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同行评审/航空母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航空母舰[编辑]

航空母舰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其他以往记录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说明:这个条目内容颇繁杂的,基本上我以航空母舰本身为中心撰写,而不倾向先前的版本:以各国航舰发展来写,航舰历史的部份因为真的足够多创一个新的主条目来写,所以只写了一个大概,各国航舰发展历史的部份则是理应丢到其他海军的历史里面,不应每个都塞进来。有些技术面的内容已经超过了我本身的认知范围,不吝指教。—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3日 (六) 04:08 (UTC)[回复]
评审期︰2011年12月3日 04:08 (UTC) 至2012年1月3日 04:08 (UTC)

内容与遣词[编辑]

包括条目内的学术成份遣词造句翻译精确性行话术语完成度连贯性等与条目内容有关的要点
看过好像没什么问题...只是稍为改了木星号->朱比特号,因为兰利号的注脚说运煤船都是以希腊/罗马神话的神祇...以及首个实用化弹射器是北卡罗莱纳号装甲巡洋舰(ACR-12,后改名夏洛特(Charlotte),1920年重编为巡洋舰CA-12),而非原本的战舰Oneam 01:00 AM (留言) 2011年12月9日 (五) 09:22 (UTC)[回复]
谢修正。—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9日 (五) 11:39 (UTC)[回复]
“二次大战:蓬勃发展”第4段:“……由于此时期的日本航母设计其承受攻击的能力较为脆弱、伤害管制较低……”这里搭配不对。建议改成“由于此时期的日本航母设计缺乏承受攻击的能力,同时损害管理(管制?)能力不足,因此参与此战役的大部分日军航母在美军轰炸机突袭之下被一举击沉。”另外整个第四段建议重新斟酌一下语义划分和标点符号运用。
“冷战时期:超级航母与轻型航母”第1段:“受到了核武优势论的影响,美国海军设计以大型航母配合搭载核武器的舰载机进行核打击的计划,即航母‘美国号’。”里面“……的计划”这3个字多余了,而且与“设计”搭配不当。
同上,第二段:“也让直升机有了新的发扬空间”,应为“发挥空间”
同上,第三段:“……美国经过慎重考虑过后,自1975年起建造新设计的‘尼米兹级’航母,替换大量旧式航母,往后30年都在建造尼米兹级,其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良,但基础设计未变。”这句略欠通畅。改为“经过慎重考虑后,自1975年起美国开始建造新设计的‘尼米兹级’航母,以替换大量旧式航母;随后30年尼米兹级航母接连完工服役,尽管每一艘新航母与前一艘相比都有所改良,但基本设计始终不变。”如何?个人觉得分号后这半句应该还能再简略,未知阁下意下如何?
同上,第四段建议重写。第一句话题中心不明确,到底是讲英国卖航母还是介绍卖出的航母的特征?而第二和第三句在整理后可切割重组为多句话。
同上,第五段同样建议重写,因为这事实上是很多句话,却只有1个句号。
同上,第6段:“尽管冷战期间并未……,其仍参与了……”这里搭配不当,应该为“尽管冷战期间……但航空母舰仍……”。
很难相信为何去到冷战这一节开始整个条目好像变成另一个条目那样:明明前文条理清晰、用语恰当,但这一节却显得杂乱无章、难以阅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12月16日 (五) 16:48 (UTC)[回复]
真的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坦白说该段我写得比较快,也没作什么修饰,当初应该再念一遍…… 囧rz……,尽快修正。—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16日 (五) 17:04 (UTC)[回复]
全部改过了,阁下看可不可以?—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17日 (六) 06:12 (UTC)[回复]
  • 后者的作战模式主要为德义岸基飞机对付英军的航舰航空兵,后者与美国日后则设计出将商船改造为成本低廉、建造快速的商船航舰(MAC)与护航航空母舰[1],为打击德国潜艇的重要关键,而在亚洲的太平洋战场上则更纯熟地运用了航空母舰。。这一段要讲的是甚么?看不太懂也不知道如何改比较好。-cobrachen (留言) 2011年12月23日 (五) 21:34 (UTC)[回复]
欧洲战场中,由于仅有英国海军拥有强大的航舰兵力,故航舰涉入的海战主要是德义两国的岸基飞机与其交手。到二战中期时,英美两国大量建造了成本低廉的“护航航空母舰”以及“商船航航空母舰”,以其搭载少量飞机即可达到威胁德军潜艇之效,最终令盟军于大西洋的潜艇战中获得了胜利。

