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4年国际足协世界杯决赛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4年国际足协世界杯决赛
德国队队长菲利普·拉姆举起世界杯奖杯
赛事名称2014年国际足协世界杯
加时赛
日期2014年7月13日
球场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
最佳球员马里奥·格策(德国)
裁判尼古拉·列佐里意大利[1]
入场人数74,738[2]
天气局部多云
温度﹕23 °C(73 °F)
湿度﹕65% [3]
2010
2018

2014年国际足协世界杯决赛国际足联主办的第20届国家足球队赛事——2014年世界杯的最后一场比赛。它于2014年7月1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进行,对阵双方分别为德国阿根廷。当届世界杯由东道主巴西和31支从国际足联六个洲际协会成员的外围赛中出线的球队参加。32支球队首先进行分组赛,其中的16队可进入淘汰赛。在晋级决赛的过程中,德国队以两胜一平的成绩名列G组榜首,进而在八分之一决赛中击败阿尔及利亚,至四分之一决赛战胜法国,并在半决赛中以7-1横扫巴西。阿根廷队则是以三战全胜排名F组第一,之后在八分之一决赛中战胜瑞士,至四分之一决赛击败比利时,再于半决赛通过点球大战淘汰荷兰。决赛共吸引了74,738名观众现场观战,另有逾10亿观众通过电视转播收看,比赛的裁判是来自意大利的尼古拉·里佐利

阿根廷前锋贡萨洛·伊瓜因于上半场面对德国门将曼努埃尔·诺伊尔的单刀时错失了入球机会,而贝内迪克特·赫韦德斯在半场结束前的射门击中立柱,未能帮助德国队取得领先。利昂内尔·梅西在下半场开始后不久与诺伊尔一对一交锋时曾有机会得分,但他的低射偏出了球门。第71分钟,托马斯·穆勒安德烈·许尔勒梅苏特·厄齐尔的配合下直冲球门,但他无法控制住球,被阿根廷门将塞尔希奥·罗梅罗轻松没收。比赛在90分钟内未分胜负,需要进入加时赛,并由德国人在加时赛下半场打破僵局。常规时间结束前不久才替补英语Substitute (association football)登场的马里奥·格策从左路接到许尔勒的传中,胸部停球后随即左脚抽射英语Volley (association football)入网,帮助德国队以1-0锁定胜局。

这是德国队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也是两德统一后的首次、以及欧洲球队在美洲夺得的首次世界杯冠军。格策被评为当场最佳球员英语Player of the match,梅西则获颁金球奖,成为国际足联本届赛事的最佳球员。德国队主教练约阿希姆·勒夫将此次胜利称为十年前由前任尤尔根·克林斯曼领导的计划的顶峰,并赞扬了球队的精神。他的阿根廷对手亚历杭德罗·萨维利亚则认为自己的球队输掉比赛很不幸,并称其弟子为“勇士”。在来届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德国队在分组赛阶段不敌墨西哥韩国,未能实现卫冕,是连续第三支在分组赛阶段即遭淘汰的世界杯卫冕冠军。

背景[编辑]

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国际足联国家足球队主办的第20届世界杯,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4][5]巴西队作为东道主自动获得了当届世界杯参赛资格,203支球队则通过国际足联六个洲际协会成员组织的外围赛,在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争夺余下的31个名额。[6][7]进入决赛圈后,参赛队会被分成八组,每组四队,每队以循环赛的形式相互对战一次。每组的前两名球队可晋级淘汰赛阶段[5]当届赛事的卫冕冠军是2010年世界杯的优胜者西班牙,他们已经取得了重大赛事的三连冠,包括2008年欧洲杯2012年欧洲杯[8]但西班牙在2014年世界杯的分组赛阶段便出局。[5]

德国是传统的欧洲劲旅,此前曾七度晋身决赛,并三次夺冠,分别为1954年1974年1990年。但进入1990年代末,他们日渐走进低谷。[9]1998年世界杯,德国在八强以0-3不敌克罗地亚,而在两年后的欧洲国家杯中,他们更在分组赛一平二负仅进一球出局。德国队接连的惨败令德国足球协会意识到球队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为此,德国足协推出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重建青训系统。[9]全国随后设立300多个的青训中心,并规定德甲德乙的球队必须设置其青训中心,以发掘具天赋的球员。[10]此后,德国的足球人才逐渐涌现,许多现役球员也受益于青训计划而成为国家队一员。同时,前著名球员尤尔根·克林斯曼自2004年执教德国队后强化球员的进攻意识和体能,接手的约阿希姆·勒夫在克林斯曼遗下的战术上加以改良,并更强调技术打法和控球,让德国队变得强大。[11]2006年起,德国连续两届世界杯取得季军,并在欧洲国家杯取得一次亚军。故此,传媒认为德国已经复兴。[12]

阿根廷也是传统的南美强队,曾四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并两度问鼎冠军,分别为1978年1986年[4]1990年世界杯亚军之后,阿根廷最远也只能晋身到八强。2011年,经历塞尔希奥·巴蒂斯塔不甚成功的执教后,亚历杭德罗·萨维利亚接手成为阿根廷的领队。在他的调教下,阿根廷交替使用5-3-2、4-3-3和4-4-2等阵式,并采用防守反击为战术。同时,他安排前锋利昂内尔·梅西作为球队的攻击核心,除负责射门外,还负责为多名进攻球员助攻。[13]

两队过往在世界杯上共交手六次,[14]包括1986年决赛阿根廷以3-2获胜,以及1990年决赛西德以1-0获胜。[15][16]双方在最近两届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阶段都曾相遇,且晋级者都是德国人,分别为2006年通过点球大战获胜,以及2010年以4比0获胜[17][18]他们在2014年世界杯前的最近一次交锋是2012年8月15日在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竞技场进行的一场友谊赛,阿根廷以3-1获胜。[19]

比赛场地[编辑]

马拉卡纳运动场是本届世界杯决赛的比赛场馆,该球场能容纳82,000名观众。

2011年,巴西主办方宣布决赛的比赛场地为里约热内卢的小马里奥记者体育场,俗称马拉卡纳体育场[20][21]它是为筹备1950年国际足协世界杯而建,在那届赛事的决赛中,乌拉圭在全场173,850名观众面前以2-1击败巴西赢得奖杯,这也创造了足球史上比赛上座人数最高的纪录。[注 1][23]此后,马拉卡纳体育场还相继举办过1989年美洲国家杯2013年联合会杯决赛。该场地在2014年世界杯之前斥资1亿7,500万英镑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在整座5层建筑物上加上顶盖,并将容量缩减至78,838人。[24][25][26]在世界杯时,它共承办7场的赛事,除决赛外,还有4场分组赛以及两场淘汰赛。而在世界杯结束后,马拉卡纳还会成为2016年夏季奥运会男足和女足决赛的主场馆。[27]

赛事共对外发售75,000张门票,其中71.5%在巴西内部发售,其馀不足三成则在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出售。[28][29]门票价格分为3等:440、660和990美元[30]尽管价格高企,比赛门票还是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在巴西,就在报导指黄牛党把原价为990美元的门票炒卖至68,000元。[29]

比赛用球[编辑]

2014年5月29日,国际足联宣布了2014年世界杯决赛的比赛专用球,它由体育用品公司Adidas提供,名为“桑巴荣耀·决战里约”(Brazuca Final Rio),是自1970年世界杯后的第12个赛事指定用球。[31][32]“桑巴荣耀·决战里约”由6块十字型皮革组成,是历代世界杯用球中最少的,又采用2012年欧洲杯用球“Tango 12”的内胆,以确保皮球运动时的稳定性和方便球员控球。[33]有别于分组赛至季军战时所用的球,这球的主色除了白色外,还有绿色和金色,非而之前的蓝色、橙色和绿色等桑巴色彩。[32]这也是继“柏林团队之星”(2006年)和“普天同庆”(2010年)之后,第三款专门为世界杯决赛推出的比赛用球。[34]

