浏览,不然来自讨论区,更设有阅读权限的资料,外人根本无从得悉具体实情,我们是不宜把这些资料引用到维基百科的。—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7日 (一) 15:39 (UTC)[回复]
谢谢你,既然有车站结构等资料,我暂且收下吧,若有关方面公布具体资料,就要立即换上更有权威性来源。另外,世博园站沪杭磁悬浮的换乘情况,消息有没有提及?—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8日 (二) 15:19 (UTC)[回复]
这个也谢谢你,稍后会在沪杭磁悬浮补充。但资料没有提及世博园站换乘情况,不能进一步印证世博园站内的资料是否为最新的,有点可惜。顺带说说,我发现上面的资料都是转载自政府网站[2][3],竟然要求别人“转载请注明出自地铁族ditiezu.com”,他们的版权意识也实在不够啊。现在有官方网站资料,就应该以官方网站为先,加强可信性,地铁族的就不引用了。另外你刚增加的十一号线车站,也是有官方网站消息的,待会我也会补回网页链接及修订相关条目以增加可信度。—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10日 (四) 13:35 (UTC)[回复]
[4]
[5]
最新的公布跟早前一样,都是三站四区间,详情可见[6]。因此我把有关条目改回来了,特此通知你一声。希望你会接受尽量以官方消息为先的方式,在准确性与可查证性取一平衡点。—Baycrest (作客) 2008年1月31日 (四) 17:0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