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塞克斯王国
南撒克逊王国 Sūþseaxna Rīce | |||||||||
---|---|---|---|---|---|---|---|---|---|
约477年[a]—860年[2][3] | |||||||||
地位 | 威塞克斯王国附庸 (686-726年、827-860年) 麦西亚王国附庸 (771–796年) | ||||||||
常用语言 | 古英语 | ||||||||
宗教 | 盎格鲁撒克逊多神教 (七世纪前) 基督教(七世纪后) | ||||||||
政府 | 君主专制 | ||||||||
国王 | |||||||||
• 477–491年或更晚 | 埃勒 | ||||||||
• 约660年 – 约685年 | 埃塞尔威赫 | ||||||||
立法机构 | 贤人会议 | ||||||||
历史时期 | 七国时代 | ||||||||
• 建立 | 约477年[a] | ||||||||
• 威塞克斯附庸 | 约686年至726年 | ||||||||
• 麦西亚附庸 | 771年至约796年 | ||||||||
• 威塞克斯附庸 | 自约827年[4] | ||||||||
• 并入威塞克斯王国 | 860年[2][3] | ||||||||
人口 | |||||||||
• 450年 | 约25000人[5] | ||||||||
• 1100年 | 约35000人[5] | ||||||||
货币 | 厚银币 | ||||||||
| |||||||||
今属于 | 英国 |
南撒克逊王国(古英语:Sūþseaxna rīce),又称萨塞克斯王国(英语:Kingdom of Sussex),是中世纪早期在英格兰由盎格鲁-撒克逊人所建立的七大王国之一。该王国位于大不列颠岛南岸,最初是六世纪撒克逊人建立的殖民地,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萨塞克斯王国相较其他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留下较少的历史纪录,没有的留下国王列表;并且同时有数位地方统治者,中央集权程度比其他诸国低[6]。大约在827年的埃伦顿战役后,萨塞克斯王国被威塞克斯王国并吞。
萨塞克斯王国的建国传说是477年埃勒和他的三个儿子乘坐三艘船抵达,征服后来的萨塞克斯地区。埃勒成为了亨伯河以南其他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霸主(布雷特瓦尔达)。历史学家对埃勒是否存在抱有歧见,但考古证据显示南撒克逊人的影响力在5世纪曾短暂扩张到英格兰中部地区[7]。
在7至8世纪,萨塞克斯王国一直与西边的威塞克斯王国发生冲突。埃塞尔威赫与基督教国家麦西亚王国结盟对抗威塞克斯,成为萨塞克斯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在圣威尔弗里斯的支持下,萨塞克斯成为最后一个基督教化的盎格鲁-撒克逊主要王国。萨塞克斯和麦西亚联军控制了现在的东汉普郡和怀特岛。威塞克斯国王的卡德瓦拉杀死埃塞尔威赫,入侵萨塞克斯大肆破坏与屠杀。南撒克逊人成功迫使卡德瓦拉离开萨塞克斯,并率军进攻肯特王国,推翻其国王的统治。然而萨塞克斯王国没能重新获得强权地位[8][9]。不久后,卡德瓦拉卷土重来,杀死萨塞克斯国王,并奴役其人民[10]。南撒克逊神职人员受由西撒克逊的温彻斯特教区管理[10],仅在715年左右由塞尔西的埃德伯特出任第一任南撒克逊主教。
在受到麦西亚国王奥法统治一段时间后,萨塞克斯王国重获独立,但又在827年左右臣服于威塞克斯王国,并在860年被完全并吞[2][3]。
地理
[编辑]萨塞克斯王国的领土基于古代凯尔特王国暨罗马城邦(Civitas)雷格尼而来[11],其疆界与后来的萨塞克斯郡大抵一致[12]。7世纪时,萨塞克斯王国曾短暂控制了怀特岛和位于汉普郡东部米恩河谷的米恩瓦拉部落领土[8][9]。在8世纪后期萨塞克斯被麦西亚国王奥法征服时,似乎已经吸收了东南方的黑斯廷加王国。
萨塞克斯王国大部分的领土都被森林所覆盖,这片森林在罗马不列颠时代被称为安德雷德森林,得名于安德里图姆堡垒(今佩文西),撒克逊人称其为Andredsleah或Andredsweald[13],今日则称作威尔德森林。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片森林有190公里宽(实际上可能更接近140公里宽),50公里深[14]。这是英格兰地区最大的森林及荒地[13],是狼群、野猪及熊的栖地[14]。其树林过于茂密以致于《末日审判书》都没有纪录其中的定居地[14][b]。茂密的森林使王国难以扩张,但也成为免于邻国入侵的天然屏障[16]。虽然森林使得萨塞克斯王国在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中相对孤立,但罗马古道仍然贯通威尔德森林成为交通要道[17]。除了威尔德森林外,萨塞克斯西端的曼胡德半岛之名源于古英语的maene-wudu,意为"男人的树林"或"平民的树林",显示在过去也曾经是林地[18]。
萨塞克斯南部的海岸线与今天不太相同,冲积平原还不存在,感潮河川的河口也更往内陆延伸[19]。根据估算,沿海平原可能比现在宽至少一英里[19]。在13世纪人们重新开垦潮汐沼泽之前,沿海平原包含潟湖、盐沼、宽阔的内湾、小岛及半岛地形。对5至6世纪的南撒克逊人来说,这样的海岸线近似于他们在菲士兰、下萨克森、什勒斯维希-霍尔斯坦的故乡沿海[18]。
受到地形影响使王国内产生明显的区域差异,富饶的沿海平原仍然是盎格鲁-撒克逊侍从贵族(古英语:Thegn)选择建立大型庄园的地方,有些领地边界有留下土地契约可以确认。南萨克逊人对威尔德地区的影响最大,丘陵地则较为冷清。沿著丘陵的北坡到北部边界有一系列的教区管理,每个教区的面积大致相等,约1600公顷[20]。在中世纪早期,萨塞克斯的河流为沿海地区、河口与河岸边的社区提供联系,可能型塑了该地区统一的认同感[6]。
萨塞克斯王国的边界可能在6至7世纪左右具体成形[21]。《末日审判书》列出了东汉普郡/西萨塞克斯边境的四个“马登”地区(古英语:Maere-dun,意为“下边界”),反映了他们的位置。埃姆斯河的一条支流从斯托顿延伸到北马登,成为萨塞克斯的西疆[22]。比德将与威塞克斯王国邻接的西部边界描述为“怀特岛的另一边”[11][c]。往东的罗姆尼湿地和里门河(今称罗瑟河)和肯特王国接壤。威尔德森林的山脊以北是萨里小王国,该国是长期受到各国争夺的争议地区,直到最终成为威塞克斯王国的一部份。萨塞克斯王国南临英吉利海峡,对岸即是法兰克王国。
到了680年代基督教被引入时,塞尔西和奇切斯特周边地区已成为王国的政治中心,不过几乎没有考古证据显示9世纪前南撒克逊人有重新定居奇切斯特城市本身[17]。在埃德河和乌斯河之间的萨塞克斯中部地区则是以迪奇灵为重要中心,直到雷威斯在9世纪建立[24]。到了11世纪,主要城镇大多发展自阿尔弗雷德大帝建立的堡垒市镇(burhs)[13]。