晋级过程[编辑]

德国[编辑]

德国的决赛之路
对手 赛果
1 葡萄牙 4–0
2 加纳 2–2
3 美国 1–0
R16 阿尔及利亚 2–1 加时
QF 法国 1–0
SF 巴西 7–1

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被分入G组,同组球队还有加纳葡萄牙美国[35]他们的首场比赛是2014年6月16日在萨尔瓦多新水源体育场对阵葡萄牙。开场仅10分钟,若昂·佩雷拉大禁区内对马里奥·格策犯规,德国队获得点球机会。托马斯·穆勒一蹴而就,帮助德国队取得领先。[36]马茨·胡梅尔斯于第32分钟头球攻入第二球,而葡萄牙的佩佩在5分钟后因用头顶撞穆勒,被红牌英语Penalty card罚下。[37]穆勒随后于伤停补时阶段射入个人第二球,使德国在半场便取得3球的巨大优势。[37]下半场,鲁伊·帕特里西奥未能化解安德烈·许尔勒的传中,穆勒近距离攻入第三球完成帽子戏法,德国则以4-0获胜。[38]德国人的第二场比赛是在福塔莱萨大城堡体育场对阵加纳。上半场双方互交白卷,直到第51分钟才由格策打破僵局,他接到穆勒的传球后甩头攻门,球打在自己的膝盖上弹起,越过了加纳门将法塔乌·达乌达英语Fatau Dauda。加纳人迅速通过安德烈·阿尤的头球扳平比分,随后苏利·蒙塔里中圈断球后直塞给反越位突进到禁区内的阿萨莫阿·吉安,由后者面对出击封堵的曼努埃尔·诺伊尔推射远角破门,使加纳实现反超。[39]德国队在第71分钟再次扳平比分,替补上阵的米罗斯拉夫·克洛泽近距离将贝内迪克特·赫韦德斯的头球捅进球门。[39][40]克洛泽就此追平了巴西球员罗纳尔多在世界杯上创造的15个入球纪录,比赛也以2比2结束。[39]德国队在分组赛最后一场比赛是在累西腓伯南布哥体育场对阵美国,他们需要获胜或打平才能确保出线。[41]在雨中,当美国门将蒂姆·霍华德扑出佩尔·默特萨克的头球后,穆勒在禁区内补射攻入全场唯一进球。德国队以分组头名的身份晋级。[42]

德国在八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是阿尔及利亚,比赛于6月30日在阿雷格里港河岸体育场进行。[43]双方在90分钟的常规时间后以0-0战平,BBC体育的大卫·奥恩斯坦(David Ornstein)称德国队经常显得“惊慌失措”,因为“阿尔及利亚在一场激动人心的对决中开场便浪费了一连串的机会”。[44]德国队在加时赛初段取得领先,当时穆勒从左路传中,许尔勒近距离射门得分。[44]梅苏特·厄齐尔在加时赛的最后一分钟为德国队射入第二球,随后在伤停补时阶段,阿卜杜勒穆曼·贾布英语Abdelmoumene Djabou用一记抽射为阿尔及利亚扳回一球。德国队最终以2-1获胜。[43]之后,他们于7月4日在马拉卡纳体育场与法国进行了四分之一决赛。比赛进行到第12分钟,胡梅尔斯接应托尼·克罗斯开出的任意球头球破门,帮助德国队取得领先,而此球也成为这场被奥恩斯坦称为“轻松”取胜的唯一进球。[45]7月8日在贝洛奥里藏特米内罗体育场举行的半决赛中,德国面对的是本届赛事的东道主巴西。BBC体育的菲尔·麦克纳尔蒂英语Phil McNulty在2019年将这场对决描述为“一场戏剧性的比赛……任何目睹过它的人都难以忘怀”,德国队以7-1横扫对手,这是巴西队39年来首次在主场输球。[46]德国于第10分钟取得领先,穆勒在没有任何巴西球员盯防的情况下接应角球得分。他们在第22分钟凭借克洛泽破纪录的第16个世界杯进球将领先优势扩大为两球,随后克罗斯于第25分钟左脚凌空抽射将比分改写为3-0。[47]179秒后,萨米·赫迪拉助攻克罗斯再次进球,随后赫迪拉自己也射入一球,半场结束时比分变为5-0。许尔勒在下半场梅开二度,将比分改写至7-0,巴西队则直到比赛结束前不久才由奥斯卡射入挽回颜面的一球。[48]卫报》的西蒙·伯顿(Simon Burnton)后来将德国队的表现形容为“在赛事历史上面对强大对手时前所未见的野蛮”。[49]德国队得以第八次进军决赛,这是时隔12年后的第一次,也是两德统一后的第二次。[注 2][4]

阿根廷[编辑]

阿根廷的决赛之路
对手 赛果
1 波黑 2–1
2 伊朗 1–0
3 奈及利亚 3–2
R16 瑞士 1–0 加时
QF 比利时 1–0
SF 荷兰 0–0 加时(4–2

阿根廷与波黑伊朗尼日利亚同分在F组[51]他们的首场比赛于2014年6月15日举行,对手为首次参加世界杯的波黑。这也是马拉卡纳体育场在本届赛事举行的首场比赛。[52][53]阿根廷于第3分钟取得领先:梅西左路任意球传中,马高斯·卢祖小禁区前头球攻门偏出,但皮球打在波黑后卫塞亚德·克拉西纳茨腿上偏转入右下角,创造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快的乌龙球纪录。下半场,梅西在与贡萨洛·伊瓜因的二过一配合后,用一脚劲射将阿根廷的领先优势翻倍。在比赛还剩6分钟时,韦达德·伊比舍维奇为波黑扳回一城,但阿根廷仍以2-1获胜。[54]他们的第二场比赛是6月21日在贝洛奥里藏特的米内罗体育场对阵伊朗。《卫报》的巴尼·罗内英语Barney Ronay形容伊朗“在面对进攻天才阿根廷队时表现激动人心”,比赛一直到第90分钟仍未分出胜负。[55]阿根廷人于伤停补时阶段取得了胜利,梅西在禁区外一记左脚射门打入球门远角,提前一轮锁定了出线资格。[51][56]他们的最后一场分组赛是6月25日在阿雷格里港对阵尼日利亚。梅西于第3分钟帮助阿根廷取得领先,他在安赫尔·迪马利亚的射门中柱反弹后补射破门。1分钟后,艾哈迈德·穆萨以一记右脚弧线球为尼日利亚扳平比分,随后梅西在半场结束前距离球门25(23米)处的任意球再次为阿根廷队领先。下半场开场仅2分钟,穆萨重新扳平比分,在与埃曼纽尔·埃梅尼克英语Emmanuel Emenike撞墙英语Push and run配合后,他的挑射越过了塞尔希奥·罗梅罗把守的龙门,但3分钟后,罗霍用膝盖进球,帮助阿根廷以3-2的比分锁定胜局,并获得分组头名。[57]

