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05年2月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存档 | ||||||||||||||||||||||||||||||||||||||||||||||||||||||||||||||||||||||||||||||||||||||||||||||||||||||||||||||||||||||||||||||||||||||||||||||||||||||||||||||||||||||||||||||||||||||||||||||||||||||||||||||||||||||||||||||||||||||||||||||||||||||||||||||||||||||||||||||||||||||||||||||||||||||||||||||||||||||||||||||||||||||||||||||||
---|---|---|---|---|---|---|---|---|---|---|---|---|---|---|---|---|---|---|---|---|---|---|---|---|---|---|---|---|---|---|---|---|---|---|---|---|---|---|---|---|---|---|---|---|---|---|---|---|---|---|---|---|---|---|---|---|---|---|---|---|---|---|---|---|---|---|---|---|---|---|---|---|---|---|---|---|---|---|---|---|---|---|---|---|---|---|---|---|---|---|---|---|---|---|---|---|---|---|---|---|---|---|---|---|---|---|---|---|---|---|---|---|---|---|---|---|---|---|---|---|---|---|---|---|---|---|---|---|---|---|---|---|---|---|---|---|---|---|---|---|---|---|---|---|---|---|---|---|---|---|---|---|---|---|---|---|---|---|---|---|---|---|---|---|---|---|---|---|---|---|---|---|---|---|---|---|---|---|---|---|---|---|---|---|---|---|---|---|---|---|---|---|---|---|---|---|---|---|---|---|---|---|---|---|---|---|---|---|---|---|---|---|---|---|---|---|---|---|---|---|---|---|---|---|---|---|---|---|---|---|---|---|---|---|---|---|---|---|---|---|---|---|---|---|---|---|---|---|---|---|---|---|---|---|---|---|---|---|---|---|---|---|---|---|---|---|---|---|---|---|---|---|---|---|---|---|---|---|---|---|---|---|---|---|---|---|---|---|---|---|---|---|---|---|---|---|---|---|---|---|---|---|---|---|---|---|---|---|---|---|---|---|---|---|---|---|---|---|---|---|---|---|---|---|---|---|---|---|---|---|---|---|---|---|---|---|
| ||||||||||||||||||||||||||||||||||||||||||||||||||||||||||||||||||||||||||||||||||||||||||||||||||||||||||||||||||||||||||||||||||||||||||||||||||||||||||||||||||||||||||||||||||||||||||||||||||||||||||||||||||||||||||||||||||||||||||||||||||||||||||||||||||||||||||||||||||||||||||||||||||||||||||||||||||||||||||||||||||||||||||||||||
早于10(未完成)或3(已完成)日的讨论将会由Jimmy-bot存档。 |
请问语言方面的
在粤的下面有只有一个粤语。但是如果粤代表广东省的简称的话,广东省不止粤语的。而且粤语在广东省内并不是占最多的人。我想加入潮汕和客家。这是广东的三大语系。但是那里没办法修改啊。怎么办。--震早剑古泊川 14:54 2005年1月29日 (UTC)
- "粤"代表"粤语",不是代表地域。广东省的潮汕话属于闽语系,当然客家也不属于粤语。--221.12.6.19 10:56 2005年2月4日 (UTC)
首页上的新闻
流行性脑膜炎把流行性和脑膜炎分开了,成了这样流行性脑膜炎,可是流行性脑膜炎是一个整体,拆开了看着很别扭而且显得有些外行,建议改成这样流行性脑膜炎还好看一些,或者干脆把流行性脑膜炎的条目写出来--雪夜猫子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13:04 2005年2月1日 (UTC)
海参威应该当做错别字还是重定向到海参崴--LiDaobing 14:19 2005年2月1日 (UTC)
- 觉得当成错别字比较好。既然只是部首的差异而非译音取径上的不同,那么统一标准用字会比较好吧。而且Google查询的结果,海参“崴”有40,700条,海参“威”只有12,000条。--密尔希弗拉雪 21:07 2005年2月8日 (UTC)
请问版权问题
在某一网站看到如下的版权说明,请问一下能否复制该网站的图片到wikipedia?
“XX网站”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作品、摄影作品、图表、网页的版面设计、栏目的设置等相关作品的版权均属XX公司或相关权利人所有,依法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条约的保护。他人未经XXXX公司或相关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不得以商业目的擅自复制、出版、发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
使用者将XX网站上的上述作品用于非商业用途时,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注明作品的作者及出处,并不得侵犯XX网及相关权利人的其他合法权益。
凡作者声明不得转载的文字、摄影等作品,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未经“XX网站”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该网站的镜像。
- 那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一般来说,是不能使用的。因为维基百科是可以用于商业目的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44 2005年2月2日 (UTC)
- 是否可以著名原作者,并使用最严格的创作共用协议?望指教。--用心阁 06:46 2005年2月2日 (UTC)
- 我认为有时我们在思考版权问题时,常常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盲点:我们经常在讨论某项资料是否可以在维基百科中使用,甚至因此在合法与不合法的边缘间挣扎争议时,却忘了去思考,到底这项资料的使用,对于该条目是否有关键性的必要?意思是说,如果有某段文字、某张图片或某种其他媒体型态的资料,当它的使用授权我们不是很有把握时,那么除非这资料对于我们来说有不放上来就无法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否则我认为我们应该以较严苛的门槛,直接舍去它或顶多以外连结的方式呈现就好。
- 之所以这样说的理由是,其实版上有很多受到争议的物件(最常见的是图片),有时对于引用的条目来说,只是种锦上添花的作用,或甚至只是可以帮助版面别太单调都是文字的装饰作用而已,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撰写条目的作者可能会希望他/她的作品可以更充实完整或美观的心情,但是为了这种微弱的功用去造成争议或甚至有违法的可能,总觉得代价高了点。
- 因此,我认为除了“引用版权的许可与否”这项考量外,“引用版权的必要性”这件事应该纳入考量的范围才对。如果我们有张自己拍摄、虽不够漂亮但至少可以看出事物雏型的合法图片可用,就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用一张摄影大师拍摄、完美但是版权有争议的作品;如果我们用文字就可以把事情解释大概,那就没有必要在没把握的情况下援用别人绘制的图片;如果我们可以自行换种口气以相同的资料新撰写一段文,就没有必要花工夫去争议某某网站上的某篇文章是否可以原文照登。有时“有没有必要”应该比“可不可以”更值得优先思考才对,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不知各位的意见如何?--泅水大象 08:05 2005年2月2日 (UTC)
- 我能够理解大象的想法和思路。我也认为冒这种风险是不必要的。我想了解究竟版权的允许范围有多大。 百科全书如果全部是文字,显然失去了可读性和可接近性。我想我们需要更加多彩的百科全书,包括照片,图像,图形,图表,动画来辅助条目。因此,我最近买了一个DC准备四处去搜罗符合条目的图片,我觉得如果能够自己手绘,或者利用软件绘图也是为维基百科贡献的一种方式。这个问题只是想搞清楚版权究竟有怎么样的规定。多谢大象回答。--用心阁 08:13 2005年2月2日 (UTC)
- 说来惭愧,其实并没有真的针对问题做出适当的回答,反而扯出更多问题。不过,长久以来我一直觉得维基这里如果能加入拥有插画能力的业余或专业“画手”,所带来的帮助可能远比一堆单纯的“写手”还大。有个我非常喜欢的美国网站How Stuff Works,他们在做的事情在某个层面上来说,是与维基百科类似的(都在免费向大众介绍更多的知识),不同的是HSW网站因为有实际的商业营运与资金赞助,因此请得起专业的平面或电脑绘图专家,制作一些寓教于乐的Flash档案来解释他们在介绍的话题事物,其成果有多好?各位有兴趣连进去一探就知道,有时千言万语根本比不上一张制作优秀的动画图说,看得真是让人羡慕又忌妒。不过,我怎么好像越讲越偏题了......--泅水大象 08:33 2005年2月2日 (UTC)
- 问个外行的问题:图片多了以后,对服务器的储存构不构成挑战?对于我们打开网页的速度会有影响吗?很多时候,容量和速度不能兼得呀。不知道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得?谢谢。--Hamham 10:47 2005年2月4日 (UTC)
- 关于科技方面的术语,从维基百科上其它种类语言中翻译过来是不是合适?我的理解应该是可以的。zhouyc 05:29 2005年2月27日 (UTC)
第三世界科学院更名
改成开发中世界科学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相关条目要不要改一下啊?--Blauncher 09:13 2005年2月2日 (UTC)
- 在大陆地区,似乎翻译成发展中世界科学院。--用心阁 01:21 2005年2月3日 (UTC)
- 不是吧,我记得中国大陆一向是称之为“第三世界科学院”。--二岽曹 06:25 2005年2月23日 (UTC)
大家看看这个感兴趣么?