萨塞克斯用来运送牲畜的古老牧道将南部沿海与低地的社区和威尔德地区的夏季牧场连结。这些牧道可能在罗马占领时代之前就存在,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持续被利用。由牧道发展成的道路系统,显示古老的南撒克逊人相对连接东西向的邻近聚落,更在意连结南北向的主要社区及内陆的林地牧场。牧道对萨塞克斯的聚落格局产生长远影响,当教堂开始兴建时,理想的建设地点是牧道与河流的交会点。久而久之,商人被吸引到教堂周边建立村庄或集镇,例如迪奇灵、谢尔曼伯里、瑟克罕、阿斯赫斯特及希普利[18]。萨塞克斯各地的猪牧场从猪舍和猪农的临时小屋发展成农场、水磨坊、教堂和集镇[13]。威尔德高地的教堂大多位于孤立的山脊上,远离河谷边的农场,例如今天的沃思和伊金菲尔德[13]。
萨塞克斯王国的土地划分有时与其他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不同。在撒克逊晚期,萨塞克斯的主要行政单位称为雷普[25],可能起源于罗马不列颠时期[17]。每个雷普再向下划分为百户区,作为税收和行政区单位[25]。在英格兰传统上,百户区(Hundred)的字面意义是100海德(Hide,一种土地丈量单位,用以计算一地区应负担的的军役和税收),但在萨塞克斯通常规模小很多[25]。也可能在萨塞克斯每海德是英格兰其他地区的两倍。
人口
[编辑]整个大不列颠的人口在4世纪左右急遽下降,从西元200年约有2-4百万人,到西元300年剩下不到1百万人。萨塞克斯在此期间也有类似趋势[5]。4世纪末,罗马不列颠的出生率下降,在罗马统治的末30年,在不列颠招募的三支军队转移至欧陆,还有瘟疫和蛮族袭扰也加剧人口减少[5]。萨塞克斯的人口在450年估计有2.5万人,到了1100年才逐渐增加到3.5万人左右[5]。在1086年《末日审判书》出版时,萨塞克斯拥有英格兰最高的人口密度[26]。
1086年,在撒克逊时代结束后不久,萨塞克斯主要城镇的人口根据《末日审判书》纪录可能如下:
排名 | 城镇[27] | 人口[27] (1086年估计) |
---|---|---|
1 | 奇切斯特 | 1,200–1,500人 |
2 | 雷威斯 | 1,200人 |
3 | 斯泰宁 | 600人 |
4 | 佩文西 | 500人 |
历史
[编辑]建国传说
[编辑]萨塞克斯王国的起源故事记录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这是由7份白话手稿集合成的一本书,成书于西元9世纪,远比故事发生的时代晚大约400年。故事讲述埃勒与他的三个儿子登陆基门海岸,杀害当地守军并将残兵逐往安德雷德森林。之后又描述485年埃勒与布立吞人在莫克雷德斯伯恩河岸附近战斗,以及在491年围攻安德里图姆堡垒(今佩文西)并屠杀平民[28][29][d]。
埃勒的建国传说可能是源于口传,之后才记入编年史中[e][f][28][29]。根据传说,埃勒儿子们的名字成为了许多地名的起源。奇萨(Cissa)成为奇彻斯特的起源、基门(Cymen)成为基门海岸、伍兰辛(Wlencing)成为兰辛[31][32]。基门海岸传统上认为位于塞尔西西南部,但没有考古证据显示埃勒和三个儿子在塞尔西地区的存在[33]。
从491年到7世纪的基督教化之间留下的文字史料十分匮乏[30],使得历史学家难以做出明确定论[34]。埃勒儿子们的名字保存在古英语地名中并不寻常。在其他起源传说中,奠基者的名字可能有布立吞语或拉丁语的根源,而非古英语。很可能在9世纪之前建国故事便已为人所知,但编年史家对故事进行操作以提供新政权一个共通的起源故事。这些传说故事显示布立吞人遭到乘坐小船而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击败并取代。这些起源故事一直到19世纪都被广泛相信[35]。
早期(约450 – 600年)
[编辑]考古学者给出了和建国传说不同的定居风景。日耳曼部落可能在477年以前就抵达萨塞克斯[32][36]。透过考古墓地可以显现当时定居的区域[37],并将考古文物和日耳曼本土发现的类似物品进行比较来了解定居者的根源[38]。根据盎格鲁-撒克逊墓地的数量,5世纪的主要定居区域是东萨塞克斯的乌斯河下游与卡克米尔河之间[39]。不过在西萨塞克斯,沃辛西北部11公里处的高唐山丘也有发现两个墓地。东萨塞克斯两条河之间被认为是与当地政权签约的盎格鲁-撒克逊雇佣兵的居住地[39]。但不论日耳曼早期定居者的定居模式为何,他们的文化很快地主宰了整个萨塞克斯[40]。
签约雇佣兵定居地一说可以透过一些考古证据支持[41]。例如东萨塞克斯毕晓普斯通的洛克里山丘墓地发现罗马晚期或罗马不列颠的金属制品,如铁环胸针风格的带扣,这显示此处的定居点可以追溯到5世纪早期[42]。随后的挖掘发现大规模的撒克逊建筑群,出土的22座建筑中,3座是沉没式茅屋、17座长方形建筑。其馀中的一座以柱孔为特征,柱孔之间为梁槽,另一座有8根独立的大柱[42]。
高唐山丘是唯一在东萨塞克斯以外发现的5世纪南撒克逊墓地。在两公里外于1997年发现罗马时代的金银宝藏[43][44],其中年代最晚的是一枚约470年铸造的钱币[g]。因此高唐山丘可能是撒克逊人埋藏宝藏的同时期使用的墓地[44]。高唐山丘墓地使用者的定居地尚未被确定,但学者推测罗马不列颠社群在当地控制了一群撒克逊雇佣兵[44][39]。
虽然广大的威尔德森林将萨塞克斯与萨里分隔开来,但两地共同的考古证据帮助证明了埃勒是第一位不列颠霸主的说法[46]。这种统一的领导通常不会持久[46]。学者对独特的碟形撒克逊胸针考古来证明埃勒的军队最远北征至今天的牛津郡和格洛斯特郡西部[47],这个区域霸权可能在巴顿山战役后终结[48]。
基督教化和失去独立(600-860年)
[编辑]491年以后萨塞克斯没有留下文字史料。直到607年,编年史记载威塞克斯国王切奥尔伍尔夫与南撒克逊人作战[49],南萨克逊人受到威塞克斯王国威胁而试图和麦西亚王国结盟来保持独立[50]。对南撒克逊人而言,位处较远的麦西亚国王对于保持萨塞克斯的独立自治更有利[10]。两国的结盟透过萨塞克斯国王埃塞尔威赫得到巩固,他在麦西亚的宫廷接受基督教洗礼,由麦西亚国王伍尔夫尔为他担保,使埃塞尔威赫成为萨塞克斯第一位基督教国王。伍尔夫尔也赠与他怀特岛和米恩瓦拉(今汉普郡的米恩河谷)的领土[51],并与其附庸国赫威塞的伊比公主和埃塞尔威赫联姻[23]。
681年,圣威尔弗里斯被从诺森布里亚王国流放,来到萨塞克斯王国待了5年,为人民传福音和施洗[51]。威尔弗里斯抵达时,萨塞克斯正在发生饥荒[51]。威尔弗里德教当地人钓鱼,人民对威尔弗里德的教导印象深刻,因而同意集体受洗[51]。传说在洗礼当天天降甘霖,从而结束了饥荒[51]。埃塞尔威赫授予威尔弗里德87海德的土地与一座王家别墅,他在此建立了塞尔西修道院[51]。修道院后来成为南撒克逊主教的主教座,直到诺曼征服后,1075年伦敦会议下令将主教座转移到奇切斯特[51][52]。