阿根廷的八分之一决赛对手是瑞士,比赛于7月1日在圣保罗哥林多人竞技场举行。阿根廷人在比赛中占据了大部分控球权英语Possession (sports),但BBC体育的乔纳森·尤雷科(Jonathan Jurejko)称他们的表现“难以令人信服”,理由是他们在防守严密的瑞士队面前无计可施。[58]常规时间内双方均未进球,比分以0-0的状态一直保持到加时赛结束前2分钟,当时梅西才助攻迪玛利亚越过瑞士门将迭戈·贝纳利奥攻入制胜一球。替补登场的布莱里姆·哲马伊利随后一脚射门击中门柱,几乎为瑞士扳平比分,但阿根廷以1-0取胜。[58]他们的四分之一决赛于7月5日在巴西利亚马内·加林查国家体育场对阵比利时。阿根廷队在比赛的第8分钟由伊瓜因射入全场唯一进球:迪马利亚的传球被比利时后卫扬·费尔通亨挡出后,伊瓜因在禁区边缘凌空扫射入网。[59]7月9日,阿根廷重回圣保罗与荷兰进行半决赛。这场比赛无论是常规时间还是加时赛都没有进球,麦克纳尔蒂称之为“沉闷的120分钟……与前一天巴西对德国的半决赛中所展现的令人震撼的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60]荷兰的荣·弗拉尔点球大战中率先登场,他右路低射,被罗梅罗扑出。接下来登场的三人——梅西、阿尔扬·罗本埃塞基耶尔·加雷均告破门,随后罗梅罗又一次扑向右侧,挡出了韦斯利·斯内德的一个高射点球。继塞尔希奥·阿圭罗迪尔克·库伊特马克西·罗德里格斯又各自将点球射入后,阿根廷终以4-2赢得点球大战。[61]阿根廷媒体将罗梅罗的两次扑救称为“上帝之手”,与迭戈·马拉多纳在1986年打进的“上帝之手”进球相呼应。[62]阿根廷队得以第五次进军决赛,也是他们自1990年以来的第一次。[4]

比赛[编辑]

赛前[编辑]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出席决赛,而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因病无缘决赛

2014年7月11日,国际足协任命来自意大利的尼古拉·列佐里为本届世界杯决赛球证,并由其意大利同胞雷纳托·法韦拉尼和安德烈亚·斯特凡尼担任助理裁判,而厄瓜多尔裁判卡路士·韦拉和克里斯蒂安·莱斯卡诺则分别担任第四和第五官员[63]里佐利的正职是工程师,他自2002年起替意大利甲组联赛执法,之后于2007年成为FIFA国际裁判,得以为国际性比赛执法。[64]其首场国际比赛是德国对罗马尼亚的友谊赛,在这场比赛中共发出了两张黄牌[65]在2014年世界杯早前的比赛中,里佐利便执法了分组赛西班牙对荷兰、尼日利亚对阿根廷的比赛,以及阿根廷对比利时的四分之一决赛。在此之前,他也曾主哨2010年欧霸杯决赛2013年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此外,里佐利还是2011年国际足协世界冠军球会杯、2012年欧洲杯和2013年国际足协U-20世界杯的主裁判之一。他成为继1978年塞尔吉奥·戈内拉英语Sergio Gonella2002年皮耶路易吉·科利纳之后,第三位执法世界杯决赛的意大利裁判。[63]

世界杯闭幕式在决赛前一小时四十分钟举行。闭幕式分为两幕,共持续约20分钟。[66]第一幕有22名桑巴舞者和众多其他表演者,其中32名舞者身着以各参赛队颜色装饰的服装。第二幕的音乐表演由哥伦比亚歌手夏奇拉领衔,歌手卡利尼奥斯·布朗英语Carlinhos Brown怀克里夫·让亚历山大·皮雷斯英语Alexandre Pires伊维特·桑加洛英语Ivete Sangalo以及吉他手卡洛斯·山塔那也参加了演出。[67][68]巴西超模吉赛尔·邦辰与西班牙前著名球员卡莱斯·普约尔则共同将大力神杯摆在颁奖台上并为之揭幕。[69]

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邀请即将出席第6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观看决赛。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回应道:“体育给世界各国传递友好精神和归属感,国际足联或许能成为各国沟通的桥梁”。[70]受邀请出席赛事的国家领导人,还有下届世界杯主办国俄罗斯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71]上届主办国南非的总统雅各布·祖马、匈牙利总理维克多·奥班、加蓬总统阿里·邦戈以及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贾斯顿·布朗[72][73]作为决赛队伍的代表,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和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来到了现场,[74]但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则由于孙子的生日和咽喉炎的原因无法出席。[75]许多名人和运动员也出席了决赛,包括蕾哈娜丹尼尔·克雷格米克·贾格尔阿什顿·库彻大卫·贝克汉姆汤姆·布雷迪奥利维尔·达科特勒布朗·詹姆斯克里斯蒂安·维耶里[73]到场观战的还有前世界杯冠军成员法比奥·卡纳瓦罗洛塔尔·马特乌斯达尼埃尔·帕萨雷拉马尔科·马特拉齐贝利等人。[73][76][77][78]尽管在半决赛中惨败于德国,但由于阿根廷与巴西是足球世仇英语Argentina–Brazil football rivalry,现场的巴西观众大多支持德国队。[79][80][81]

德国排出4-2-3-1的阵式,但由于赫迪拉在赛前热身时小腿受伤,他们被迫在最后时刻调整阵容。克里斯托夫·克拉默取代他首发登场,[82]而德国队在其余位置上的人员与半决赛战胜巴西时没有任何变化,门将为诺伊尔,后卫从左到右分别为赫韦德斯、胡梅尔斯、热罗姆·博阿滕菲利普·拉姆,防守中场由巴斯蒂安·施魏因斯泰格和克拉默出任,中场球员由右到左是穆勒、克罗斯以及厄齐尔,身披11号球衣的克洛泽担任前锋。[48][83]阿根廷队则排出4-4-2的阵式,本场比赛的首发阵容与半决赛对阵荷兰时完全相同:上一场扑出两记点球的罗梅罗继续负责镇守龙门,后防由左至右分别是罗霍、加雷、马丁·德米凯利斯以及柏保路·萨巴列达,4名中场球员为恩佐·佩雷斯卢卡斯·比利亚哈维尔·马斯切拉诺埃塞基耶尔·拉韦齐,梅西和伊瓜因担任前锋。[60][83]

上半场[编辑]

第9分钟,梅西带球闯入德国队禁区

德国队于当地时间下午4点(协调世界时晚上7点)在74,738名现场观众面前首先开球,当时气温为23 °C(73 °F),湿度65%,全球电视观众人数估计为10.13亿。[84][83][85]当地在开球时天气晴朗,随后转为局部多云。[86]比赛第3分钟,因罗霍在距离阿根廷球门25码(23米)处对穆勒犯规,德国队赢得了一个任意球机会。但穆勒主罚的任意球直接击中人墙,阿根廷队利用反弹球迅速发动反击。萨巴莱塔沿右路带球奔袭,然后传给禁区边缘的伊瓜因。后者以一个狭窄的角度射门,但球从诺伊尔把守的左边门柱偏出。第9分钟,梅西在阿根廷右路盘带过掉胡梅尔斯,闯入禁区。他试图从底线回传拉韦齐,但施魏因斯泰格抢先到达并将球解围。[87]德国队在早期拥有更多的控球权,但他们于第20分钟的防守失误让阿根廷人获得了CBS体育记者杰里·欣宁(Jerry Hinnen)所说的“目前为止双方最好的机会”。克罗斯头球失误,导致伊瓜因与诺伊尔形成一对一,但后者在禁区边缘的射门偏出了球门。[88]第23分钟,克洛泽接到拉姆的传中觅得破门良机,但萨巴莱塔赶在他射门前将球抢断。[87]

