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不列颠尼亚 (罗马行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ritannia
不列颠尼亚行省
罗马帝国行省
43年—410年

坐标:52°13′N 0°34′W / 52.22°N 0.57°W / 52.22; -0.57
国家罗马帝国
首府卡姆洛杜努姆英语Camulodunum(今科尔切斯特)→伦蒂尼恩(今伦敦市
历史时期古典时期
• 罗马征服
43年
• 废除
410年

不列颠尼亚行省拉丁语Provincia Britannia),也称不列颠行省罗马不列颠(英语:Roman Britain),是指从西元43年至410年罗马帝国占领并统治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的时期,包括哈德良长城以南的英格兰大部分地区与部分威尔士,以及安敦宁长城以南的苏格兰中部地带南部小部分地区。

罗马征服不列颠前,已处于铁器时代凯尔特不列颠人就已经与欧洲本土有着经济和文化联系。罗马人从欧洲引进的农业、都市化、工业和建筑新发展今天仍然有迹可寻。罗马入侵前的历史记载很少,不过有不少罗马历史学家都略略提及不列颠尼亚行省。现代学术界对罗马时期不列颠大部分的认识都是从考古学,特别是对碑铭研究后所得的。

历史

[编辑]

早期接触

[编辑]
凯撒登陆不列颠岛

古典时代欧洲大陆人已经知道不列颠岛的存在。西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已经和康沃尔人不列颠所开采的锡器英语Tin mining in Britain进行贸易。[1] 希腊人把该岛叫做卡西特里德岛或锡岛, 并把该岛位置放在当时欧洲地图的西海岸附近。迦太基航海家希米尔科据说在西元前6或5世纪曾游览过该岛,希腊探险家皮西亚斯在西元前4世纪亦曾在该岛探索过。不列颠岛被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然而当时的一些作者拒绝相信该岛的存在。

罗马与不列颠的第一次直接接触是在西元前55年和54年尤利乌斯·凯撒进行的两次远征时发生,作为征服高卢的一部分,凯撒入侵不列颠的原因是相信凯尔特布立吞人帮助高卢人进行抵抗。第一次远征更多的是在进行侦察而不是全面入侵,凯撒的罗马军团肯特海岸建立了一个军事据点,但由于风暴对船只做成了破坏和缺乏骑兵的支援,凯撒无法进一步前进勘察。尽管军事上作为入侵行动是失败的,但政治上是一次成功的操作,罗马元老院宣布在罗马举行为期20天的公众假期,以纪念从不列颠获得人质和击败并驱逐贝尔盖人部落回欧洲大陆这一前所未有的功绩。[2]

第二次入侵涉及一支规模大得多的罗马军队,凯撒强迫或邀请许多本土的凯尔特部落献上贡品和人质以换取和平。曼杜布拉库斯一个投靠了凯撒的本土部落国王被罗马拥护,他的竞争对手卡西维拉努斯被迫使接受罗马人的条款,并且被迫交出人质。但历史学家并不同意当凯撒返回高卢后,卡西维拉努斯是否有继续支付任何贡品。[3]

凯撒没有征服任何领土,也没有留下任何军队,但他在不列颠建立了庇护制度 (古罗马社会中保护者与其被保护者之间的独特关系)英语patronage in ancient Rome并把不列颠纳入了罗马的势力范围。凯撒的继承人,第一位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在公元前34年、27年和25年都曾计划入侵,但计划情况从来就不顺利,[4] 不列颠和罗马进入了一个外交和贸易的新关系。史特拉波在奥古斯都统治后期的著作声称贸易税带来的年收入比任何征服所得到的回报都要多。考古文物亦显示出在不列颠东南部进口的奢侈品在当代有所增加。[5] 史特拉波还提到不列颠国王向奥古斯都派遣了使节,奥古斯都自己的陵墓内的一篇铭文奥古斯都神的功业亦曾提到他接待两位如同难民一样的不列颠国王。当第二任皇帝提比留的一些船只在公元16年出征前往日耳曼尼亚中被风暴吹到不列颠时,他们带著在岛上遇见怪物的故事返回罗马。

罗马似乎促进了不列颠南部的势力平衡,支援了两个强大的王国:由塔西奥瓦努斯英语Tasciovanus的后裔统治的卡图维劳尼人英语Catuvellauni与及由科密乌斯的后裔统治的阿特雷巴特人[6]

这一平衡势力的政策一直奉行到39或40年,当时的罗马皇帝卡利古拉接见了一名流亡的卡图维劳尼王朝的成员并计划入侵不列颠,在罗马军团离开高卢出征之前,在精神失常的卡利古拉所做成的一片闹剧下,入侵计划最终失败告吹。[7] 在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斯得到另一个流亡的不列颠统治者阿特雷巴特人的维里卡英语Verica的帮助下成功征服不列颠,并建立行省统治。

罗马入侵不列颠

[编辑]
罗马人在肯特海岸登陆(卡塞尔的《英格兰历史》, Vol. I –匿名作家和艺术家,1909年).

公元43年的入侵部队由奥鲁斯·普劳提乌斯领导,[8] 但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罗马军团被派去不列颠。其中第二奥古斯塔军团是由后来的罗马皇帝维斯帕先率领,是唯一一个已经有直接证据参与了入侵的罗马军团。第九“西班牙”军团[9] 第十四合组军团(后获得战神胜利者的封号)和第二十英勇凯旋军团(后获得瓦莱里娅胜利者的封号)[10] 已知在60或61年的布迪卡起义期间早已经在不列颠服役,而且这三个军团可能从最初的入侵就已经开始部署在那里。但这个还不确定,因为罗马陆军的调度是非常灵活的,必要时会将军团从帝国的四处移防。依据公元71年在埃伯拉肯(现今的约克)的记录和108年的一座建筑物的碑文上显示,第九军团可能已被安排永久驻扎在不列颠。[11]

入侵行动因为军团发生兵变而被推迟,直到一个帝国自由民说服军团兵克服对海洋的恐惧,劝服他们跨越已知世界的界限并踏上征途。不列颠军团分三部分扬帆行驶,可能在肯特里奇伯勒英语Richborough登陆; 至少有部分兵力可能登陆在现今西萨塞克斯郡菲什伯恩英语Fishbourne附近。[12]