圣威尔弗里斯抵达后不久,萨塞克斯王国就遭到了残酷的屠杀和破坏,埃塞尔威赫遭到被流放的西撒克逊王子卡德瓦拉杀害[53]。埃塞尔威赫的两位继承者伯图恩长老和安敦长老将卡德瓦拉驱逐[53]。686年,南撒克逊人袭击了肯特国王赫洛斯赫尔,并扶持其侄子埃德里克为王。此时,萨塞克斯王国的领土从怀特岛延伸到肯特,有机会建立新的萨塞克斯霸权,但威塞克斯王国的快速复兴终结了这种可能性[8][9]。正式成为威塞克斯国王的卡德瓦拉卷土重来,袭击了埃德里克的肯特王国,并再次入侵萨塞克斯,杀了伯图恩[54]。臣服于威塞克斯王国的南撒克逊人遭到了数年的残酷对待。据比德所说,臣服使萨塞克斯王国沦为更糟糕的奴隶制[54];南撒克逊的神职人员也被归于温彻斯特主教管辖[10]。卡德瓦拉也占领了怀特岛,无情地消灭当地居民与王室成员。据学者分析,卡德瓦拉的野蛮行为可以解释为萨塞克斯在麦西亚的帮助下向西扩张,严重威胁威塞克斯,迫使卡德瓦拉下定决心终结这种情况[55]。
此后的萨塞克斯国王我们知之甚少,仅偶尔在土地契约中被提及。692年一位名叫诺斯赫尔姆(又名努纳)的国王签下一份给妹妹的赠与契约,由另一位名叫瓦特的国王担任见证人[56]。有一种理论认为瓦特可能是附庸于萨塞克斯王国的黑斯廷加王国(今黑斯廷斯周边)的小国王。努纳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被记载为威塞克斯国王伊尼的亲戚,两人曾联手对抗顿诺尼亚王国的布立吞国王杰兰特[39][57]。据比德的说法,伊尼也和卡德瓦拉一样对萨塞克斯实行高压统治,迫害南撒克逊人民多年[58][59]。
萨塞克斯在722年之前的某时脱离了威塞克斯王国的统治,当时伊尼被记录为萨塞克斯的入侵者,并在三年后再度入侵,杀死一名叫埃德伯特的西撒克逊流亡者,他逃进了萨塞克斯和萨里之间的威尔德森林,似乎寻求了南撒克逊人的协助[59][60]。《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进一步记载了725年威塞克斯对萨塞克斯的征伐[10]。
根据775年的一份契约,前塞尔西修道院长埃德伯特主教获得努纳国王授予一块土地,也得到瓦特国王的见证,然而这份契约在现在被认为是10至11世纪早期的伪造品[61][62][63]。
还有另一份被认为是真实的契约书,记录阿伦河谷一系列的土地交易[64][65]。首先是努纳向贝赫弗里斯提供一块土地,可能是作为兴建修道院用[66]。贝赫弗里斯将土地转让给伊奥拉,后者又将土地卖给伍夫赫尔。土地随后归贝欧巴所有,然后传给贝欧拉和埃卡[66]。最后,奥斯蒙国王从他的随从埃拉买下这块地,将它授予一名叫蒂德柏格的虔诚妇女[66]。这份契约没有注明日期,但是可以透过交叉比对文件中的人物出现在其他有纪录日期的契约中的情况推算[66]。在文件中,伊奥拉从贝赫弗里斯取得土地并卖给伍夫赫尔大约发生在705年,努纳的签名之后是某位叫奥斯里克的人,它可能是努纳的共同统治者[67]。在奥斯里克之后的见证人是埃德伯特和伊奥拉,两人都可以判断为神职人员[67]
努纳最后一份幸存的土地契约是在717年(文件中误记为714年)[68],由埃塞尔斯坦国王见证。
不久后,埃塞尔伯特成为萨塞克斯国王,但他的身分也只有透过土地契约才知道。埃塞尔伯特的统治时期不明,只知道他和733年的塞尔西主教西格菲尔斯为同时期的人物,这是因为西格菲尔斯见证了一份未注明日期的埃塞尔伯特土地契约,其中用拉丁文注明了萨塞克斯国王埃塞尔伯特(Ethelbertus rex Sussaxonum)[69]。此后一直要到765年才有更多资料,当时一名叫埃尔德伍夫的国王授予土地,由另外两位国王埃尔弗瓦尔德和奥斯拉克担任见证人[70]。在765[71]和770[72]年由奥斯蒙国王进行土地赠与,后者得到麦西亚国王奥法承认。
萨塞克斯王国的独立大约在770年代初期结束[54]。771年,麦西亚国王奥法征服了黑斯廷加领土,他可能是从已经支配的肯特王国进入萨塞克斯[54]。到772年,他已控制整个萨塞克斯王国[54]。奥法国王承认了两份埃塞尔伯特国王的土地契约,并在772年授予自己萨塞克斯的土地,由“萨塞克斯领导人”(Dux Suðsax)奥斯瓦尔德担任见证人[73]。奥法很可能在此时并吞了萨塞克斯王国,因为原本使用王室头衔的奥斯蒙、埃尔弗瓦尔德及奥斯拉克现在改用领导人(Dux)的头衔署名。
奥法可能在776-785年间难以维持萨塞克斯的稳定,但在之后恢复控制[74]。奥法于796年逝世,之后的几年麦西亚权力崩溃,萨赛克斯重新成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
在825年的埃伦顿战役战役后[74],南撒克逊人向威塞克斯的埃格伯特投降,从那时起萨塞克斯就一直臣服于威塞克斯王国之下。根据《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萨塞克斯可能要到827年才正式被威塞克斯并吞[4]。萨塞克斯成为伯国,有时和肯特合并。855年,威塞克斯的埃塞尔伯特负责统治萨塞克斯和其他东南部小王国,并在他的兄长埃塞尔博尔德逝世后继承威塞克斯王位,这才将萨塞克斯完全纳入威塞克斯王权之下[75]。
萨塞克斯伯国与戈德温家族(860–1066年)
[编辑]自895年以来,萨塞克斯不断受到丹人袭击直到克努特大帝即位,之后又有戈德温家族和诺曼人的崛起。戈德温可能是萨塞克斯本地家族,到忏悔者爱德华的统治结束时,该郡有三分之一都在该家族的掌控中[76]。
一般认为萨塞克斯王室埃尔灵吉家族继续在西撒克逊人的权威下以郡长(伯爵)身分统治萨塞克斯,一直到1066年诺曼征服为止。
982年,萨塞克斯郡长埃德温逝世,埋葬在伯克郡的亚平敦修道院,那里曾编纂一份《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手稿。在修道院的纪录中,他被称为“南撒克逊人的领袖埃德温”(princeps Australium Saxonum, Eadwinus nomine)。埃德温在遗嘱中将财产赠与修道院,然而该文件没有保存至今[77]。该年稍早,埃德温曾以埃德温领袖(Eaduuine dux)之名担任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国王的契约见证人[78]。在一份年份为956年(可能是976年的误记)的伪造契约中也出现了埃德温的名字[79]。
在下个世代,萨塞克斯男爵伍夫诺斯·希尔德成为英格兰政治的重要人物。1009年,由于他的行为导致英格兰舰队覆灭,到1011年萨塞克斯与英格兰东南大部分地区都遭到丹人占领。做为早期地方政府改革的案例之一,盎格鲁撒克逊的传统伯爵领地(ealdormanries)被丹麦国王废除,由范围更大但数量较少的伯国(earldoms)取代。伍夫诺斯·希尔德是戈德温的父亲,戈德温于1020年被封为威塞克斯伯爵,他的领地便包含了萨塞克斯。1057年戈德温逝世,威塞克斯伯爵爵位连同萨塞克斯领地由其子前东盎格利亚伯爵哈罗德继承。
