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忠义服务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忠义服务队
创始人许德辉
活跃期1947年
活跃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省
隶属于台湾警备总司令部
战役、战争二二八事件

忠义服务队台湾二二八事件发生时由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临时治安委员会成立,实际上是由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的义勇总队(又称台湾忠义服务队总队、行动总队)指挥的单位[1]:111[2][3][4][5],进行反间工作,利用黑道流氓在各地制造混乱、烧杀掳掠、殴打外省人以扩大事端,制造中央派兵借口[6][7][8][9][10]

背景

[编辑]

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国民党中统局军统局透过警备总部、宪兵第四团、台湾省党部等布署特务人员[11][12]。1947年2月底发生二二八事件,3月2日,数百名国立台湾大学延平学院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法商学院及各高中学生在中山堂举行学生大会,决定组织学生队以维持治安及交通[13][14]二二八事件爆发后,陈仪一方面继续与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协商[15],称代表行政长官公署接受所有要求[16][17],宣布将改组省政府和举办县市长民选[18][19][20];另一方面则以特务制造镇压、搜捕民众的“叛乱”借口[21][22][23][24][25],而警备总司令部也展开军事整备与人员布署[16]

组织

[编辑]

二二八事件爆发后,在陈仪承诺下,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在3月3日于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召开临时治安委员会,议决临时治安委员会组织章程并规定成立忠义服务队为执行机关,推选许德辉(二二八处委会里面潜伏的特务,化名高登进,任职于警总调查室、军统人员)组织学生成忠义服务队并为队长兼治安组组长,以维持治安、交通[1]:111[26][27][21][28];同日陈仪批准警总成立义勇总队,以台籍的军统局台湾站站长林顶立为总队长,治安组的忠义服务队实际上受义勇总队指挥[1]:111。队长许德辉本人担任,副总队长廖德雄,其中的情治人员则接受林顶立指挥从事破坏工作[29][30][22]毛人凤毛简(又名毛大可[31]时任保密局台北站站长,电文许德辉曰:“时局危殆、岌岌不保,生死存亡关头,吾人应冒险为危难,以明大义、识大体之信心,以力图挽回时机。”[32],促其渗透入台北市民间的维持秩序组织,经奉化名张秉承的军统局台湾站站长林顶立同意[33],担任二二八处委会组长,并将情报拍往南京[34]。他同时担任台北市临时治安委员会的忠义服务队总队长作反间,又要求延平学院学生维护治安[35]

廖德雄口述表示,游胡二人后来知晓许德辉是军统林顶立找来的流氓。但是3月4日后,许德辉拿到三千万经费后就避不见面。忠义服务队从一开始就由副队长廖德雄指挥。本来忠义服务队要求装备各分局的服务队十支手枪以维持治安,但是当局并没有如期发放,而警察局遗留的旧式枪支发现都不能使用。后来成员王炳煌提议‘抢武器’,所以忠义服务队试图包围圆山海军训练所,但遭到海军以机枪扫射回击,只好撤离。[36]

忠义服务队公然打劫,结队横行,假公济私,例如御成町月宫酒家女主人被勒索十馀万元,女招待被绑架,嘉义阁旅社被勒索三十馀万元[37]

历史文件纪录

[编辑]

忠义服务队总队长许德辉在呈军统头号人物——保密局长毛人凤的《台湾二二八事变反间工作报告书》[6][7](档案管有机关:行政院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中,详述他于2月28日晚经由军统台湾站站长林顶立,及陈仪之弟引见陈仪,面准创立忠义服务队应急制变的经过,乃召集台北二十二处角头流氓成立二十二分队,加上特务队三十名共二百五十人,许氏为总队长,台北市警察局第一分局为总队部,该队设于二二八处委会治安组之下,而不知情的大学及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共一千二百名与之共同负起维护治安之责[38][8][39],明白透露当时情治单位利用黑道制造混乱的内幕。

战后初期担任民报记者的吴浊流,在其著作《台湾连翘》中亦述及忠义服务队中的流氓实则在烧杀掳掠,烧毁外省人商店、殴打外省人,一方面造成民众对二二八处委会的怀疑,一面制造中央派兵镇压的借口[8]。“反间工作报告”的曝光,证实了数十年来,有关陈仪等人曾于背后严密操控二二八事件的传闻[40]

