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号交响曲 (贝多芬)
第6号交响曲 | |
---|---|
《田园》 (Pastorale) | |
贝多芬作品 | |
调性 | F大调 |
作品号 | 68 |
创作 | 1808年 |
献给 | 约瑟夫·弗朗茨·冯·洛布科维茨 安德烈·拉祖莫夫斯基 |
乐章 | 5 |
首演 | |
日期 | 1808年12月22日 |
F大调第6号交响曲《田园》(义大利语:Pastorale)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68号作品,作于1808年,于当年12月22日的音乐会上首演。这部作品共五乐章,模仿了自然。各乐章都有小标题,其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的声响效果,对于交响乐形式和结构的开创性变革,都大大提升了标题音乐的地位。
背景
[编辑]创作历程
[编辑]该作品与贝多芬著名的第5号交响曲《命运》作于同时,但内容却大不一样。贝多芬天生爱好自然,曾花尽大半时间踏遍郊野。他频繁地离开维也纳,为的是到偏远的乡郊工作。他在1808年夏天的书信中说:“我在灌木、大树、草坪和岩石间行走的时候,是多么快乐啊!因为树丛、花草和岩石,都能给人以共鸣。”人们在他1803年的笔记本中找到了这样的话:“河愈大,调愈沉”,说明他通过观察自然汲取灵感。[1]
《田园》就是根据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的体验写成的。他并不是首位以交响乐描述大自然的作曲家,之前的约瑟夫·海顿曾于1802年首演的清唱剧《四季》;然而他的技巧而要更高一筹,使得全曲充满了对自然的敏感捕捉和对心境的出色描摹。
首演
[编辑]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河畔剧院首演,与第5号交响曲一同问世。在首演时亦曾以“重拾乡郊的集体回忆”为题。
出版
[编辑]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分析
[编辑]配器
[编辑]该交响曲采用双管制,所需乐队规模较小。
|
|
|
|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3 2 2 2—2 2 2 0—tmp—str"[2]。
结构
[编辑]该交响曲突破了古典乐派交响曲的四乐章传统,包含如下五个乐章:
- 到达乡郊,复苏轻松的心情。不太快的快板(Erwachen heiterer Empfindungen bei der Ankunft auf dem Lande. Allegro ma non troppo)
- 小河旁边之情景。甚慢的行板(Szene am Bach. Andante molto mosso)
- 乡民们快乐的集会。快板(Lustiges Zusammensein der Landleute. Allegro)
- 暴风雨。快板(Gewitter. Sturm. Allegro)
- 天霁后牧羊人感恩之歌。稍快板(Hirtengesang. Frohe und dankbare Gefühle nach dem Sturm. Allegretto)
全长约40分钟。最后三个乐章之间没有间歇。
- 第一乐章
F大调,奏鸣曲式。开头平静、优美,渐渐变得积极、热切,描绘了作曲家初到乡间的感受。共有7个不同的动机。开头是一个平静但有活力的乐句,并由此引发出了主题。发展部中,主题的一个下行动机进行了不断的重复,多彩的配器营造出了生机盎然的气氛。该乐章使用了微缩的手法,将十分简短的动机多次变形。
- 第二乐章
降B大调(F大调的下属调),十二-八拍,奏鸣曲式。开头弦乐器演奏出一个模拟流水的动机;大提琴部分有所分工,只有两位乐手演奏流水动机,其余的与低音提琴一同作拨弦的伴奏。
该乐章缓和、宁静,描绘了作者陶醉于小溪边美丽景致时的感受。尾声从第124小节开始。乐章结尾处(第130小节)有一个由三种木管乐器演奏的华彩段,模拟了三种不同的鸟叫声。贝多芬在乐谱上作出了标示:夜莺(长笛)、鹌鹑(双簧管)、布谷鸟(单簧管)。这一做法在当时引起了争议。
- 第三乐章
F大调,谐谑曲。此乐章描绘了人们欢快的舞蹈。结构与平常的谐谑曲(谐谑曲—三声中部—谐谑曲)不大相同,如下所示:
也就是说,谐谑曲和三声中部都出现了两次,而且每次都插入了一段迅急的二四拍旋律。这种处理使得时间增长不少,故而贝多芬删去了其中的重复。 狄奥多·阿多诺称,谐谑曲和三声中部由于都处于同一调性,使得该乐章更具有整体性,仿佛就是一组舞曲。[3]
开始的引子和谐谑曲主题包含类似的动机,但一个在F大调,另一个在D大调。[1]最后的谐谑曲再现时,故意出现了走调的音,意在善意地调侃乡间的蹩脚乐手。此后速度加快,更为奔放,但随即戛然而止,为紧接著的风暴做下准备。
- 第四乐章
f小调,四四拍。顾名思义,此乐章描绘了一场剧烈的雷阵雨。该乐章采用了现实手法,一开始由低音弦乐的和弦、小提琴到之后的定音鼓、长号营造出雷雨的气氛,发展出一个激烈的高潮。其中也有模仿大风和降雨的乐段。最终雨过天晴,雷声渐行渐远,木管乐器吹奏出一个上行的美好旋律,可以看作初霁时的彩虹,并直接进入末乐章。该乐章有着非凡的震撼力。