Template talk:中文维基人/temp是在原来按照地域和兴趣分类以外增加了分工的分类,比如美编,创作翻译等。大家可以捡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组加入。--用心阁 01:25 2005年2月3日 (UTC)
有无批量添加的方式?
我是新人。最近在修改年份里面的一些模式。想问一下,有没有批量处理的办法?
随便打个比方,给1900年-2000年所有的年份里面加上“当年风云人物”。。。。
手工作的话,好像太累了吧?呵呵。我已经把1901-1999的条目统一起来了, “大事记”,“出生”,“逝世”,“诺贝尔奖”,“奥斯卡金像奖”。--Hamham 10:40 2005年2月4日 (UTC)
台湾人还是中国人?民国人?
百科在这3个概念上很模糊,有些地方出现了矛盾。
台湾人和中国人并列在了各国人物里,还有香港人。
陈寅恪被归到了民国时期人物中,但他并未去台湾,那这个民国时期如何界定?
梅贻琦、梁实秋、王世杰等籍贯在内地的人归入了台湾人。这个台湾到底是政治意义还是地理意义?
希望能协商出一个比较完备的分类标准,以便于将1912年以后的中国人分类。玉米^ō^麦兜 07:59 2005年2月5日 (UTC)
- 基本上,没有规定说一个条目(例如一个人物)只能被分在一个分类里,也可以有重复放在许多不同分类里的方式。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中国大陆,但是一生之中绝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台湾度过,那么他既可以分类为中国人,也可以分类为台湾人,这并没有什么不恰当之处。基本上这种分类只是种地理与资料整理过程中的归纳,目的是方便讯息的统整与参考,百科全书不是政治斗争用的场合,实在没必要把凡事都想到那么阴谋论的方向去吧!至于“民国时期”这用法,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理解,广义来说这是指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的世代,但实用上却常指1912-1949年之间的这段时期,此时的中华民国事实上并不一定包含台湾(毕竟1945年之前,台湾是日本帝国的一部分),那么,一个民国时期人物有没有来到台湾过,跟他是否适合被归类为民国时期人物,又有啥关系?--泅水大象 09:03 2005年2月5日 (UTC)
- 台湾人,中国人,香港人是从空间上划分,民国人,清朝人是从时间上划分,只是两个标准的交叉而已,并没有贴主所说的矛盾吧?
- 当然,民国人是指“生于民国时代”?“成长于民国时代”?“卒于民国时代”?这还有待明确标准。--Hamham 10:32 2005年2月6日 (UTC)
用户贡献选项
在英文维基中的“用户贡献”页,用户可以选定名字空间然后搜寻,但是中文版的维基却不见了"送出"的按钮,而是两个并排的pulldown menu,什么缘故?? -- Gakmo (Talk) 18:51 2005年2月5日 (UTC)
- 是MediaWiki:Allpagesformtext2错误的缘故,已修改了。-Zhengzhu 03:34 2005年2月7日 (UTC)
郁闷啊~
一副图片传了一晚上都没有传上去啊~究竟怎么回事?郁闷死了--雪夜猫子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13:34 2005年2月6日 (UTC)
- 不知道前一阵子美国那头的主机故障问题解决了没有?因为今天站上的速度倒是很顺畅(至少在可接受程度),不知是因为是星期日离峰时间,还是因为真的修好了。如果是之前的平常日,经验上似乎傍晚以后到晚上(也就是欧美地区白天时)连线品质特别糟!--泅水大象 14:29 2005年2月6日 (UTC)
校友录?
近日看到有人创建这样的分类:category:武汉大学校友。我对此有异议,我认为这样的分类使维基百科变相成为了校友录,这是对维基百科的一种滥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32 2005年2月7日 (UTC)
- 坚决同意。首先,没必要做成一个分类。完全可以放在武汉大学的条目下面或者立一个“武汉大学校友”的条目就可以了。其次,对于著名校友,当然可以登载,知名度不高的,就没必要了吧?嗬嗬。。新人新言,还望赐教。--Hamham 03:51 2005年2月7日 (UTC)
- 其实,如果武汉大学真的有许多杰出的毕业校友且实际的相关条目已经被编纂出来的话,用这样一个Category作为横向汇整倒也不是那么无法接受的方法。只是,有时我觉得大家在开创新的Category条目时,应该铭记在心的是,今天我要开这一条是因为已经有相当程度的资料需要收集,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针对某特定条目特地创造出一个分类来容纳它,这样就有点倒果为因了。一些条目数量大的语版,大都有非常庞大的分类结构,甚至一个条目被同时收集在好几十个分类里。最近我常常在思考一些‘看似没那么重要’的条目在百科上的存在必要性,感想是,有时我们用‘够不够出名’来衡量一个人、一件事、一项物品的存在必要,似乎有点主观而且难有明确标准来界定,毕竟如果有人愿意花功夫写,那也是一种贡献。举上面的武汉大学校友录来说,我倒觉得我们不用太担心他真的被当作校友录使用,因为说实话,这名录以该校这么长久以来的经营、这么多的毕业生来说,根本是个非常残破的名录,‘实用性’很低,顶多只是让我们参考一下该校有出过哪些名人的作用而已。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把关的,其实是这些一个一个的人物介绍条目里,他的用词遣字是否中性而非一味的吹捧(尤其是‘他是OX大学的毕业生,所以很伟大’这般的宣传意味),如果真的是实际存在的人物,有一定的位阶与知名度或值得一提的事迹,纵使只是一个普通有名的人,花一个小角落记载他也未尝不是符合百科收罗范围的作法。不太出名的人相关的条目说实话也不太会有人常去注意到,只要它没在不相干的条目猛打广告(乱贴连结)就好。
- 最后我要建议的是,如果只是一个分类页放着这些名单,意义实在不大,这种分类通常需要有个List条目来将其整理简介才对,这样才有完备的感觉。--泅水大象 04:44 2005年2月7日 (UTC)
- 说得好呀。我总感觉,有很多分类,根本就可以用一个list条目来完成。如果分类里面的内容只有区区几十人,那这个分类就是没有意义的。本人在cough的对话页也讨论了人物分类的建议,希望大家赐教!--Hamham 06:22 2005年2月7日 (UTC)
我倒是觉得, list和category的功能不太一样. List常常是在相关条目都还没有人开始动笔前, 有个"先驱者"先用条列的方式列出一些值得写的条目. 而多数category产生的过程, 却是因为分类者在面对一个新的, 未分类的条目时, 试着要替这个条目找一个"家"的尝试. 长远来看, category要比list好用得多, 因为面对一直会不断成长的百科全书, 用list的方式来罗列条文太累了, 也一定会无法随时保持up-dated的状况. 倒是category, 由于只要随手加上一个category, 并在适当的时候再将category继续做细分, 它就可以一直保持在"最新"的情况下.
其实, 由于维基百科"不断变动"的特性, category的设置, 并不是, 也不应该是完全"事先"规划出来的. 它应该是配合目前已有之条目的一种归类, 可以再细分, 也可能重新归类. 这是十分practical的工作. 在条目成长的过程中, 一开始, 我们一定是先将条目归类为比较大的category, 之后, 很自然地, 由于同一个category的条目数量过多, 我们就会想到要继续对这个category做细分. 举例来说, 目前某个category下面可能有20个条目, 那么, 我们就可以考虑再继续细分下去, 以便帮助读者查询.