忏悔者爱德华早年流亡诺曼第,与诺曼人较亲,他将斯泰宁的教堂给予远在诺曼第的费康修道院长,并承认了黑斯廷斯、莱伊与温奇尔西的土地赠与[20]。爱德华还将博斯汉姆的港口和其他土地给予他的宫廷祭司奥斯本,奥斯本后来成为威廉的埃克塞特主教[80]。这导致撒克逊贵族心生妒忌。自1049年始,不满的撒克逊贵族开始和国王及即将到来的诺曼人发生冲突[81]。戈德温和他的次子哈罗德利用博斯汉姆和佩文西抵御海贼袭扰以维持萨塞克斯海岸的和平[81]。1049年,斯韦恩·戈德温森诱骗其表亲比翁到博斯汉姆并谋杀他,导致整个戈德温家族被放逐[81]。1051年,戈德温、斯韦恩和托斯蒂从博斯汉姆逃往布鲁日,接受托斯蒂之妻佛兰德的朱迪丝的亲戚佛兰德伯爵博杜安五世庇护[13]。他们在1052年重返萨塞克斯港口时受到热烈欢迎,使得爱德华国王不得不恢复戈德温家族的地位[81]。
1064年,哈罗德从博斯汉姆出航,遭遇风暴被吹到诺曼第。诺曼地公爵威廉帮助了哈罗德,但也诱骗他支持自己成为下一任英格兰国王[80]。1066年10月14日,英格兰最后一位撒克逊国王哈罗德二世在黑斯廷斯战役中阵亡,英军被征服者威廉击败[82]。萨塞克斯所有的战斗人员可能都被动员到这场战斗中,因为该伯国的贵族们遭到歼灭,幸存者的土地都被没收[82]。伯国内的387座庄园里至少有353座被交给了胜利的诺曼人,撒克逊人在萨塞克斯的权力就此终结[83]。
社会与生活
[编辑]军事与防御
[编辑]维京人袭击萨塞克斯最早的纪录发生在895年[84],分散的农业社区特别难应对这些突袭。895年,奇切斯特居民杀死了上百位掠夺该地区的丹人。一名撒克逊贵族埃杜尔夫被任命组织萨塞克斯的防御,但准备尚不充分时便染上瘟疫逝世[84]。
阿佛列大帝下令建造一系列的堡垒市镇和要塞,在遭遇威胁时从使周边人口可以驻扎。英格兰南半部的堡垒市镇发展可见对重复不断的袭击问题非常重视[84]。《部族藏书》中记载萨塞克斯共有五座堡垒市镇:奇切斯特、伯汉姆、雷威斯、黑斯廷斯和埃尔佩布尔南。
在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统治时期,丹人的威胁持续存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994年和1000年,在萨塞克斯和邻近地区的海岸有焚烧、掠夺、屠杀等事件的发生[80]。最严重的袭击发生在1009年,维京军队在冬季占领了怀特岛并袭击萨塞克斯、汉普郡和伯克郡。
奇切斯特的直线街道规划发展自沿著城墙内壁环绕城市的道路,这是典型的堡垒市镇特征。这使驻军便于保卫城镇与大型外围区域,让农村的难民方便避难[13]。
经济
[编辑]帕青宝藏存放于约470年萨塞克斯王国建立时,其中的硬币是在英格兰发现最早的中世纪硬币[85]。出土的硬币有五枚尚未裁边的进口罗马西里夸银币,可见当时已经停止给硬币裁边,不过造币业可能早在数十年前罗马帝国退出不列颠时便已崩溃[85]。
在8世纪上半叶,萨塞克斯王国是有造币产业的王国之一,考古中被称为G系列的厚银币在塞尔西附近的一个造币厂集中发现[86]。 在埃塞尔斯坦国王重整英格兰货币后,造币产业在英格兰繁荣发展,这显示10世纪时货币经济已经回复[87]。奇切斯特、雷威斯、斯泰宁都有铸币厂。西斯伯里的一座铁器时代山丘堡垒似乎存在一座新建的临时铸币厂,埃塞尔雷德统治时期堡垒被重建,作为丹人入侵时的避难索[87]。西斯伯里的铸币厂似乎和奇切斯特有著密切合作,并没有将其取代[26]。到了诺曼征服前夕,阿伦德尔、佩文西和黑斯廷斯已存在更多的铸币厂[13]。
雷威斯似乎因为海外贸易而繁荣,印有“LAE URB”字样的当地硬币最远流通到罗马[87]。每当忏悔者爱德华的舰队出海时,雷威斯就要支付20先令购买军需品(当时每先令约值一头牲畜),由此可见雷威斯海上贸易的繁盛。这可能是诺曼王朝下蓬勃发展的五港同盟之起源[18]。船只沿著乌斯河至少可以航行到雷威斯以北[88]。学者认为虽然萨塞克斯与其他英格兰地区较为隔绝,但不掩盖萨塞克斯与欧陆地区的繁荣贸易[20]。到1060年代,雷威斯还设有牛只集市[88]。
根据1086年诺曼人进行的末日普查,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晚期的萨塞克斯沿海平原是英格兰中最富有且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但同样在萨塞克斯的威尔德地区也是英格兰经济最落后的地区[89]。此时的萨塞克斯已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社区网络,农民可以在15至30公里内找到市场设施[26]。
农业似乎在萨塞克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蓬勃发展[18]。几个世纪以来,萨塞克斯沿海人口逐渐密集显示当地的农耕环境在标准之上[13]。威尔德地区主要发展养猪与牛只的放牧业,放牧者在一年中分别居住在村庄中的“冬屋”,以及距离村庄约30公里远的牧场“夏屋”。佩特沃斯附近保留了封闭的牧道系统与牧场遗址[13]。
根据《末日审判书》记载,11世纪,萨塞克斯有个名为拉美斯利(Rameslie)的不明地点拥有100座盐田用以从海水提取盐份[48]。渔业对萨塞克斯的经济也很重要,雷威斯是鲱鱼产业的重镇[48],他必须为其海上渔业支付38,500条鲱鱼为租金[48]。
首都
[编辑]在南撒克逊人的时代,他们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首都。关于诺曼征服以前的英格兰国王住所和行程证据太少[90],到11世纪西方任何地方也都还形成明确的首都概念。英格兰的行政中心是以国王为核心的流动宫廷,国王可以在他领土上任何地方自由举行会议[91]。在罗马时代,奇切斯特被称为Noviomagus Reginorum(字面解释为“雷格尼王国的新原野”),作为雷格尼的首都,这是一个由提比略·克劳狄乌斯·科吉杜布努斯统治的罗马从属国[92]。在罗马人离开后,该城基本上已被遗弃[h]。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萨塞克斯王国建立于塞尔西和奇切斯特地区,但并没有考古证据支持[32]。考古显示出南撒克逊人的定居地最早在东萨塞克斯的乌斯河和卡克米尔河之间的低地建立。南撒克逊人从那里逐步迁移到萨塞克斯西部,到了680年代,奇切斯特和塞尔西周边地区已成为王国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国王的居住地位于奇切斯特西南的奥雷欧雷格斯(Orreo Regis),威尔弗里斯则以塞尔西为宗教中心[97][98]。罗马人离开奇切斯特后,一直到9世纪都没有证据显示人民重新定居该地,直到威塞克斯的阿尔弗雷德大帝重建并加固其堡垒作为防御丹人袭击的计画之一[99][100]。
王权