奥鲁斯·普劳提乌斯的征服,聚焦于不列颠东南部商业上有价值的地方。

卡图维劳尼人英语Catuvellauni及其盟友在两场战役中被打败:第一场麦德威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Medway,他们僭越罗马军团在里奇伯勒登陆的部队在麦德威河与同属凯尔特布立吞人率先交战,第二场战役在泰晤士河,布立吞人领袖多哥杜姆努斯英语Togodumnus被杀,但他的兄弟卡拉塔库斯英语Caratacus残存并继续在其他地方抵抗。统帅普劳提乌斯在泰晤士河停了下来,并派人向罗马皇帝克劳狄斯汇报战况,克劳狄斯带著攻城武器和大象等增援部队抵达不列颠,前往卡图维劳尼人首都卡姆洛多努(现今的高车士打)准备参与最后的军事行动。副将维斯帕先率军征服了西南部,罗马的凯尔特布立吞人盟友科吉杜布努斯英语Tiberius Claudius Cogidubnus在数个征服了的领土上被罗马拥护成为国王,而接受罗马人条约以外的部落领土全部由罗马直接统治。

罗马统治建立

[编辑]
罗马入侵不列颠
公元43-60年罗马人的战役(左)、阿古利可拉的战役(右)

占领不列颠岛南部后,罗马人把注意力转向了现今的威尔斯西留尔人英语Silures奥陶维斯人英语Ordovices狄克安格里人英语Deceangli仍然坚决对抗侵略者,在最初的数十年里这三个威尔斯地区部落一直是罗马军事上关注的焦点,尽管罗马的凯尔特部落盟友如布里甘特人爱西尼等偶尔会有所反抗。

西留尔人由残存的卡图维劳尼人英语Catuvellauni酋长卡拉塔库斯英语Caratacus领导,他对不列颠尼亚行省总督普布利乌斯·奥斯托留斯·斯卡普拉英语Publius Ostorius Scapula发动了有效的游击战。最后在51年,总督斯卡普拉引诱卡拉塔库斯进入固定的地点展开一场会战并击败他(卡拉塔库斯的最后一役英语Caratacus's last battled)。这位不列颠人领袖寻求布里甘特人庇护,但他们的女王卡蒂曼杜瓦英语Cartimandua为表忠诚把他交给罗马人。他被押送到罗马囚禁,在皇帝克劳狄斯举行凯旋式庆典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有尊严的演说,说服了皇帝饶了他一命。西留尔人仍然没有平定下来,布里甘特人女王卡蒂曼杜瓦的前夫维鲁提乌斯英语Venutius取代卡拉塔库斯成为反抗势力中最杰出的不列颠人领袖。[13]

尼禄继位后,不列颠尼亚行省向北延伸至林杜姆英语Lindum Colonia(现今的林肯市)。茅利塔尼亚王国的征服者(现今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盖乌斯·苏埃托尼乌斯·保利努斯英语Gaius Suetonius Paulinus,尔后,成为不列颠尼亚总督,在60和61年行军住莫纳岛(现今的安格尔西岛)打算彻底地与德鲁伊清算旧帐。总督保利努斯率领他的罗马军团越过梅奈海峡屠杀德鲁伊人,烧毁他们神圣的园林。当保利努斯出征莫纳岛的时候(罗马征服安格尔西英语Roman conquest of Anglesey),在布迪卡的领导下不列颠东南部爆发了叛乱。布迪卡是最近刚去世的爱西尼国王普拉苏塔古斯的遗孀。罗马历史学家塔西图斯转述说,普拉苏塔古斯已经留下遗愿将一半的王国留给尼禄,剩下的希望保持不变。但他死后,罗马掠夺爱西尼部落的全部领土。布迪卡提出抗议。 结果罗马人以鞭刑和强奸去惩罚她和她的女儿。作为回应,爱西尼人加入特里诺文特人的叛乱,摧毁了罗马殖民地科尔切斯特,第九军团的一部分兵力被派去解救(卡姆洛多努战役英语Battle of Camulodunum),结果2000名罗马士兵被歼灭,卡姆洛多努战役是爱西尼人和他们的盟友的一次重大军事胜利。总督保利努斯骑马前去叛军的下一个目标伦蒂尼恩(现今的伦敦),但结论是放弃伦蒂尼恩,因为该市是守不了。命运会如同维鲁拉米恩(现今的圣奥尔本斯)一样被摧毁。据说这三个城市有七万到八万人丧生。但保利努斯重组了仍然可用的两个至三个军团,挑选了一块战场,尽管兵力人数超过二十比一的劣势,但战术与士兵质素优秀的罗马军团仍在惠特灵大道战役中击败了叛军。其后不久布迪卡可能服毒自尽或病重去世。[14][15][16] 在此时期,皇帝尼禄曾经考虑将罗马军队完全从不列颠撤出。 [17]

南约克郡的坦普尔伯勒罗马堡垒英语Templeborough。重建工作是为洛达咸博物馆和画廊而设立的。

公元69年即四帝之年 ,罗马局势自尼禄死后进一步动荡。随著罗马内战的爆发,软弱的总督无力管理不列颠的军团,布里甘特人的维鲁提乌斯英语Venutius抓住了机会。罗马人以前曾保护布里甘特人女王卡蒂曼杜瓦,使她的王位免于被挑战,但这次却无法做到。卡蒂曼杜瓦被撤走,维鲁提乌斯控制了该国北部。维斯帕先在内战中胜出把帝国拿到手后,他首先颁布两个总督的任命,昆图斯·佩蒂努斯·塞里亚努斯英语Quintus Petillius Cerialis弗朗提努斯分别承担了打败布里甘特人和西留尔人的任务。[18][19] 弗朗提努斯将罗马的统治地域扩张到整个的南威尔斯并著手开发矿产资源,比如位置在多劳卡蒂金矿英语Dolaucothi Gold Mines开采。在接下来的数年里,罗马人征服了该岛更多的地方,扩大了不列颠尼亚行省的疆域。总督阿古利可拉,历史学家塔西图斯的岳父,率领第二十英勇凯旋军团在78年征服了威尔斯奥陶维斯人英语Ordovices。84年在格劳庇乌山战役击败了加勒多尼亚人(现今的苏格兰东北部)。[20] 阿古利可拉的征服是罗马在不列颠尼亚行省版图的巅峰:他在获得胜利后不久被召回罗马,接著罗马人让更多沿著福斯湾克莱德湾地峡部署,能防御边界的前线部队除役,以释出更多的士兵调到其他急需的罗马行省边界。

在罗马不列颠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岛上都驻有数量庞大的士兵。这就需要罗马皇帝派驻一位值得信赖的资深家臣担任总督。结果导致许多未来的罗马皇帝在这个行省都曾担任总督或副将/司令官,包括;维斯帕先佩蒂奈克斯戈尔迪安一世

在北部的罗马军事组织
公元84年(左)、公元155年(右)

从苏格兰南部的占领及撤退

[编辑]

