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青島/大事記/第一次國統時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6月7日北洋政府委任王正廷魯案中日聯合委員會委員長。
11月30日:北洋政府派熊炳琦兼任膠澳商埠督辦,會同王正廷接收膠澳事務。
12月10日:王正廷、熊炳琦與日軍司令官由比光衛在青島日本守備司令部舉行交接儀式。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
8月鄧恩銘來到青島,以《膠澳日報》副刊編輯身份為掩護開展青島黨團組織的籌建工作。隨後中共青島組建立,鄧恩銘任組長。
9月20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督辦高恩洪倡辦的私立青島大學(今中國海洋大學)開學。
10月26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青島地方執委會建立。
2月3日膠濟鐵路工人大罷工勝利。膠濟鐵路四方機廠工會成立。
3月:大康、內外棉、隆興、鍾淵、富士等日商紗廠及青島啤酒廠、祥泰木廠、鈴木絲廠、水道局、電話局相繼成立工會。
4月19日:大康紗廠等日商紗廠工人紛紛罷工,形成第一次同盟大罷工。
5月1日中國共產黨廣州召開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傅書堂代表青島工人出席大會。
5月10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第一次同盟罷工勝利。
5月上旬:中共中央李慰農來青島領導工人運動。
5月25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舉行第二次同盟大罷工。
5月29日:膠澳督軍溫樹德調集軍隊殘酷鎮壓青島日商紗廠罷工工人,製造了震驚全國的慘案。
5月30日五卅慘案發生。
5月6月:青島各界聲援青滬工人罷工鬥爭,舉行遊行示威,決定與斷交。
7月8日青島工界聯合會成立。
7月23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舉行第三次同盟大罷工。
7月25日: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改稱膠澳商埠局趙琪任商埠局總辦。
7月27日張宗昌派出大批軍隊鎮壓工人罷工,第三次同盟罷工殘遭鎮壓,青島工運轉入低潮。
7月29日:李慰農、胡信之被反動派秘密殺害於台西鎮
5月3日日軍由青島侵入濟南屠殺中國軍民萬餘人,製造了五三慘案
5月10日:青島各界群眾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抗議日軍在濟屠殺中國軍民的暴行,搗毀了日本總領事館
10月青島觀象台增設海洋科,成為中國最早的海洋研究機構。
4月18日國民黨青島市黨部成立。
4月20日:國民政府確定青島為特別市,由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
5月國立山東大學籌委會奉命改稱青島大學籌委會,籌設國立青島大學
7月2日:青島接收專員公署改為青島特別市政府,直屬行政院。
7月21日:青島日商六大紗廠廠主宣布同盟歇業。四方機廠等廠工人相繼罷工,支援紗廠工人鬥爭。
8月4日:青島日商紗廠再次同盟歇業。各廠工人聯合罷工,鬥爭持續到11月,史稱「民國十八年大罷工」。
9月21日:國立青島大學正式成立,楊振聲擔任校長。
10月1日:中共青島市委重建。
12月31日:青島市工人聯合會成立。
5月8日,亞洲第一座水族館——青島水族館開館。
9月7日:國立青島大學改為國立山東大學。楊振聲辭職,趙琦(太侔)繼任校長。
  • 同年:青島市政府將八大關劃為「特別規定地」,專門用以建築別墅或私人庭園式建築,建築指標有嚴格規定。到40年代初期,八大關的別墅群格局基本形成。
  • 1933年1月11日:上海至北平航線通航,途經南京、海州、青島、天津,全程1427千米,青島首次開通空中航線。
2月16日:青島市第一體育場(今天泰體育場)開工建設,6月竣工。同年7月12日,第17屆華北運動會在此舉行。
6月:青島市第一座無線電廣播電台——青島市教育局民眾教育館廣播電台建立。
12月:中共山東省工委整頓恢復青島黨組織。
12月18日:山東大學學生救國會成立。並通電全國,聲援北平愛國學生的正義鬥爭,譴責國民政府獨裁賣國。
  • 1936年9月:山東大學學生李欣等召開成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青島地方部隊和青島救亡同學會籌備會議。
11月19日:大康、內外棉紗廠工人舉行罷工,響應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號召。日商各大紗廠工人也先後罷工。
12月3日:日本調軍艦9艘和海軍陸戰隊7000餘人在青島登陸,包圍日商紗廠,鎮壓罷工工人。
同月:青島市海濱生物研究所落成,成為研究膠東半島沿海生物的唯一學術團體。
  • 同年:青島第一次評選出可以代表青島風光最高水準的十個景觀,稱為「青島十景」,即飛閣回瀾、琴嶼飄燈、匯濱垂釣、會崎松月、燕島秋潮、東園花海、登瀛梨雪、丹邱春賞、湛山清梵、穹台窺象。
  • 1937年8月14日:青島發生「德縣路事件」,日本海軍以此為藉口提出進攻青島的計劃。
8月20日日本內閣正式批准了進攻青島的作戰計劃。
秋:山東大學因抗戰奉命內遷西安,後改遷重慶,旋即奉命停辦。
11月:中共青島市委組建了嶗山抗日游擊隊第四中隊,在畢家村、埠落村一帶進行抗日鬥爭。
12月4日蔣介石電令沈鴻烈實行「焦土抗戰」政策,伺機撤離青島。
12月26日:日本宣布封鎖青島海上交通。
12月27日:國民黨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率部撤出青島前往徐州

更多內容詳見:頁1 · 2 · 3 · 4 · 5 · 6 · 7 ·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