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非洲鉗嘴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非洲鉗嘴鸛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鸛形目 Ciconiiformes
科: 鸛科 Ciconiidae
屬: 鉗嘴鸛屬 Anastomus
種:
非洲鉗嘴鸛 A. lamelligerus
二名法
Anastomus lamelligerus
Temminck, 1823

非洲鉗嘴鸛學名Anastomus lamelligerus[2],英語:African openbill)是鸛科鉗嘴鸛屬的一個現存無危物種,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3]

外形[編輯]

非洲鉗嘴鸛體型較大,體長80-94厘米體重1-1.3千克。腿部細長呈黑色,眼睛為灰色。全身羽毛為黑色,胸部和背部泛綠色、棕色和紫色的光澤。幼鳥羽毛顏色更加暗淡。[4]

棲息地和分布[編輯]

非洲鉗嘴鸛分布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部從塞內加爾東部至埃塞俄比亞,南部至南非夸祖魯-納塔爾省[1][5]它們棲息於熱帶濕地,包括水田、淺海灘、河口濕地淡水和苦鹹水湖泊。[5]非洲鉗嘴鸛共有2個亞種[6]

#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分布
1 非洲鉗嘴鸛指名亞種 Anastomus lamelligeruslamelligerus Temminck, 1823 非洲大陸南部
2 非洲鉗嘴鸛馬島亞種 Anastomus lamelligerusmadagascariensis Milne Edwards, 1880 馬達加斯加

習性[編輯]

非洲鉗嘴鸛主要以水生蝸牛淡菜類為食。[5]它們有時也吃陸生蝸牛、螃蟹、小蠕蟲和大型昆蟲。在水中,它們用觸覺和視覺定位食物,並利用自己尖銳的下頜骨粉碎硬殼獵物並提取它們的肉。[4]

非洲鉗嘴鸛不是典型的遷徙鳥類。它們大多居住於固定的場所。只有在乾旱季節時,它們才會動身離開乾旱地區。[5]

繁殖[編輯]

由於雨天會有較多的蝸牛,非洲鉗嘴鸛通常在雨季繁殖。在此期間,異性鉗嘴鸛互相靠近,進行複雜的表演,頭部來回搖擺,並互相啄對方的頭。由樹枝和蘆葦製作而成,寬度約為50厘米。雌鳥通常會產3-4枚蛋,孵化期約為25-30天。雛鳥在出生50-55天成熟後離巢。[4]

圖集[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Anastomus lamelliger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013-12-26]. 
  2. ^ Gill, F. and Wright, M. (2006) Birds of the World: Recommended English Nam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128276
  3. ^ Dodman, Tim. Estimating the size and status of waterbird populations in Africa. Ostrich. 2007, 78 (2): 475-480. doi:10.2989/OSTRICH.2007.78.2.57.137 (英語). 
  4. ^ 4.0 4.1 4.2 Bouglouan, Nicole. African Openbill. oiseaux-birds.com. oiseaux-birds. [2015-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5. ^ 5.0 5.1 5.2 5.3 Anastomus lamelligerus (African openbill, Openbilled stork). Biodiversity Explorer. Iziko Museums of South Africa. [2016-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3). 
  6. ^ Internet Bird Collection. Anastomus lamelligerus. [2018-11-23]. 

警告:默認排序鍵「openbill, African」覆蓋了之前的默認排序鍵「Anastomus lamellige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