第30分钟,拉韦齐在右路为阿根廷找到空档并传中进入禁区。伊瓜因接住来球,挑射越过诺伊尔破门。[87]他庆祝了几秒钟,但这个进球被判无效,因为他当时处于越位位置。[83]德国队随即换人,由许尔勒入替14分钟前头部受伤的克拉默。[89]赫韦德斯在第33分钟因飞铲踢中萨巴莱塔的小腿而吃到黄牌,之后梅西20码(18米)开外的射门被施魏因斯泰格封堵。一分钟后,德国队通过穆勒的突破从左路发起进攻,并将球传给许尔勒。后者朝球门左上角施射,但罗梅罗奋力将球扑出,[87]尽管厄齐尔挡住了他的视线。[83]梅西随后获得另一次机会,带球闯入德国队禁区,将球踢向球门。博阿滕在球门线上解围,阻止了阿根廷取得领先。[87]半场结束前不久,赫韦德斯在禁区内接应克罗斯的角球甩头攻门,被欧洲足联记者称之为“半场最佳机会”,但他在越位位置上的头球击中门柱,半场结束时双方仍是0-0。[90]

下半场[编辑]

克洛泽在下半场比赛中射门

下半场易边后,阿根廷随即以阿圭罗入替拉韦齐登场,德国则没有作出人员调整。伊瓜因在第46分钟便迎来射门,但他从右翼盘带射出的皮球偏出了诺伊尔的球门。一分钟后,梅西在与门将一对一的对抗中也获得了进球机会,但他的左脚低射同样擦柱而出。阿根廷人在下半场前十分钟的控球率超过了德国,第50分钟,他们再次获得机会;当伊瓜因在禁区内接到球时试图射门,却没有踢中皮球。第56分钟,诺伊尔在禁区内击球的同时也扳倒了伊瓜因,尽管阿根廷评论员认为应该判罚点球,但里佐利没有判罚,也没有出示任何黄牌。克洛泽于第59分钟才完成德国在下半场的第一脚射门,然而他的射门力度不够,被罗梅罗接住。四分钟后,阿根廷有机会通过德米凯利斯的头球破门,却被回防的克洛泽将球挡出底线。第64分钟,马斯切拉诺在丢失球权后将克洛泽撞倒,被黄牌警告。一分钟后,他的队友阿圭罗也因对施魏因斯泰格犯规而领到黄牌。在下半场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卫报》的斯科特·默里(Scott Murray)评论称,上半场“一球未进,精彩绝伦”,但下半场“一球未进,而且……嗯,不那么精彩”,不过他指出这仍然是一场开放的比赛。[87]

德国人在第71分钟曾获得一次绝佳机会,穆勒、许尔勒和厄齐尔都参与了默里所形容的“Tiki-taka”配合,但当许尔勒最终到达禁区、单刀面对罗梅罗时,却未能控制好球,从而被门将没收。梅西在第75分钟也有一次射门,他在德国队禁区边缘跑动,试图将球搓进球门左上角,但未能中栊。当比赛还剩10分钟时,拉姆传中后,双方在阿根廷球门柱附近发生扭斗,德国队要求判罚点球,但里佐利判给阿根廷球门球[87]随后,克罗斯在接厄齐尔的直塞球后为德国队创造出机会,但他再次射偏。[83]双方在最后5分钟都进行了换人——费尔南多·加戈换下佩雷斯为阿根廷出场,格策则入替克洛泽为德国上阵。[87]这是克洛泽最后一次代表德国队出场,截至2022年,他仍然是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球员。[91][92][93]决赛在90分钟后仍无进球,需要进入加时赛。[83]

格策在加时赛射入制胜一球

加时赛[编辑]

加时赛上半场开始后不久,德国立即从左面组织攻势。许尔勒在小禁区接到格策的横传,但他的近距离射门被罗梅罗扑出。厄齐尔补射,又被萨巴莱塔用身体挡出。[87]随后,梅西和阿圭罗在德国后场只有两名后卫防守的情况下发动反击,但博阿滕成功拦截并化解危机。五分钟后,罗德里戈·帕拉西奥在德国禁区内抓住胡梅尔斯的起跳失误,以一记挑射英语Chip (association football)越过诺伊尔,但皮球掠门而出。[94]当加时赛进行到一半时,默里写道,阿根廷队“在前场的进攻欲望很低”,并推测许多球员可能“已经在考虑点球大战了”。[87]每日电讯报》的艾伦·泰尔斯(Alan Tyers)则指出,梅西“看起来不太对劲”,而且他从半场结束后就一直表现不佳。[94]在加时赛下半场,德国队于第113分钟凭借格策的进球打破僵局。许尔勒在带球突破左侧的两名后卫防守后下底传中,格策胸部停球,继而左脚凌空抽射入网。[95]随后不久,穆勒本有机会扩大德国的领先优势,当时他带球突破两名防守队员,但射门却远远偏离球门。 在加时赛末段,梅西也有机会在得分距离内以任意球扳平比分,但他的射门高出横梁。[96]随着终场哨声响起,最后一幕定格,德国以1-0获胜。[87]除了克洛泽,德国队长拉姆和最后时刻替补出场的老将默特萨克也宣布,这场决赛便是他们代表德国队出战的最后一场比赛。这三位球员总共为国家队出场354次。[97]

详细数据[编辑]

2014年7月14日
16:00 (UTC−3)
德国 1–0
加时赛
阿根廷
格策 入球 113' 报告
德国
阿根廷
GK 1 曼努埃尔·诺伊尔
RB 16 菲利普·拉姆 队长
CB 20 热罗姆·博阿滕
CB 5 马茨·胡梅尔斯
LB 4 贝尼迪克特·赫韦德斯 于34分钟被罚黄牌 34'
RM 23 克里斯托夫·克拉默 于31分钟换出 31'
CM 7 巴斯蒂安·施魏因斯泰格 于29分钟被罚黄牌 29'
LM 18 托尼·克罗斯
RF 13 托马斯·穆勒
CF 11 米罗斯拉夫·克洛泽 于88分钟换出 88'
LF 8 梅苏特·厄齐尔 于120分钟换出 120'
后备球员:
DF 2 凯文·格罗斯克罗伊茨
DF 3 马蒂亚斯·金特尔
MF 6 萨米·赫迪拉(受伤)
FW 9 安德列·舒贺尔尼 于31分钟替补上场 31'
FW 10 卢卡斯·波多尔斯基
GK 12 罗恩-罗伯特·齐勒
MF 14 尤利安·德拉克斯勒
DF 15 埃里克·杜姆
DF 17 佩尔·默特萨克 于120分钟替补上场 120'
MF 19 马里奥·格策 于88分钟替补上场 88'
DF 21 施科德兰·穆斯塔菲(受伤)
GK 22 罗曼·维丹费拿
主教练:
约阿希姆·勒夫
GK 1 塞尔希奥·罗梅罗
RB 4 柏保路·萨巴列达
CB 15 马丁·德米凯利斯
CB 2 埃塞基耶尔·加雷
LB 16 马高斯·卢祖
CM 14 哈维尔·马斯切拉诺 于64分钟被罚黄牌 64'
CM 6 卢卡斯·比利亚
RW 8 恩佐·佩雷斯 于86分钟换出 86'
AM 10 利昂内尔·梅西 队长
LW 22 埃塞基耶尔·拉韦齐 于46分钟换出 46'
CF 9 贡萨洛·伊瓜因 于78分钟换出 78'
后备球员:
DF 3 乌戈·坎帕尼亚罗
MF 5 费尔南多·加戈 于86分钟替补上场 86'
MF 7 安赫尔·迪马利亚(受伤)
MF 11 马克西·罗德里格斯
GK 12 奥古斯丁·奥里翁
MF 13 奥古斯托·费南德兹
DF 17 费德里科·费尔南德斯
FW 18 罗德里戈·帕拉西奥 于78分钟替补上场 78'
MF 19 里卡多·阿尔瓦雷斯
FW 20 塞尔希奥·阿圭罗 于65分钟被罚黄牌 65' 于46分钟替补上场 46'
GK 21 马里奥诺·安杜哈尔
DF 23 何塞·马里亚·巴桑塔
主教练:
亚历杭德罗·萨维利亚