[编辑]萨塞克斯王国的政体是盎格鲁-撒克逊诸国最为模糊的国家之一[6]。只有少数萨塞克斯国王的名字有留下纪录,大部分王国的历史也是透过其他王国的纪录得知,且资料十分稀少[75]。萨塞克斯王国可能比其他王国下放更多政治权力[6]。在760年代的一段时间中,萨塞克斯领土内可能有多达四到五位国王,每位国王可能都统治其中一个部落的领土[21],也可能只是暂时的统治[101]。黑斯廷加人可能有一段时间拥有自己的统治者,另有一支民族可能沿著阿杜尔河居住[101]。
王国和国王之间存在著复杂的层级关系,例如7世纪时,麦西亚国王伍夫赫尔试图增加对萨塞克斯的影响力,他将米恩瓦拉和怀特岛的控制权让给萨塞克斯国王埃塞尔威赫。怀特岛有一位自己的国王阿尔瓦德,他可能承认了埃塞尔威赫国王的权威,埃塞尔威赫同时又承认伍夫赫尔的霸主地位[75]。
萨塞克斯王国在麦西亚国王奥法统治之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七大王国多数都认同奥法的霸主地位,并在服从于麦西亚王国的前提下允许萨塞克斯统治者继续存在,且当地一些庄园已经归奥法所有。[75]
9世纪时,萨塞克斯被西撒克逊人统治。威塞克斯国王埃塞尔伍尔夫的最终目的可能是要将威塞克斯王国和萨塞克斯东部地区、萨里、肯特和埃塞克斯分为两个独立但由同一王朝统治的王国,但由于他的两个儿子早逝,使得第三个儿子埃塞尔伯特在两个弟弟埃塞尔雷德和阿尔弗雷德的同意下在860年重新将王国统一[3]。一个持续的“大威塞克斯”沿著英格兰南岸形成,这既是因为国王早逝等意外造成,更可能是受到维京人入侵激起人民统一以应对外敌的意识[2]。萨塞克斯虽不曾再独立成为位在东边的小王国,但也没有被并入传统的西撒克逊领土。在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萨塞克斯很可能由一位伯爵独立管理[102]。
上缴给王室的贡品与税金会固定在名为国王屯(King's tun)的一些城镇收集,通常会和国王驻留在该地区的住所分离。萨塞克斯有数个国王屯,从西到东分别是菲灵金士顿、滨海金士顿、以及雷威斯金士顿。盎格鲁-撒克逊国王经常将英格兰的国王屯当作集会所,听取陈情或处理纠纷[103]。根据显贵者埃塞尔斯坦述,他的祖母埃尔弗里达在埃塞灵嘉德内(Æthelingadene,近奇切斯特)有一座庄园,她可能在该处养育她的孙子们,也就是埃塞尔雷德二世的儿子们[101]。这可能就是专为王储所保留的庄园之一[104]。
法律
[编辑]萨塞克斯各地会举办民众大会,例如在迪奇灵[24]、庭赫尔(今博尔斯德)和马德赫斯特。后两者的地名便是源于举办过民众大会的考古证据:庭赫尔(Tinhale)源自古英文þing(音近“庭”,集会之意)加上山丘,即会议山丘之意;马德赫斯特则源自古英文maedel(也有集会的意思),即树木繁盛的集会山丘[105]。在杜灵顿还有一个地方名为gemot biorh,意为会议山岗[105]。
早期萨塞克斯以百户区为行政单位,但缺乏后来作为地方政府的正式性,人们通常在户外找方便的地方进行集会,例如在伊斯伯恩就用一棵大树当集会所。一处名为迪尔(Dill,意为寄宿集会所)的地方就是萨塞克斯少数提供住所的会议举行地[20]。自10世纪始,百户区在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功能变得更为重要[106]。在百户区之内的一座桥梁(例如罗瑟桥百户区(Rotherbridge hundred)一座横跨西罗瑟河的桥)或一颗显眼的树木(例如堤普诺克百户区(Tipnoak hundred)一颗名为提帕(Tippa)的橡树)经常被当作是会议地点[106]。
有纪录显示萨塞克斯在930年4月3日举办了一场全英格兰规模的贤人会议[107],英格兰王国首位国王埃塞尔斯坦与他的宫廷议员齐聚在阿伦河畔的莱敏斯特[108][20]。埃塞尔斯坦统治时期还在萨塞克斯举办另一场贤人会议,可能是在雷威斯附近乌斯河畔的哈姆西举行[107][109]。
这时期的萨塞克斯只有很少的土地权状纪录留下[110]。到了1060年代雷威斯可能已经成为了萨塞克斯的司法中心[111]。
宗教
[编辑]撒克逊人在5世纪罗马军队撤离后抵达了萨塞克斯,并将他们的多神信仰带进这块土地[112][113],结果可能逆转了本地基督教的传播[114]。
圣威尔弗里斯的传记作者记载,在666年,威尔弗里斯的船在塞尔西附近的海岸搁浅并遭到袭击,有一位异教祭司从山丘上对他们施法[115]。比德还提到在饥荒时期曾有40到50人集体跳崖自杀,可能是为了安抚沃登神所做的牺牲[115]。
埃塞尔威赫迎娶麦西亚王国的基督教国王伍尔夫尔之女艾菲(Eafe),成为萨塞克斯王国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西元681年,遭流放的约克大主教威尔弗里斯抵达塞尔西,向当地的居民传播福音并建立萨赛克斯教会。埃塞尔威赫王赐予威尔弗里斯一块地,成为塞尔西修道院的院址。根据比德所述,这是王国内最后一块皈依的土地[51][113]。虽然威尔弗里斯被认为是萨塞克斯王国皈依基督教的功臣,但在他抵达之前,居民们不太可能都是异教徒[116],国王也早已接受洗礼。一位南撒克逊人达米安努斯在650年代被任命为肯特王国的罗彻斯特主教,这显示七世纪早期萨塞克斯已经有传教活动[116]。在威尔弗里斯传教的同一时期,博斯汉姆有一座修道院,由一名爱尔兰僧侣迪库尔(Dicur)主持,可能是正在进行中的凯尔特传教运动[116]。威尔弗里斯作为罗马教会传统的拥护者,自然也让萨塞克斯教会采用罗马习俗,而非在苏格兰和爱尔兰扎根的凯尔特习俗。
在埃塞尔威赫王将土地授予威尔弗里斯建造教堂后不久,威塞克斯国王卡德瓦拉杀害了埃塞尔威赫并征服萨塞克斯王国,萨塞克斯教会被交付温彻斯特教区管辖。一直到大约西元715年,塞尔西修道院院长埃德伯特被祝圣为第一位南撒克逊人的主教[117]才重新成为独立的塞尔西教区(1075年迁移至奇彻斯特成为圣公会奇彻斯特教区)。
在7世纪末或8世纪初,一位可能出生在奇德汉的牧羊人库斯曼拉著一辆独轮车载著母亲出发乞讨,当他抵达斯泰宁时,他看见幻象便决定驻留建造一座教堂。库斯曼后来被封为圣人,威塞克斯国王埃塞尔伍尔夫便在857年安葬于库斯曼的教堂[118]。斯泰宁是重要的宗教中心,圣库斯曼之墓在10至11世纪时成为朝圣胜地[118]。根据11世纪的圣徒传记《圣徒的安息之地》手稿记载,另一位圣人圣库斯夫雷德(St. Cuthflæd)被安葬在莱敏斯特修道院或其附近[119][120]。根据比德纪录,681年爆发了一场瘟疫摧残了包含萨塞克斯的英格兰一部份地区,塞尔西修道院的僧侣为结束瘟疫进行三天的禁食与祈祷。一位罹患瘟疫的男孩向圣奥斯瓦尔德祈祷并得到回应。据说圣彼得和圣保罗的幻象出现在男孩身上,告诉男孩他将是最后一个死去之人[121]。
在斯泰宁建造的教堂是萨塞克斯地区约莫50座敏斯特教堂之一[122] [123],这些教堂为周边地区提供巡回的神职人员[124]。在维京时代以前,每座教堂的辖区似乎与当时的行政区域划分相对应,直到10至11世纪被百户区所取代[122]。虽然萨塞克斯已经在680年代皈依基督教,但一直到两三百年后才出现本地的教堂教区网络[124]。
奴隶制