没有原始的历史资料记述到阿古利可拉被召回罗马后数十年的情况 。甚至继任的总督名字也不得而知。考古遗迹显示沿著福斯湾克莱德湾地峡的一些古罗马兵营被修筑重建和扩充;其他的似乎都被放弃了。罗马硬币和陶器被发现在公元100年前已在苏格兰低地的原住民地点之间流通,这表明罗马化 (文化)正在当地形成。这个时代一些最重要的原始资料是在诺森伯兰郡文德兰达要塞英语Vindolanda的书板,书板的历史基本上可以追溯到90-110年。这些书板为罗马帝国边界的堡垒运作提供了生动的证据,罗马官员的妻子们在那里维持一个文明的社会,而商人,运输工人和军事人员保持堡垒的运作和供应。

大约在105年罗马人在苏格兰南部的领土似乎在阿尔巴皮克特人部落手中遭受了严重挫折:罗马堡垒被大火烧毁,在特里蒙特姆堡垒英语Trimontium (Newstead)(位于现今苏格兰东南部的纽斯特德英语Newstead)发现的人类遗骸和损毁盔甲指出,至少在该地点有出现过敌对行为。还有证据是从日耳曼尼亚派出增援的辅助部队,和昔兰尼的一位护民官墓碑上提到了那个时期的一场没有名称的不列颠战争所推测出罗马堡垒被大火烧毁的原因。同样在105年的达契亚战争亦可能导致部署在该地区的部队数量减少,甚至全军撤出以支援达契亚的战事,使到堡垒的防卫力量被皮克特人所轻视而被攻击,相反堡垒被烧毁并不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结果。此外,罗马人还习惯于有组织的撤退期间摧毁自己的堡垒,以免向敌人提供资源。在这两种可能情况下,边界很可能在这个时候向南移动到索尔韦湾泰恩河地峡的罗马道路 - 石路英语Stanegate界线。

哈德良长城豪塞斯特兹 罗马堡垒英语Housesteads Roman Fort向东望
主要的欧罗巴地图托勒密的公元2世纪不列颠尼亚地图A 1486副本

新的危机发生在哈德良统治初期 (公元117年):北部崛起的势力被总督昆图斯·庞培·法尔科英语Quintus Pompeius Falco所压制。当哈德良在120年在他著名的罗马行省之旅中抵达不列颠尼亚时,他直接下令广阔了边界一道防御墙,被后世称为哈德良长城,该城墙建在罗马道路 - 石路英语Stanegate边境附近。哈德良任命奥鲁斯·普拉托乌斯·尼波斯英语Aulus Platorius Nepos为总督负责这项工作,他从下日耳曼尼亚中带来了第六凯旋军团。接替失踪已久著名的第九“西班牙”军团,其失踪原因已经被多次讨论。依据考古学资料显示2世纪上半叶苏格兰的局势相当不稳定,此时哈德良对边界的变动应该从这一角度下看待。

安东尼·庇护的统治时期(公元138-161年),哈德良长城的边界被短暂向北延伸至福斯湾克莱德湾地峡,当新任总督昆图斯·罗利乌斯·乌尔比库斯英语Quintus Lollius Urbicus率军重新占领了苏格兰低地后,皇帝安东尼·庇护于142年下令兴建安东尼长城

公元155-157年因另一场危机而令到安东尼·庇护第一次占领苏格兰的行动结束,当时布里甘特人爆发了叛乱。由于派遣增援部队的选择有限,罗马人把他们的边防军队调往南方以镇压叛乱,这次危机被总督格纳斯·尤利乌斯·维鲁斯英语Gnaeus Julius Verus压制下来。不到一年内罗马人重新恢复了安东尼长城为边界。第二次占领行动可能与安东尼承诺保护布立吞人高多汀部落的约定或扩展帝国版图带来的自豪感有关,163或164年自安东尼·庇护去世后不久罗马人作出一个对安东尼长城更客观的战略评估后,决定向南撤退到哈德良长城为边界。但罗马人当时并没有完全撤出苏格兰:在纽斯特德英语Newstead的一个大型堡垒和七个较小的前哨基地至少一直维持到180年为止。

在163或164年行省边界复归哈德良长城之后的20年期间,罗马较为忧虑欧洲大陆的问题,主要是多瑙河附近行省的问题。考古学家发掘到不列颠埋藏硬币的窖藏的数量不断增加的线索可以指出当其时和平尚未完全实现。对比在苏格兰亦发现足够的罗马银币数量,两点都暗示比起正常的贸易往来,罗马人更可能通过向皮克特人进贡银币来加强条约的协定以换取边界的和平。

公元175年,一支由5500人组成的萨尔马提亚人的骑兵大军抵达不列颠尼亚,骑兵大军可能是为了增援一场未有记录的起义活动。哈德良长城在180年被皮克特人攻破,军团长或总督被杀,历史学家卡西乌斯·狄奥描述这是康茂德统治时期最严重的战争。乌尔皮乌斯·马塞勒斯英语Ulpius Marcellus被任命接替为不列颠尼亚总督,到184年他为行省赢得了新的和平,他仅仅需要面对来自自己军队的兵变问题。军团士兵对马塞勒斯的严厉性格感到不满,试图推举一位副将名叫凯雷利乌斯·普利斯库斯英语Caerellius Priscus去篡夺总督一职:尽管马塞勒斯拒绝辞职,但他幸运地能避过兵变活著离开了行省。不列颠尼亚的罗马军团继续其抗命行为:他们派遣了1500人的代表团前往罗马,要求处决罗马禁卫军禁卫军长官;蒂吉迪乌斯·佩伦尼斯英语Tigidius Perennis,他们觉得佩伦尼斯早些时候指派一位低级的骑士为不列颠尼亚的副将/司令官是羞辱他们。皇帝康茂德在罗马郊外会见了他们,并同意处决佩伦尼斯,但皇帝的决定只会让士兵觉得兵变是一个更可靠的谈判工具。

日后成为皇帝的佩蒂奈克斯被派往不列颠尼亚平息兵变并取得初步成功,不列颠尼亚的罗马军团重新恢复控制,但军团之间爆发了骚乱。佩蒂奈克斯遭到袭击差点丧命,并接著要求自己被召回罗马,在那里他短暂地继承康茂德留下的帝位,在192年成为罗马皇帝。

三世纪

[编辑]

罗马皇帝康茂德的死引发了一系列事变,最终导致内战。在佩蒂奈克斯短暂的统治后,数个帝位的竞争者出现了,包括塞提米乌斯·塞维鲁斯克洛狄乌斯·阿尔比努斯。后者是不列颠尼亚新总督,他似乎赢得当地部落的拥戴; 他同时还控制著三个罗马军团,使他成为潜在的有力竞争者。他以前的竞争对手塞维鲁斯答应给他"凯撒"的头衔,以换取阿尔比努斯支援进攻东部的佩斯切尼乌斯·奈哲尔。但奈哲尔一被消灭,塞维鲁斯就转向了他的不列颠尼亚盟友—阿尔比努斯很可能看到他将成为下一个目标,并且早已经在为战争做准备。

