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琉球國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琉球國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6年3月19日典範條目評選落選
2006年5月9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09年1月23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2011年1月14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
基礎條目 琉球國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甲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漢字文化圈專題 (獲評甲級高重要度
琉球國」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一部分,一個主要對(即漢字文化圈,或稱「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為主題的文章作編輯、收集、整理、完善的專題。如果您願意參與,可以編輯這篇文章,或者造訪本專題頁面了解專題的工作,並歡迎參與討論
 甲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甲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琉球專題 (獲評甲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琉球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琉球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甲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甲級
 極高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題曾進行同行評審
歷史專題 (獲評甲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歷史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歷史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甲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甲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題曾進行同行評審


移動自Wikipedia:同行評審[編輯]

琉球國[編輯]

未能入選特色條目 這個條目先前提交的時候,有過激烈的爭論,現又作出更多改動,請進行表決吧。User:信陵使 11:44 11:00 2006年1月22日 (UTC)

  • (+)支持,經過近段時間的修改,該條目已經把不足之處大部分修正了。--長夜無風 04:18 2006年3月4日 (UTC)
    • 改為(-)反對,因為最近在搜索一下資料想對琉球國進行修改時,發覺該條目很多地方都有準確性的問題,包括琉球國是否應該把三山時代包括進來,那個琉球國面積的數據有問題等等。而且我覺得書生和用心閣提出的問題,包括整理完整的歷史章節、第一段沒有準確定義等都應該改善。所以我覺得這個條目還應該再進行修改。--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7:14 2006年3月17日 (UTC)