我是觉得我们不用害怕一个条目有太多的category, 这基本上是好事, 目的很简单, 任何能帮读者找到她/他要之东西的工具. 都应该被视为是正面的. "武汉大学校友"这个category也还好啦, 如果有五个以上的人可以被归类在这个category中, 我觉得加进去也不坏啊. 就这点而言, 我同意象兄的说法, 重点是在条目本身的品质, 而不是在category的有无上面. --wdshu|阿呆 14:47 2005年2月7日 (UTC)
- 本人觉得,分类应该是有限的。如果“武汉大学校友”也算分类,那么“武汉二中历届校长”,“杭州市政府历届秘书长”也都可以作分类,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分类无穷多。反而导致了分类的无效性。站在读者的角度上,使用分类总是从最高级类别往下细分。如果读者面对一个不断增长,不断细化的类别,相信并不利于它找到想找的东西。
- 从工作量来说,更新一个list和添加一个文件到category,我想是差不多的。当然,现在在网路上,寻找条目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真正通过分类来寻找条目。我只是觉得,无论从编者还是读者来说,有限的可控的“分类”(不是条目)会有助于理清思路。本人对于人物的分类感触特别深。还望指教。--Hamham 15:06 2005年2月7日 (UTC)
- 我比较支持阿呆兄的意见,分类的作法理论上应该是先有了相当程度条目收集后再来成类。假如,某个分类里汇集了太多的东西,此时就要考虑再细分一级下去,所以。目前让我觉得比较无法接受的是,中文维基现有的分类,有时分的太细了,有很多进去后发现只有一条的分类,甚至还有看过空白的分类,这似乎就有点过头了。针对Hamham兄的质疑,我认为如果真的有人写了七、八个武汉二中历届校长的个人简历条目的话,那么,将他们汇整成一类产生关连,有何不可?所以我去过那个武汉大学校友的分类里看过,里面凑了十来个到二十个左右的人物在里面,以这角度来说,我觉得这分类是还算适当的。还有,我觉得List才是上下纵向的关连,Category是横向连结才对,很少人会从大分类一条一条往下看底下的子分类里面还有些什么条目,但却会偶尔有兴趣看看‘跟这条目同类的文章还有哪几条?’,相反的,List才是上到下的寻找,例如我先进入了亚洲这条目,发现亚洲国家列表里有个日本这国家的条目,进去日本后看到其行政区划的地方有个东京都,东京都底下有个东京23区,进去后我终于找到我想注意的新宿区(可惜,条目还没写),这是一种很直觉的纵向搜寻。相反的,当我看到BMW这条目时,突然有点好奇其他关于汽车的条目还有哪些,于是我点入了它底下的Category:汽车这个分类,发现里面还有十来条跟汽车有关的文章,这是一种横向的寻找过程。所以我认为,有效且完备的纵向条目层阶才是有助于厘清思路的工具,模版和分类是辅助用的横向沟通。或许从阿呆兄提到的进一步延伸,如果用Category来搜集资料,然后整理后放在List上方便查阅,是否会是个比较正确的资料构筑过程?--泅水大象 16:49 2005年2月7日 (UTC)
- 也许我思维比较僵硬,总觉得分类之间也要有一种内部逻辑。与您有同感,现在的分类真的眼花缭乱,千奇百怪。而我们的分歧主要是list和category的关系。在横向的资料搜寻上,list和category是异曲同工的:在文末添加“请参见武汉大学校友列表”或者“页面分类:武汉大学校友”。
- 然而在系统性上,我还是觉得list条目可以千奇百怪,但是分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是用来从上往下逐层寻找的。如“category:美国经济学家”到底是放在“category:美国人”下面?还是“category:经济学家”下面?一个分类可以放在多个母类下面,那是不符合分类学原则的。那么,如果要寻找所有“美国经济学家的名单”,how to do it?可以建立一个“美国经济学家列表”(这是一个条目),同时这个list可以添加在每位“美国经济学家”的文末。从工作量来说,建立一个list和建立一个category应该差不多(后者稍微轻松一点),但前者对category的系统性没有构成破坏。打个比方来说,list相当于传统字典后面的附录:历届美国总统列表、美国各州列表等等。而category相当于百科字典的部门。前者可以不断增加,而后者要保持相对稳定。
- 当然,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在搜索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也许不必严格要求分类的内部逻辑性。--Hamham 03:13 2005年2月8日 (UTC)
- Hamham兄文末道出了一个重点:电子化的百科全书具有强大的检索能力,因此没有人会真的利用Category来寻找目标文章的,以这角度来说,‘方便搜索’已经不是分类的目的,‘看看还有什么’才是比较常用到的功能。而正因为这原因,我不认为美国经济学家同时放在美国人与经济学底下有什么不妥,我之所以建议武汉大学校友这笔资料要有个列表,是因为这些人物大都不是最知名、家喻户晓的,因此有个列表能简介每个人的身份,会比只是一份空有人名的分类表有意义。但另一方面,我认为中文版维基上充斥着太多无意义的列表,而且是空有列表,没有引述的前文也没有附加说明任何东西。我认为列表只是某篇正文的参考工具,因此举上述的例子来说,如果没有一篇关于‘美国经济学发展或门派概论’的条目在,那么空有个经济学家列表,就是很无意义的。但相反的,分类则没有这困扰,如同之前一直在说的,这工具只是把一推经济学家的个人条目串在一起收集起来而已,没有引介的文章也无所谓。--泅水大象 05:35 2005年2月8日 (UTC)
- 不过题外话,华文维基的检索能力……:p(它一定是把每个汉字当成个别的字串了,该死的……)--密尔希弗拉雪 21:03 2005年2月8日 (UTC)
其实我在找东西的时候还蛮依赖category的, 这是为什么我常常会随手帮一些未归类的条目加上category的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是因为我们的条目同时存在简体版和繁体版, 而有不少条目并未用繁体字做过"重新定向", 所以我单单用搜索的话, 常常会找不到我要的东西. 对我而言, 比较practical的找法,反而常常是在找到英文版以后, 再重新interwiki回中文版. 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category也能做到interwiki的话, 对我而言是方便很多. 我建议大家可以多用用category找东西看看, 我自己是觉得很方便, 在整理未归类条目的时候, 也还算蛮好用的.--wdshu|阿呆 21:39 2005年2月8日 (UTC)
- 嘿嘿,其实我说的强大的检索能力,是指en版的检索,不是zh版的,跟阿呆兄一样,我通常都是靠英文版的条目来判断某条是否有人写了或找条目,因此如果某条目作者忘了放interwiki,可能会有机会害我造成冲条问题的哩.........--泅水大象 16:10 2005年2月9日 (UTC)
需要wikify
- User:Auguste所贡献许多电影条目都需要wikify,有人要帮忙吗?--阿福 03:16 2005年2月8日 (UTC)
请教“出生”、“逝世”分类的问题
现在有三个并存的:
- a)年份中有“出生”、“逝世”这一项,
- b)Category:XXX年逝世 Category:XXX年出生
- c)逝世公告:XXX年
请问可否统一合并到a)中?否则重复劳动,浪费体力资源。--Hamham 04:43 2005年2月8日 (UTC)
- 如果合并到 (b) 会不会更好?届时只要在年份条目加上“参见:Category:XXX年出生/逝世”不就更好吗?--石添小草 04:51 2005年2月8日 (UTC)
- 我认为a)跟b)是可以并行不悖的,a)是用来介绍该‘年份’本身的条目,不光只是用来收集相关资讯的业面。而b)则是同年份发生事件的收录汇整,作用似乎有点不同。倒是,c)这条目实际上的意义何在呀?--泅水大象 05:38 2005年2月8日 (UTC)
- 问题是,如果a)和b)并存,对于同一个人的死亡,岂不是要写两遍?事实上,a)就是收集相关资讯的页面,年份本身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对于一个陌生的读者来说,统一到a)里面去寻找与这个年份有关的一切资讯,应该会方便一点。当然,我也不完全反对石添小草的意见。只要能统一到其中任何一个就好。呵呵。
- 又想到一个喜欢a)的理由:a)在人名后列出职业或者重要信息,而b)只能列出人名,无法直接看到简要介绍。参照1945年和分类:1945年出生。另外,从页面上来看,category页面排列不紧凑,也无法按出生日期排列,似乎不方便吧?--Hamham 07:08 2005年2月8日 (UTC)
- 这两件事似乎无关,b)是撰写条目的人在写完后顺手加上后,就会自动被系统收集到该Category里,但是a)却是需要逆连回年代条目(其实日期条目作法也类似),然后手工撰写一条简介上去,所以要花功夫的话也是a)要费力很多,并不是想像中的‘一件事写两次’。事实上Hamham兄不用太去担心工作重复的问题,因为,维基百科并不是一个‘分工派任’的创作,而是由各个参与者自行决定自己想要尽哪些力,你不能假设如果要求某用户别花时间去做详细分类后,他就会乖乖把多出的时间拿去写年代条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两条管道可以找到同一个条目永远比只有一条管道好,条目间的互相关连也是越多越好。我们要的是一个条目在写完后容易被人注意到,而不是就让它被埋没在有条理但是只有单线的分类结构里,这是和传统平面的百科全书,最大的不同之处!--泅水大象 07:43 2005年2月8日 (UTC)
兴趣小组要怎么创?