警备总部于1947年4月初提出《台湾二二八事变报告书》[41],这份报告书透露当时的情治单位透过直属的许姓通讯员(即许德辉),化名高登进,参加政治建设协会为会员,平日侦知该会行动,事件中则由许氏出面掌握“台北二十二处流氓首领及部分学生进行反间工作,且台中、台南、高雄、花莲各地亦如法进行,收效宏大”[42]

杨克煌(化名林木顺)于1948年在香港出版的“新台湾丛刊”第五辑著作《台湾二月革命》中表示:“(3月9日)上午10时,柯远芬引导监察委员监察院特派台湾监察使杨亮功到圆山陆军仓库前面广场,指遍倒在广场上的数百具尸体说:这些就是昨晚进攻这个仓库,被国军击毙的奸匪暴徒。杨亮功无言。后来杨亮功对他的跟随人透露:仓库附近并没有战斗过的迹象,死者都是十八、九岁的中学生,又没有携带武器……这数百名十八、九岁的中学生,就是昨晚在市内各派出所维持治安,而机枪步枪齐响以前,被宪警,林顶立的‘行动队’和许德辉的‘忠义服务队’所拘捕、押到圆山仓库前面广场,被军队击毙的。”

注释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吴文星. 「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的因應與決策之探討 (PDF). 赖泽涵 (编). 臺灣光復初期歷史.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专书(31). 1993年11月: 107–125 [2022-03-02]. ISBN 97895767152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9). 
  2. ^ 《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页56,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02
  3. ^ 二二八事件60周年特别报导─台北市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6-04-02,中央广播电台,2007-03-02,"事实上,在二二八事件期间,忠义服务队根本就是警总所设立的机构"
  4. ^ 传记文学,第548-553期,传记文学杂志社,2008
  5. ^ 光复初期的台湾:思想与文化的转型,第53页,黄俊杰,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
  6. ^ 6.0 6.1 许德辉呈毛人凤之“台湾二二八事变反间工作报告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档案管有机关:行政院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
  7. ^ 7.0 7.1 案名:拂尘专案附件 案由:许德辉呈毛人凤之“台湾二二八事变反间工作报告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
  8. ^ 8.0 8.1 8.2 浅论情治机关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淡江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陈翠莲
  9. ^ 228事件辞典,第388页,张炎宪,国史馆,2008
  10. ^ 228事件国民党与黑道关系绵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吕东熹,南方快报,2003-02-27,"学者陈翠莲曾经阅读过尚朱公开的“许德辉呈毛人凤──台湾二二八事变反间工作报告书”,明白透露情治单位利用黑道制造混乱的内幕,前忠义队副总队长廖德雄回忆录也提到此点"
  11. ^ 王建生、陈婉真和陈涌泉. 《1947 台湾二二八革命》. 台湾台北: 前卫出版社. 2002年4月: 第43页至第55页. ISBN 978-9574452316 (繁体中文).
  12. ^ 张炎宪、李筱峰、何义麟、黄秀政、陈仪深、陈翠莲、陈志龙和黄茂荣.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年1月1日: 第295页至第308页. ISBN 978-9572936214 (繁体中文).
  13. ^ 杨逸舟; 张良泽(译). 《二·二八民变:台湾与蒋介石》. 台湾台北: 前卫出版社. 1997年10月: 第87页至第92页. ISBN 978-9579512213 (繁体中文).
  14. ^ 王建生、陈婉真和陈涌泉. 《1947 台湾二二八革命》. 台湾台北: 前卫出版社. 2002年4月: 第133页至第147页. ISBN 978-9574452316 (繁体中文).
  15. ^ 李筱峰. 《再现台湾·二二八事件》. 台湾台中: 莎士比亚文化事业. 2009年4月: 第23页至第24页. (繁体中文).
  16. ^ 16.0 16.1 张炎宪、李筱峰、何义麟、黄秀政、陈仪深、陈翠莲、陈志龙和黄茂荣.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年1月1日: 第54页至第61页. ISBN 978-9572936214 (繁体中文).
  17. ^ 李筱峰. 《再现台湾·二二八事件》. 台湾台中: 莎士比亚文化事业. 2009年4月: 第24页至第26页. (繁体中文).
  18. ^ 张炎宪、李筱峰、何义麟、黄秀政、陈仪深、陈翠莲、陈志龙和黄茂荣.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年1月1日: 第202页至第207页. ISBN 978-9572936214 (繁体中文).
  19. ^ 李筱峰. 《解读二二八》. 台湾台北: 玉山社出版公司. 1996年6月: 第134页至第143页. ISBN 978-9579361743 (繁体中文).
