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 (政治勢力)
建制派(英語:The Establishment[1];the establishment parties[2];the establishment camp)是指支持主流與傳統、主張維護現有體制的政治勢力[3]。這一術語用於描述控制政體或組織的統治集團或精英,可能存在於一個封閉的社會團體(該團體選擇自己的成員),或在特定機構中根深蒂固的精英階層。可以行使控制權的任何相對較小的階級或人群都可以被稱作「建制派」。相反,在社會學術語中,任何不屬於「建制派」的人都可能被標記為與「局內人」相對的「局外人」[4]。反威權主義和反建制意識形態質疑建制派的合法性,它們甚至將建制派對社會的影響視為反民主。
「建制派」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美國思想家、文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英語:Ralph Waldo Emerson)於1841年12月9日在波士頓共濟會神廟發表的名為「保守派」("The Conservative")的演講,他認為,保守主義從來沒有把腳伸向前方,在它這樣做的時候,它不是建制,而是改革[5]。
現代意義上的「建制派」由英國記者亨利·菲爾利(英語:Henry Fairlie)普及,1955年9月,他在倫敦《旁觀者》雜誌上將由知名的、有良好關係的人組成的網絡定義為「建制派」。他寫道:
“ | 「建制派」不僅指公共權力中心——雖然他們肯定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指行使權力的整個官方和社會關係矩陣。除非公眾認識到權力是在社會上行使的,否則便無法理解英國(更具體地說是在英格蘭)的權力是如何行使的。[6] | ” |
此後,「建制派」這個詞迅速被倫敦各地的報刊雜誌所採用,這令菲爾利名聲大噪[7]。《牛津英語詞典》引用了菲爾利的專欄作為「建制派」一詞的起源。這一術語很快在討論許多其他國家的權力精英時變得很有用。它在許多其他語言中被用作借詞[8]。在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ASA),「建制派」一詞經常被那些抗議控制組織的小集團的人使用。1968年,一些美國學者組建了「社會學解放運動」(Sociology Liberation Movement,SLM),以否定美國社會學協會本身的領導地位,SLM稱ASA為「美國社會學中的建制派」[9]。
概念溯源
[編輯]在1968年《紐約客》的一篇文章中,菲爾利(Henry Fairlie)稱,他發明了現代政治意義上的「建制派」一詞。不過,他將「建制派」一詞的使用追溯到美國思想家、文學家愛默生在1841年的名為「保守派」的演講中。菲爾利在1955年寫到兩名英國外交官失蹤事件時,用「建制派」一詞來指稱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不過,菲爾利對這個概念的定義似乎並不明確。在他看來,這個詞可以指稱類似於總理這樣的公共權力中心,也可以指其他各種有權勢的人,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的負責人和《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編輯[10]。
美國
[編輯]在美國政治中,就有「民主黨建制派」(Democratic establishment)、「共和黨建制派」(Republican establishment)的說法,指稱這些政黨內的傳統與保守力量。
愛爾蘭
[編輯]在愛爾蘭共和國,「官方愛爾蘭」(Official Ireland)即愛爾蘭「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它是一個廣泛使用的術語,通常用來指稱主流媒體、天主教會以及各政黨中最有權勢的人物[11]。
香港及澳門
[編輯]「建制派」一詞也用於香港政治,與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作並效忠於他們的政黨、社區團體、商會、工會以及個人等都被貼上「親北京」或「親建制派」 的標籤(多數通常是自我標榜)。這個詞最早出現在2004年[12]。
參考文獻
[編輯]- ^ 2020美国大选极具争议的候选人(上):加伯德为何威胁到民主党建制派与主流媒体?. 關鍵評論網. 2019-08-07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 ^ 世界著名政治学家评民粹主义(二). 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 2017-03-28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30).
- ^ 新闻英语:香港亲北京阵营为何叫“建制派”?.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2019-11-27 [2020-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 ^ Elias, Norbert; Martins, Herminio; Whitley, Richard.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s and Hierarchies. Dordrecht: Reidel. 1982: 40 [2020-06-29]. ISBN 978-90-277-13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Those who are outsiders, in relation to a given establishment, as a rule, have on their part resources needed by the establishments' members [...]. Established and outsiders, in other words, have specific functions for each other. No established-outsider relationship is likely to maintain itself for long without some reciprocity of dependence. [...] Members of an establishment usually are very careful to maintain and, if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high dependence ratio of their outsider groups and thus the power differentials between these and themselves.
- ^ The Conservative. emersoncentral.com. [2020-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4).
- ^ Fairlie, Henry. Political Commentary. The Spectator. 1955-09-23.
- ^ In saying, "There are always two parties, the party of the Past and the party of the Futu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Movement." Ralph Waldo Emerson in 1882 used the term in a somewhat similar sense but his usage but was not picked up by writers. See Henry Fairlie. Evolution of a Term. The New Yorker. 1968-10-19 [2020-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and Darrel Abel, Democratic Voices and Vistas (2002) p. 2.
- ^ Ruth Wodak, "The 「Establishment」, the 「Élites」, and the 「People」."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16.4 (2017): 551-565.
- ^ Barcan, Alan.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reality. 1993: 150.
- ^ People Keep Talking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What Is It, Anyway?.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16-02-11 [2020-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4).
- ^ Elaine Byrne, "OFFICIAL IRELAND" McGill Summer School 201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onny Shiu-Hing Lo, Steven Chung-Fun Hung, and Jeff Hai-Chi Loo.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 as Flagship of China's United Front Work." in China's New United Front Work in Hong Kong (Palgrave Macmillan, Singapore, 2019) pp. 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