刚刚用了一下好像失败了,会用的帮一下吧,拜托啰!
Firefox的Wikipedia extension 0.7.0.1有点怪,有人用过吗?
它的“Switch active wiki”功能中,点zh-tw或zh-cn,都会连到http://search.firstplace.com/_1_26K2TPE04S1VL63__info.first/dog/results?otmpl=dog/webresults.htm&qcat=web&qkw=language&top=1&start=&ver=3968 这种奇怪的页面去耶,有人试过吗?如果是其他语言就没问题。--密尔希弗拉雪 21:26 2005年2月8日 (UTC)
- 是有这个问题,换回原来的版本就可以. --Moses 13:30 2005年2月9日 (UTC)
咨询几个问题
- 从英文或者其他语言的wikipedia翻译一些内容来充实一些小条目,是否可以?比如说我想扩充户外运动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中文这方面的资料在wikipedia比较少,可能需要从英文翻译一些内容来充实。
- 我觉得一些小条目设置的不是很合理,比如说“户外运动”被放在“旅游”的下面,我认为不合适,我是否可以重新列一个小条目?
本人新手上路,很多问题可能比较菜,各位不要见怪
窗外半筐梨 12:54 2005年2月9日 (UTC)
- 窗外半筐梨你好:
- 欢迎通过翻译补充这里的内容
- 一般来说可以。假如你认为你的改动可能需要说明的话请在该文对话页中说明。
- 谢谢。--Wing 13:15 2005年2月9日 (UTC)
- 多谢,新年好,我还在慢慢熟悉这里,会慢慢补充一些我熟悉的内容进维基百科的。
:窗外半筐梨 13:26 2005年2月9日 (UTC)
- 再问个问题,我为什么无法编辑我的个人档案了?
- 应该没有问题。有时服务器太紧张所有编辑都会受影响。--Wing 15:49 2005年2月9日 (UTC)
telnet协定的URL好像不会成立外部链接?
- 输入:[telnet://test:123 test]
- 得到:test
台湾有一些BBS站是利用telnet协定连线,如果能让telnet协定的URL也成立外部链接会方便很多。
- 那又怎样呢?百科全书又不是BBS站快速连结书签,有无此功能完全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有心想上去看看的人,会自己想办法用Telnet工具连上的...--泅水大象 16:15 2005年2月10日 (UTC)
如果此类连结成立,网络浏览可以更为自动化,可能更有网页亲和力。我只想图这个方便而已。
前辈您看,目前百科除了http协定,另外还容许好几种协定成立超链接,为的都是便利浏览。我想加上一类telnet协定,只是遵循已经有的这个原则而已。应该也不会造成太大困扰吧。
- 输入:[telnet://test:123 test]
- 得到:test
---
- 输入:[ftp://test:123 test]
- 得到:test
---
- 输入:[gopher://test:123 test]
- 得到:test
- 同意啊,好像惟独 telnet 协议给漏掉了 news:// 协议和irc://也都可以的
- news://news.yaako.com
- irc://irc.freenode.net --Moses 05:26 2005年2月11日 (UTC)
Question (in English) about copyright in China
I apologize, but I do not know Chinese, so I will have to ask my question in English. I was investigating en:Image:China, Mao (2).jpg to see if I could determine its copyright status. I was unabl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or not. So I have two questions:
- Are images taken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 government employees) in the public domain? If not, who owns the copyright?
- And what is the age limitation on copyright in China? In the U.S., an image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f it was created before 1923. In Germany, a non-artistic photograph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if it was first published more than 50 years ago.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ll works published before May 27, 1973 are in the public domain. How about China? Does anyone know?
If you could respond on my talk page on the English Wikipedia[1], I'd really appreciate it. Thank you very much, -- Quadell
subculture的中译
翻成什么比较好? 我是偏好翻成次文化啦,可是好像有点贬意--Blauncher 05:38 2005年2月12日 (UTC)
- 好像通常都是翻作次文化没错,而且subculture这个字似乎本来就有一点贬抑的意思不是吗?--泅水大象 06:13 2005年2月12日 (UTC)
- 似乎应该翻为亚文化或亚文化群体 --Moses 07:56 2005年2月12日 (UTC)
- 可是这样翻又会跟亚洲混淆,伤脑筋--Blauncher 08:08 2005年2月12日 (UTC)
- 其实我认为亚文化不会和亚洲混淆啊, 实在不行就叫非主流文化吧 --Moses 09:31 2005年2月12日 (UTC)
- 我觉得次文化就可以了,贬意基本上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很多原本有贬意的东西经过翻转(subvert)后都会有新的义涵出现。更何况贬意是主流文化对次文化的附加定义,次文化群体自身并不视次文化为一个贬意的象征。--可夫 (talky? click me!) 10:56 2005年2月12日 (UTC)
- 只要有人还不觉得它有贬意,那个贬意就是可以克服的。--密尔希弗拉雪 01:52 2005年2月17日 (UTC)
- 应该是“亚文化”,大陆的学术界已经有一些学术作品,使用了“亚文化”作为标准译名,如专门研究同性恋问题的社会学专家李银河教授的著作《同性恋亚文化》就是一例。应该不会和亚洲文化混淆。非主流文化这个说法,一来罗嗦,二来不严谨。因为“非主流”要比亚文化来得宽泛;而亚文化本来就有点“地下”或不被主流认可的意思。--地狱牌咖啡壶 12:56 2005年2月17日 (UTC)
内容方面的强烈建议
维基百科陷入了只求大、不求精的误区,出现了很多无用内容。 比如北京新鲜胡同小学,小神龙俱乐部,《昨天今天和明天》《涛声依旧》等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这些内容有什么意义?!?!?!?!? 维基百科简直成了一个大杂烩 内容上有必要整改一下,做到有的放矢。 管理员应考虑一下
- 反对。请说明小神龙俱乐部为什么没意义。--Mickey 12:51 2005年2月12日 (UTC)
- 这个问题吗……^ ^至少我觉得“不求精”这三个字有点冤枉……条目质量提升、侵权文章移除、小条目提升……乃至互助客栈的存在都是为了尽可能的提升条目质量啊。--Refrain 13:50 2005年2月12日 (UTC)
- 电视节目也是很有意义的文化资产,就某种层面来说,电视八卦搞不好还比专业知识的影响层面大,其他语言的威基也有很多节目的条目啊,如果你认为这些中国的节目是比不上外国的杂碎的话,以非PRC国民的立场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是对于广大的收视大众来说不会无意义吧,听都没听过的中国人都列了一堆(我承认我对中国的孤陋寡闻),不差这几条
呵呵~大家不用这么激动啊~,每个新人来到维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有的人比如这位会对维基的包容性感到非常惊讶,还有的会不适应维基的版权要求制造出亿大堆侵权,还有的会不适应维基的中立原则到一些有争议的条目去发表议论,不过过一段时间新人自然会适应维基,理解维基的自由包容和中立,另外还有讨论之后要签名也要花一定时间去适应的~--有组织无纪律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15:16 2005年2月12日 (UTC)
- 我一直认为,一个条目有没有用,是要由那些看到后觉得有意思有收获跟有帮助的人来决定的,看到后认为没意思的人,很抱歉,这条条目锁定的收视对象显然不是您,请换下一条......维基百科跟一般百科全书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不设定既有疆界,用很主观的‘学术重要性’去发展百科条目的范围,虽然目前骨干的条目似乎还很不完备需要大家努力,但这并不能因此等义于我们应该限制别人在我们认为无趣、但他认为有意义的事物上投入。因此如果看不惯这种发展方向的人,应该是要努力拿起键盘来,多耕耘些您认为‘有用’的条目来平衡一下,而不是去限制别人,毕竟在这里只要符合规定不构成侵权、广告或偏袒,任何事物都有资格列名。我认为,这里只有很有用超重要的条目,但却没有无用不重要的条目,而其中取舍就看个人对自己创作时的责任与眼光了!--泅水大象 15:37 2005年2月12日 (UTC)
维基百科是靠大家打造而成的,并不仅仅是管理员的责任。与其在这边说内容不够丰富、品质不够好,请自己加入写作的行列,把它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我之前看到一个句子,觉得不错,在这边与大家分享:所谓的革命,其实也没什么!请活出自己的主张,那就是了!--虎儿 14:30 2005年2月14日 (UTC)
这是咋回事啊
Wikipedia:逐字副本--有组织无纪律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15:42 2005年2月12日 (UTC)
看来是无意义的涂鸦,我已经把它给删除了。--虎儿 01:35 2005年2月13日 (UTC)
奇怪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为什么明明写的是理 查 德,可网页出来显现的是理查德?不可理解!!!请早日提出解决方案!--Die Harmonie der Welt 23:30 2005年2月13日 (UTC)
- 不大理解您提出的问题是指哪点?到底是打理 查 德会出现理察德,还是会出现理察?如果是后者,应该是Wikipedia的繁简体转换造成的现象,这起因于台湾这头的繁体用户通常将Richard这名字翻译成“理察”而非“理察德”,是故意的,不是错误。可以进入你的用户参数设置看看,是否有将惯用字码设错了?--泅水大象 04:15 2005年2月14日 (UTC)
哈,Die Harmonie der Welt与大象,这个系统真是有趣。Die Harmonie der Welt 看到的是
为什么明明写的是理 查 德,可网页出来显现的是理乍得?不可理解!!!请早日提出解决方案!
