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威廉·赫爾曼·科爾貝
阿道夫·威廉·赫爾曼·科爾貝 | |
---|---|
出生 | 德意志邦聯漢諾威王國哥廷根附近的艾利豪森 | 1818年9月27日
逝世 | 1884年11月27日 德意志帝國薩克森王國萊比錫 | (66歲)
居住地 | 德國/英國 |
國籍 | 德國 |
母校 | 馬爾堡大學 |
知名於 | 柯爾貝電解, 科爾貝-施密特反應 科爾貝腈合成反應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有機化學 |
機構 | 馬爾堡大學 萊比錫大學 |
博士導師 | 羅伯特·威廉·本生 弗里德里希·維勒 |
博士生 | 彼得·格里斯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扎伊采夫 西奧多·庫爾提斯 恩斯特·奧托·貝克曼 卡爾·格雷貝 康斯坦丁·法勒伯格 奧斯卡·勞 米科萊·門舒金 弗拉基米爾·瓦西里耶維奇·馬爾科夫尼科夫 雅可布・佛爾哈德 路德維格·蒙德 亞歷山大·克倫·布朗 麥克斯韋·辛普森 費特里克·古特里 |
阿道夫·威廉·赫爾曼·科爾貝(德語:Adolph Wilhelm Hermann Kolbe,又譯柯爾伯、柯爾貝、科爾被,1818年9月27日—1884年11月25日),德國化學家。
生平
[編輯]科爾貝生於漢諾威王國哥廷根附近的艾利豪森,是一名新教牧師的長子。13歲時,他進入哥廷根中學學習,並借住在一名教授家中。6年後,他獲得畢業證書並於1838年春天進入哥廷根大學學習化學,師從弗里德里希·維勒。1842年,他進入馬爾堡大學,成為羅伯特·威廉·本生的一名助手,並於 1843年獲得博士學位。1845年,他成為萊昂·普萊費爾的助理,並結識了愛德華·弗蘭克蘭德。1847年他開始參與編寫由尤斯圖斯·馮·李比希、維勒與約翰·克里斯蒂安·潑根多夫主編的《純粹與應用化學詞典》,同時還編寫了一些重要的教科書。1851年,科爾貝接替本生成為馬爾堡大學教授,並於1865年前往萊比錫大學。
1853年,他與威廉·馮·巴德勒本少將的女兒夏洛特結婚。直至他的妻子於1876年過世,他們共度過了23年的美滿婚姻,並育有四子。他於1884年在萊比錫死於心臟病。
研究
[編輯]雖然維勒已於1828年成功合成了尿素,但直到19世紀40年代,許多化學家仍相信有機化合物只能以生物經「生命力」合成得到。科爾貝堅持有機物可由無機物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合成並發展了這一觀點。他在1843至1845年間用二硫化碳通過幾步合成了乙酸證明了這一觀點。通過修改自由基理論,他對奠定結構化學的基礎做出了貢獻。他還預測了仲醇與叔醇的存在,這一猜想不久就由合成證明了。
他研究了脂肪酸和其他有機羧酸鹽電解生成烴的反應,這一反應被稱為柯爾貝電解。[1] 他提出了一種合成水楊酸的反應,被稱作科爾貝-施密特反應,這一反應被廣泛用於阿司匹林的合成。[2]還有一種合成腈的反應被稱作科爾貝腈合成反應。
科爾貝最早使用「合成」(德語:synthese;英語:synthesis)這個詞表示現代意義上的有機合成。
他與愛德華·弗蘭克蘭德一同發現腈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為相應的羧酸。
爭議
[編輯]1870年到1884年間,作為《應用化學雜誌》(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hemie)的編輯,科爾貝嚴厲地評價其他人的工作,有人懷疑他是否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他不能容忍他視為投機的現代結構理論,並試圖通過他的著作從他視為禍害的這一理論中把自己心愛的化學挽救出來。
他拒絕接受結構化學,特別是凱庫勒提出的苯環結構,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的不對稱碳原子理論,以及阿道夫·馮·拜爾對化學命名法的改革,並在《應用化學雜誌》上發表謾罵文章。他的一些言語表明了他與結構化學之間的矛盾:「……拜爾是一名出色的實驗化學家,但他是一個經驗主義者,缺乏判斷力與能力,他對他的實驗的解釋表明他缺乏對科學準則的基本了解……」[3]
科爾貝激烈的言辭損害了他的聲譽並對他死後的評價造成了不公正的影響。
參考資料
[編輯]- ^ Hermann Kolbe.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Elektrolyse organischer Verbindungen. Annalen der Chemie und Pharmacie. 1849, 69 (3): 257–372. doi:10.1002/jlac.18490690302.
- ^ Hermann Kolbe. Ueber Synthese der Salicylsäure. Annalen der Chemie und Pharmacie. 1860, 113 (1): 125–127. doi:10.1002/jlac.18601130120.
- ^ Hermann Kolbe. Begründung meiner Urtheile über Ad. Baeyer's wissenschaftliche Qualification. 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hemie. 1882, 26 (1): 308–323. doi:10.1002/prac.188202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