最佳球员:
马里奥·格策(德国)

助理球证:
雷纳托·法韦拉尼(意大利)
安德烈亚·斯特凡尼(意大利)
第四球证:
卡路士·韦拉(厄瓜多尔)
第五球证:
克里斯蒂安·莱斯卡诺(厄瓜多尔)

比赛规则:

  • 90 分钟赛事。
  • 如有需要会进行 30 分钟加时事。
  • 若仍然赛和,会进行互射十二码。
  • 十二名后备球员。
  • 最多三个换人调动。
数据
总计[98] 德国 阿根廷
入球 1 0
射门次数 10 10
射正次数 7 2
控球比率 60% 40%
角球 5 3
犯规 20 16
越位 3 2
扑救 2 6
黄牌 2 2
红牌 0 0

战术应用[编辑]

德国在上半场采取控球和主攻的打法,主教练路维安排却奥斯和施魏因斯泰格为中场核心,两人一旦得球后就会随即传球到右路,以便由拿姆发动攻势。[99]面对德国强劲的进攻和组织力,阿根廷主教练萨维利亚放弃与对方争夺控球权,而是通过后卫和中场马斯切拉诺、毕格利亚和佩雷斯联手挤压德国球员,从而令对方徒有控球权,却未能制造具威胁的传球和射门。与此同时,阿根廷在抢断成功后,则会由马斯切拉诺在后场传球,再由前锋梅西在右方牵引对方后卫,从中令希古恩和拿维斯取得更大的活动空间,试图取得进球。德国后防线上的软肋是客串左后卫的赫韦德斯,虽然高大强壮但速度无法跟上阿根廷的小个子边锋:无论是拉维奇还是佩雷斯,都可以在右路透过一对一和数人之间的配合撕裂德国后防,而伊瓜因、梅西的反击速度也是突破赫韦德斯的利器。路维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于是他在基拉马受伤下场后换入舒贺尔尼担任左边锋,奥斯尔改为前腰,阵式则变为4-1-4-1。路维希望利用许尔勒的跑动创造机会并且增强左路防守,同时,奥斯尔回到前腰位置可令球队有更多的组织,进攻变得更机动。[99][100]

下半场,萨维利亚将表现出色的拿维斯换下,并由阿古路替补出场。在阿古路上场之后,球队阵型改变为由伊瓜因和阿古路突前,梅西在两人身后,佩雷斯回到中场位置。这样的4-3-1-2阵容意味阿根廷将更多的直接攻击德国的中后卫,而不再通过边路进行牵扯。但是,伊瓜因尽管上半场和胡梅尔斯的一对一中有著不错的表现并制造了几次机会,随著比赛的发展,胡梅尔斯给他的空间和机会越来越小。另外,状态不佳的阿古路也没有对博阿滕占到任何便宜。而拉维奇的下场使得梅西获得的帮助变得非常有限,让施魏因斯泰格在限制梅西上有了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舒贺尔尼的入替逐渐收效﹕他不惜体力的跑动让贺维迪斯的防守压力随之减低,以及增加德国左路发动攻势的次数。最终,格策攻入的致胜球为德国拿下第四座世界杯冠军。[100]

赛后[编辑]

颁奖仪式结束后,德国球员返回球场中央合影。

德国队的胜利标志着欧洲球队首次在美洲赢得世界杯冠军,也是继2006年的意大利和2010年西班牙之后,欧洲球队连续第三次夺冠。[4][101]上届决赛相同,本届世界杯决赛的颁奖典礼也是看台上举行。颁奖嘉宾分别为巴西总统罗塞夫和国际足协会长白礼达[102][103]在比赛结束后,赛会先向梅西和纽亚颁发世界杯个人奖项——金球奖以及金手套奖;之后,国际足协颁授纪念奖牌予为本场决赛执法的球证列佐里、两位旁证以及第四球证。然后是亚军得主阿根廷上台领取银牌。德国的23名球员和主教练勒夫走上看台,队长拿姆从白礼达和罗塞夫手中接过大力神杯、金牌和3,500万美元奖金。[104][105][106]当拉姆举起奖杯时,现场响起了赛事官方主题曲《我们天下一家》的尾声。[107]进球者格策也被官方评为决赛最佳球员,尽管他只在常规时间的最后两分钟和加时赛的三十分钟上场。[108]

德国队主帅勒夫将此次胜利视为十年前在前任克林斯曼的领导下开始的计划的巅峰。他在赛后表示:“我们之前没有迈出最后一步,但冠军做了他们应该做的。这支球队已经形成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神”。[109]勒夫的阿根廷同行萨维利亚也赞扬了自己的球员,称他们为“勇士”,并认为他们输掉比赛很不幸。萨维利亚表示他的球队本来有更好的机会,“但我们没有抓住,我们只需要再坚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进入点球大战。这是巨大的痛苦”。[109]格策对自己打进致胜一球表示难以置信,因为他在大部分比赛中都没有得到上场机会。他说:“你进了球,却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我来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也不是简单的一年,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和女朋友,他们一直相信我。但在这里,梦想变成了现实”。[109]

评论[编辑]

虽然赢得金球奖,但失落冠军的梅西还是表露失望。

德国媒体盛赞了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的整体表现,并将其与十年前的糟糕状态进行了对比。克里斯蒂安·格德克(Christian Gödecke)在《明镜》撰文写道:“现在德国是世界冠军,而德国足球却几乎已然面目全非。这是优点与魔法、欢呼与雀跃的完美结合”。[110]南德意志报》的作者们将这场决赛描述为本届世界杯“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同时指出“不会再有像1990年在罗马那样的争论,当时安德烈亚斯·布雷默为球队1-0获胜打进的点球造成争议,并引发了阿根廷人反对国际足联的阴谋论”。[110]此外,德国媒体也集中分析了球队的致胜关键。《明镜》把球队夺冠属功于德国足协发起的改革,令德国足球回复昔日光辉,并相信这种强势将会延续。[110]法兰克福汇报》也认为足协大力投资在青训是问鼎的主因。[111]日报》同样表示若没有足协当年的投入,德国队根本不可能夺标。[110]一些报纸从其他的角度解释球队封王之由,《世界报》夸奖主教练路维在这场比赛灵活的调配令球队最终能够击败对手;[111]图片报》和《踢球者》等则赞美葛斯出色的表现使球队夺得冠军。[111]

阿根廷屈居亚军,无法第三度问鼎世界杯冠军,当地媒体难掩失望,但也表达了他们对球队成就的骄傲,许多报纸都在头版刊登了梅西赛后的照片,有独自一人的,也有和队友在一起的。[112]号角报》对球队错失机会和点球上诉被拒表示遗憾。[112]民族报》的埃塞基耶尔·费尔南德斯·莫尔斯(Ezequiel Fernández Moores)却认为德国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并表示裁判拒绝伊瓜因的点球上诉是正确的。[113]今日新闻英语Diario Hoy (Argentina)》认为他们比德国队踢得更出色,但希古恩和阿古路等人频频浪费入球机会导致球队失落冠军。[111]真理报英语La Razón (Buenos Aires)》则以“美梦结束”来形容此次失利,并对球队空手而回觉得难过。[111]前著名球员马勒当拿也认为球队“不值得肯定”。[114]不过,也有传媒认同球队的表现,《奥莱报》大赞球员表现出色,又指德国队门将纽亚在55分钟碰倒希古恩实属犯规,理该判处十二码,但球证却视若无睹。因此,该报形容他们的夺冠希望被列佐里掠夺。[115]