阿尔比努斯在195年渡海越过高卢,高卢各行省对他也表示支持,并在卢格杜努姆作为总部。塞维鲁斯于196年2月抵达,随后双方在此发生决定性的会战。阿尔比努斯险些获胜,但塞维鲁斯的援军抵达后在当日取得胜利,不列颠尼亚总督自杀身亡。塞维鲁斯很快清除了阿尔比努斯的支持者,并可能没收了不列颠大片土地作为惩罚。

阿尔比努斯的实例证明了不列颠尼亚带出的主要问题。为了维持行省的安稳,该省需要部署三个罗马军团的兵力:但同时这些军团的指挥权为野心勃勃的竞争者提供了理想的权力基础。倘若将这些军团部署到别的地方会剥夺该岛的驻军力量,使行省无力镇压对本土凯尔特部落的起义和防御对抗北方皮克特人盖尔人的侵扰。这些都是其他同样驻有重兵和外族接壤的帝国边境行省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总督阿尔比努斯不在期间不列颠北部陷入无政府状态。卡西乌斯·狄奥记述说: 新总督维鲁斯·鲁普斯英语Virius Lupus不得不从乖戾狂暴的北方部落米阿塔人英语Maeatae那里花上金钱以换取和平。后来任命的一众杰出的军人总督,他们接著都提醒指出; 罗马的敌人正在构成一个艰难的挑战,不列颠尼亚分裂成多个省份前的最后一任总督鲁修斯·阿尔芬努斯·塞内西奥英语Lucius Alfenus Senecio在207年给罗马的报告中对野蛮人的叙述: "叛乱者、掠夺了土地、战利品和制造了破坏"。作为叛乱的一方,当然必须是一个臣民—但米阿塔人显然并不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的臣民。总督塞内西奥要求增援或希望皇帝御驾亲征,尽管已经62岁了, 皇帝塞维鲁斯选择了后者。

考古学上的证据显示出塞内西奥任内一直在重建哈德良长城及其外的各个堡垒,塞维鲁斯与他的大军一抵达不列颠后,敌对部落立即求和。远道而来的皇帝没有取得一场胜利就离开,他很可能希望给他年青的儿子卡拉卡拉盖塔提供管理敌对野蛮人领土的第一手经验。

北部的战役, 公元208–211年

在208或209年罗马以塞维鲁斯为首展开对加勒多尼亚的入侵英语Roman invasion of Caledonia (208–210),有大约20,000名士兵向北移动,越过哈德良长城再贯穿苏格兰东部,与公元84年阿古利可拉的入侵路线相似。因受到北方部落游击队袭击骚扰与及被恶劣的地形拖慢了行军速度,塞维鲁斯无法在战场上与加勒多尼亚人相遇。皇帝的军队向北推进远至泰河,但入侵似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因为罗马与加勒多尼亚人定下了和平条约。到210年塞维鲁斯已经返回约克,哈德良长城再次成为帝国边境。他自称为不列塔尼库斯(意思是不列颠尼亚征服者) 但对于未有征服北部土地来说这个头衔所象征的意义不大,不列颠岛北部显然仍然在帝国的权威之外。另一个北方部落米阿塔人英语Maeatae,差不多立刻再次开战。卡拉卡拉动身出发前往讨伐英语Punitive expedition,但到随后的一年他患重病的父亲去世,他和他的兄弟盖塔离开该省,返回罗马称帝。

作为塞维鲁斯最后的决议之一,他试图通过将该省分割为上不列颠尼亚英语Britannia Superior下不列颠尼亚英语Britannia Inferior来解决强大和难以驾驭的不列颠总督问题。这使潜在的叛变活动被控制了近一个世纪。过去的历史资料为往后的数十年提供了小量资讯,行省分裂后的这一时期被称为"长久的和平"。尽管如此,从这个时期发掘到的窖藏数量增加,都表明不列颠的局势仍持续不稳。不列颠南部海岸建造了一连串的堡垒以抑制海盗行为: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堡垒的数量不断增加,最终成为撒克逊海岸堡垒英语Saxon Shore

在3世纪中叶,罗马帝国被蛮族入侵、叛乱和新的帝位觊觎者等危机震动了整个帝国。不列颠尼亚显然避过了这些灾难,但通货膨胀的加剧对其做成经济上的影响。当三世纪危机时, 上日耳曼行省下日耳曼行省总督波斯图穆斯英语Postumus在259年起兵反抗罗马皇帝加里恩努斯自立称帝,建立一个从罗马帝国分裂出去称之为高卢帝国的国家。不列颠尼亚为其疆域中的一部分直到274年奥勒良统一帝国为止。

大约在280年,一位罗马-布立吞人混血的军官名叫博诺苏斯(篡位者)英语Bonosus (usurper)指挥罗马海军日耳曼尼亚莱茵河舰队英语Classis Germanica, 当时日耳曼人成功将停泊的舰队船只烧毁。为了避免被惩罚,他宣称自己是罗马在日耳曼尼亚的殖民地科洛尼亚·阿格里皮娜英语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现今的科隆)的皇帝, 但马上被罗马皇帝马库斯·奥里利乌斯·普罗布斯击溃。其后不久,一位没有记载的不列颠尼亚总督英语List of governors of Roman Britain也试图发动叛变。普罗布斯派遣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联合的非正规军渡过英吉利海峡扑灭叛乱。

从286到296年发生的卡劳修斯的叛变英语Carausian revolt导致了一个短暂的不列颠帝国诞生。卡劳修斯是位门奈比人英语Menapii比利时高卢行省的其中一个贝尔盖部落,他是不列颠尼亚舰队海军指挥官; 当得知自己被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安下令判处死刑,罪名是煽动法兰克人撒克逊人海盗侵吞重获的财宝后起兵反抗。他巩固了对整个不列颠尼亚和高卢北部一些省份的控制,而在此其间马克西米安则忙于应付其他暴乱。288年的入侵行动未能推翻他,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紧张不安的和平时期,卡劳修斯发行印有自己头像的硬币并邀请罗马官方承认其帝位。293年罗马西部帝国的副帝君士坦提乌斯·克洛鲁斯对卡劳修斯发起第二次进攻,通过海陆两路包围叛军于热索里亚库姆港(现今的滨海布洛涅)。击败卡劳修斯后,君士坦提乌斯攻击了卡劳修斯其他的高卢保有地和法兰克人盟友,接著卡劳修斯的帝位被他的财务官阿列克图斯英语Allectus篡夺,君士坦提乌斯的罗马禁卫军近卫总长英语Praetorian prefect尤利乌斯·阿斯克列庇欧多图斯英语Julius Asclepiodotus率领一支入侵舰队在修咸顿附近登陆,并在一场陆战中击败了阿列克图斯,结束了不列颠帝国的政权。[21][22][23][24]

