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
外觀
貫,又稱緡,是東亞古代度量衡的一種質量及貨幣單位,中國唐朝之前已經出現。一枚銅製鑄幣(方孔錢)為一文,一千文用繩子從中間的孔裏穿起來,稱為一貫或一吊。在中國用作質量單位時,主要是計算貨幣的質量,較少涉及其他事物,但傳到日本後,除了是貨幣單位和計算貨幣質量外,還用作計算重量的度量衡(一貫等於100兩,大約為3.75公斤,舊時用來計算體重,現時則多為計算大體積物品的重量,例如刨冰用的冰塊),亦可當作計算握壽司的量詞。
明朝洪武年間開始發行的紙幣大明寶鈔,其面值之一也叫「一貫」。開始是相當於一千文。不過後來由於貶值,最低降到價值一文左右。
歷史上,銅錢的購買力由其和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兌換價決定,例如:
- 據《三朝北盟會編》載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1兩金兌20貫,1兩銀兌1.5貫。岳珂的《金陀續編》載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1兩金兌30貫,1兩銀兌2.3貫。
- 清朝從順治到康熙時候都試圖將兌換價穩定在1兩銀=1貫。道光年間,由於進口鴉片和後來的鴉片戰爭,白銀漲價,約是1兩銀兌2貫左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