      • 改為(=)中立,我發覺網上搜索到關於琉球國的資料太亂了,我在圖書館又沒有找到相關的書,我實在無法去判斷關於琉球國很多資料的真偽,我棄權吧,網上的資料越看越亂啊。--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02:10 2006年3月18日 (UTC)
  • (+)支持,比其他國家的歷史要詳盡。--孔明居士 06:24 2006年3月4日 (UTC)
  • (+)支持--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6:54 2006年3月4日 (UTC)
  • (+)支持--脈絡詳盡,資料完整,或可參酌現今日本觀點阿腳 13:08 2006年3月7日 (UTC)
  • (-)反對。琉球王國大事記改成「歷史」,並且文字敘述,而不是列表就好了.如果如此就(+)支持--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15 2006年3月4日 (UTC)
  • (-)反對,條目內容有比較大的提升,但還有以下問題--用心閣(對話頁) 05:11 2006年3月6日 (UTC)
    • 條目的第一段太短,缺少很準確的定義,以及對該國概括性的描述。
    • 沒有國家的信息框,比如國旗,國徽,首都,面積,人口,國歌等等(參見滿洲國)。
    • 沒有國家的歷史部分,建議把立國,覆亡,琉球王國大事記,合併形成歷史。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有其歷史的描述。
    • 描述似乎還是以中國為中心。可以從日本的角度,西方的角度審視一下條目(比如日本認為該國是沖繩歷史的一部分)。
  • (+)支持,我認為該條目已經完備了,其他的問題並不大。也建議需要補充用心閣所說的內容。--涓生 14:23 2006年3月7日 (UTC)
  • (+)支持,以現有的材料來說,該條目已經比較完備了,用心閣所說的第一條確實需要改進;第二條確實沒有資料,作為一個剛剛邁入近代就被滅國的一小國來說,還沒有正式的國旗國徽吧;第三條舉手之勞爾;第四條確有必要補充,不過關於古代琉球,中國的史料記載相對最為完備,因此稍微有所側重,也可以接受,日方史料,以待來者吧。很高興看到信陵使實實在在的貢獻,加油! 金翅大鵬鳥(talk) 10:27 2006年3月16日 (UTC)
  • (+)支持,當前的內容確實令人滿意。不過建議「中日交涉與置縣」部分的感性措辭能夠再少一些。--學習第一|有事找我 03:41 2006年3月18日 (UTC)
  • (-)反對,1.沒有很詳細的人口面積等國家表示2.個人覺得圖片來自現代出版新書,版權上可能稍有疑義。3.內文侵略等字眼,充滿對日本國的厭惡,其實以琉球人而言,中國與日本都是侵略者。4.缺乏古舊地名的翻譯對照5.比起無法成為特色條目的滿洲國,這條目是遜色不少。winertai 06:40 2006年3月18日 (UTC)
    • 對於您在我討論頁的留言我申覆如下:1.該條目我已經關注甚久,您可以看該條目歷史頁及討論頁,我也曾經參與修改。您或許可以從我修改的方向來看我所謂您對日本的厭惡,光是內文多次出現的倭寇那些字,我就可以說完全不中立。2.書本上的圖片,如果該書有其版權,個人認為是有版權的,或許這方面還需要比較專門的人來看待。版權問題是維基的生死大關,何況是特色條目更要慎重。3.再度重申,中國對於琉球人依舊是侵略者,內文過於美化琉球「歡喜朝貢」。4.地名的古今對照翻譯是百科全書的很重要一環,太多的紅字,讓我認為不太妥當。PS:我對條目的批評是完全出於善意,沒有任何惡意。如果您覺得無法接受,我儘可不講。特色條目是我介紹週遭朋友看維基的入門,對於推廣維基是最重要一環。或許我是新手,對於維基文化較不了解,但想要中文維基更好真是我的初衷。winertai 15:17 2006年3月18日 (UTC)
1.倭寇是對那一時代的日本海盜的稱呼,雖然是貶義,但確實是歷史稱呼,並非由於該稱呼的貶義而引起文章不中立,說明該詞為貶義即可,不然要以「日本海盜」這樣的直呼代替? 2.圖片沒有版權問題,因為是以原畫為計算版權,書本只是引用,並沒有對畫進行任何修改。 3.請指出哪些是「歡喜朝貢」的語句,完全可以修正。另外中國並沒有對琉球進行任何軍事威脅,而是保持朝貢國這樣的關係;相比之下,日本是軍事侵略並且滅亡了琉球。琉球是否受到中國傷害難以定論,甚至確實有歡喜朝貢的可能;而該國被日本滅亡是確鑿的事實。 4.紅字與該條目無關,列出這些紅字可以促使他人創建條目。 PS:您的意見是應該提,而且應該獲得相應的回答和解決。--涓生 10:30 2006年3月19日 (UTC)
