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送餐机器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餐厅的猫型送餐机器人。

送餐机器人是一种服务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除了会把点好的餐点,从餐厅厨房送到顾客桌上外,还会带走顾客吃完的剩菜餐盘。送餐机器人起初在2010年代中期于中国出现[原创研究?],在2019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送餐机器人开始在各地快速普及,以避免接客涉及的人际接触。尽管送餐机器人主要用于餐厅,其他非餐厅场所,比如医院,也会利用送餐机器人运送其他物品。

机能[编辑]

香港将军澳广场的送餐机器人

送餐机器人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厨房做好的料理送到顾客手上[1]。机器人会在餐厅员工指定送餐地点后,把厨房做好的餐点,送到顾客的座位上[2]。有时候,人类会负责把到送到客人座位旁的餐点交给客人[3]。在部份旅馆,送餐机器人只用于内场工作。员工则在外场为顾客提供餐点[4]

送餐机器人也能用来收拾饭后剩盘[5]。顾客需要像送餐时的服务员那样,把盘子放到机器人上[6][7]

送餐机器人通常可以自行移动。除了有藉著地板上磁带运送碗盘的机器人外,也有透过相机光学雷达描绘室内动线、并以SLAM机制推定自身位置的机器人[8]。工厂的搬运机器人,一般而言都已经配置好既定动线;所以只要在地板上好磁带,就足以引导机器人。但在餐厅,除了会因为水洗地板导致磁带剥落外、人流也不太固定。也因此拥有SLAM机制送餐的机器人效率更好[9]。部份送餐机器人则使用摄影机确认位置:只要在天花板贴上贴纸,此类机器人就能透过红外线反射来确认位置[10]。这种机器人还配备超音波感测器来侦测障碍物[11][12]

部份送餐机器人能与餐桌上的平板电脑结合,并接收顾客订单。[13]。部份机器人还有简易的情感表达功能[11]

导入目的[编辑]

餐厅导入送餐机器人目的通常有以下三点[10]

  • 提高服务品质:员工可以将本来要送餐的时间,专注于烹饪和顾客服务[10]
  • 提高生产力:提升送餐效率可提高翻桌率(回転率)[10]
  • 解决缺工:确保劳动力稳定[10]

运用上的挑战[编辑]

与其他机器人一样,送餐机器人无法在有许多台阶的地板上正常工作[14]。由于运送过程中,汤类制品可能会溢出,因此需要尽可能减少地板的高低差[15]。送餐机器人在通行地板接缝处的金属部位时,也会因为引起振动而使效果大打折扣[16]

店铺有需要足够空间,才能让机器人能行走[15]。因此,位于大楼内的狭窄店舗、或通道蜿蜒的商店,很难导入机器人[17]

玻璃较多的地方、送餐机器人搭载的传感器所发出的光,由于会穿过透明的玻璃,因此在检测障碍物等,时可能无法正常工作[14]

在顾客座位少的店舗,由于几乎没有送餐机器人操作的空间,即使导入也没有什么效果[17]

也有人批评送餐机器人普及,对过敏等需要特别对应的顾客,相当不方便[4]。在人类接待顾客时,顾客可以询问餐点食材相关问题;但送餐机器人通常无法回答此类询问[4]

历史[编辑]

义大利拉帕洛的送餐机器人
位于斋浦尔医院的机器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代替人类运送餐点。

尽管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餐厅零星尝试使用送餐机器人;但直到2016年左右,世界各地才开始关注自动化工作。[18]。然而出于“技术限制、还有融合以人为本的销售营运的困难[18]”,普及速度相当迟缓。在2019年以前,导入送餐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员工的负担、或提供机器人送餐的新颖体验[4]

改变先前情况、令送餐机器人广为接受的契机之一,为2019年的新冠肺炎大流行[19][20]:世界各地的医院,为了能把餐点送给被隔离的确诊者,而开始活用没有接触感染风险的送餐机器人[21][22]。餐厅为减少顾客提供服务时,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开始广泛引入[19][20]

一如新冠肺炎流行前,人们也关注导入机器人、以减缓缺工问题的可能性[23][24]

中国的市场发展[编辑]

中国北京的送餐机器人

初期展开[编辑]

中国很早就有导入服务机器人、市场成长也相当迅速[25]。2014年8月,一家使用机器人提供服务与烹饪的餐厅“天外客机器人餐庁”在昆山市开业[26]。中国的穿山甲机器人公司从2013年,就著手开发服务机器人;在2016年末,穿山甲机器人在200个以上的城市,提供了约1000台送餐机器人[25][27]。穿山甲机器人的开发方针并不是像日本那样,从一开始就弄出以高科技处理各种动作的机器人;而是先开发以拿起盘子并移动到顾客所在地,并把盘子降到桌子上的动作[3]