和
不大理解您提出的问题是指哪点?到底是打理 查德会出现理察德,还是会出现理察?如果是後者,應該是Wikipedia的繁簡體轉換造成的現象,這起因於台灣這頭的繁體用戶通常將Richard這名字翻譯成“理察”而非“理察德”,是故意的,不是错误。可以进入你的用户参数设置看看,是否有将习用字码设错了?
而大象看到的是
為什麼明明寫的是理 查 德,可網頁出來顯現的是理察?不可理解!!!請早日提出解決方案!
和
不大理解您提出的問題是指哪點?到底是打理 查德會出現理察德,還是會出現理察?如果是後者,應該是Wikipedia的繁簡體轉換造成的現象,這起因於台灣這頭的繁體用戶通常將Richard這名字翻譯成「理察」而非「理察德」,是故意的,不是錯誤。可以進入你的用戶參數設置看看,是否有將慣用字碼設錯了?
大家会心一笑~ --Mickey 04:36 2005年2月14日 (UTC)
- 哈!其实我是看发问者当初发言时用的用的源代码,所以没忽略了它在简体部分可能会出现别的字面,看来问题很明朗,这个错误的翻译起自于非洲国家Chad在简繁体之间的互换机制之故吧!解决方法,应该还是到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zh-cn去动动手脚......--泅水大象 09:03 2005年2月14日 (UTC)
- 问题解决了就好,笑笑也无妨,只要能解决。能逗大家开心,使大家在繁忙的编写过程之中笑一笑不也是一件好事吗?--Die Harmonie der Welt 15:20 2005年2月14日 (UTC)
请求帮助
目前有一个匿名用户,ip位置是210.6.198开头(而且一直在变换最后一个ip位置),不断在新闻动态相关条目之中(包括年份+月份的条目)添加大量的报纸消息,都是侵害著作权的行为。因为我在办公室不是很方便一直编,请大家协助把他们给移除,或是回复到先前版本。谢谢各位。我已暂将新闻动态保护起来了,谨报告如上。--虎儿 05:44 2005年2月14日 (UTC)
- 多谢有线宽频吧!因为他们为了提供缩水服务,现时我们每次连线时的IP位置都像走马灯一样的转。
至于你提及的问题,我相信都是源自那一位叫做“龙纬汶”的区议员。暂时再没有他的更新。有的话,上网找一找他的议员办事处传真号码,再发一封信告诉他停止就好了。(注;香港的传真可以透过tpc.int来发送)--石添小草 23:36 2005年2月14日 (UTC)- 看来昨天晚上又被攻击了一次。现在一堆年份+月份的条目都被这个人改得乱七八糟,而且没有办法用回退功能,因为几乎每篇都被改了两次以上。我要准备出门上班了,请大家再帮忙改回来。真是......--虎儿 00:15 2005年2月15日 (UTC)
Wikipedia:Logo的底色好像是不透明,是刻意改成这样的吗?我个人比较习惯用透明底色,请教大家意见。--Nuker 12:27 2005年2月14日 (UTC)
又是翻译的问题,关于恋童癖
日本同人里最少有两种(是的,男女不同,还有细分的名词),要用医学名词解释,还是用罗莉控跟正太控呢?(我是偏好后者啦)--Blauncher 14:13 2005年2月14日 (UTC)
- 自己回答这个问题,Pedophilia这个就包括一切了--Blauncher 14:22 2005年2月14日 (UTC)
我认为前者会比较好,后者可以做重定向。--虎儿 14:27 2005年2月14日 (UTC)
- 我倾向以-philia为字尾的名词都不要加上“癖”,因为癖在中文字源上带有疾病的意涵,虽然在原文中这些philias一开始确实是使用在精神病学领域中,不过近几十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观点倾向于不将这些philia视为一种疾病,而或许也可以是一种sex style。-philia在字源上的意思本来就是指brotherly love,而没有特别指abnormal attraction。所以像zoophilia我就翻译为“动物恋”,而不翻译为“恋兽癖”。paedophilia我认为翻译为“恋童”会比“恋童癖”更中立。--可夫 (talky? click me!) 21:18 2005年2月14日 (UTC)
- 赞同可夫的说法。确实"癖"让人有关于疾病的联想,但我们惯称为癖的一些情感喜好通常在医学上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会引人误解的字眼。--虎儿 07:24 2005年2月15日 (UTC)
问一个白痴问题
怎么新建条目?
- 通过“搜索”查找要创建的条目,点“进入”。如没有该条目会显示“没有文章与搜索项完全匹配,请尝试完整文字搜索。”点上面的“搜索条目“你要编辑的条目””,就会看到相关提示了。P.S:发言请留名,打4个波浪号就可以了。~--Refrain 12:07 2005年2月15日 (UTC)
问一问
主题中如何插入图片?
救救俺!如何即时下载??
下完《初等数论》后(另存到硬盘后),发现文件打开后没有内容!!!不知为何。
请问一个删除的条目
“饶平”的那个条目在第一次编写的时候曾经侵权,但是经修改后已经不侵权了的。而且在讨论页也有说明。因为由于一定限制有一段时间没能上网,不清楚为什么给删除了?同时讨论页也没有说明其删除的原因。请哪位知道的给个说法。震早剑古泊川 (talk) 13:36 2005年2月15日 (UTC)
如果已经修改好了之后,应该要到侵权删除投票那边说明已经修改才行啊。不知道是谁给删除了。--虎儿 13:43 2005年2月15日 (UTC)
我把它给恢复了。但这是我第一次恢复文章,再者经过删除投票后再恢复的先例几乎是没有。以后请注意,如果自己写的条目被贴上vfd或是copyvio的标签,你把它拿掉了,并不会改变它被删除的命运;你必须要到删除及投票列表表达已经修改过了。不然管理员每日按照删除列表进行清理工作的话,还要一个一个对照哪篇有改过、哪篇没改过,真的满麻烦的。--虎儿 15:06 2005年2月15日 (UTC)
问一个小小的问题
我能不能做《三国演义》中一些人物(如关羽)的详细百科?
