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
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是由大爆炸產生的中微子構成的背景輻射。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類似,它們都是大爆炸的餘暉。這些中微子有時又稱作「殘留中微子」。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始於宇宙誕生後379,000年,而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則起始於宇宙誕生後2秒鐘。據估計,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的溫度大概為K;每立方釐米宇宙空間就有大約300個殘留中微子存在, 1.95 [1][2]但因爲低能量中微子和正常物質僅有極其微弱的相互作用,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極難檢測,也許永遠無法直接觀測。但是有大量間接證據表明,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的確存在。
估計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的溫度
[編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已經由實驗測定。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的溫度可以通過理論估計。在中微子同其他物質解耦之前,宇宙主要由中微子、電子、正電子和光子構成,並處於熱平衡狀態。當溫度降低到大約MeV時, 2.5 中微子同其他物質發生分離。這時中微子和光子還處在同一溫度。當溫度進一步下降到電子的質量時,絕大多數電子和正電子發生湮滅,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光子在吸收了這些能量和熵後溫度升高。如果我們假設宇宙的熵在電子-正電子湮滅後保持不變,那麽光子在電子-正電子湮滅之前和之後的溫度比就是今天光子和中微子的溫度比。因為
- ,
- ,
T0和T1分別代表電子-正電子湮滅前、後的溫度。電子-正電子湮滅後的宇宙溫度,即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g0由粒子本身決定:[3]
- 光子:g0=2,因爲它們是玻色子。
- 電子:g0=2;正電子:g0=7/8。它們都是費米子。
對光子來説,g1=2。所以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Tγ等於K。 2.725 [4]所以我們得出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的溫度Tν約等於K。 1.95
上述討論僅適用於零靜止質量的中微子。
宇宙中微子背景輻射存在的間接證據
[編輯]標准模型的預測和實際觀測
[編輯]現在發現中微子有三種不同「味」:電子中微子(符號為)、μ中微子(符號為)和τ中微子(符號為)。標準模型理論預言有效中微子類型數量為Nν ≃ 。 3.046[5] 因爲Nν決定了太初核合成中某些輕元素的豐度,這個量可以用實驗決定。通過對宇宙中核素4
He
和2
D
的觀測得出Nν = +0.70
−0.65(置信區間=68%)。 3.14[6] 這個結果同標準模型得到的理論值相當接近。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與中微子背景輻射的相互作用
[編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與中微子背景輻射存在微妙的相互作用。因此,通過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亦可得到有效中微子類型數量Nν。這為標準理論的預測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第三方佐證。通過分析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五年來的數據、Ia型超新星積累的數據以及對重子聲學震蕩的研究得出Nν = +0.88
−0.86(置信區間=68%)。 4.34[7]更靈敏的普朗克探測器有可能會在此基礎上將誤差降低一個量級。[8]
參考資料
[編輯]- ^ Lazauskas, R. ; Vogel, P.; Volpe, C. Charged current cross section for massive cosmological neutrinos impinging on radioactive nuclei. Journal of Physics G. 2008, 35: 025001 arXiv:0710.5312., page 3, 1st paragraph
- ^ Vogel, Petr. How difficult it would be to detect Cosmic Neutrino Background? (PDF). lbl.gov. [2013-03-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5-16).
- ^ Steven Weinberg. Cos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51 [2013-03-12]. ISBN 978-0-19-8526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5).
- ^ Fixsen, Dale; Mather, John. The Spectral Results of the Far-Infrared Absolute Spectrophotometer Instrument on COB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81 (2): 817–822. Bibcode:2002ApJ...581..817F. doi:10.1086/344402.
- ^ Mangano, Gianpiero; et al. Relic neutrino decoupling including flavor oscillations. Nucl.Phys.B. 2005, 729 (1–2): 221–234. Bibcode:2005NuPhB.729..221M. arXiv:hep-ph/0506164 . doi:10.1016/j.nuclphysb.2005.09.041.
- ^ Cyburt, Richard; et al. New BBN limits on physic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 from He-4. Astropart.Phys. 2005, 23 (3): 313–323. Bibcode:2005APh....23..313C. arXiv:astro-ph/0408033 . doi:10.1016/j.astropartphys.2005.01.005.
- ^ Komatsu, Eiichiro; et al. Seven-Year Wilkinson Microwave Anisotropy Probe (WMAP) Observations: Cosmological Interpretati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2010, 192 (2): 18. Bibcode:2011ApJS..192...18K. arXiv:1001.4538 . doi:10.1088/0067-0049/192/2/18.
- ^ Bashinsky, Sergej; Seljak, Uroš. Neutrino perturbations in CMB anisotropy and matter clustering. Phys.Rev.D. 2004, 69 (8): 083002. Bibcode:2004PhRvD..69h3002B. arXiv:astro-ph/0310198 . doi:10.1103/PhysRevD.69.08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