[编辑]威尔弗里斯获得埃塞威尔德授予的土地后,第一件事便是建造修道院以解放250名被庄园主奴役的男女。这些人可能都是罗马不列颠人的后代[117]。这可能表示当时英格兰有很高比例的奴隶人口[125],而原本罗马时代的居民后代可能很多人都沦为奴隶[50]。根据估算,萨塞克斯的奴隶人口比例为英格兰最低,仅有约4%。而其他地方,如格洛斯特郡为25%,汉普顿郡有18%,肯特郡则为10%[48]。
文化
[编辑]有显著证据显示法兰克文化对萨塞克斯王国和邻近的肯特王国有著深远影响;来自欧陆的某些著作甚至指出法兰克王国将萨塞克斯王国和其他英格兰东南小国的人民视为其政治附庸[26]。
南撒克逊人在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表现方式与北方的盎格鲁撒克逊诸国有显著的文化差异。在萨塞克斯与肯特王国,衣装上的金属饰品比北方更为朴素且有限。但考古证据显示南撒克逊人有其他表现高阶社会地位的方式,他们消费更多奢侈食品,并有丰富的建筑表现,例如在毕晓普斯通毕晓普斯通一座带有地窖的塔楼[21]。
艺术
[编辑]自6世纪以来,来自墨洛温王朝的工艺品就出现在萨塞克斯、肯特和怀特岛。这反映了萨塞克斯和高卢地区的跨海峡交流。墨洛温王朝的服装潮流在萨塞克斯沿岸、肯特、汉普夏与北高卢传播。从5世纪前半至7世纪初在该地区的墓葬也能看出和高卢的持续联系[126]。
注释
[编辑]- ^ 传统上根据比德纪录认为萨塞克斯王国于477年建国,但现代学者认为应该早于20年前左右,约457年。[1]
- ^ 《末日审判书》记载的地名不只是根据地理位置,以威尔德地区来说:“主因是其在该地区特殊的经济环境。”[15]
- ^ 朱特人居住的怀特岛和今天汉普郡的米恩河谷在撒克逊时代可能作为萨塞克斯王国和威塞克斯王国的缓冲区。直到在七世纪被麦西亚国王伍夫赫尔征服,并转让给萨塞克斯国王埃塞尔威赫。[23]
- ^ ASC Parker MS. 西元485年及491年。
- ^ ASC 477 - Her cuom Ęlle on Bretenlond 7 his .iii. suna, Cymen 7 Wlencing 7 Cissa, mid .iii. scipum on þa stowe þe is nemned Cymenesora, 7 þær ofslogon monige Wealas 7 sume on fleame bedrifon on þone wudu þe is genemned Andredesleage.
- ^ 这篇记录被视作是撒克逊人建立萨塞克斯的开端[30]
- ^ 这枚硬币是镌刻有塞维鲁斯三世之名的索利都斯金币。这些金币在塞维鲁斯死后也有持续铸造,因此这枚硬币的铸造时间大约在461年至470年间,并非等同于塞维鲁斯的在位期间。[45]
- ^ 在罗马人离开奇切斯特后,考古挖掘到最早的撒克逊遗物是少量撒克逊时代中期(约8至9世纪)的陶器[93]。在那之前,萨塞克斯王国已经在7世纪中期被威塞克斯王国统治[94],之后又被麦西亚王国占领,然后又恢复独立。最后才在860年被威塞克斯王国兼并。[95][96]
参考资料
[编辑]- ^ Brandon 2006,第68页
- ^ 2.0 2.1 2.2 Higham & Ryan 2013
- ^ 3.0 3.1 3.2 Kirby 2000
- ^ 4.0 4.1 Edwards, Heather. Ecgberht [Egbert] (d. 839), king of the West Saxons.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14-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5.0 5.1 5.2 5.3 5.4 Brandon 1978
- ^ 6.0 6.1 6.2 6.3 Semple 2013
- ^ Myres 1989
- ^ 8.0 8.1 8.2 Kirby 2000
- ^ 9.0 9.1 9.2 Venning 2013
- ^ 10.0 10.1 10.2 10.3 10.4 Brandon 1978
- ^ 11.0 11.1 Kirby 2000
- ^ Leslie & Short 2010
-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Phillips & Smith 2014
- ^ 14.0 14.1 14.2 Seward Sussex. p.76
- ^ Darby 1987,第31页
- ^ Cannon, John; Hargreaves, Ann. The Kings and Queens of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191580284.
- ^ 17.0 17.1 17.2 Brandon 2006
- ^ 18.0 18.1 18.2 18.3 18.4 Brandon 2006
- ^ 19.0 19.1 Martin Welch: Early Anglo-Saxon Sussex: from Civitas to Shire, in Brandon (1978), p.14
- ^ 20.0 20.1 20.2 20.3 20.4 Lowerson 1980
- ^ 21.0 21.1 21.2 Thomas, Gabor. Resource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Anglo-Saxon period (PDF) (PDF). South East Research Framework. January 2013 [2023-03-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6).
- ^ Livitt 1990,第1页.
- ^ 23.0 23.1 Yorke 1995,第58-59页.
- ^ 24.0 24.1 Harris, Roland B. Ditchling Historic Character Assessment Report, June 2005 (PDF) (PDF). Lewes District Council: 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8-29).
- ^ 25.0 25.1 25.2 Leslie & Short 2010,第30页.
- ^ 26.0 26.1 26.2 26.3 Higham & Ryan 2013
- ^ 27.0 27.1 Brandon 2006
- ^ 28.0 28.1 Bately 1986,第vii-ix页.
- ^ 29.0 29.1 Jones 1998,第71页.
- ^ 30.0 30.1 Bell 1978,第64-69页.
- ^ Gelling 2000,第275页.
- ^ 32.0 32.1 32.2 Welch 1992,第9页.
- ^ Welch 1978,第13-35页.
