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迈德·哈桑·兹韦勒(阿拉伯语:أحمد حسن زويل,羅馬化:Ahmed Hassan Zewail,又译泽韦尔、扎威尔,1946年2月26日—2016年8月2日),埃及化學家,飛秒化學專家。他研究的技術能將研究化學反應的時間尺度縮減至飛秒,透過攝影將化學反應中每個微細變化忠實地紀錄。
早年和教育[编辑]
艾哈迈德·兹韦勒1946年2月25日生于埃及达曼胡尔,在Disuq长大。他在亞歷山大大學取得学士學位,后来迁往美国,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博士後工作[1]。
学术生涯[编辑]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完博士后后,他于1976年被任命为加州理工学院教师。1990年,他被选为首任化学物理莱纳斯·鲍林主席[1]。1982年他加入美国国籍。
兹韦勒曾被提名并参加奥巴马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2]。
泽韦尔主要的工作是飞秒化学。用一种超快激光技术,它能够允许描述非常短时间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短到可以分析选定的化学反应过渡态[3]。
外部連結[编辑]
2016年8月2日,亞米德·齊威爾因癌症謝世。
齐威尔于2016年8月2日清晨去世,享年70岁。虽然他当时患有癌症,但经过治疗已逐渐康复,因此他真正的死因至今不明。2016年8月7日,在埃及开罗摩西尔-坦塔维清真寺为他举办了军事丧礼。
参考资料[编辑]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01年-1925年 | |
---|
| 1926年-1950年 | |
---|
| 1951年-1975年 | |
---|
| 1976年-2000年 | |
---|
| 2001年- | |
---|
|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4年、1918年、1920年、1921年、1925年、1927年、1938年、1943年、1944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
|
|
---|
| 1870年代 | |
---|
| 1890年代 | |
---|
| 1890年代 | |
---|
| 1900年代 | |
---|
| 1910年代 | |
---|
| 1920年代 | |
---|
| 1930年代 | |
---|
| 1940年代 | |
---|
| 1950年代 | |
---|
| 1960年代 | |
---|
| 1970年代 | |
---|
| 1980年代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
---|
| 2010年代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90年代 | |
---|
| 2000年代 | 2000年 | |
---|
| 2001年 | |
---|
| 2002年 | |
---|
| 2003年 | |
---|
| 2004年 | |
---|
| 2005年 | |
---|
| 2006年 | |
---|
| 2007年 | |
---|
| 2008年 | |
---|
| 2009年 | |
---|
|
---|
| 2010年代 | 2010年 | |
---|
| 2011年 | |
---|
| 2012年 | |
---|
| 2013年 | |
---|
| 2014年 | |
---|
| 2015年 | |
---|
| 2016年 | |
---|
| 2017年 | |
---|
| 2018年 | |
---|
| 2019年 | |
---|
|
---|
| 2020年代 | |
---|
| |
|
|
---|
| 1994年 | |
---|
| 1996年 | |
---|
| 1998年 | |
---|
| 2000年 | |
---|
| 2002年 | |
---|
| 2004年 | |
---|
| 2006年 | |
---|
| 2007年 | |
---|
| 2009年 | |
---|
| 2011年 | |
---|
| 2013年 | |
---|
| 2015年 | |
---|
| 2017年 | |
---|
| 2019年 | |
---|
| 2021年 | |
---|
| 注:杨振宁、姚期智、蒲慕明、孙立成、谢晓亮因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依《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