比赛结束后,东道主与阿根廷的竞争继续成为巴西媒体的焦点,《兰斯报英语Lance!》用标题“告诉我你现在的感受”来回应阿根廷在整届赛事中对巴西的嘲讽。马拉多纳在自己的电视节目中对此作出回应,他将阿根廷的一球小负与巴西的1-7惨败进行了对比。[113]成都商报》的中国摄影师鲍泰良所拍摄到的一张照片,展示了梅西在阿根廷失利后凝视着大力神杯的画面,在2015年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英语World Press Photo of the Year中获得了体育类单幅一等奖。[116][117]

电视转播[编辑]

本场赛事的电视信号由巴西的TV Globo提供。[118]全球共有200个国家及地区以标清高清3D的形式转播了这场比赛,并估计有逾10亿人观看。[119]在德国,这场赛事由公共广播电台ARD播出。[120]比赛结束后,德国全国录得4,465万人的观看纪录,收视率为86.3%,创下该国的收视纪录。[121]阿根廷方面,全国约有约900万人收看这场决赛,收视率为63.7%。[122][123]

此外,这场决赛打破部份国家的收视记录。报导指,瑞典、匈牙利、爱尔兰和罗马尼亚均刷新收视率新高。[123]在美国,全国共有2,650万观众观看决赛,这是该国历史上最多人收看的足球比赛。[124]

纪录[编辑]

格策是世界杯历史上首位替补登场打进制胜球的球员

这场决赛刷新了不少的纪录。首先,德国在半决赛以7-1大胜巴西后第八度晋身决赛,成为世界杯史上最多次打入决赛的球队。其次,这是德国和阿根廷第七次在世界杯决赛圈相遇,追平了巴西与瑞典、德国(含前西德)与南斯拉夫(包括现时的塞尔维亚)相遇的纪录。同时,德阿两国第三次在决赛碰面,是世界杯决赛对赛次数最多的组合。[125]

德国前锋克洛泽继2002年决赛上阵后时隔4396天再次于世界杯决赛登场,他超越巴西名将比利成为亮相决赛时间跨度最长的球员。另外,这也是高路斯第24场的世界杯赛事,他超越了意大利人保罗·马甸尼,成为出场次数第二高的球员,仅次于另一位德国球员马特乌斯(25场)。在纪律方面,德国和阿根廷在本场比赛各自取得两张黄牌,使得两队均取得119张罚牌,并列世界杯累积得牌次数最多的球队。其中,阿根廷中场马斯切拉诺取得一黄,他在世界杯中合共取得5张黄牌,是继前巴西队长卡富后得牌次数第二多的球员[125]

格策则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首位替补登场打进制胜球的球员,[126][127]也是自1966年的德国人沃尔夫冈·韦伯(同为22岁)以来在世界杯决赛中进球的最年轻球员。[128]另一方面,他的进球使本届世界杯的入球数目增加至171球,这数字追平了1998年世界杯,两者的总入球数均为历届最多。[125]高路斯本场比赛没有进球,但他仍以16球成为世界杯累积入球最多的球员。[129]

后续[编辑]

决赛结束后,国际足协宣布多个奖项的得主。除了现场颁发的金球奖(梅西)和金手套奖(诺伊尔)之外,德国中场球员梅拿还获得了银球奖和银靴奖。[130][131]在“最佳11人”阵容评选中,德国有5人入选,分别为﹕纽亚、晓姆斯、却奥斯、拿姆以及梅拿;阿根廷则只有后卫卢祖在名单之中。[132]世界排名方面,德国由6月时的第2位升上榜首,而阿根廷则从第5名跃升到第2。[133]

两国在比赛完结不久后返国,并得到英雄式的欢迎。德国在决赛翌日回国后随即来到柏林勃兰登堡门与支持者庆祝夺冠,逾50万人参与了这项活动。[134]期间,有德国队球员做出奚落阿根廷的动作。报导指,包括葛斯在内的6名球员扮演高乔人走路的方式,此举引来了德国部份报章的不满。[135]为此,德国足球协会发表声明,解释球员没有不敬之意,又向阿根廷足球协会致信,重申上述立场。[136]阿根廷同样在决赛次日归国,大量球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接机。[137]到埗后,阿根廷成员随即获总统克里斯蒂娜接见。对于球队的表现,克里斯蒂娜称阿根廷已是她“心目中的冠军”。[137]

德国参加的下一项重大赛事是2016年欧洲杯,他们进入了半决赛,但以0-2负于法国。[138]在随后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德国未能从分组赛出线,而是排在瑞典、墨西哥韩国之后,小组垫底。他们在那届世界杯上只取得了一场胜利(战胜瑞典),但接连不敌墨西哥和韩国,成为自1938年以来连续第三支在没有晋级淘汰赛的情况下被淘汰的世界杯冠军。[139]阿根廷的下一项重大赛事是2015年美洲杯,他们进入了决赛,但在点球大战中被智利击败,双方随后在2016年美洲杯决赛中再次相遇,阿根廷人同样在点球大战中输给了智利。[140]在2018年世界杯上,他们以分组第二的成绩排在克罗地亚之后出线,但至八分之一决赛被最终的冠军法国淘汰。[141]直到2022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终于战胜法国,第三次赢得世界杯冠军。[4]

注释[编辑]

  1. ^ 吉尼斯世界纪录”对这场比赛的官方观众人​​数认定为173,850人,但若包括未记录的非法入场者,这个数字可能高达210,000人。[22]
  2. ^ 1990年10月,在西德赢得1990年世界杯冠军的几个月后,两德重新统一。[50]

资料来源[编辑]