- ^ Hawkes 1982,第65页.
- ^ Yorke 2008,第15-30页.
- ^ Morris 1965,第145-185页.
- ^ Welch 1992,Chapter 5. "Burial practices and Structures".
- ^ Welch 1992,第9-13页.
- ^ 39.0 39.1 39.2 39.3 Martin Welch. Early Anglo-Saxon Sussex in Peter Brandon's. The South Saxons. pp. 23–25.
- ^ Gardiner 2010,第30-31页.
- ^ Martin Welch, Early Anglo-Saxon Sussex, pp. 25–26
- ^ 42.0 42.1 Martin Bell: Saxon Settlements and buildings in Sussex, in Brandon (1978), pp. 39-40
- ^ Sally White. Early Saxon Sussex c.410-c.650 in Leslies. An Historical Atlas of Sussex. pp. 28–29
- ^ 44.0 44.1 44.2 White et al. 1999,第301-315页.
- ^ Abdy 2013,第107页.
- ^ 46.0 46.1 Loyn 1991,第37页.
- ^ Myres 1989,第138-139页.
- ^ 48.0 48.1 48.2 48.3 48.4 Loyn 1991
- ^ ASC Parker MS. AD607.
- ^ 50.0 50.1 Fisher 2014
- ^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Bede, book IV, chap. 13, 225.
- ^ Kelly.Chichester Cathedral:The Bishopric of Selsey. p.1
- ^ 53.0 53.1 Bede, book IV, chap. 15, 230.
- ^ 54.0 54.1 54.2 54.3 54.4 Kelly, S.E. S. E. Kelly, 'Kings of the South Saxons (act. 477–772)'in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 ^ Dumville 1997,第359页.
- ^ S 45.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 ^ ASC Parker MS AD 710
- ^ Bede, book IV, chap. 15, 415.
- ^ 59.0 59.1 Sawyer 1978
- ^ Swanton 1996
- ^ Cap. I/17/1 (S43). Diocese of Chichester Capitular Records.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With Professor H.L. Rogers findings on why manuscript is forgery.
- ^ Kelly. Charters of Selsey. p.26. W. de Gray Birch had suggested an emendation (of the date) to 725 but Kelly says this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since it is too late for Bishop Eadberht
- ^ Kelly. Charters of Selsey. p.26."..is without doubt a forgery and not an innocent 10th century copy of a genuine eighth-century charter."
- ^ Kelly. Charters of Selsey. p.34
- ^ S 44.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 ^ 66.0 66.1 66.2 66.3 Kelly. Charters of Selsey. p.31
- ^ 67.0 67.1 Kelly. Charters of Selsey. p.33
- ^ S 42.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 ^ S 46.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 ^ S 50.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 ^ S 48.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5).
- ^ S 49.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8).
- ^ S 108.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1).
- ^ 74.0 74.1 Keynes, Simon.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Appendix I.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PDF) (Wiley Blackwell). 2013: 521Fbos–538. ISBN 9781118316061. doi:10.1002/9781118316061.app1.
- ^ 75.0 75.1 75.2 75.3 Yorke 2002
- ^ 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Sussex.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6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5–168. 1911. 此句或之前多句包含来自
- ^ Kelly.Charters of Abingdon Abbey, Volume 2. p.581.
- ^ S 839.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8).
- ^ S 828. Anglo-Saxons.net. [201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 ^ 80.0 80.1 80.2 Armstrong 1971
- ^ 81.0 81.1 81.2 81.3 Armstrong 1971
- ^ 82.0 82.1 Seward. Sussex. pp. 5-7.
- ^ Horsfield. Sussex. Volume 1. pp. 77-78
- ^ 84.0 84.1 84.2 Lowerson 1980
- ^ 85.0 85.1 Higham & Ryan 2013
- ^ Drewett, Rudling & Gardiner 1998
- ^ 87.0 87.1 87.2 Brandon 2006
- ^ 88.0 88.1 Armstrong 1971
- ^ Thomas 2001
- ^ Biddle 1981,第165页.
- ^ Stenton 1971,第539页.
- ^ Cunliffe 1973,第54页.
- ^ Down 1978,第341页.
- ^ Yorke 1995,第59页.
- ^ Higham & Ryan 2013,第245页.
- ^ Kirby 2000,第169页.
- ^ Haslam 1984,第25页.
- ^ Welch 1978,第29页.
- ^ Loyn 1991,第137-140页.
- ^ Lavelle 2003,第33页.
- ^ 101.0 101.1 101.2 Lapidge et al. 2013.
- ^ Yorke 1995
- ^ Jones, Graham. Anglo-Saxon England. Settlement - rural and town life.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8).
- ^ Williams 2003
- ^ 105.0 105.1 Semple 2013
- ^ 106.0 106.1 Armstrong 1971
- ^ 107.0 107.1 Roach 2013
- ^ Keynes 2013
- ^ 'The borough of Lewes: Introduction and history',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Sussex: Volume 7: The rape of Lewes: 7–19. 1940 [2014-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9).
- ^ Roach 2013
- ^ Armstrong 1971,第41页
- ^ Jones. The end of Roman Britain. pp. 164–168
- ^ 113.0 113.1 Armstrong 1971
- ^ Higham The English Conquest. p. 79.
- ^ 115.0 115.1 Brandon 1978
- ^ 116.0 116.1 116.2 Brandon 2006
- ^ 117.0 117.1 Brandon 2006
- ^ 118.0 118.1 Early Medieval – AD 410-1066 (PDF) (PDF). Chichester Harbour Conservancy. [2014-07-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4-16).
- ^ Stowe MS 944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4-01-03, British Library
- ^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ai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History Page-Plague and Pestillence. St Peter's Church, Selsey. [2014-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0).
- ^ 122.0 122.1 Rushton 1999
- ^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Sussex Volume 6 Part 1 Bramber Rape (Southern Part) - Steyning. Victoria County Histories: 241–244. 1980 [202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 ^ 124.0 124.1 Brandon 2006
- ^ Brandon 1978
- ^ Soulat, Jean. Studies in Early Anglo-Saxon Art and Archaeology:Papers in Honour of Martin G. Welch Edited by Stuart Brookes, Sue Harrington and Andrew Reynolds. Archaeopress: 62–71. 2011 [202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2).
参考书目
[编辑]- Abdy, Richard. The Patching Hoard. Hunter, F; Painter, K (编). Late Roman silver and the end of the Empire: the Traprain Treasure in context. 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Scotland. 2013. ISBN 978-1-90833-202-8.
- Armstrong, J.R. A History of Sussex. Sussex: Phillimore. 1971. ISBN 978-0-85033-185-1.
- Asser. Keyne Lapidge (Trans) , 编. Alfred the Great. Penguin Classic. 2004. ISBN 978-0-14-044409-4.
- Bately, J.M. (编). The Anglo-Saxon Chronicle. Cambridge: D.D.Brewer. 1986. ISBN 978-0-85991-103-0.
- Bede. Sherley-Price, Leo; Farmer, D.H. (Trans) , 编.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London: Penguin. 1990. ISBN 978-0-14-044565-7.
- Bell, Martin. Saxon Sussex. Drewett, P. L. (编). Archaeology in Sussex to AD 1500 : essays for Eric Holden. 1978.
- Biddle, Martin. Capital at Winchester'. Roesdahl, Else; Graham-Campbell, James; Connor, Patricia; Pearson, Kenneth (编). The Vikings in England, The Anglo-Viking Danish Viking Project. 1981. ISBN 0-9507432-0-8.
