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抗日战争战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抗日战争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国境内所规划的战区划分。以国民革命军为主体所划分的此战区,最初所辖范围为长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东江苏为主,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及日军占领区域,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一般来说,此作战区划分是以陆军作战为主。

简介

[编辑]

就战略与兵力言,1937年战区划分,是以第三战区为重心,保卫,期间也发生长达三个月的淞沪会战。1938年战区划分,则以华中地区的第四第五第六战区为主,整编主要是为了“持久抗战,巩固武汉核心”,战略目的则在于“东保津浦,西守道清”。另一方面,位于武汉国民政府,以修正《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方式,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定为战时政府之实质统治机构,也将统率国军的委员长取代了国民政府主席成为中国实际领导人。

1938年11月中旬,中国军队于临时首都武汉组织武汉保卫战失利,加上华南战场重要据点广州亦极为危险,至此,中华民国政府再度迁都至重庆。为了此战略异动变数,加上兵士折损众多,战区同年年底至翌年年初予以大幅度更动。而跟随战区,中日战争第一期之第二及三阶段亦告正式结束,而中国也正式迈入以重庆为根据地的第二期抗日战争。

1939年至1943年,随战争型态趋于固定,战区除了小更动之外,并无太大变化。1944年则因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成立,战区再度予以更新。除了将中国战区涵盖缅甸越南之外,更增加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三方面军。1945年中日战争末期,为了反攻及9月之后的胜利受降准备,战区扩充为十二战区并维持方面军设置。值得一提的是,以接受日军投降及遣返日俘为主的最后一次战区划分,因受苏联红军进军东北等因素影响,受降区或战区并未涵盖长城以北。

沿革

[编辑]

“战区”的编制原为军事委员会为抗日所作的军事作战布署,抗战前夕为五个战区,至1945年增至十二个战区。这些战区分别受到各地行营指导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根据1937年8月12日中央常务委员会暨国防会议决议:改国防会议为国防最高会议,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大本营,蒋介石委员长兼陆海空军大元帅,不另设大本营,组织统帅部,统一指挥全国陆、海、空军。行政院所属军政部海军部,归军事委员会兼管。

1945年后,各战区陆续取消或改制。


1937年8月20日,军事委员会颁布战区及战斗序列,成立五个战区:


1938年2月,军事委员会重新划分战区


1938年11月军令部南岳召集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撤销广州、重庆、西安行营,增设直属于军事委员会的战地党政委员会,并根据战局变化对战区进行了调整。

因南北战区相距数千里,难于统一指挥,1938年11月,军事委员会设立桂林行营天水行营,分任西南、西北各战区的作战指挥。


1939年2月,撤销重庆行营,改在成都西昌分别设立成都行辕西昌行辕

1940年4月,桂林行营改组为桂林办公厅。

1943年11月,裁撤桂林办公厅。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重庆国民政府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主要是为了接收日本占领区与对抗中国共产党做好准备。

战区列表

[编辑]
战区 所辖地区
(1937年8月底)
司令长官
(1937年8月底)
所辖地区
(1938年初)
司令长官
(1938年初)
所辖地区
(1945年2月)
司令长官
(1945年2月)
第一战区 河北北部、山东北部 蒋介石
(9月改为程潜)
河南安徽北部 卫立煌 陕西南部 胡宗南
第二战区 山西察哈尔绥远 阎锡山 山西陕西北部 阎锡山 阎锡山
第三战区 江苏浙江 冯玉祥
(后由蒋介石兼)
浙江福建江苏安徽南部 顾祝同 顾祝同
第四战区 广东福建 何应钦 广东广西 何应钦 -- --
第五战区 山东南部、江苏北部 蒋介石
(后由李宗仁任)
安徽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 李宗仁 刘峙
第六战区 湖北西部 孙连仲
第七战区 广东 余汉谋
第八战区 绥远宁夏甘肃青海 蒋介石(兼) 朱绍良
第九战区 湖北南部、湖南江西 陈诚
(薛岳代理)
薛岳
第十战区 陕西 蒋鼎文 安徽 李品仙
第十一战区 北平天津华北 孙连仲
第十二战区 傅作义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刘凤翰著,《国民党军事制度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241页。
  2. ^ 2.0 2.1 2.2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2007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第15页。
  3. ^ 3.0 3.1 3.2 3.3 刘凤翰著,《国民党军事制度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

来源

[编辑]
书籍
  • 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1982年,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