  1. ^ Nicola Rizzoli to referee Germany v Argentina final. BBC Sport. 2014-07-11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2. ^ Match report – Germany –Argentina (PDF). FIFA.com. 2014-07-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4). 
  3. ^ Tactical line-up – Germany –Argentina (PDF). FIFA.com. 2014-07-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2-24). 
  4. ^ 4.0 4.1 4.2 4.3 4.4 4.5 Tikkanen, Amy; Augustyn, Adam; Levy, Michael; Ray, Michael; Luebering, J. E.; Lotha, Gloria; Young, Grace; Shepherd, Melinda C.; Sinha, Surabhi; Rodriguez, Emily. World Cup: History & Winner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21-08-19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8). 
  5. ^ 5.0 5.1 5.2 Stokkermans, Karel. World Cup 2014. RSSSF. 2018-07-05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9). 
  6. ^ FIFA to unveil 2014 World Cup qualification draw. France 24. 2011-07-29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7. ^ Stokkermans, Karel; Andrés, Juan Pablo; Lugo, Erik Francisco. World Cup 2014 Qualifying. RSSSF. 2017-11-16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6). 
  8. ^ Are Spain the best team of all time?. BBC Sport. 2012-07-02 [2021-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9. ^ 9.0 9.1 How Germany went from bust to boom on the talent production line. The Guardian.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10. ^ Clark Whitney. Gotze & Reus Are Just the Start: How German Football Produces Talent Without End. Bleacher Report. 2013-04-04 [2024-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11. ^ 德国重建青训系统人才辈出 打造全欧最健康联赛. 中国新闻网. 201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2). 
  12. ^ How Germany Pulled Off Its Football Renaissance. Grist Media. 201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13. ^ Germany defence and Argentina midfield key to World Cup final chances. The Guardian. 201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3). 
  14. ^ Germany national football team: record v Argentina. 11v11.com. AFS Enterprises.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15. ^ 1986 FIFA World Cup Match Report: Argentina – Germany FR.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9). 
  16. ^ 1990 FIFA World Cup Match Report: Germany FR – Argentina.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17. ^ Stokkermans, Karel. World Cup 2006. RSSSF. 2018-07-05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7). 
  18. ^ Stokkermans, Karel. World Cup 2010. RSSSF. 2018-07-05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7). 
  19. ^ Germany 1 Argentina 3. Goal. 2012-08-15 [201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6). 
  20. ^ Trusdell, Brian. Pelé : Soccer Star & Ambassador. ABDO Publishing Company. 2014: 29 [2021-09-23]. ISBN 978-1-629-6814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3). 
  21. ^ Maracana to host final. Sky Sports. 2011-07-29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0). 
  22. ^ Janela, Mike. World Cup Rewind: Largest attendance at a match in the 1950 Brazil final.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18-06-12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7). 
  23. ^ Brown, Paul. Fans back in stadiums: The post-war football fandom boom in the late 1940s suggests the game will recover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 FourFourTwo. 2021-09-03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7). 
  24. ^ "Maracana set for £175m facelift ahead of 2014 World Cup". BBC Sports. [2009-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5. ^ In pictures: Maracana stadium reopens. BBC News. 2013-04-28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26. ^ Maracanã fica mais moderno sem abrir mão de sua história. O Estado de S. Paulo. [2012-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2). 
  27. ^ Maracana to host 2016 Men's and Women's Olympic Football finals. ESPN. 2015-11-11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3). 
  28. ^ World Cup final tickets turn extortionate. Aljazeera. 2014-07-11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3). 
  29. ^ 29.0 29.1 巴西也黄牛! 世界杯决赛门票狂涨70倍炒至41万. 搜狐. 2014-06-23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30. ^ Prices and Matches. FIFA. 201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31. ^ adidas Brazuca – Name of Official Match Ball decided by Brazilian fans.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32. ^ 32.0 32.1 Adidas Brazuca Final Rio unveiled.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4-05-29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1). 
  33. ^ 巴西世界杯用球桑巴荣耀公布 卡西阿尔维斯大赞. 搜狐. 2013-12-05 [2024-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9). 
  34. ^ World Cup Ball – What Ball Will Be Used At The 2018 World Cup?. World Soccer. 2018-07-13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35. ^ Guide to World Cup Group G. BBC Sport. 2014-06-07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 
  36. ^ Germany – Portugal live. Eurosport. 2014-06-16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8). 
  37. ^ 37.0 37.1 Ornstein, David. Germany 4–0 Portugal. BBC Sport. 2014-06-16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5). 
  38. ^ Wilson, Paul. Germany 4–0 Portugal. The Guardian. 2014-06-16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 
  39. ^ 39.0 39.1 39.2 Smith, Ben. World Cup: Germany 2–2 Ghana. BBC Sport. 2014-06-21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40. ^ World Cup: Germany 2–2 Ghana; Klose equals record. The Scotsman. 2014-06-21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 
  41. ^ Parker, Graham. USA v Germany: World Cup 2014 – as it happened. The Guardian. 2014-06-26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2). 
  42. ^ Smith, Ben. USA 0–1 Germany. BBC Sport. 2014-06-26 [2021-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8). 
  43. ^ 43.0 43.1 Hytner, David. Germany 2–1 Algeria. The Guardian. 2014-06-30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44. ^ 44.0 44.1 Ornstein, David. Germany 2–1 Algeria. BBC Sport. 2014-06-30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45. ^ Ornstein, David. France 0–1 Germany. BBC Sport. 2014-07-04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3). 
  46. ^ McNulty, Phil. I was there – Brazil 1–7 Germany. BBC Sport. 2019-12-28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47. ^ Glendenning, Barry. Brazil 1–7 Germany: World Cup 2014 semi-final – as it happened. The Guardian. 2014-07-08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48. ^ 48.0 48.1 McNulty, Phil. Brazil 1–7 Germany. BBC Sport. 2014-07-08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49. ^ Burnton, Simon. World Cup stunning moments: Germany humiliate Brazil 7–1. The Guardian. 2018-05-23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50. ^ Nelsson, Richard. German reunification: together into the great unknown – archive, October 1990. The Guardian. 2018-10-05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51. ^ 51.0 51.1 Swinburne, Zander. World Cup 2014: How can Argentina, Nigeria, Iran and. The Independent. 2014-06-24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52. ^ Byrnes, Mark. A Brief History of Brazil's Most Treasured World Cup Stadium. Bloomberg News. 2014-06-16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53. ^ Sanghera, Mandeep. World Cup: Argentina 2–1 Bosnia-Hercegovina. BBC Sport. 2014-06-15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54. ^ 世界杯-梅西破球荒+造最快乌龙球 阿根廷2-1波黑. 人民网. 2014-06-16 [202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 
  55. ^ Ronay, Barney. Argentina 1–0 Iran. The Guardian. 2014-06-21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56. ^ Gittings, Paul. World Cup: Lionel Messi magic denies Iran a share of the spoils. CNN. 2014-06-21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57. ^ Chowdhury, Saj. Nigeria 2–3 Argentina. BBC Sport. 2014-06-25 [2021-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58. ^ 58.0 58.1 Jurejko, Jonathan. Argentina 1–0 Switzerland (aet). BBC Sport. 2014-07-01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1). 
  59. ^ Fifield, Dominic. Argentina 1–0 Belgium. The Guardian. 2014-07-05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60. ^ 60.0 60.1 McNulty, Phil. Netherlands 0–0 Argentina (2–4 on pens). BBC Sport. 2014-07-09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61. ^ Murray, Scott. Holland v Argentina: World Cup 2014 semi-final – as it happened!. The Guardian. 2014-07-09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62. ^ Netherlands 0 Argentina 0 World Cup 2014: 'Sergio Romero's Hands of. The Independent. 2014-07-10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63. ^ 63.0 63.1 Nicola Rizzoli to referee Final.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4-07-11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4). 
  64. ^ Nicola Rizzoli Bio. Worldreferee.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65. ^ Palmares for Nicola Rizzoli. Worldreferee.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66. ^ Closing ceremony to celebrate Brazil 2014 in style.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4-07-12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2). 
  67. ^ Shakira, Santana Electrify World Cup 2014 Closing Ceremony. NDTV. 2014-07-13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68. ^ Shakira headlines fairly normal World Cup closing ceremony.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14-07-13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0). 
  69. ^ Puyol, Gisele to unveil Trophy before the Final.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9). 
  70. ^ IANS. Modi Likely to Watch FIFA World Cup Final ahead of BRICS Summit. India West. 2014-06-17 [201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71. ^ Vladimir Putin to attend World Cup final in Brazil. The Voice of Russia. 2013-09-20 [201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06). 