- 完全可以,衷心期待您的贡献。但请注意不要侵犯版权哦~--Refrain 11:36 2005年2月15日 (UTC)
- 还有我建议要记得区分史实与小说中的虚构。--密尔希弗拉雪 01:48 2005年2月17日 (UTC)
“Wikipedia:我们对批评者的回应”修改建议
──────英文原文
Letting arbitrary Internet users edit any article at will is absurd
My prose
I can't imagine having my golden prose edited by any passer-by. It's mine, so why would I let others touch it?
- We (on Wikipedia) don't individually try to "own" the additions we make to Wikipedia. We are working together on statements of what is known (what constitutes human knowledge) about various subjects. Each of us individually benefits from this arrangement. It is difficult to single-handedly write the perfect article, but it becomes easier when working together. That in fact has been our repeated experience on Wikipedia. Consider the following example:
- I thought I understood 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pretty well, and since the then-existing article was short and incomplete, I decided to rewrite it. Since then, several people have chipped in, sometimes rewriting a paragraph, sometimes criticizing an omission, sometimes deleting parts. I didn't agree with all changes, but with most of them. No material is ever lost since Wikipedia stores all previous versions of all articles. So I reverted a few changes back. Overall, the article is now much better than I could ever have written it alone.
- We assume that the world is full of reasonable people and that collectively they can arrive eventually at a reasonable conclusion, despite the worst efforts of a very few wreckers. It's something akin to optimism.
────中文原文
让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编辑我伟大的文章是荒谬的
我的文章
我无法想象我的伟大文章被任何陌生人修改。它是我的――我为什么要让别人碰它?
- 我们(在维基百科里)并不试图单独拥有我们所加入到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我们一起贡献我们在不同领域中已知的人类知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除非我们真的是该领域内的专家,或者我们想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确实是这样做的!),我们根本无法一厢情愿地说在一个领域内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未知的。但如果我们共同合作,我们可以――不一定马上,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平衡不同领域的内的资料。这在维基百科中经常发生。
- 现在,让我们能够在一起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我们不应该仅仅列出在某一领域内我们自己的观点,而应该将该议题内所有针锋相对的观点都公平地、不带偏见地列出来。但既然维基百科不拘篇幅,我们能够不限篇幅地拥有任何怪胎所希望看到的任何怪议题。我们有一条政策,即我们应该只写中立的观点。
- 每一个人都可以决定任何问题的正确看法。正是因为如此,不同的观点应该尽可能清楚地、完整地以及公平地呈:现出来,这样个人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听信一个带偏见的人的说法。所以对我而言让所有有争议的议题中不同的观点能够中立、完整地展示出来是十分可贵的。
- 让许许多多的人们能够依照上面所说的中立观点合作编写文章肯定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法。事实上,这就是维基百科的经验。
- 让我们看看下面一段来自一名维基人的解释:
- 我认为我是一个理性的人,我欢迎其他人编辑我的文章(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也不会认为该文章是“我的”)。让我给你一个例子:我以为我自己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http://www.wikipedia.org/wiki/G%F6del%27s_incompleteness_theorem)) 很了解,而当我看到有关的条目很短时,我决定重写一遍。写完后,几个人加入进来,有时候重写整个段落,有时候补上我所漏掉的东西,有时候删掉一点内容。我对大部分的修改都同意,但对某些修改我无法完全认可。但是我们什么也没有损失,因为Wikipedia保存了所有文章的所有旧版本。所以我有几次就恢复到老的版本。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肯定比我单独写出来的要好得多。海纳百川。我们相信,这种大家一起编写百科全书的方式是值得试验的,而且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充满着理性的人,通过合作,他们最终会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哪怕有几个破坏分子也不会影响他们。这叫做乐观。
──────我译成这样
我的文章
“我无法想象我的伟大文章被任何陌生人修改。它是我的――我为什么要让别人碰它?”
- 我们(在维基百科里)并不试图单独拥有我们所加入到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我们一起贡献我们在不同领域中所获得的知识(这构成人类知识),而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可以从中受益。就个人而言写出无可挑剔的文章极为困难。但如果我们共同合作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容易得多了。事实上,这就是我们强调的“维基百科的经验”(experience on Wikipedia)。请看下面一段某个维基人的经历:
- 我自认对哥德尔不完备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很了解,当时有关的都条目很短而且不完备,因此我重写了一遍。不久,几个人加入进来,有时候重写整个段落,有时候补上我所漏掉的东西,有时候删掉一点内容。我虽然无法认同所有修改,但对大部分还是同意的。即便如此,由于Wikipedia保存了所有文章旧版,我还可以从旧版本中恢复我不想要修改。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肯定比我单独写出来的要好得多。
- 我们假设这个世界充满理性的,人通过合作他们最终会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而只有少数的坏人是破坏者。这就叫做乐观。
──────────────────────────────────────────────────
小弟初来,有什么做得不好的请大家见谅
本人虽然英语也不是太好,但这篇译文也太过分了吧,我先替原作者抗议一下--zhouxiao 03:21 2005年3月1日 (UTC)
关于上传照片和翻译的两个问题
我在补充户外运动这个条目下面的徒步、露营等小条目的时候,我觉得加点照片会更加直观,请告诉我如何上传照片
当然那些照片都是我自己拍的,不存在版权的问题。
此外,在参考其他语言版本类似条目的时候,我不能完全认同对方的观点,比如说,英文版本里面在介绍camping的时候,还介绍了一下那些无家可归者在野外“露营”不算“露营”,我觉得这很搞笑,虽然他可能很认真,但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背包在外露营根本就是两回事,需要解释么?!
所以我本来想翻译一些内容的,但是觉得还是自己写比较好,其他的,最多只能当参考。
不知道管理员意见如何?
--窗外半筐梨 16:43 2005年2月15日 (UTC)
- 左下工具箱里就有上载文件--LiDaobing 02:32 2005年2月16日 (UTC)
问个问题
条目里怎么样插入图片? [[File:image_file_name|标题]]
偶是新人,说详细细点,不懂的说小孩子 06:32 2005年2月16日 (UTC)
- 首先要确保上传的图片100%没有版权问题,然后再登陆用户的搜索栏下面的“特殊页面”里就有上传文件的选项,选择你想上传的文件即可。--Refrain 06:38 2005年2月16日 (UTC)
如果我发的图片经过了始发方的同意呢?不算侵权把——小孩子 06:41 2005年2月16日 (UTC)
- 如果您拥有图片原作者的版权许可,请在上传文件的时候加上声明;另外,维基百科的GNU自由文档许可不同于一般的转载,您最好是向版权拥有者说明GNU的特点,然后再询问是否愿意授权。(清参阅Wikipedia:维基推广)--Refrain 06:48 2005年2月16日 (UTC)
难道必须是自己拍的?我找不到原作者怎么办?小孩子 07:04 2005年2月16日 (UTC)
- 没必要找自己拍的,我就曾经向一名原作者申请了GNU的转载;那请不要上载,上载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Refrain 07:08 2005年2月16日 (UTC)
如果是自己打游戏的截图呢?小孩子 07:09 2005年2月16日 (UTC)
那么胡锦涛的那张照片……难道也是经过了照这张相人的同意?小孩子 07:17 2005年2月16日 (UTC)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著作权法,该作品现在属于公有领域。但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参看版权信息。并且即便那个有版权问题,也不代表我们就能够随意转载。--Refrain 07:56 2005年2月16日 (UTC)
我想看六*.四=+事-/件,但是根本进不去,而且会造成几分钟之内进不了WIKIPEDIA的任何页面,怎么办?--Exile 07:45 2005年2月16日 (UTC)
- 很正常,我的意思是少看那些比较好。--Refrain 07:56 2005年2月16日 (UTC)
- 需要给你一份email吗? (zip了后email) --Hello World! 01:19 2005年2月17日 (UTC)
- 看运气了,六四事件我倒一般没问题,法轮功中将机率就比较大了(虽然并非100%)
- 可以考虑用代理服务器--zhouxiao 03:16 2005年3月1日 (UTC)
诡异的繁简转换
我引用一个异步传输模式的条目,但是点击后发现它经过了非同步傳輸模式然后又重定向到异步傳輸模式,不知道中间这一步是怎么回事?--蓝色理想 07:56 2005年2月16日 (UTC)
- 修正了,看看现在还有问题没有?任何条目的名称都不应该繁简混杂的。--石添小草 17:23 2005年2月16日 (UTC)
需要帮忙传图片
- 大家好,我是阿福,最近我在进行美国州份维基工程的Team work,需要有人检查美国50州之后,将没有图片的州徽、州印、州位置图等,从en wiki下载并上传到维基共用(您需要在维基共用注册一个账号才能上传图片),档名不用更改。(过去美国的州徽在英文wiki因档名命名错误,过于简单,所以已经不使用了,又:关于版权问题,现在已有部分的州徽、州印、州位置图都在维基共用上了,版权可参照,应无疑虑)谢谢! --阿福 17:11 2005年2月16日 (UTC)
- 想要趁这场合跟阿福姑娘说声辛苦了,美国州份维基工程的页面整理的好壮观(让人看了有点稍稍畏惧就是,嘿嘿)--泅水大象 17:19 2005年2月16日 (UTC)
人名的译法在维基有没有固定的规则?