在地球的另一边,太平洋则出现了海军史上最激烈的海空大战,交手的美军与日军皆拥有强大的航舰舰队。

这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或许这样修改可以?—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24日 (六) 08:41 (UTC)[回复]
  • 由于轴心国战败与核武器的出现而促使美国将大量航舰封存,其中不乏为新造舰只。。这一段的描述有不同的看法。美国海军封存航舰主要还是战后的复员和裁军,这些数量上的减少和核武器的关系并不直接,反倒是,核武器的使用和未来预算与战略地位的争夺,使得中小型航舰无法配上用场,而必须进一步的加大航舰的吨位,甲板面积和操作空间。我想先讨论,所以暂时不修改这一段。-cobrachen (留言) 2011年12月23日 (五) 21:51 (UTC)[回复]
阁下有些误会,“由于轴心国战败”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战后复员的原因。另外,航舰在核武出现后必须消失,这是美军高层中有出现的声浪,并非不直接,布莱德雷即有做出一份备忘录整理,来源为全球防卫杂志过期刊。大型航舰是到了寒假结束后才确定地位,在那之前是忙著与空军辩驳和台面下设计。当然我可能写得不甚周全。—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24日 (六) 08:41 (UTC)[回复]

有关核子武器和航舰的一些资料,我写在下面以供参考,这个部份是中文资料比较欠缺的地方,可以多描述一些。你找合适的部分改写到现有的条目中。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西方海洋战略的主要著眼点是在苏联运用优势的地面兵力对中欧地区的军事行动,<Robert Gardiner, Navies in the Nuclear Age,Conway Maritime Press, ISBN 078514159,P18>这个压力在封锁柏林过程中充分的显示出来<Jerry Miller,Nuclear Weapons and Aircraft Carriers,Smithsonian Institution,ISBN 1560989440,P23>,由于苏连当时海军实力并不高,因此航空母舰在二战结束后的任务主要是围绕在反潜与攻击陆上目标两个方向上。<Roger Chesneau,Aircraft Carriers of the World, Arms and Armour Press,ISBN 1860198759,P44>。此外,战争结束之后的复员和国防经费大量搜索,各国海军都展开裁减军备的动作,美国海军的航舰也大量进入封存,转售,改装或者是退役状态。但是原子弹的出现与威力,在战后掀起另一条影响航舰发展的路线。

二战结束后的几年当中,美国海军内部普遍相信,美国空军(以及尚未独立前的美国陆军航空队)认为他们应该借由原子弹的影响力,成为美国未来最主要的国防力量。然而,1946年联合参谋总长提出的一份报告当中,特别指出美国未来的国家安全是基于军队可以执行核子与非核子攻击任务<Jerry Miller,Nuclear Weapons and Aircraft Carriers,Smithsonian Institution,ISBN 1560989440,P23>。当美国空军在1947年成为第三军种之后,军种之间为争夺预算和影响力(空军觊觎海军航空兵,陆军想要囊括陆战队)的冲突开始白热化,而核子武器与航空母舰正好冲突的焦点。<Jerry Miller,Nuclear Weapons and Aircraft Carriers,Smithsonian Institution,ISBN 1560989440,P26>美国空军在成立战略空军指挥部之后,企图将空中投掷核子武器的能力全部纳入该指挥架构下,这个企图直接威胁到海军航舰与航空兵力的存续。空军数位将领,包括卡尔·史巴兹(Carl Spaatz)与詹姆斯·杜立德(James Doolittle)都曾先后发表过航舰无用论的说法<Jerry Miller,Nuclear Weapons and Aircraft Carriers,Smithsonian Institution,ISBN 1560989440,P27>,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由空军担任主角,而且是由战略轰炸机来赢得。<Robert Gardiner, Navies in the Nuclear Age,Conway Maritime Press, ISBN 078514159,P19>在此同时,美国空军正在大量进入服役的B-36轰炸机和美国海军计兴建的美国号航空母舰(CVA-58)的预算案子,使得两个军种之间发生激烈的抗争,海军当中甚至有人捏造出空军在生产B-36时有贪污的不实指控<Jerry Miller,Nuclear Weapons and Aircraft Carriers,Smithsonian Institution,ISBN 1560989440,P29>。