  72. ^ Zuma to watch World Cup final. The Citizen. South African Press Association. 2014-07-13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73. ^ 73.0 73.1 73.2 Gibson, Owen. World Cup final guest list has bizarre and random look. The Guardian. 2014-07-13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74. ^ Camargo, Marcelo. Germany chancellor and president to watch final at Maracanã. Brazil Communication Company. Agência Brasil. 2014-01-25 [201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75. ^ Payne, Marissa. Argentina's president isn't attending the World Cup final because of grandson's birthday.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7-13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76. ^ Maese, Rick; Phillips, Dom. 2014 World Cup draws to a close in conflicted Brazil. The Washington Post. 2014-07-13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3). 
  77. ^ World Cup 2014: Best selfies.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4). 
  78. ^ Former internationals Lothar Matthaeus, Fabio Cannavaro and Daniel Passarella take a selfie the WC 2014 Final match. Veooz.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6). 
  79. ^ Young, James. Brazil falls short, but its World Cup provides unforgettable theater. Sports Illustrated. 2014-07-13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80. ^ Brunner, Cody. Argentina's World Cup final loss to Germany gives Brazil something to cheer about. Yahoo. 2014-07-13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3). 
  81. ^ Brazilians Go Back to Real Life.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7-13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5). 
  82. ^ Germany replacement Kramer lasts half an hour. Eurosport. 2014-07-13 [2021-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3). 
  83. ^ 83.0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McNulty, Phil. Germany 1–0 Argentina (aet). BBC Sport. 2014-07-13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1). 
  84. ^ Tactical line-up – Germany–Argentina (PDF).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4-07-13 [2014-07-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2-24). 
  85. ^ 2014 FIFA World Cup reached 3.2 billion viewers, one billion watched final.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86. ^ Rio de Janeiro, Brazil Weather History – Jul 13, 2014. The Weather Company. [2021-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2). 
  87. ^ 87.00 87.01 87.02 87.03 87.04 87.05 87.06 87.07 87.08 87.09 87.10 Murray, Scott. World Cup final 2014: Germany v Argentina – as it happened. The Guardian. 2014-07-13 [202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88. ^ Hinnen, Jerry. Look: Higuain misses golden opportunity to give Argentina a lead. CBS Sports. 2014-07-13 [202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0). 
  89. ^ Germany's Christoph Kramer asked referee: 'Is this the final?'. The Guardian. Associated Press. 2014-07-17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0). 
  90. ^ Götze goal wins Germany the World Cup. UEFA. 2014-07-13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0). 
  91. ^ FIFA世界杯:历史最佳射手榜一览,梅西创造新纪录. 国际奥委会. 2022-12-19 [202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2). 
  92. ^ Miroslav Klose. 11v11.com. AFS Enterprises.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3). 
  93. ^ A tribute to Gerd Muller.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21-08-15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0). 
  94. ^ 94.0 94.1 Tyers, Alan; Khan, Mehreen. World Cup final 2014, Germany vs Argentina: as it happened. The Daily Telegraph. 2014-07-13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95. ^ Taylor, Daniel. Germany beat Argentina to win World Cup final with late Mario Götze goal. The Guardian. 2014-07-13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96. ^ Messi's World Cup ends on a bitter note. CBS. Associated Press. 2014-07-13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8). 
  97. ^ What happened to Germany's World Cup winners?. ESPN. [201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98. ^ Match report – Germany 1–0 Argentina (PDF).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14-07-13 [2014-07-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4). 
  99. ^ 99.0 99.1 Sardana, Aman. World Cup Tactical Analysis | Germany 1–0 Argentina: Götze ends Germany’s quest for glory. Out side of the boot. 2014-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8). 
  100. ^ 100.0 100.1 Munger, Michel. Germany Argentina tactical analysis: a World Cup final of inches. Fcbayerncentral.com.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101. ^ 2014 World Cup Brazil.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7). 
  102. ^ Philipp Lahm of Germany is presented with the World Cup trophy by Brazilian President Dilma Rousseff and FIFA President Joseph S. Blatter. Getty Images. 2014-07-15 [2018-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8). 
  103. ^ Philipp Lahm of Germany is presented with the World Cup trophy by Brazilian President Dilma Rousseff and FIFA President Joseph S. Blatter. Getty Images. 2014-07-15 [2018-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8). 
  104. ^ Dilma Rousseff Confirms She Will Hand the Trophy to the World Cup Winner and Says Boos "Are Part of the Job". Folha de S.Paulo. [2014-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105. ^ Brazil defeated pessimistic predictions for the World Cup – Rousseff. Reuters. 2014-07-15 [2018-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08). 
  106. ^ Germany earn $35m for World Cup win. ESPN FC. 2014-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107. ^ 2014 World Cup Final Germany Lifts the Trophy v Argentina July 13, 2014 Live (YouTube video). 2015-08-08 [202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8). 
  108. ^ Awards. FIFA.com. 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109. ^ 109.0 109.1 109.2 Fifield, Dominic. Joachim Löw: I told Mario Götze to 'show you are better than Messi'. The Guardian. 2014-07-14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110. ^ 110.0 110.1 110.2 110.3 Oltermann, Philip. World Cup final press reaction: Germany's win a 'fitting punchline'. The Guardian. 2014-07-14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111. ^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WORLD CUP FINAL: PRESS REACTION. Daily Mail.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12. ^ 112.0 112.1 Corporán, Leo. Te Enteraste. El Nacional. 2014-07-14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113. ^ 113.0 113.1 Hennigan, Tom. Brazil revels in Argentina's World Cup final misfortune. The Irish Times. 2014-07-15 [202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Higuaín 
  114. ^ Mascherano: ‘This pain will last a lifetime’. Buenos Aires Herald.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115. ^ 'Germany in paradise': international press reaction. Bundesliga.com.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116. ^ World Cup final photo of Lionel Messi eyeing trophy wins prize. ESPN. 2015-02-12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117. ^ 专访荷赛体育类单幅一等奖得主鲍泰良. 新浪网. 2015-02-12 [202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2). 
  118. ^ Faqs when staging a publi cview ingevent during the 2014 fifa world cup brazil (PDF). FIFA.com.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5). 
  119. ^ World Cup 2014: One Billion to tune in from across the globe for final showdown in Brazil. Daily Record.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120. ^ FIFA World Cup Brazil Media Rights Licensees (PDF). FIFA.com.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15). 
  121. ^ World Cup final sets new TV viewing records across the globe. Newsline. 2014-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6). 
  122. ^ Messi es Messi, pero todavía no es Maradona. Futbol Red.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0). 
  123. ^ 123.0 123.1 World Cup final breaks records worldwide for TV broadcasters. Iptv-news.com.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124. ^ The World Cup Final Was The Most Watched Soccer Game In U.S. History. Huffington Post.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7). 
  125. ^ 125.0 125.1 125.2 2014世界杯纪录:K神登历史金靴 德国全面封王. 搜狐体育.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7). 
  126. ^ Presenter: Gary Lineker. Match of the Day Live. 2014 FIFA World Cup: World Cup Final. 事件发生在 4:07:29. 2014-07-13. BBC One. Do you know, that's the first substitute to score a winning goal in a World Cup final? 
  127. ^ 格策绝杀创48年1纪录 他打破了阿根廷1超级金身. 搜狐体育.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6). 
  128. ^ Numbers Game: All the stats from Germany's fourth World Cup triumph. Firstpost. 2014-07-14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2). 
  129. ^ 6 World Cup Records, Facts and Stats After Germany’s 1-0 Win in Over Argentina in the WC Fin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130. ^ adidas Golden Ball. Fifa.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9). 
  131. ^ adidas Golden Boot. Fifa.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1). 
  132. ^ >Castrol Index Top 11. Fifa.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 
  133. ^ FIFA/Coca-Cola World Ranking. Fifa.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1). 
  134. ^ Germany team return to heroes' welcome before Brandenburg Gate. The Guardian. 2014-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0). 
  135. ^ German media slam players for mocking Argentina. Punchng. 2014-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9). 
  136. ^ German soccer boss says players' "gaucho" dance not disrespectful. Reuters. 201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0). 
  137. ^ 137.0 137.1 Argentina's Soccer Squad Returns to an Outpouring of Suppor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4-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6). 
  138. ^ Stokkermans, Karel. European Championship 2016. RSSSF. 2020-10-15 [2021-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2). 
  139. ^ Rutzler, Peter. Germany struck by the curse of the World Cup winner. i. 2018-06-27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140. ^ Stokkermans, Karel. Copa América 2015. RSSSF. 2016-06-16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141. ^ Stokkermans, Karel. World Cup 2018. RSSSF. 2022-12-20 [2024-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