針對涓生兄的問題,謹做以下答覆:1.侵略就是侵略,如果沒有任何威嚇,那個國家會來朝貢。至少我知道18世紀後的日本倭寇就不會跑到天朝朝貢2.請問黑鬼這些以前用的字眼,不論中英文,現在可以用嗎?難道維基中文不准日本人看嗎?您們可想想,日本人看到一個特色條目中出現五六次倭寇的心裏感受嗎?3.我對於將有版權書本中掃描圖片後就可以成為有版權的東西感到十分質疑。這方面可能需要維基這方面前輩專家出來講解,不是大家說了就算。我記得以前寫論文或報告需要對方書本一張照片都要登門造訪。4.我再三提到,特色條目的高標準是我提出反對意見的初衷,絕對沒有惡意。如果不是在這特色條目評選,我才懶的說。5.紅色條目過多是否會影響特色條目的評選,我想大家心裏有數。6.我最後一次強調,我這些建議都是善意,完全沒有惡意。倘使有人覺得不受聽,那就算了。這張反對票,是我的權利。除非這條目有改善,我想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winertai 16:25 2006年3月19日 (UTC)
我很清楚你的建議是善意,那麼我們繼續討論來解決這些問題。 1.關於是否算侵略的問題,可以這麼來看待:中國對朝貢國予以很優厚的待遇,實際上朝貢國所獲得的回贈要大於她所進貢的物品的價值,這是一個方面。再說中國也並沒有進行任何武力威脅。至於你提到了進行恐嚇,請拿出實際文獻來說明:是中國恐嚇了琉球而導致琉球被迫作為朝貢國。互派信使確立朝貢方針的過程是值得關注的。如果沒有來源來證明您的觀點,恕我不能贊同該觀點。作為朝貢國也是幾乎獨立的,只要認同王朝正統即可。所以我認為琉球國不會對中國有任何敵意,況且中國還在朝貢基礎上要保障這些國家不受外國侵略。 2.倭寇一詞是歷史性稱呼,在日語維基的鹿兒島縣的歷史部分中,同樣也提到了倭寇。日本人自己也使用該詞語,並且當時的倭寇和後來的含義是不同的。作為當時的詞語來看,該稱呼可以接受。不然如何修改? 3.關於圖片問題,我認為圖片本身就已經不具備版權,後來有版權的書本將無版權的圖片收入後,如果沒有進行任何修改,該圖片依然沒有版權。從掃描結果來看,確實沒有任何修改。如果依然認為有疑問,請諮詢管理員。 4.紅色部分是否影響特色條目的評選,如果您堅持自己的看法,那麼我將立即將無效連接全部掃除。--涓生 17:49 2006年3月19日 (UTC)
我依據歷代寶案史實,稍稍修改一些內文中關於琉球向兩國「朝貢」的矛盾,可能因為能力未及就被您倆回退。既然您堅持您們的看法我也就無話可說。[1][2][3]winertai 18:55 2006年3月19日 (UTC)
信陵使兄,我不清楚在此討論該候選特色條目的缺失和我為何堅持反對的理由,犯了維基哪條規則?winertai 19:09 2006年3月19日 (UTC)
抱歉,到現在為止我一直在編輯缺失連結和部分詞語,還沒有涉及到有關你所說的朝貢部分,所以我也根本沒有進行任何相關回退。我在您列出上述外鏈前,根本沒有看到您作出的任何關於朝貢的具體看法,當然也不會作出任何回應。您應該先看清楚是誰回退再向回退者發問,而不是用「您倆」來指代。--涓生 19:27 2006年3月19日 (UTC)
我也向您致歉,我以為我於該條目的兩處回退是由不同人修改,才會有此疏忽。另外,我已經於該條目討論頁提及歷代寶案[4]。多了這些資料,個人覺得可以讓這條目更加NPOV。您可以參酌。winertai 19:33 2006年3月19日 (UTC)
琉球國[編輯]
  • 支持。我是無意中看到這條目的,覺得寫得真好,資料充足,各方觀點都有論述,而且參考文獻也提供了。Chungpui 14:01 2005年10月4日 (UTC)
  • 支持。資料充足,條理清晰。--Otto eduard 12:48 2005年10月8日 (UTC)
  • 嚴重支持。--本本一世 07:21 2005年10月9日 (UTC)
  • 支持。--中原俊男 11:10 2005年10月9日 (UTC)
  • 反對。過於冗長,尤其是後半部分。且部分詞句感情色彩濃厚,不夠中立。 金翅大鵬鳥(talk) 04:03 2005年10月10日 (UTC)