我在弄教育的东西。里头很多XX学家的名字,中台港的惯用都有不同,甚至根本没有固定的译法。此外还有西方人名,比如说瑞士心理学家 Jean Piaget,本站的标准条目,现在是"让·皮亚杰",台湾基本上称呼人名,如果没有混乱的可能,都直接称呼皮亚杰。另外有皮亚杰,皮雅杰等同音异字的问题(再如教育哲学家Jasper,雅思培、雅斯培、雅士培)。
所以,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fist name, middle name, last name的处理原则;二是译名同音异字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一滴喵 09:00 2005年2月17日 (UTC)
找到以前的命名规则了,真是不好意思。--一滴喵 09:19 2005年2月17日 (UTC)
设置粤语维基百科的提案及其测试页
meta:User:Felix Wan开启了一个测试计划,欢迎懂得粤语的使用者参与看看!请到这一页:http://meta.wikimedia.org/wiki/Test-WP/zh-yue
建议讨论以粤语或英语进行为主(这是我加的:p)。--密尔希弗拉雪 12:00 2005年2月17日 (UTC)
新条目可以先只放跨语言链接吗?
正在写“勃兰登堡”,但发现很多德国史的名词都还不存在, 现在要一起翻译是不可能的, 我想进去编辑,只给上英语版的链接就好。
我猜这样应该会被比较严格的管理员删除, 不过我只是觉得这样可以提供未来编辑的人一个起步的参考嘛, 而且这样对于指涉对象为何也比较明确,因为很多概念英语版会分得比较清楚。
不知道大家觉得这样的做法如何?--密尔希弗拉雪 14:41 2005年2月17日 (UTC)
- 你也可以先放在这里Wikipedia:请求文章--LiDaobing 15:01 2005年2月17日 (UTC)
- 建议每一个条目加上一句话的介绍,怎么样?--用心阁 05:18 2005年2月21日 (UTC)
- 用心阁的建议不错,在加{{stub}},放在这里Wikipedia:请求文章,挡一篇小题目嘛。ZZZ...很困 (对话、留言按这里) 05:28 2005年2月21日 (UTC)
关于烧卖的条目
条目名称写烧麦,但是关于是烧卖还是烧麦有不同的意见,请大家参与一下里面的讨论页的讨论。我认为,烧卖源出元大都,当时称为-稍麦;而且当时的方言为烧卖。明清-烧麦与烧卖并存。清代后,南烧卖,北烧麦,以烧卖居多使用。所以我觉得条目应该是烧卖。--震早剑古泊川 (talk) 14:57 2005年2月17日 (UTC)
帮忙校对
我翻译了这次的募捐页面,我的英文水平很差,请大家帮忙校对一下,就可以放到基金会的网站上去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36 2005年2月18日 (UTC)
台湾的朋友可以帮忙看看,这条条目的用词跟你们现时的用法相同吗?--石添小草 05:03 2005年2月18日 (UTC)
- 至少以画面上看到的来说,是跟台湾的用法差不多......--泅水大象 08:33 2005年2月18日 (UTC)
对日本网友的帮助
其实近数月以来,已有不少匿名的日本朋友参与编辑工作。然而,各人的中文水平非常参差,而不少都需要我们帮手完善。有没有对日语比较熟悉的朋友,可以写一篇欢迎或帮助的文章给其他来自日本的新朋友呢?--石添小草 06:56 2005年2月18日 (UTC)
外部链接
有一个关于外部链接的问题希望大家讨论:
一些外部链接提供了其他网站上的著作或软件等,这当然可以。但是如果连接的外部网站上的著作或软件是盗版的或者侵犯了版权,我们是否应该连接呢?我个人认为这种外部链接为盗版和侵权提供了传播途径,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来说,应该算作是传播盗版的行为,这样的连接我们应该删除。我这样理解可以吗?--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14 2005年2月18日 (UTC)
- 我认为纵使是合法的资讯,也不见得真的得件件收录在维基百科中吧?通常有必要列在外部链接名单上的,除了有实际被参考到的资讯网页外(也就是被当作文献参考来使用),就当属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官方网站。因此侵权文章或软件的联结是万万不可的(尤其是软件),应该全面清楚!--泅水大象 10:03 2005年2月18日 (UTC)
- 一个个去查可能会累死,编辑真是要当超人啊--Blauncher 10:12 2005年2月18日 (UTC)
- 我是觉得不太可能去查别的网站的东西是不是有侵害他人的权益。毕竟网网相联就是"互联网"的特性。维基百科多绕几个弯还可以算是会连到别的侵权网站啊!这样子的要求我觉得不近情理,也忽略了所谓网络的特性。--虎儿 11:23 2005年2月18日 (UTC)
- 但反过来说,如果打从一开始就尽可能只选取官方网站、有公信或甚至具有政府背景的单位来做连结,尽可能避免连到以个人名义成立制作或论坛形式的网站,那么自动就能达到大幅减少连结到侵权资料或软件的机会,不是吗?--泅水大象 17:10 2005年2月18日 (UTC)
小小的问题
请问大家,那个测试“你是维基迷吗”的地址在哪里?小孩子 08:56 2005年2月18日 (UTC)
- 留言清签名哦~Wikipedia:测试:您是Wikipedia狂吗?--Refrain 08:53 2005年2月18日 (UTC)
Wikipediatoc
正在进行中的讨论移到了Template Talk:Wikipediatoc/temp --阿福 06:12 2005年2月20日 (UTC)
- 参考大家的意见另外做了一个Template:Wikipediatoc/temp2,可前往Template Talk:Wikipediatoc/temp讨论,看看你们比较喜欢哪一个。--可夫 (talky? click me!) 17:49 2005年2月20日 (UTC)
请问这样算侵权么?
自己拍自己的书的封面,然后上传?当然书不是自己写的。呵呵。心里不塌实啊一碰到版权问题……--震早剑古泊川 (talk) 10:45 2005年2月19日 (UTC)
- faireuse啦^_^ --蓝色理想 11:33 2005年2月19日 (UTC)
- 欢迎参考我在File:National_Geographic_Magazines.jpg这张图片中所做的版权处理。--泅水大象 05:34 2005年2月21日 (UTC)
问台湾的朋友一个问题,再继续问一下邮寄格式的问题
请问台湾地区有邮政编码吗?如果有,是几位的?谢谢!--smartneddy (Talk) 04:41 2005年2月21日 (UTC)
- 当然有,一般标准的邮递区号是三位数的,但是近年来官方也有制定出一种所谓的3+2式邮递区号,将编码的范围细分到一个街廓或社区的程度,但是普及度有限会用的人很少。目前中华邮政总局只要求邮件寄送时至少要写上三位数邮递区号,否则会被蓄意放在比较延后的处理顺位。台湾的邮递区号可以上中华邮政的官方网站上查阅,或下载专用的邮递区号查询软件(包含3+2版本的)。--泅水大象 05:28 2005年2月21日 (UTC)
- 哦,明白了,非常感谢!--smartneddy (Talk) 05:35 2005年2月21日 (UTC)
- 中华邮政打不开,似乎*.gov.tw的网站都被大陆屏蔽了?--有组织无纪律 (talk) 看看雪夜猫子是个啥 00:52 2005年2月23日 (UTC)
Astral projection的翻译
幽体脱离,星幽体投影,星幽体投射
怎么翻比较好啊?