戴克里先的改革

[编辑]
一个罗马晚期行省位置的可能排列,瓦伦提亚行省英语Valentia (Roman Britain)在哈德良长城与安东尼长城之间。
另一个可能的位置排列,指出瓦伦提亚行省英语Valentia (Roman Britain)的其他可能位置

作为戴克里先改革的一部分,不列颠尼亚行省被整编成一个称为管区的帝国新行政区,从属于罗马皇帝驻节的近卫总长英语Praetorian prefect(皇帝的首席助理),从318年起首位管区最高行政长官:尤利乌斯·巴苏斯,君士坦丁大帝的儿子君士坦斯的近卫总长以奥古斯塔·特里沃鲁姆(现今的特里尔)为根据地。

在此之前近卫总长最初是军职,是罗马禁卫军的司令官,而总长一职在戴克里先改革前的规范人数是两个(不包括篡夺者)。统治管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的官职大约在318年首先出现后。有4 位充当地方首长的近卫总长在331年中被列出。可以肯定的是不列颠尼亚的管区代理官英语Vicarius(总长的助理代替行使职务)以伦蒂尼恩为根据地作为不列颠尼亚管区的首府,因为伦蒂尼恩已经有250年历史:伦蒂尼恩埃伯拉肯能继续作为新管区的省会运作;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行省领土被分割为较小的省份,行政和司法作为总督迄今的主要负责职务,到后来财务官在4世纪头30年慢慢逐步被裁撤后,总督承担了更多财政上的职责。

各地行省总督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剥夺军权的过程最终在314年完成),指挥权移交给军事统帅。文职和军事职权不再由同一名官员行使,直到5世纪中叶一位军事统帅被任命为上埃及总督是一个罕见的特例。而近卫总长代理官的任务是监督和协调总督的活动; 监测但不干涉地方财务部和皇室财产局的日常运作,代理官有自己的行政基础设施并担任地区武装部队的军需总监。简而言之,作为唯一拥有高级职权的文职官员,他对整个管区的行政机构的运作有一般监督权,对属于该管区的一众行省总督有直接控制权,虽然不是绝对的控制; 而其他两个财政部门(地方财务部和皇室财产局)则没有监管权。

4世纪初的维罗纳职官表英语Laterculus Veronensis,4世纪晚期的塞克斯图斯·鲁富斯英语Festus (historian)的著作以及5世纪早期的百官志波尔米乌斯·西尔维乌斯英语Polemius Silvius的著作都列出不列颠尼亚在若干变动后的四个行省名称: 第一不列颠尼亚行省第二不列颠尼亚英语Britannia Secunda凯撒马克西姆英语Maxima Caesariensis凯撒弗拉维亚英语Flavia Caesariensis; 所有这些行省似乎最初是由一位骑士阶级总督(Praeses英语Praeses)管理。5世纪资料来源列出不列颠第五个称为瓦伦提亚英语Valentia (Roman Britain)的行省并给予其总督最高的执政官阶级。[25]

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也提到瓦伦提亚行省,描述了狄奥多西乌斯伯爵在369年镇压苏格兰大阴谋英语Great Conspiracy后创设的。阿米阿努斯认为这是对一个从前失落的行省的一次重新的创造,[26] 这个说法导致一些人认为早期有一个第五行省以另一个名字存在(可能是神秘的"维斯帕西亚"?[来源请求]), 并引导其他人将瓦伦提亚行省的位置置于哈德良长城之外,在安东尼长城以南被罗马遗弃的领土上。

在此时期罗马重建各省和省会的详细资料,部分依靠于教会的记录。早期的教区模仿了帝国的等级制度,学者们使用公元314年的阿尔勒会议英语Council of Arles (314)的主教名单来重建各行省在不列颠的实际位置。不幸的是,该名单有明显的错误:不列颠尼亚代表团给予会的主教包括埃伯拉肯主教埃博拉库姆英语Eborius和两位来自伦蒂尼恩的主教。[29] 而名单的错误被后世的学者作多方面的校订:主教詹姆斯·厄谢尔提出有科洛尼亚·维克特伦西斯英语Camulodunum[30] 英国法学家约翰·塞尔登提出有"科洛"或"科洛尼·卡姆洛多英语Camulodunum",[31]亨利·斯佩尔曼英语Henry Spelman提出"科洛尼亚·卡姆洛多亚英语Camulodunum" [32](所有都是来自高车士打不同的名称); [34] 托马斯·盖尔英语Thomas Gale[35]约瑟夫·宾厄姆英语Joseph Bingham[36]提出"科洛尼亚·林迪英语Lindum Colonia"和罗伯特·亨利英语Robert Henry (minister) [37]提出"林杜姆英语Lindum Colonia"(都是现今的林肯市),然后伍斯特主教爱德华·斯蒂林弗利特英语Edward Stillingfleet[38]; 与弗朗西斯·撒克里英语Francis Thackeray因为一个印刷错误把原本称为伊斯卡·奥古斯塔英语Isca Augusta的一个罗马军团堡垒和定居点或罗马村庄读作科洛·伦蒂(现今威尔斯卡利恩英语Caerleon)。[28] 根据维罗纳职官表英语Laterculus Veronensis的一些手稿中,陪同主教的神父和执事被归入来自第四行省。

在12世纪,威尔斯的杰拉德描述了早期的不列颠教会行省首都教区主教想必是由传说的威尔斯的圣人英语List of Welsh saints费根英语Fagan (saint)德鲁维安英语Deruvian设立的。他把在威尔斯和英格兰西部的第一不列颠尼亚行省都主教,置于其首都"军团之城(伊斯卡·奥古斯塔)英语Isca Augusta"(现今的卡利恩英语Caerleon); 肯特和英格兰南部的第二不列颠尼亚英语Britannia Secunda在"杜罗伯尼亚英语Durovernum Cantiacorum" (现今的坎特伯里); 麦西亚和英格兰中部的凯撒弗拉维亚英语Flavia Caesariensis在"伦蒂尼亚" (现今的伦敦市); 英格兰北部的凯撒马克西姆英语Maxima Caesariensis在"埃伯拉肯"(现今的约克); 与及瓦伦提亚英语Valentia (Roman Britain)在"阿尔巴圣安德鲁斯"。[39][40]现代学者通常对最后一位都主教的设置有所争论:瓦伦提亚在哈德良长城或长城之外的某一个地方,但圣安德鲁斯的位置甚至越过了安东尼长城外,威尔斯的杰拉德似乎只是出于政治原因去维护其教会的古代制度。