  • 反對。部分地方因對行文的準確性引發過編輯戰,說明條目在準確性上恐怕還有不少問題。而且敘述上中國中心問題沒有完全解決。條目長短內容多少不是影響特色條目的最主要因素,但我想一個NPOV的條目恐怕在成為特色條目之前還需要多修改。--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11:10 2005年10月10日 (UTC)
意見[編輯]
  • 支持3,反對3……2票無效(超過投票期限),是否成為特色條目?--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04:54 2005年10月19日 (UTC)
琉球國[編輯]
希望大家儘早提出意見,以便能夠達到特色之要求。多謝啦。如用討論,請來我處。。--信陵使 11:13 2006年1月14日 (UTC)
  • 琉球國」是一個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的條目,如果不能成為特色條目那是太可惜了。但這個條目其實還是有些比較嚴重的問題的,如果這些問題能夠解決,我是肯定會強烈支持的。
    1. 「中國中心」,比如這句「1393年派人來北京國子監學習」,我覺得應該把「來」改成「到」;再比如「1415年四月山北國最後一次朝貢,其後亡於中山」,本義好象是指最後一次向中國明朝朝貢,但這裏省略了中國明朝幾個字就讓人不明不白了。全篇還有很多這樣的地方,我覺得應該不要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來寫這個條目,就可以完全的避免「中國中心」的問題。
    2. 很多地方都引用了文言文,我覺得作為一個面對不同文化層次和背景的百科全書來說,應該儘量的避免用到文言文,我們可以用白話文把引用轉述一下,這樣可以做到通俗易懂,老少恬宜。
    最後衷心希望這個條目能在大家的努力下早日成為特色條目。--長夜無風 16:26 2006年1月14日 (UTC)
  • 的確,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一些有爭議的地方可以補充更多不同的觀點。另外,參考文獻的引用不合規範,至少應該給出文獻的作者。中國中心的傾向的確比較嚴重--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32 2006年1月14日 (UTC)
  • (-)反對 原因:不中立;欠缺準確度(有許多內容僅來自某本史籍甚至非史籍,編輯者並沒有加以說明,而把這些內容當成完全可信的事實);詳略不當。--rich4 | talk 08:51 2006年1月15日 (UTC)
  • (-)反對 該條目之前已經評選為特色條目,但此終問題多多,過後又沒有大幅度修改跟進。--kims6331 04:41 2006年1月16日 (UTC)
針對大家提的意見,我會認真對琉球國加以修改,當然,這個條目更應該在大家集思廣益的基礎下更趨於完美。但書生兄弟總拿「中國中心」說事,我覺得不妥,但分歧還可以再化解。希望繼續提意見! --信陵使 11:13 2006年1月16日 (UTC)
在「琉球與清朝的關係」那一節的第一行插入了一張文件名為「Image:琉球清朝使節.jpg」的圖片,但圖片沒有顯示,是不是被刪了,或者是錯誤定位?--長夜無風 13:52 2006年1月16日 (UTC)
更改時的失誤,已經改正。 --信陵使 19:54 2006年1月17日 (UTC)
  • (+)支持琉球國雖然不夠完美,但瑕不掩玉,總好過不少舊有的特色條目。--長夜無風 15:53 2006年1月21日 (UTC)
  • 這條目很有希望!我先修改了所有說「來」中國的詞句。另外,向信陵使等對這方面認識的人,說一下意見。首先,資料文獻部分不符合規格,古典也好、現代書刊也好,一定要註明作者。另外,中國明清時期的琉球國歷史,希望可以減少引用古文,改為直接簡短的說明;另外許多內容也過分詳細說明,如這次進貢時琉球帶了甚麼甚麼、中國又說不要帶那麼多東西了、又送誰回去了、下次又帶了甚麼甚麼東西,如果不影響整體了解的話,其實可以不寫,搬到新創琉球國歷史條目去。現在條目「過分」詳細,其實是好事!-- tonync (talk) 17:08 2006年1月22日 (UTC)