奇怪
- 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的条目明明本来就是简体,但是如果不选择“不转换”而选择“简体”的话,“希拉克”却成了“赫拉克”。--Formulax 10:41 2005年2月21日 (UTC)
- 的确如此,只要出现希拉克,都会被莫名其妙地转换成赫拉克。比如Formulax的这句话。--枫难寻 14:26 2005年2月21日 (UTC)
- 最奇怪的是简体有该现象,而繁体却没有。枫难寻 14:30 2005年2月21日 (UTC)
- 应该是因为希拉(Hera,希腊女神)在简体中被转换成赫拉了。另外希拉里·克林顿也被转换成赫拉里·克林顿。--可夫 (talky? click me!) 14:38 2005年2月21日 (UTC)
- 当我们的转换表越做越大后,这种事以后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大家也得习惯。只能说,遇到时顺手申报一下或是管理员们动手马上改,用人海战术慢慢订正吧!--泅水大象 16:01 2005年2月21日 (UTC)
- 我还不太清楚在哪里修改?--Formulax 06:05 2005年2月23日 (UTC)
- 在下列几个特殊网页(只有管理员们才有权限直接更动):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zh-tw,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zh-cn,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zh-hk,MediaWiki:Zhconversiontable/zh-sg。--泅水大象 06:38 2005年2月23日 (UTC)
wiki怎么了
最近慢的跟鬼一样,什么监视列表也用不了。??Lzy100 22:43 2005年2月22日 (UTC)
- 没看到网站方面的公告吗?前几天维基的主机机房停电,系统崩溃了,目前是用备份资料转移暂时将网站的基本运作复原,但为了在所有的主机还没正常恢复前减少系统负荷,所以暂时关闭监视列表等功能,大家还是稍安勿躁吧!--泅水大象 02:41 2005年2月23日 (UTC)
- 昨天我上维基,就说数据库错误,试了几次也上不了,吓死我了,今天上来一看没事儿,总算放心了。--Die Harmonie der Welt(留言处) 23:58 2005年2月23日 (UTC)
代问一下关于维基文库的问题
能否告知谁是维基文库的管理员 什么条件才能编入维基文库 --李学忠 2005 2 21
- 只要你的文档属于Public Domain或者是按照GFDL协议发布,就可以添加到维基文库。(呜呜呜,你又要宣传你的那本历史论著了XD)--蓝色理想 07:18 2005年2月23日 (UTC)
- Pion,不遭人忌是庸才 我正等着看你的大作 我对你毫无忌妒之心 --李学忠 2005 2 24
特色图片评选
我仿照英文版的en:Wikipedia:featured picture candidates,翻译了Wikipedia:特色图片评选/temp,另外还有Template:FPC模版(很不美我知道,因为我和语法不熟XD)。大家看看是否适合中文维基百科,或者是否现在每天提供的图片数量和品质,已经够多到可以启动特色图片评选机制了。如果时机还未成熟的话,我想也可以放着到时候再用,反正应该会有那么一天的。其实我是觉得可以了,因为特色图片评选中也有移除投票机制,假使现在觉得还不错的图片,等到以后品质越来越好时觉得似乎没有那么好的话,就可以透过移除投票移除,让特色图片里的品质不断提升,也算是一种鼓励品质提升的方式。--可夫 (talky? click me!) 10:53 2005年2月23日 (UTC)
中国维客报道
发现一个GOOGLE新闻组,中国维客报道 http://groups-beta.google.com/group/wikichina/ 新闻挺全的,
谢谢此网站!
很高兴在这里认识次网站,和大家。其实我是第一次进到贵网站的,以前从来都不知道有这样的网站存在,能认识贵网站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同时也谢谢《环球时报》对此网站进行了报道让大家都真实的了解到了《维基百科》,在此如果有不对或许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原谅多多指教。
蒋金云
立体维基压力图像
为了各位的兴趣,我翻译了英文维基的压力指标图表。使用者可以使用模板,在用户页中使用。有关使用方法可以参阅Template talk:Wstress3d Shinjiman 09:01 2005年2月24日 (UTC)
乐团列表
乐团的主题分成很多种,交响乐团也是乐团、管乐团也是乐团、行进乐团或军乐团也是乐团,但是目前的乐团列表是以流行乐团为主,内容不多,甚至有许多有该乐团名相同的岐义连结(例如唐朝乐团),建议将乐团列表的标题改为“流行乐团列表”,以后大家在编写乐团时在名称后面加上乐团并两字,可减少岐义连结的问题产生。许多流行乐团的生存时间不长,也许大家在编写时列出较有名气或其音乐具有某方面意义的乐团就好了。--KJ 08:22 2005年2月25日 (UTC)
- 不过很好玩的是,两岸对于“乐团”“乐队”的理解是不同的,在台湾这头如果讲乐队,直接映入脑海中的是那种在路上游行的鼓号乐队,唱流行音乐的那种Band我们这头仍然是称呼为乐团的(但是Orchestra也称为乐团就是...)--泅水大象 09:06 2005年2月25日 (UTC)
Beatles称作乐团会比乐队好些。乐队感觉起来是要上街头吹吹打打的。--虎儿 10:00 2005年2月25日 (UTC)
- 我记得港台也说成披头四合唱团吧,但内地确实叫乐队玉米^ō^麦兜 17:05 2005年3月6日 (UTC)
请问表格要怎么制作啊
不大会的说:(--震早剑古泊川 (talk) 12:37 2005年2月25日 (UTC)
- 请参看wikipedia:使用表格--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42 2005年2月25日 (UTC)
又出怪事儿了!
明明写的是“塞 巴 斯 蒂 安”,可显示的是“塞巴思蒂安”,我晕。“巨 著”变成“巨着”,我继续晕!--Die Harmonie der Welt(留言处) 21:17 2005年2月26日 (UTC)
应该是繁简体转换的问题吧。--虎儿 01:48 2005年2月27日 (UTC)
还是关于人物分类
讨论已被移动到 Help talk:页面分类--阿福 05:05 2005年2月28日 (UTC)
- 我已经将许多人询问过我的“可夫式人物分类方法”放在Help talk:页面分类中了,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可夫 (talky? click me!) 08:48 2005年2月28日 (UTC)
我是个新人,想问问如果我翻译英文版的基维百科内容在中文版的基维百科中添加算不算违反规则呢?
如题:我是个新人,想问问如果我翻译英文版的基维百科内容在中文版的基维百科中添加算不算违反规则呢?
这应该是可以的。请加油吧!另外讨论时请记得签名,用4个~连在一起就可以了。--虎儿 07:25 2005年2月27日 (UTC)
- 其实,一般来说不同语版的维基条目之间互相的翻译,纵使不注明原版似乎也是无妨。当然,如果是一对一逐字翻译的话,尊重原作者的心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仍然会建议,大家在写条目时最好不要只进行直接翻译,花点时间整理考证一下原文的正确与否,会让翻译过来的作品更加完善的喔!--泅水大象 08:42 2005年2月27日 (UTC)
还是关于版权问题。
关于自己摄影的调查的情景,但是被摄的主体是他人即那些调查和被调查人员,没办法全部经得被摄者的同意(因为有些人不认识,也没办法认识),这样算不算侵权啊,不是用于盈利用途的相片?如果侵权就不上传了。--震早剑古泊川 (talk) 02:12 2005年2月28日 (UTC)
- 这不是版权的问题,而是肖像权和隐私权的问题。如果照片中的人物不是构成照片的主要对象,应该问题不大(例如人物照片的肖像权问题就比较大,但是公众人物则另当别论),但是在一些国家,更为严格。因此也曾有人建议在维基百科中照片如果涉及非公众人物,应当征得被摄者的同意,或者采取马赛克等技术手段使人无法识别人物。这和盈利与否没有关系。--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25 2005年2月28日 (UTC)
关于站外书源
使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检索,但是发现图书都差不到,检查后发现链接是外文文献检索,请哪位改一下那个链接,改为多库检索的链接。这样基本上国内的图书都可以查到了。--蓝色理想 11:12 2005年2月28日 (UTC)
- 您可以通过修改Wikipedia:站外书源来达到想要的效果。--zy26 (Talk) 12:05 2005年2月28日 (UTC)
- 搞掂^_^--蓝色理想 14:03 2005年2月28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