为了厘清这些争议,美国国会对此展开听证会,海军与空军在听证会中各持己见,当时参与作证的陆军将领欧马·布莱德雷(Omar Bradley)则以他所指挥的两大登陆战(西西里与诺曼地)都未见航舰的出现为理由,来陈述支持空军的意见。<Jerry Miller,Nuclear Weapons and Aircraft Carriers,Smithsonian Institution,ISBN 1560989440,P29>而空军认为他们是未来主要作战力量来源的说法主要是在两方面上:海军航舰在核子武器的攻击下,生存力与持续作战能力堪虑,以及当时舰载机载弹量和航程的限制,使得航舰很难安全的发起攻击并且回收这些飞机。此外,空军也声称一架B-36轰炸机的载弹量,可以抵得过12到18架美国号航舰上轰炸机的能量。<Robert Gardiner, Navies in the Nuclear Age,Conway Maritime Press, ISBN 078514159,P19>此外,1950年代以前的核子武器在体积和重量中都需要较大型的飞机来携带,连带使得航空母舰的甲板面积与排水吨位都需要大幅提高。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路易斯·强生(Louis Johnson)同意空军的论点,于1949年4月中旬下令停止并且拆除已经安放龙骨的美国号航舰,此外,他还进一步的削减海军现役的航舰数量。到1950年韩战爆发前,美国海军仅有8艘现役航舰(3艘中途岛级,5艘艾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生存面临严重的考验。<Robert Gardiner, Navies in the Nuclear Age,Conway Maritime Press, ISBN 078514159,P20>然而,两项先后发生的国际事件,让航空母舰在美国海军的地位起死回生。地一个事件是1949年苏联引爆原子弹,使得美国军政高层极度忧心苏联的扩张和可能的战争。另外一件是就是朝鲜半岛的冲突在1950年爆发,最短时间内抵达该地区并且开始投入支援的并非美国空军的轰炸机,而是海军的航空母舰。<Roger Chesneau,Aircraft Carriers of the World, Arms and Armour Press,ISBN 1860198759,P44>

了解。—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13:38 (UTC)[回复]

-cobrachen (留言) 2011年12月24日 (六) 19:33 (UTC)[回复]

(※)注意此用户近期涉入针对行为,在计算最终票数时应另外考虑,以保障结果的起码透明与公平性-Dragoon16c (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04:37 (UTC)[回复]
(警告)要乱去别的地方,别在本同行评审。—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09:16 (UTC)[回复]
(~)补充:刚好最近几回的《全球防卫杂志》有详细介绍美国超级航舰的来龙去脉,有时间的话建议可以看看参考(不过内容颇多也应该不会全部用上)。--KOKUYO (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12:31 (UTC)[回复]
那故事蛮长的,势必要压缩。—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25日 (日) 13:38 (UTC)[回复]

格式与排版[编辑]

包括维基化专题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列表章节排版序言)等信息
关于这点嘛...因为其实看下就知道,很多都是很少句就能带过,像是装甲航舰、商船航舰、潜水航舰、武库舰、制海舰和海上浮岛。没有分拆的必要,也看不出什么共通性,集结成一段处理个人认为还算可以,而装甲航舰那图...我觉得摆在那里有些不适合(主要是美观问题),可是又不知道要放什么图,目前就先空著了。—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9日 (五) 11:39 (UTC)[回复]