- Brandon, Peter (编). The South Saxons. Chichester: Phillimore. 1978. ISBN 978-0-85033-240-7.
- Brandon, Peter. Sussex. London: Phillimore. 2006. ISBN 978-0-7090-6998-0.
- Cunliffe, Barry. The Regni. Peoples of Roman Britain. Duckworth. 1973. ISBN 978-0-71-560669-8.
- Darby, H.C. Geography. Domesday Book: Studies. Alecto. 1987. ISBN 978-0-948459-51-1.
- Down, Alex. The Chichester Excavations 3. Chichester: Phillimore. 1978. ISBN 0-85033-272-9.
- Down, Alex; Welch, Martin. The Chichester Excavations 7: Apple Down and the Mardens. Chichester: Chichester District Council. 1990. ISBN 978-0-85017-002-3.
- Drewett, Peter; Rudling, David; Gardiner, Mark. The South East to AD 1000. Longman Higher Education. 1998. ISBN 978-0582492721.
- Dumville, David N. The Terminology of Overkingship in Early Anglo-Saxon England. Hinds, John (编). The Anglo-Saxons from the Migration Period to the Eighth Century: An Ethnographic Perspective. Boydell Press. 1997. ISBN 0-85115-479-4.
- Fisher, D J V. The Anglo-Saxon Age c.400-1042 A History of England. Routledge. 2014. ISBN 978-1317873204.
- Gardiner, Mark. Late Saxon Sussex c.650-1066. Leslie, Kim; Short, Brian (编). An Historical Atlas of Sussex. Phillimore & Co Ltd. 2010. ISBN 9781860771125.
- Gelling, Margeret. Place-Names in the Landscape. London: Phoenix. 2000. ISBN 1-84212-264-9.
- Hamilton-Barr, Alec. In Saxon Sussex. Bognor Regis: The Arundel Press. 1953.
- Haslam, Jeremy (编). Anglo-Saxon Towns in Southern England. Chichester: Phillimore. 1984. ISBN 0-85033-438-1.
- Hawkes, Sonia Chadwick. Leach, Peter E. , 编. Archaeology in Kent to AD 1500: in memory of Stuart Eborall CBA Research Reports (Anglo-Saxon Kent c 425-725). Research Report Number 48. London: Council for British Archaeology. 1982. ISBN 0-906780-18-7.
- Higham, Nicholas; Ryan, M.J. The Anglo-Saxon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300125344.
- Horsfield, Thomas Walker. The History, Antiquities and Topography of the County of Sussex. Volumes I and II. Lewes: Baxter. 1834.
- Jones, Michael E. The End of Roman Britai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8014-8530-5.
- Kelly, S.E. Anglo-Saxon Charters VI: Charters of Selsey. OUP for the British Academy. 1998. ISBN 978-0-19-726175-0.
- Kelly, S.E. Anglo-Saxon Charters VIII: Charters of Abingdon Abbey, Pt. 2. OUP for the British Academy. 2001. ISBN 978-0-19-726221-4.
- Kelly, S.E. Bishopric of Selsey. Mary Hobbs (编). Chichester Cathedral. An Historic Survey. Chichester: Phillimore. 1994. ISBN 978-0-85033-924-6.
- Kirby, D.P.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Routledge. 2000. ISBN 9780415242110.
- Leslie, Kim; Short, Brian. An Historical Atlas of Sussex. Phillimore & Co Ltd. 2010. ISBN 9781860771125.
- Lapidge, Michael; Blair, John; Keynes, Simon; Scragg, Donald. 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Wiley. 2013. ISBN 9780470656327.
- Lavelle, Ryan. Fortifications in Wessex c. 800-1066. Osprey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1-84176-639-3.
- Livitt, Patricia. The Origin of Village Study and Gazetteer. Down, Alex; Welch, Martin (编). The Chichester Excavations 7: Apple Down and the Mardens. Chichester: Chichester District Council. 1990. ISBN 978-0-85017-002-3.
- Lowerson, John. A Short History of Sussex. Folkestone: Dawson Publishing. 1980. ISBN 978-0-7129-0948-8.
- Loyn, H.R. Anglo-Saxon England and the Norman Conquest. Longman. 1991. ISBN 9780582072978.
- Morris, John. Dark Age Dates. Michael Jarrett; Brian Dobson (编). Britain and Rome. 1965.
- Myres, J.N.L. The English Settlem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9780192822352.
- Phillips, C.B.; Smith, J.H. The South East from 1000 AD. Routledge. 2014. ISBN 9781317871699.
- Roach, Levi. Kingship and Consent in Anglo-Saxon England, 871-978: Assemblies and the State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1107036536.
- Rushton, Neil S. Parochialization and patterns of patronage in 11th-century Sussex (PDF). Sussex Archaeological Collections (PDF). 1999, 137: 133–152. doi:10.5284/1086268 .
- Sawyer, P.H. From Roman Britain to Norman England. St. Martin's Press. 1978. ISBN 9780312307837.
- Semple, Sarah. Perceptions of the Prehistoric in Anglo-Saxon England: Religion, Ritual and Rulership in the Landscap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199683109.
- Seward, Desmond. Sussex. London: Random House. 1995. ISBN 978-0-7126-5133-2.
- Stenton, F.M. Anglo-Saxon England 3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ISBN 978-0-19-280139-5.
- Stephens, W.R.W. The South Saxon Diocese, Selsey – Chichester. London: SPCK. 1881.
- Swanton, Michael. The Anglo-Saxon Chronicle.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ISBN 978-0-415-92129-9.
- Thomas, Gabor. Hamsey, near Lewes, East Sussex=The Implications of Recent Finds of Late Anglo-Saxon Metalwork For Its Importance in the Pre-Conquest Period (PDF). Sussex Archaeological Collections. 2001, 139: 123–132. doi:10.5284/1086206 .
- Veitch, Robert. Emblems of Gold in a field of blue. Sussex living Magazine (Burgess Hill, West Sussex: Sussex Living and Aii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0).
- Venning, Timothy. 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Britain: The Anglo-Saxon Age. Pen & Sword Books Limited. 2013. ISBN 9781781591253.
- Welch, Martin. Early Anglo Saxon Sussex. Brandon, Peter (编). The South Saxons. Chichester: Phillimore. 1978. ISBN 978-0-85033-240-7.
- Welch, M.G. Anglo-Saxon England. English Heritage. 1992. ISBN 978-0-7134-6566-2.
- White, S; Manley, J; Jones, R; Orna-Ornstein, J; Johns, C; Webster, L. A Mid-Fifth Century Hoard of Roman and Pseudo-Roman Material from Patching, West Sussex. Britannia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Roman Studies). 1999, 30: 301–315. JSTOR 526688. doi:10.2307/526688.
- Williams, Ann. Athelred the Unready: The Ill-Counselled King. A & C Black. 2003. ISBN 9781852853822.
- Yorke, Barbara. Wessex: Studies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Britain. A&C Black. 1995. ISBN 9780718518561.
- Yorke, Barbara. Kings and Kingdoms of Early Anglo-Saxon England. Seaby. 2002. ISBN 978-1-85264-027-9.
- Yorke, Barbara. Anglo-Saxon Origin Legends. Barrow, Julia; Wareham, Andrew (编). Myth, Rulership, Church and Charters. London: Routledge. 2008. ISBN 978-0-7546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