爭議太多.暫時退出[編輯]

爭議太多.我寫的章節有與明朝的關係,與清朝的關係,結果與清朝的關係變成了與中國的藩屬關係.那與明朝的關係是不是呢? 你們改了,我很歡迎,但章節是按照時間脈絡寫的,在不同的時期.琉球的政治和經濟都不一樣.如果你總體一起說明的話會和下面的章節重複,繁冗 鑑於爭議多,user:信陵使暫時退出編寫.

爭議是哪個條目都有的,所以沒有更多的爭論,請大家繼續觀察!user:信陵使 08:57 2005年5月14日

是篇論文麼?琉球國放在中國歷史的框架裏面來寫,不夠中立吧。--Alexcn 09:39 2005年5月16日 (UTC)

問題多多多[編輯]

簡直改寫不下去。實在不夠中立,居然還有「中央政府不干涉琉球內政,就像現在的香港和澳門」……主觀的東西太多。建議大規模改寫,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 歷史,從中山、山南、山北以及更早的時期寫起,還有中山國統一琉球,直到最後被日本吞併。
  • 地理,國土,氣候,物產等等。
  • 文化
  • 與周邊的關係,包括與中國、日本、朝鮮、東南亞。

現在的內容完全站在中國的視角,很BPOV,只能當作參考資料(還有很多不準確的地方)。--Alexcn 10:19 2005年5月16日 (UTC)

「中央政府不干涉琉球內政,就像現在的香港和澳門」……

這只是形容一下,宗主國對藩屬的關係真的就如這樣啊。當然,都是兩個國家.

  • 論文中可以這麼說, 但是百科全書裏絕對不能有這樣的比喻. 可以說"中央(中國)政府不干涉琉球內政", 但絕對不能說"就像現在的香港和澳門". 就連在政治傾向性最強的蘇聯軍事大百科全書和蘇聯版世界歷史人物百科全書中,也沒見過一處使用過比喻這種修飾手法. Salus Populi Supremo Lex Esto 09:50 2005年8月19日 (UTC)

請大家在談意見的時候說出不準確的地方[編輯]

你們新設的章節很錯誤,因為琉球的經濟政治在每個時期都不同,明清兩代琉球的環境已經大不一樣了.所以你們設的我還要改回來.請考慮一下!

請指明問題,以便我給予解答

你改的章節不錯.可以這樣寫.琉球的歷史很散,而且關於琉球的本國的歷史書籍傳世的不多。所以歷史信息總的來說,明史中說的最統一,準確,所以各節都說明他是在明朝時期還是在清朝時期,這也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user:信陵使

我的意見是先分出大的章節(經濟,政治,文化之類),再在各個章節裏面按照合適的線索來寫。比如你說的,經濟上分成前後兩個時期。不過按照中國的視角記述會有中立性的問題,像「明朝時期的琉球」這樣的說法是不妥的,因為琉球沒有明朝。請你繼續:)有什麼問題繼續討論。--Alexcn 11:38 2005年5月16日 (UTC)
我覺得有這幾個問題:就是涉及對中日兩國向琉球國的行爲中某種程度的感情因素:無論如何「侵華大魔頭」「小日本」這種詞是不應該出現的,此外文章「抑日揚中」的氣氛比較濃厚,如「我國」——這在諸如Wing來看就比較摸不着頭腦。「臺灣省」也要注意使用的時限,1949年以後要再想表述臺灣就不能加省,説是臺灣島或者中華民國。對於各國的行爲最好用中性詞來描述,比如將「侵佔」改爲「佔領」就可以。(參見Wikipedia:中性的觀點Wikipedia:避免中國中心)--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13:40 2005年5月17日 (UTC)
琉球國存在的時候,台灣的確不是一省,當時似乎是歸福建省管轄。--列那狐 (留言) 14:29 2005年5月17日 (UTC)
沒有注意到……謝謝指教。--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14:34 2005年5月17日 (UTC)
插個嘴琉球國存在的時間很長,應時的台灣政權轉了好幾手:荷蘭東印度公司屬地、東寧王國、清領(附屬於福建省),說明上標明年代會是較容易釐清的方法。--魔法設計師 03:34 2006年6月5日 (UTC)

琉球國條目編寫完成[編輯]

大家的意見我吸收了,大家的思想我還沒有全部得到。歡迎到這個條目中修改,使琉球國成為不存在國家列別中最精彩的條目之一。user:信陵使在此向大家致意!