一个近代共通对不列颠尼亚各行省的分布位置的重建,将凯撒马克西姆行省有执政官阶级的置于伦蒂尼恩,管区代理官基于此状况亦应该是位于此地:根据威尔斯的杰拉德的传统解释,第一不列颠尼亚行省位于不列颠西部,但根据在多布尼人英语Dobunni赛伦尼姆·多布尼姆英语Corinium Dobunnorum(现今的赛伦赛斯特)那里找到的一件文物提及到该省总督卢基乌斯·塞普提米乌斯的名字,因此首都应当移至该地; 凯撒弗拉维亚位于凯撒马克西姆的北部,其首都位于林杜姆英语Lindum Colonia(林肯市),与阿尔勒会议主教名单的一个修改吻合; [43] 第二不列颠尼亚与其首都位于北部的埃伯拉肯"(现今的约克)。瓦伦提亚行省被置于好几个可能的地点,有威尔斯以北的罗马要塞与城镇德瓦, 现今的车士打附近; 哈德良长城旁的卢古斯之地英语Luguvalium, 现今的卡莱尔附近; 与及哈德良长城和安东尼长城沿罗马道路德里街英语Dere Street之间。

四世纪

[编辑]

君士坦提乌斯·克洛鲁斯于306年返回不列颠尼亚,尽管他身体状况不佳,但仍意图挥军入侵不列颠北部,前几年亦重建了各行省的防御设施。有关他的征战,由于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因而所知甚少,但零碎的历史资料显示他到达了不列颠的最北边,在初夏赢得了一场重大战役,然后返回南方。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于306年7月25日在约克去世,其子君士坦丁陪伴在侧。君士坦丁大帝随后成功地利用不列颠作为他迈向帝位的起点,这与早期的不列颠篡位者阿尔比努斯不同。

本世纪中叶,不列颠尼亚行省效忠于篡位者马格嫩提乌斯,350年他在君士坦斯一世被暗杀后继位。在353年统治东部帝国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蒙斯·塞琉古战役英语Battle of Mons Seleucus中击败马格嫩提乌斯平定了叛乱,并在他死后,派遣皇帝的首席私人秘书保卢斯·卡泰纳英语Paulus Catena前往不列颠追捕马格嫩提乌斯的支持者。但追查馀党的任务恶化成为猎巫行动,迫使不列颠尼亚管区代理官英语Vicarius弗拉维乌斯·马丁努斯英语Flavius Martinus介入调查。当保卢斯以叛国罪的指控来反击马丁努斯的介入时,在绝望中的代理官用剑攻击了保卢斯企图刺杀他,但他最终失败而自杀身亡。

随著4世纪的进展,越来越多对不列颠岛的侵袭来自于欧洲东部的撒克逊人和西部的斯科特人(爱尔兰迁徙来的盖尔人)。一连串防卫海岸区域的堡垒大约从280年开始已经建成,但当撒克逊人,斯科特人和阿塔科蒂人英语Attacotti发动全面的袭击时[44],这些准备还是不足够的,加上与哈德良长城的驻军有明显的防卫意见分歧,迫使不列颠尼亚在367年屈服于外族的武力威胁下。这场危机,有时被称为蛮族阴谋或苏格兰大阴谋英语Great Conspiracy,最后由狄奥多西乌斯伯爵在369年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民事改革解决。

另一位篡位者马格努斯·马格西穆斯于383年高举旗帜在北威尔斯塞贡提乌姆英语Segontium(现今的卡纳芬)起兵发动叛乱,并渡海越过英吉利海峡。马格西穆斯控制著西部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在384年与皮克特人斯科特人的战役中赢取成功。他在欧洲大陆所获得的功绩需要来自不列颠驻军的支援,车士打和其他地方的堡垒似乎在这时期被弃守,触发爱尔兰人在北威尔斯发动袭击,并在当地定居。他的统治在388年结束,但并不是所有的不列颠驻军都回来:帝国的军事资源被利用于莱茵河多瑙河沿岸被过度延伸的防线上。大约在396年越来越多蛮族人进入不列颠。西罗马帝国执政官斯提里科率军领导了一次成功的征伐。不列颠尼亚似乎在399年恢复和平,而且驻军很可能没有被下令有进一步的行动; 由401年开始更多的罗马军团被撤出不列颠[45] [46],以支援对亚拉里克一世的战争。

罗马统治的终结

[编辑]
公元410年的不列颠尼亚

历史学家的传统观点认为罗马在5世纪初正处于广泛的经济衰退,这个观点都是由米哈伊尔·罗斯托夫采夫的著作中所了解到的。但一致的考古证据正诉说著另一个故事,人们接受的观点亦正在重新评估中。学者一致同意当时的一些城市面貌:城市里的房屋更华丽但数目变得更少,除了防御设施工事,新的公共建筑停止建造,一些现存的建筑被废弃,而且在一个称为"暗土英语Dark earth"的考古地平线的沉积物亦指出当时城市里附近范围的园林数目增加。[47] 3世纪晚期在西尔切斯特原本用作为教堂,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巴西利卡转变为工业用途,这种转变毫无疑问是官方默许的,这亦是标志著早期阶段罗马对不列颠的去城市化。[48] 据信一些现存的罗马建筑遗址被废弃的时间,比之前认为的时期要晚。许多建筑物改变了用途,但没有被拆毁。蛮族的袭击越来越多,但这些袭击都集中在脆弱的农村部落区,而不是城镇。这个时期的一些豪华别墅,如拉特兰大卡斯特顿英语Great Casterton告罗士打郡赫克莱科特英语Hucclecote都铺上了新的马赛克地板,表示经济衰退问题的影响可能是有限和零碎的。许多人在5世纪罗马放弃不列颠之前经历了一些衰退; 但圣派翠克的故事表明罗马别墅仍然被占用,至少直到430年为止。而特别例外的是维鲁拉米恩赛伦赛斯特在此时期仍有新建筑在施工。一些城市中心,如坎特伯里罗克斯特英语Wroxeter温彻斯特告罗士打在5世纪和6世纪仍然活跃,周围仍环绕著大型农庄。

到4世纪最后的25年,城市里的生活普遍变得不那么紧张,在378至388年间铸造的硬币数量非常稀少,这都表明了该时期结合了以下等问题,包括经济下滑、罗马军团人数减少、支付士兵和官员报酬问题或马格努斯·马格西穆斯在383-387年篡位期间的不稳定状况。硬币的流通量在390年代有所增加,但从未达到先前数十年的水平。铜币在402年后变得非常罕见,然而从埋藏在窖藏中的银币和金币数量了解到,即使人们没有花掉,硬币仍然被保存在该省。到407年很少有新的罗马硬币在市面流通,到430年硬币可能已经被放弃作为交易方法。大致在同一时期结束大量生产拉坯陶器制品; 富裕的人继续使用金属和玻璃器皿,而穷人制做低级的"灰沈器皿"或使用皮革或木制器皿。

后罗马不列颠时代

[编辑]