2016年创业的普渡科技所开发的猫形送餐机器人BellaBot,截至2023年10月为止,全球卖出六万台。这包括了日本云雀餐饮集团在2022年引入的3000台[28][29]。只需将食物放在BellaBot上、并输入桌号,即可指示机器人提供餐点。[30]。四层托盘最多可承载40公斤。当顾客的餐点送到顾客座位时,放置盘子的托盘会发出蓝光,提示顾客拿起盘子。[31]。显示器也具有简单的情绪表达功能:如果抚摸猫耳附近,机器人就会表现出现快乐的表情。[30]。机器人拥有大约20种不同的表情,并且还会在顾客的生日时,一边唱歌一边送生日蛋糕[10]

2018年11月,“京东X未来”餐厅于天津市开店。餐点从烹饪到上菜,全部都由机器人完成。[32]。这间餐厅的机器人,能在机器人的萤幕上秀出微笑[33]

2019冠状病毒病期间[编辑]

随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到来,中国使用的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服务开始“一下子就开花结果”(一気に花开いた)[34]医院等疑似确诊的隔离场所,开始采用送餐机器人;饭店也开始活用服务机器人[34][35]

直到 2020 年中,中国餐厅被认为是使用服务机器人最多的地方。[18]。中国的擎朗科技开发的AI送餐机器人PEANUT,也在当时的全世界卖出7000台[36]

日本的市场发展[编辑]

运作中的送餐机器人

2018年3月,东京中城日比谷的Q CAFE by Royal Garden Cafe导入了其与夏普共同开发的送餐机器人。这种自走式机器人,首先会预先登记店内地图,然后利用内建的红外线感测器感知周围情况,并借此行动。[37]

2019冠状病毒病期间[编辑]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后、日本餐厅开始导入送餐机器人,以作为避免3密、尽可能减少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手段[19]。2020年中,新冠肺炎感染者开始增加,公众开始对利用服务机器人控制传染病产生兴趣,对开发此类机器人的公司询问也急速增加[38]。2020年4月,定楽屋居酒屋开始导入中国擎朗科技所开发的送餐机器人PEANUT[6][19]。同年7月,土间土间与三笠会馆经营所经营的居酒屋THE GALLEY SEAFOOD & GRILL也导入了PEANUT[39]。三笠会馆为了消解自助餐的人潮而を导入的PEANUT,成本为一台约200万日圆[40]

其他地方[编辑]

韩国最大配送程式“配送的民族”(配达の民族)的开发公司Woowa Brothers开发了送餐机器人Dilly;并自2018年6月起,在天安市新世界百货美食街试行布署该送餐机器人[12]。2019年11月、也有大学利用 Dilly 在校区进行户外送餐测试。[20]。韩国半导体企业Vision Semicolon在2019年开展智慧咖啡馆业务、并开发对应的送餐机器人[41]

印度医院导入送餐机器人,以便不靠人手,就将食物或药品送到新冠肺炎确诊者手上[21]新加坡也有此类尝试[22]

从 2021 年左右开始,引入送餐机器人的美国餐厅也开始增加。[23]

参考资料[编辑]