這和流求國是什麼關係?是同一個概念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41 2005年5月19日 (UTC)

寫得很好的條目。致意。 蠱惑天王 20:14 2005年5月19日 (UTC)

謝謝

在中國的歷史上,由於對海外了解不多,台灣在以前曾經成為流求.琉球國也曾經被成為流求,後來稱為琉求,現在琉球國是康熙皇帝定下來的.有的專家認為流求在以前可能是台灣和琉球兩個群島的混稱,因為兩個島群是在一起的,非常近,像個大大的島鏈.信陵使 13:39 2005年5月19日 {peikingtime}

以中國為中心[編輯]

我看過以後還是感覺到有很多以中國為中心的地方。比如用清史中的字句作為清朝-琉球關係的總結,處處看得出寫作者是中國人這一點。除此以外,一些史料還是不要直接放入條目為好,比如條約,和上書。--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14:40 2005年6月27日 (UTC)

與日本、朝鮮、東南亞的關係總結 居然以「1. 和朝鮮同屬於中國的藩屬;2. 日本琉球是同等的「」(按古代中國對外國的稱呼);」為內容,這還不是中國中心麼?--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14:57 2005年6月27日 (UTC)

正因為這些原因,才使得琉球與日本,朝鮮,東南亞的關係在政治上沒有得到更大的質的發展和變化。--信陵使 14:44 2005年6月27日 (UTC)

我在這裏不是和你討論有沒有什麼發展和變化,而是中國中心,不要岔開話題。--用心閣(對話頁)]] 07:03 2005年6月28日 (UTC)

琉球國和琉球群島的關係[編輯]

琉球國和琉球群島的關係是什麼,現在有很多重複的內容。--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14:44 2005年6月27日 (UTC)

琉球群島是一個地理名稱,而琉球國是介紹琉球這個國家的歷史和與周邊地區的形成關係。不能混淆。--信陵使 14:44 2005年6月27日 (UTC)

可是這兩個條目並沒有體現出你所述的各有側重點。--用心閣(對話頁)]] 07:02 2005年6月28日 (UTC)

已經體現了。琉球群島說的琉球的地理或者是討論琉球的政治地位。而琉球國則是說明琉球立國和滅亡的歷史。怎麼沒有側重呢?

呵呵,那我不說什麼了。--用心閣(對話頁)]] 08:21 2005年6月28日 (UTC)

琉球群島是一個地方的地理稱呼,而琉球國則是一個國家,要包括政治,經濟,歷史,等等,而琉球群島則不需要寫啊,你應該向他們提出問題,因為有點走題了,對與島上的風土人情等等都沒有寫啊!--信陵使 14:44 2005年6月27日 (UTC)

歷史部分邏輯不清[編輯]

歷史部分只有立國和覆滅兩部分,覆滅又分入侵之初,入侵後,後面又來了一個琉球問題,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不知道這個琉球問題和上面如何銜接。--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14:51 2005年6月27日 (UTC)

琉球國的歷史以什麼時間為結尾,是否以滅國為結尾,如果是,那麼1972年的事情就和琉球國無關,而是和沖繩縣有關。--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14:58 2005年6月27日 (UTC)

已經按照建議改正,謝謝你的意見!--信陵使 14:44 2005年6月27日 (UTC)

中立的觀點[編輯]

我的具體理解就是,只需要簡單地記述史實,而不加入自己的評論。比如本詞條中以前的「可見琉球仍然對明朝保持忠誠」這類詞句。百科全書的文體與論文不同,後者是要表明寫者自己的觀點,而前者必須客觀中立地闡述一個事物。即使象討論琉球的雙屬問題或者朝鮮甲午之變的中國派兵問題,也應該在闡述中國方面觀點的同時,列出不同的看法,比如來自日本方面的看法,琉球獨立運動份子的看法,或者朝鮮和韓國史學界的看法,作為參考。

關於編輯帖子的問題,我也對此很惱火,辛苦編寫的漢城歷史原創詞條,加上了朝鮮古籍《大東地誌》的補充內容,竟然被一個只編寫過日本動漫內容的年輕維基人指責為侵權(並非對此人或者日本動漫有什麼歧視,只是覺得術業各有專攻,在未做調查前便貿然在一個自己所不了解的專業範圍里指責別人侵權並毀壞別人工作成果有些過分)。但是應該想到這一點,即WIKI是一個可自由編輯的百科全書,既然在這裏發表自己的成果,就表明接受了這裏的自由原則,即允許別人對自己的編纂內容進行修改和編輯。即使被對方指責侵權,也應當想到這樣的可能性,即自己所寫的文字以前曾經被自己發表在某些BBS中,被其他網站轉載,而當你作為版權所有人把這些文字加入到WIKI中時,那些任意轉載的網站反而成為「侵權」的證據。