接近4世纪末不列颠受到蛮族袭击的压力越来越大,岛上没有足够的军队来发动有效的防御。罗马军团推举了两个令人失望的篡位者之后,选择拥护了一名士兵君士坦丁三世成为西罗马帝国的皇帝。他渡海越过高卢,但被实际的西罗马帝国皇帝霍诺留击败; 目前还不清楚有多少军团士兵留下或曾经返回不列颠,或者是否曾经被不列颠尼亚总司令官重新任命部署岛上。408年撒克逊人的入侵显然被罗马化的布立吞人所击退,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佐西姆斯记载了当地人在409年驱逐了罗马文官政府机构。佐西姆斯可能指的是居于阿摩里卡布列塔尼人所发起的巴考迪叛乱,因为他描述了起义馀波之后,所有阿摩里卡和高卢其他地区如何仿效不列颠人。410年西罗马皇帝霍诺留的一封书信传统上被视为拒绝不列颠尼亚的求助,但它可能是写给布鲁提乌姆博洛尼亚的。[49][50][51][52]。随著罗马帝国军政阶层的离去,行政和司法职权下放到各市政当局,地方军阀逐渐在不列颠各地出现,社会上仍然沿用罗马化-不列颠的观念和习俗。历史学作家斯图尔特·莱科克英语Stuart Laycock研究了这一过程,并突显出不列颠部落从前罗马和罗马时期到后罗马各王国时期的连续性要素。[53]

在不列颠的传统中,异教徒撒克逊人受地方军阀沃蒂根英语Vortigern的邀请来到不列颠岛,协助打击皮克特人爱尔兰人的侵扰[44][54][55]。(日耳曼人迁移入不列颠尼亚可能在更早前已经开始发生。有证据记录,例如日耳曼辅助部队在1世纪和2世纪支援不列颠的罗马军团。新出现的叛乱者,使地区陷入一系列战争,最终导致600年撒克逊人占领了不列颠低地,开始建立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的统治时代[55]。大约在这个时间,许多布立吞人逃到布列塔尼半岛布立吞尼亚英语Britonia(加利西亚)和爱尔兰岛,后罗马时期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日子是446年的布立吞人的呻吟英语Groans of the Britons,西罗马帝国的军事统帅埃提乌斯没有回应布立吞人/不列颠人的哀求,派兵援助对抗撒克逊人入侵。另一事件是577年的迪拉姆战役英语Battle of Deorham巴斯赛伦赛斯特告罗士打等重要城市沦陷,撒克逊人到达不列颠西部海域。

历史学家普遍反对该时期的亚瑟王历史,根据中世纪晚期传说,他应该是抵御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的不列颠人领袖。[56]

