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堂
法国学堂 | |
---|---|
概要 | |
建筑风格 | 法国文艺复兴 |
所属国家/地区 | 中国 |
行政区 | 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47号 |
起造 | 1917年 |
所有者 | 上海科学会堂 |
技术细节 | |
结构系统 | 砖混结构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万茨 博尔舍伦 |
保护情况 |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上海科学会堂 | |
地址 | 上海市黄浦区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1958年 |
编号 | 8-0571-5-055 |
认定时间 | 2019年 |
建成时间 | 1917年 |
官方名称 | 法国总会(老) |
评定时间 | 1994年 |
参考编码 | C-Ⅲ-008 |
法国学堂(法语:École de France),现为上海科学会堂一号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47号。该建筑最初建造时为上海法国总会会址,后改建成法国学堂。建筑由法租界公董局建筑师万茨和博尔舍伦设计,姚新记营造厂承建,1917年完工。整体带有浓郁的法国风格,为法国文艺复兴特征并结合新艺术运动的装饰风格[1]。1994年2月,该建筑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9年10月1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上海科学会堂”之名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历史
[编辑]1917年,法国总会购入今南昌路地段,随后兴建总会会所。1926年,法国总会另于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建造新屋,原会所则改捐为法国学堂。主要接收法国侨民为主的外籍侨民子女,故建筑又名法童学校。1949年5月后,上海市文化局迁入此处办公[3]。1954年,任鸿隽向国家提议,将这里改建成科学家的活动场所。之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亲自落实此事。1958年1月18日,文化局迁出,此处更名为科学会堂,并由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亲自题写了科学会堂的名称。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搬入科学会堂[4],并一直在此办公至今。2009年,由中影集团和上影集团拍摄的电影《建国大业》在此取景,例如蒋中正的总统办公室、蒋中正和毛泽东会面场所等场景均在此拍摄[5]。2010年2月,该建筑开始进行大修工程。
建筑
[编辑]法国学堂主体坐北朝南,成对称布局,为砖混结构建筑,占地15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378平方米[6]。主入口位于北向的南昌路上,正中为入口。入口处同时配有停车门廊。建筑的主立面朝南,面对院内6000平米的花园和复兴公园[7]。房屋为上下两层,外墙原采用鹅卵石贴面,现在加涂米黄色涂料以保护墙面。窗洞均砌成半圆或弧形券状,并配置法国式大落地木窗。另外,一层和二层都由长形宽阔外廊,一层外廊突出部分更加盖坡型屋檐。并且屋檐由曲线型斜撑木牛腿支撑。建筑物顶部由五个四坡形的结构和两个两坡顶共同构成一个大屋顶。东西两端的屋顶为盔式四坡顶。中部屋顶为法国孟莎式屋顶,南立面更设置有山花装饰并嵌入一座圆形时钟。同时,屋面全部覆盖法国红平瓦[1]。
南北入口由大型门厅相通,门厅两侧为分上的双合式的楼梯,扶手为铜铸,楼梯地板为硬木地板。建筑内部地面、墙面腰线多采用木质精装修。
图片册
[编辑]-
1927年的法国学堂
-
法国学堂北向正门,上挂陈毅手书“科学会堂”
-
从科学会堂新楼俯拍的原法国学堂
-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法国学堂铭牌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上海市房地产行业教育中心. 《上海优秀建筑鉴赏》.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253. ISBN 9787-80706-952-2 (中文).
-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 ^ 上海市房地产行业教育中心. 《上海优秀建筑鉴赏》.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254. ISBN 9787-80706-952-2 (中文).
- ^ 上海科学会堂连接工程28日正式落成. 中国上海. 2006-09-28 [201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
- ^ 93岁科学会堂将大修 曾是《建国大业》取景点(图). 新浪上海. 2010-03-01 [201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中文).
- ^ 原卢湾区市优秀历史建筑(第二批). 上海市黄浦区档案局. 2011-09-13 [2011-10-17] (中文).[永久失效链接]
- ^ 上海科学会堂简介. 上海科学会堂. [2011-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