不過,就琉球國這一詞條本身的內容來說,確實存在侵權問題,撇開琉球大事記部分的內容不說(還是那句話,參照和照搬是不一樣的),關於首里城建築和玉陵的文字部分與我2002年所發文章的完全重合(那些文字都是本人原創),標點符號文字絲毫不差,您又有什麼解釋呢?即使按照最寬鬆的標準,這也是完全的照抄。而我所寫的文字是從日本相關書籍中翻譯過來的,至少應該享有翻譯方面的版權。 Salus Populi Supremo Lex Esto 08:50 2005年8月19日 (UTC)

尚氏[編輯]

1922年之前的蘇俄可以被稱為蘇聯麼? 同理, 1430年明朝賜姓之前的琉球王可以加上尚姓么? 這個值得商榷啊. 另, 琉球王國國旗不知為何被刪除? Salus Populi Supremo Lex Esto 13:57 2005年8月22日 (UTC)

看看《明史琉球列傳》就知道了。開頭是這樣寫的: 球居東南大海中,自古不通中國。元世祖遣官招諭之,不能達。洪武初,其國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為姓,而中山最強。五年正月命行人楊載以即位建元詔告其國,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隨載入朝,貢方物。

不是明朝賜的姓。明太祖朱元璋的時候就已經姓尚很多年了,你怎麼能說是明宣宗賜姓呢?中國從來不賜藩屬姓氏的。哪個圖片有什麼證據證明是琉球國旗。我覺得有待商榷,請拿出證據!User:信陵使 10:35 2005年8月22日 (UTC)

尚氏賜姓問題[編輯]

你自己說參考文獻裏面有《中山世譜》,而明明就是《中山世譜》裏面清楚地記載着明朝永樂二十年巴志即位後,於宣德五年遣使貢馬及方物,並具奏言,稱「我琉球國分為三者百有餘年,戰無止時,趁民塗炭。臣巴志不堪悲嘆。為此發兵北誅攀安知,南討他魯每,今歸太平,萬民安生,伏願陛下聖鑒」,之後是明宣宗於同年遣內官柴山為正使,阮鼎為副使,齎詔琉球,「賜王尚姓」。

琉球朝貢考原文[編輯]

琉球一國在東瀛海中,幾若黑子彈丸。其開國之始,並無甲子可稽。國朝定鼎燕京,琉球率先歸附;不敢自王,敦請襲封。嗣後貢職恪共,世守藩屬,憑藉寵靈鎮撫荒徼,享祚綿長,作東南屏蔽以迄於今,尚稱貢獻之邦而預共球之列;則謂琉球非我屬國者,非也。

第考琉球之所由來,其世次亦多茫昧。其間禪革互乘,匪特「隋書」歡斯之稱查無可據,即如洪、永初封亦非姓尚。今詳為覈審,上自天孫遞至今日嗣位之王,其統緒約略可言也。琉球始祖,其初有一男、一女生於大荒,自成夫婦,曰阿摩美久,生三男、二女。長男即天孫氏,開國始祖也;次男為諸侯始,三男為百姓始。長女曰君君,次女曰祝祝,為國守護神;一為天神,一為海神——今寺院有三首六臂女神手執日月,名曰「天海大自在神」,蓋即此也:此亦荒誕不經之尤者也。傳二十五代,姓氏俱無考。起洪荒乙丑至宋淳熙十三年丙午,逆臣利勇鴆而弒之,篡位自立。浦添按司舜天討之,利勇死;諸按司群奉為王,天孫氏遂亡。舜天為日本人皇後裔,三傳而外禪於英祖。自英祖至西咸,凡五傳。察度氏興,賢德素著,人心悅服;遂代其國。二傳,而為山南王思紹所併。以後則世為尚氏,至今弗替。明初,太祖遣使慰諭,始稱臣入貢,世為屬國。