参考与观点[编辑]

包括是否有参考文献可供查证)、中立观点未发表的原创脚注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针与指引等
  • (&)建议1,起降方式,严格来说,滑跃起飞也算是自力起飞的方式之一。建议再查找相关资料或更正为“短距起飞”(对应为海鹞式和潜在的F-35B)。降落方式目前也分为拦阻降落和垂直降落(海鹞式战机,AV-8B)。2,英国在建航母出了伊利莎白女王号,还有别的?3,应当略提航母战斗群,可考虑从二战时期英国的特混编队到目前的美国航母战斗群编制。其余通篇我认为已经达到特色条目标准。--忙碌中的Prinz (留言) 2011年12月4日 (日) 23:46 (UTC)[回复]
(:)回应:谢谢意见:
  1. “短距起飞”其实不需要那种甲板也能作到,像是美国一堆的两栖登陆舰,而Su-33则是需要进行滑跳起飞,但从没被分类为短距起降机,所以应该要:A,在“滑跳起飞”段落补充“短距起飞内容、拦阻降落和垂直降落”之内容,而不是把段落换成“短距起飞”;B,“自力、弹射起飞”改为“弹射起飞”(虽然本来就没有提多少自力起飞)
仔细检查后发现,拦阻降落下面的段落已经有了,无须再写一次,虽然我补充说目前滑跳起飞降落飞机有这此降落方式,至于垂直降落,老实说实在是没找到什么资料。
  1. 我条目内容只有写“虽然有未来计画类似美国尼米兹级的斜角甲板超级航舰“伊莉莎白女王级””,只有级,没有号,所以我再把它修正成“虽然有目前正建造两艘类似美国尼米兹级的斜角甲板超级航舰“伊莉莎白女王级””。
完成
  1. 其实我这当初有些犹豫是否要把航舰战斗群编制丢进来,到头来我也有写入,“一般会组成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支航舰打击群会有以下编制:一艘航空母舰(为舰队打击力之核心,负责所有作战指挥)、二至三艘潜舰(于航舰前方潜航,进行侦查)、四至六艘巡洋舰与驱逐舰(没有巡洋舰的国家则以驱逐舰代替,为舰队提供反潜防空的火力,也能发射巡弋飞弹攻击沿岸目标。另外,美军的数种巡洋舰和驱逐舰都有搭载神盾系统,可监视打击群半径500公里之上空[92])、一艘高速战斗支援舰(负责补给和运输食物、燃料、弹药)...以下略。”而过去二战的编制,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毕竟都过去式了,而且英军不外乎是航舰中间一艘、巡洋舰或是战舰两艘、驱逐舰好几艘这样的编制,日军的比较有特色,也许补日军的会比较好?),现在的美军航舰战斗群比较具有指标性,那些过去或是较小国家曾有或未来可能组成的航舰战斗群我觉得应该摆到主条目航空母舰战斗群里面才是。
这些我晚点作修改,先回复看看有无其他意见,感谢。—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5日 (一) 01:14 (UTC)[回复]
这些模板各有各的好(像是{{Harvnb}}可以集中查询下方书目而不用挤一大串文字,要找个第几页很麻烦之类的,{{cite web}}个人认为必要性不是很高,简单明了即可),而且从未有意见说要统一过吧?—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5日 (一) 14:53 (UTC)[回复]
只是记得乌拉跨氪先前在优良对此颇严格,就是避免麻烦而已。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 2011年12月5日 (一) 15:07 (UTC)[回复]
这我就不清楚了...有问题的话到时候再改也不是不行。—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5日 (一) 15:12 (UTC)[回复]
“二十一世纪后:各国目前拥有与建造中的航母”第二段:由于小鹰号已退入后备役,因此美军目前没有现役常规动力航母。参考现役航空母舰列表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та! 2011年12月17日 (六) 04:50 (UTC)[回复]
完成Ai6z83xl3g (留言) 2011年12月17日 (六) 04: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