  20. ^ 杨逸舟; 张良泽(译). 《二·二八民变:台湾与蒋介石》. 台湾台北: 前卫出版社. 1997年10月: 第96页至第103页. ISBN 978-9579512213 (繁体中文).
  21. ^ 21.0 21.1 杨逸舟; 张良泽(译). 《二·二八民变:台湾与蒋介石》. 台湾台北: 前卫出版社. 1997年10月: 第92页至第95页. ISBN 978-9579512213 (繁体中文).
  22. ^ 22.0 22.1 张炎宪、李筱峰、何义麟、黄秀政、陈仪深、陈翠莲、陈志龙和黄茂荣.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年1月1日: 第308页至第319页. ISBN 978-9572936214 (繁体中文).
  23. ^ 李筱峰. 《解读二二八》. 台湾台北: 玉山社出版公司. 1996年6月: 第145页至第158页. ISBN 978-9579361743 (繁体中文).
  24. ^ 张炎宪、李筱峰、何义麟、黄秀政、陈仪深、陈翠莲、陈志龙和黄茂荣.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年1月1日: 第207页至第213页. ISBN 978-9572936214 (繁体中文).
  25. ^ 褚静涛. 《二二八事件研究》上卷. 台湾台北: 海峡学术出版社. 2011年8月10日: 第357页至第366页. ISBN 978-9866480485 (繁体中文).
  26. ^ 李筱峰. 《解读二二八》. 台湾台北: 玉山社出版公司. 1996年6月: 第128页. ISBN 978-9579361743 (繁体中文).
  27. ^ 王建生、陈婉真和陈涌泉. 《1947 台湾二二八革命》. 台湾台北: 前卫出版社. 2002年4月: 第148页至第165页. ISBN 978-9574452316 (繁体中文).
  28. ^ 褚静涛. 《二二八事件研究》上卷. 台湾台北: 海峡学术出版社. 2011年8月10日: 第68页至第77页. ISBN 978-9866480485 (繁体中文).
  29. ^ 张炎宪、李筱峰、何义麟、黄秀政、陈仪深、陈翠莲、陈志龙和黄茂荣.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年1月1日: 第197页至第202页. ISBN 978-9572936214 (繁体中文).
  30. ^ 张炎宪、李筱峰、何义麟、黄秀政、陈仪深、陈翠莲、陈志龙和黄茂荣.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 台湾台北: 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 2006年1月1日: 第221页至第231页. ISBN 978-9572936214 (繁体中文).
  31. ^ 陈楚君. 《特工秘聞:軍統活動紀實》. 中国: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1-10-01. ISBN 9787503401916 (中文(中国大陆)). 
  32. ^ 《台灣史料研究: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會刊》. 第 27-28 卷. 台湾: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2006 (中文(台湾)). 
  33. ^ 张炎宪.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 第16卷. 台湾: 国史馆. 2014-11-01. ISBN 9789570188141 (中文(台湾)). 
  34. ^ 白先勇、廖彦博. 《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 台湾: 时报出版社. 2014-03-10. ISBN 9789571359137 (中文(台湾)). 
  35. ^ 《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 第十一辑. 台湾: 国史馆. 1991 (中文(台湾)). 
  36. ^ 〈(一)北部地区:廖德雄〉,《口述历史4二二八专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7. ^ 邓孔昭. 《二二八事件資料集》. 台湾: 稻乡出版社. 1991-02-28. ISBN 9789579405294 (中文(台湾)). 
  38. ^ 《二二八事件档案汇编(十六)》,页203,侯坤宏、许进发编,台北:国史馆,2002
  39. ^ 云林县政府吹动稻浪的风—云林县人权研讨会及相关文献汇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59页,指导单位: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主办单位:云林县政府文化处,执行单位: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文化资产维护系族群文化研究室,出版单位:云林县政府文化处,2015-10
  40. ^ 机密资料首度证实陈仪利用流氓渗透扩大二二八冲突,中国时报,2001-02-28
  41. ^ 张秉承呈报“台湾二二八事变报告书”,《二二八事件档案汇编》,第十六册,台北:国史馆,2008
  42. ^ 二二八当年处理人犯档案曝光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4-06.,记者李欣芳,自由时报,2001-2-28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