  1. ^ 野中朋美、新村猛、藤井信忠. レストランにおけるサービス配膳ロボット導入による従業員満足と生産計画に関する一考察. 人工知能学会全国大会论文集. 2020, 34: 1–2、p. 1. doi:10.11517/pjsai.JSAI2020.0_1F3OS2a04. 
  2. ^ 神藤彩乃、野中朋美、新村猛. 配膳ロボット導入済み店舗と導入検討中店舗の従業員への機械化に対しての意識調査とテキストマイニング. 人工知能学会全国大会论文集. 2022, 36: 1–3、p. 1. doi:10.11517/pjsai.JSAI2022.0_4J1OS25a01. 
  3. ^ 3.0 3.1 レベルアップは本物か 軽視できぬ中国「製造強国」の伝播力. 日経ビジネス: 44–48、p. 48. 
  4. ^ 4.0 4.1 4.2 4.3 江间有沙. 人間とロボット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可能性――「弱さ」から考える技術の生かし方. 群像: 165–184、p. 170. 
  5. ^ がんこフードが京都の料亭風店舗に配膳ロボ4台導入 料理を運ぶ接客係の行動を計測し、効果を検証. 日経Robotics: 20–26、p. 20. 
  6. ^ 6.0 6.1 配膳から陳列まで 店舗にもロボット. 日経コンピュータ: 34-36、p. 34. 
  7. ^ コロナ禍の秘策:ゴルフ場に"ネコ型ロボット"現る!. 周刊ゴルフダイジェスト: 132. 
  8. ^ Technology File:051 SLAM(位置特定と地図作成) ロボット自らが地図を作る. 日経ビジネス: 78–80、p. 79. 
  9. ^ Technology File:051 SLAM(位置特定と地図作成) ロボット自らが地図を作る. 日経ビジネス: 78–80、pp. 79–80.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身近になった配膳ロボット 飲食店スタッフ助ける「同僚」に. 日経ビジネス: 50–52、p. 51. 
  11. ^ 11.0 11.1 Technology File:051 SLAM(位置特定と地図作成) ロボット自らが地図を作る. 日経ビジネス: 78–80、p. 78. 
  12. ^ 12.0 12.1 韓国小売大手の新世界グループなど店頭にロボ導入 自社開発の自動運転カートからPepperまで. 日経Robotics: 38-40、p. 40. 
  13. ^ ロイヤルHDがシズラー新宿で食器洗浄ロボを導入 立命館大発ベンチャーと組み、皿の仕分け作業を自動化. 日経Robotics: 17–20、p. 17. 
  14. ^ 14.0 14.1 人とロボットが協働する店舗づくりが急加速. 日経デザイン: 32–35、p. 35. 
  15. ^ 15.0 15.1 がんこフードが京都の料亭風店舗に配膳ロボ4台導入 料理を運ぶ接客係の行動を計測し、効果を検証. 日経Robotics: 20–26、pp. 23–24. 
  16. ^ ロボット前提社会−導入・普及へ求められる発想の転換. 日経コンピュータ: 46–55、p. 52. 
  17. ^ 17.0 17.1 すかいらーくHDが配膳ロボを大規模導入 ガストなど約2000店舗に配備し、配膳を効率化. 日経Robotics: 10-17、p. 11. 
  18. ^ 18.0 18.1 18.2 無人ロボット飲食3.0. SPA!: 20–21、p. 20. 
  19. ^ 19.0 19.1 19.2 19.3 テクノロジーで脱「4密」 アフターコロナ社会の基盤に−「断密テック」で集・近・閉・触による感染拡大を防ぐ. 日経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52-59、p. 56. 
  20. ^ 20.0 20.1 20.2 新型コロナで屋外配送ロボの競争が韓国で激化 病院や出前サービス、レストランで相次ぎ採用. 日経Robotics: 26–28、p. 28. 
  21. ^ 21.0 21.1 Robot to serve drugs and food to coronavirus patients in SMS hospital. The Times of India. 2020-03-26 [2023-10-22]. ISSN 0971-82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1). 
  22. ^ 22.0 22.1 How the pandemic has been good for robots. Science. 2020-09-03 [2023-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6) (英语). 
  23. ^ 23.0 23.1 Are robot waiters the future? Some restaurants think so. AP News. 2023-04-06 [2023-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30) (英语). 
  24. ^ Al -Massalkhi, Omar. Council Post: Are Robots Taking Over Restaurants?. Forbes. [2023-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1) (英语). 
  25. ^ 25.0 25.1 中国で急速に普及するレストラン向けサービスロボ 年2万台の量産能力持つ大手Pangolin社、SLAM型投入. 日経Robotics: 10–12、p. 10. 
  26. ^ 侮れない中国“机器人(ロボット)”. 日経ビジネス: 36–39、p. 36. 
  27. ^ レベルアップは本物か 軽視できぬ中国「製造強国」の伝播力. 日経ビジネス: 44–48、p. 47. 
  28. ^ ネコ型配膳ロボなど6万台売った中国新興 清掃ロボ市場参入の狙いをCEOに聞く. 日経ものづくり: 26–27. 
  29. ^ すかいらーく、約2100店に3000台の配膳ロボット導入完了. 日経Robotics: 39. 
  30. ^ 30.0 30.1 ソフトバンクロボティクス、Pudu Robotics、アルファクス・フード・システム−配膳ロボットが次々登場、店舗空間に合わせたデザインも. 日経デザイン: 36–41、p. 38. 
  31. ^ すかいらーくHDが配膳ロボを大規模導入 ガストなど約2000店舗に配備し、配膳を効率化. 日経Robotics: 10-17、p. 12. 
  32. ^ 京東集団がロボ活用した中国初の全自動レストランを開業. 日経Robotics: 35. 
  33. ^ 東京オリンピックまで500日 「混雑」「パニック」漂う現実味. 日経ビジネス: 16–17、p. 17. 
  34. ^ 34.0 34.1 赤间清広. 中国:非接触の先行く「無人経済」自動防疫車や調理・配膳ロボ. エコノミスト: 33. 
  35. ^ Clifford, Catherine. Look inside the hospital in China where coronavirus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robots. CNBC. 2020-03-23 [2023-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6) (英语). 
  36. ^ 「生身」から脱却? ロボ接客新時代. 日経クロストレンド: 32–37、p. 37. 
  37. ^ フルコースのIT活用 ロイヤルが描く未来. 日経コンピュータ: 26-29、p. 29. 
  38. ^ 配膳から陳列まで 店舗にもロボット. 日経コンピュータ: 34-36、p. 35. 
  39. ^ 配膳から陳列まで 店舗にもロボット. 日経コンピュータ: 34-36、pp. 34-35. 
  40. ^ 「生身」から脱却? ロボ接客新時代. 日経クロストレンド: 32–37、pp. 36–37. 
  41. ^ 物流向けロボティクスがCESに集結 自動運転トラックから配膳ロボットまで. 日経Robotics: 32–34、p. 34.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