参见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George Patrick Welsh. Britannia: the Roman Conquest and Occupation of Britain. 1963: 27–31. 
  2. ^ Julius Caesar,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IV 20–36 (拉丁语) 
  3. ^ Julius Caesar,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V 8–23 (拉丁语) 
  4. ^ Cassius Dio, Historia Romana [Roman History], 49.38,53.22, 53.25 (拉丁语) 
  5. ^ Keith Branigan. Peoples of Roman Britain: The Catuvellauni. Sutton Publishing. 1985. ISBN 978-0-86299-255-2. 
  6. ^ John Creighton. Coins and power in Late Iron Age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21-07-11]. ISBN 978-1-139-431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7. ^ Cassius Dio, Historia Romana, 59.25 (拉丁语) 
  8. ^ Cassius Dio, Historia Romana, 60.19–22 (拉丁语) 
  9. ^ Tacitus, Annals, 14.32 
  10. ^ Tacitus, Annals, 14.34 
  11. ^ Graham Webster. The Roman Imperial Army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enturies AD New ed of 3rd revised.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8: 66 [2021-07-11]. ISBN 978-0-8061-30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12. ^ John Manley (archaeologist)英语John Manley (archaeologist). AD 43: The Roman Invasion of Britain: a Reassessment. The History Press. 2002. ISBN 978-0-7524-1959-6. 
  13. ^ Tacitus, Annals, 12:31–38 
  14. ^ Tacitus, Agricola, 14.17 
  15. ^ Tacitus, Annals, 14.29–39 
  16. ^ Cassius Dio, Historia Romana, 62.1–12 (拉丁语) 
  17. ^ Suetonius, 罗马十二帝王传, 18 
  18. ^ Tacitus, Agricola, 16–17 (拉丁语) 
  19. ^ Tacitus, 塔西圖斯, 1.60, 3.45 
  20. ^ Tacitus, Agricola, 18.38 (拉丁语) 
  21. ^ Anonymous, Panegyrici Latini英语Panegyrici Latini, VIII.10 
  22. ^ 维克多 (古罗马). Liber de Caesaribus [Book of Caesars]. . 39 (拉丁语). 
  23. ^ 欧特罗皮乌斯. Breviarium historiae Romanae [Abridgement of Roman History]. . 21–22 (拉丁语). 
  24. ^ 保卢斯·奥罗修斯, Historiae Adversus Paganos [Seven Books of History Against the Pagans], 7.25 (拉丁语) 
  25. ^ 维罗纳职官表名单实际上包括一个备忘录,即不列颠尼亚管区有六个行省,但然后只列出四个。塞克斯图斯·鲁富斯列出六个行省,包括非常令人怀疑的"奥克尼行省"。有一些学者争论,最初的改革只建立了三个行省:第一不列颠尼亚,第二不列颠尼亚与凯撒不列颠尼亚,后来被细分为弗拉维亚和马克西姆。
  26. ^ 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 Rerum gestarum Libri XXXI [31 Books of Deeds]. a. 391 AD. (拉丁语) Translated by Charles Duke Yonge英语Charles Duke Yonge. Roman History, Vol. XXVIII, Ch. III. Bohn (London), 1862. Hosted at Wikisource.
  27. ^ Labbé, Philippe英语Labbé, Philippe & Gabriel Cossart英语Gabriel Cossart (eds.) Sacrosancta Concilia ad Regiam Editionem Exacta: quae Nunc Quarta Parte Prodit Actior [The Sancrosanct Councils Exacted for the Royal Edition: which the Editors Now Produce in Four Parts], Vol. I: "Ab Initiis Æræ Christianæ ad Annum CCCXXIV"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Christian Era to the Year 324"], col. 142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ypographical Society for Ecclesiastical Books (Paris), 1671.
  28. ^ 28.0 28.1 Thackery, Francis. Researches into the Ecclesiastical and Political State of Ancient Britain under the Roman Emperors: with Observations upon the Principal Events and Characters Connected with the Christian Religion, during the First Five Centuries, pp. 272 f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 Cadell (London), 1843.
  29. ^ "Nomina Episcoporum, cum Clericis Suis, Quinam, et ex Quibus Provinciis, ad Arelatensem Synodum Convenerint" ["The Names of the Bishops with Their Clerics who Came Together at the Synod of Arles and from which Province They Came"] from the Consilia[27] in Francis Thackery英语Francis Thackery[28] (拉丁语)
  30. ^ Usserius, Jacobus [詹姆斯·厄谢尔]. Britannicarum Ecclesiarum Antiquitates, Quibus Inserta Est Pestiferæ adversus Dei Gratiam a Pelagio Britanno in Ecclesiam Inductæ Hæreseos Historia [Antiquities of the Britannic Churches, into Which Is Inserted a History of the Pestilent Heretics Introduced against the Grace of God by Pelagius the Briton into the Church], Vol. I., Ch. VIII, (Dublin), 1639. Reprinted as The Whole Works of the Most Rev. James Ussher, D. D. Lord Archbishop of Armagh, and Primate of All Ireland, Vol. V, Ch. VIII, p. 236. Hodges, Smith, & Co. (Dublin), 1864. (拉丁语)
  31. ^ Eutychius Ægyptius [Eutychius the Egyptian]. Edited, translated, & with commentary by Ioannes Seldenus [John Selden]. Ecclesiæ suæ Origines [Origins of His Church], p. 1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 & T. Whitaker for Richard Bishop (London), 1642. (拉丁语)
  32. ^ Henricus Spelman [Henry Spelman英语Henry Spelman] Concilia, Decreta, Leges, Constitutiones, in Re Ecclesiarum Orbis Britannici. Viz. Pambritannica, Pananglica, Scotica, Hibernica, Cambrica, Mannica, Provincialia, Dioecesana. Ab initio Christianæ ibidem Religionis, ad nostram usque ætatem [Councils, Decrees, Laws, Constitutions, Regarding the Churches of the Britannic Sphere. To wit, Great Britain, England, Scotland, Ireland, Wales, Man, Provincial, Diocesan. From the start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there to our very age], Vol. I, Index, p. 63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ichard Badger (London), 1639. (拉丁语)
  33. ^ Usserius, Vol. I, Ch. V, reprinted as Ussher, Vol. V, p. 82. (拉丁语)
  34. ^ Although Ussher refers the reader to his earlier discussion of the 28 Cities of Britain英语28 Cities of Britain, which notes that "Cair Colun" may refer to either Colchester in Essex or to a settlement in 梅里奥尼斯郡. [33]
  35. ^ Gale, Thomæ [Thomas Gale]. Antonini Iter Britanniarum [Antoninus's Route of the Britains], "Iter V. A Londinio Lugvvallium Ad Vallum" [Route 5: From Londinium to Luguvalium at the Wall], p. 96. Published posthumously & edited by R. Gale. M. Atkins (London), 1709. (拉丁语)
  36. ^ Bingham, Joseph英语Bingham, Joseph. Origines Ecclesiasticæ: The Antiquitie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With Two Sermons and Two Letters on the Nature and Necessity of Absolution. Reprinted from the Original Edition, {{{2}}} With an Enlarged Analytical Index. Vol. I, Book IX, Ch. VI, §20: "Of the British church in England and Wales", p. 396. Henry G. Bohn (London), 1856.
  37. ^ Henry, Robert. The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 from the First Invasion of It by the Romans under Julius Cæsar. Written on a New Plan, 2nd ed., Vol. I, Ch. 2, s2, p. 143. 1st ed. published by T. Cadell (London), 1771. Reprinted by P. Byrne & J. Jones (Dublin), 1789.
  38. ^ Stillingfleet, Edward英语Stillingfleet, Edward. Origines Britannicæ: or, the Antiquities of the British Churches with a Preface, concerning Some Pretended Antiquities Relating to Britain, in Vindication of the Bishop of St. Asaph, New Ed., pp. 77 f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m. Straker (London), 1840.
  39. ^ Giraldus Cambriensis 威尔士的杰拉德. De Inuectionibus [On Invectives], Vol. II, Ch. I, in Y Cymmrodor: The Magazine of the Honourable Society of Cymmrodorion, Vol. XXX, pp. 130–1. George Simpson & Co. (Devizes), 1920. (拉丁语)
  40. ^ 威尔士的杰拉德. Translated by W.S. Davies as The Book of Invectives of Giraldus Cambrensis in Y Cymmrodor: The Magazine of the Honourable Society of Cymmrodorion, Vol. XXX, p. 16. George Simpson & Co. (Devizes), 1920.
  41. ^ Beda Venerabilis [The Venerable Bede]. Historia Ecclesiastica Gentis Anglorum [Th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Vol. II, Ch. XVI. 731. Hosted at Latin Wikisource. (拉丁语)
  42. ^ Bede. Translated by Lionel Cecil Jane英语Lionel Cecil Jane as Th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Nation, Vol. 2, Ch. 16. J.M. Dent & Co. (London), 1903. Hosted at Wikisource.
  43. ^ Bede also references a Provincia Lindisi or prouinciae Lindissi, which was a later Saxon territory at the time of the Gregorian mission英语Gregorian mission.[41][42]
  44. ^ 44.0 44.1 Morris(1998年),第56-62页
  45. ^ Jones(1998年)第164-168页
  46. ^ Jones(1998年)第246页
  47. ^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late 4th-century urban collapse is analysed by Simon Esmonde Cleary. The Ending of Roman Britain. 2000. ; the "de-romanisation" of Britain is the subject of several accounts by Richard Reece, including "Town and country: the end of Roman Britain", World Archaeology 12 (1980:77–92) and "The end of the city in Roman Britain", in J. Rich (ed.), The City in Antiquity (1992:136-44); Simon T. Loseby. Power and towns in Late Roman Britain and early Anglo-Saxon England. Gisela Ripoll; Josep M. Gurt (编). Sedes regiae (ann. 400–800). Barcelona. 2000. 326f [202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5) (拉丁语).  makes a strong case for discontinuity of urban life.
  48. ^ Michael Fulford. Excavations .... Antiquaries. 1985, 65: 39–81. , noted in Loseby (2000)
  49. ^ Sam Moorhead; David Stuttard. The Romans who Shaped Britain. London: Thames & Hudson. 2012: 238. ISBN 978-0-500-25189-8. 
  50. ^ Gildas.The Ruin of Britain. What Gildas had to say about the letter to Aëtiu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1. ^ Dark(2000年),第29页
  52. ^ Esmonde Cleary. The Ending of Roman Britain. pp.137 - 138.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Rescript of Honorius' may have been for a place in southern Italy rather than Britain and that the chronology is wrong
  53. ^ Stuart Laycock. Britannia: the Failed State. The History Press. 2008. ISBN 978-0-7524-4614-1. 
  54. ^ Myres(1989年),第14页
  55. ^ 55.0 55.1 Morris(1998年),第75页
  56. ^ Higham, Nicholas J. King Arthur: The Making of the Legend.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978-0-300-21092-7.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