由于第四乐章并没有得到解决,与第五乐章关系紧密,因而有评论家将它看作末乐章的一个长引子。这并非没有先例:莫扎特的第4号弦乐五重奏也在安宁的末乐章之前加入了一个长而暴烈的序幕。
- 第五乐章
F大调,六八拍,奏鸣回旋曲式 。开始的八小节起承前启后的作用,真正的主题从第9小节开始。第一主题也有八小节长,有著对称性,旋律简洁朴素,在这里象征牧羊人感恩的歌谣。第二主题由颤音装饰,悠扬如牧歌。主题进行变化时,弦乐部分有不断的震音进行变奏。发展部的开头主题重现一遍。整个乐章温暖、甘美,不失简洁,被称作“真正的田园风格”。[1]
安托尼·霍普金斯将末乐章的尾声称为全曲最精致的音乐。开始时十分静谧,但渐渐发展到了几乎全部乐器齐鸣的狂喜地步,同时第一小提琴急速在高音区演奏三连音。然后有一段祈祷一般的弱奏,许多指挥家都在这里放慢了速度。简单地对前面内容作出回顾之后,全曲以两个和谐的和弦结束。
评价与影响
[编辑]柏辽兹在其对贝多芬交响曲的分析论文中对该作品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 | 这一令人惊叹的图景,应该由普桑设计,由米开朗基罗执笔…… 那些伟大、崇高而美丽的古代诗篇,在这一音乐的奇迹面前也变得苍白! …… 把脸藏起来吧,可怜的古董诗人们,可怜的凡人;你们中规中矩的语言,尽管纯净和谐,却也比不过声响之艺术。 ……是的,伟大而可敬的诗人们,你们被打败了。[4] |
” |
- 模仿鸟鸣的争议
该作品第二乐章结尾处,有三种木管乐器模仿了小溪边的鸟鸣。这一几乎是自然主义的乐段,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囿于古典主义的传统观念,人们认为如此粗糙、未经处理的声响,根本不适宜用在交响曲中,甚至不能被称为音乐。[5]但柏辽兹对贝多芬进行了辩护,认为他的手法相当高明,有著相当的感染力。并称如果“鸟鸣声是幼稚的模仿”,那对“风暴中的电闪雷鸣、风起云涌”又该作何评价[4];更称这时贝多芬已几乎耳聋,这些鸟鸣声可以说是对于声响世界的回忆和缅怀。 - 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尤其是第三乐章)深受该作品的影响。[6]
- 贝多芬自己的《槌子键琴奏鸣曲》的谐谑曲乐章与该作品结构类似。
- 狄奥多·阿多诺认为布鲁克纳交响曲[哪个/哪些?]中的谐谑曲乐章,就是以该作品为样板。[3]
参考来源
[编辑]- 参照
- ^ 1.0 1.1 1.2 Symphony No. 6. The Pastoral Symphony. All About Beethoven. [201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7) (英语).
-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54. ISBN 0-8108-3228-3.
- ^ 3.0 3.1 Theodor W. Adorno, Beethoven: The Philosophy of Music, edited by Rolf Tiedemann,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 4.0 4.1 Berlioz: Essay on Beethoven's symphonies. The Hector Berlioz Website. 2004-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09) (英语).
- ^ George Grove, The Birds in the Pastoral Symphony.
- ^ Berlioz and Beethoven. The Hector Berlioz Website. 2003-01-12 [2010-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3) (英语).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分析著作
- Hopkins, Antony. The Nine Symphonies of Beethoven. Scolar Press. 1996. ISBN 1-85928-246-6.
- Jones, David Wyn. Beethoven: Pastoral Sympho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521-45684-3.
- Rosen, Charles. The Classical Style: Haydn, Mozart, Beethoven 2nd edition.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1997. ISBN 0-393-31712-9.
- 乐谱
- 录音录影
- 田园交响曲乐曲赏析录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采访克里斯托弗·埃申巴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