景泰元年,國王思達遣百佳尼入貢;二年,遣察祈等入貢,已又遣亞間美等入貢。頻年以來,軺車在道;琛獻異,包匭筐篚絡繹來庭,史不絕書:未嘗與明絕也。惟考日本史,明萬曆三十七年,義久取琉球。其後書琉球入貢者十:日本寬文十一年(當中國康熙七年)、天和二年(當康熙五十三年)、享保三年(當康熙五十七年)、寬延二年(當乾隆十四年)、寬政二年、明和元年(當乾隆二十九年、乾隆五十五年)、又八年(當嘉慶元年)、文化三年(當嘉慶十一年)、天保三年(當道光十二年)、天保十三年(當道光二十二年)。然其時琉球雖入貢於日本而亦內屬我朝,其貢舶之來、使臣之至,固彰彰可考也。況其朝貢日本之時,久已臣服中朝,永備屏翰;事在盟府,薄海咸知。如是,日本安得私琉球為己有也哉!

茲者,其國民船遭風,飄泊我朝;本當加以撫恤,何容日本為之置詞!即其遇臺灣野番之難,其人外於王化,雖歸中國之版籍,非屬中國之民人;如英、美諸國航海者無不遇之,未聞其與我中國相齟齬也。日本藉端生釁,遠遣使臣以相詰難,其謂我中國無人邪!琉球之為我藩屬,日本非不知之;乃必以此為辭,其志在翦滅琉球可知矣,豈真愛惜琉球也哉!是不得考之史冊,以與之辨(不數年,日本竟滅琉球,改為沖繩縣)。

Salus Populi Supremo Lex Esto 14:29 2005年8月27日 (UTC)

標題文字[編輯]

日本方面有關明朝賜姓的記載[編輯]

明朝賜姓!這麼重大的外事活動明史怎麼沒有記載,反而日本記載呢?又不是日本賜姓.

你死抱着清朝中葉寫的明史當圭皋, 別人也沒什麼辦法. 明朝當時編寫的歷朝實錄和球陽這類琉球國自己的史書看來對你是沒什麼參考價值的.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6:51 2005年10月11日 (UTC)

日本史對於琉球來說也是外國的歷史,為什麼你這樣的推崇呢,難道他準確嗎,明朝賜姓,明朝沒有記載,怎麼日本會有呢,況且日本早期的歷史書籍都嚴重的神話和失實,難以做為依據,不能排除日本杜撰「明朝賜姓」的歷史出來。請你甄別,不要頑固抱着日本的歷史來看琉求。如果那樣中國的很多歷史,包括甲午戰爭,南京大屠殺都應該以日本歷史為準,你覺得對嗎?!-- 信陵使 16:51 2005年10月11日 (UTC)

回覆文章

第一尚氏

巴志は、まず父親の思紹を王位につけました。

1416年諸國の按司と連合を結び北山王を攻めてこれを滅ぼし、1422年には父の跡をついで中山王になり、冊封使を迎えてこの時初めて明より王冠と冠服を送られ尚巴志と名乗りました

現在もこの王冠は文化遺産として殘っています。

三山(さんざん)時代

14世紀初め、沖縄本島は他を制圧した3人の按司によって支配されるようになる。3人は、北部に今帰仁城、中部に浦添城、南部に島尻大里城をそれぞれ拠點として互いに覇権を爭った。明(當時の中國)ではこの3つの勢力を三山(さんざん)と呼び、三山はそれぞれ明に使者を送り、「北山王」「中山王」「南山王」と名乗った。

中山王の察度(さつど)は、英祖王統を滅ぼした後、1372年に明國皇帝の求めに応じて初めて入貢した。察度王が答禮使を送ったことにより、この時代から正式に明との國交が始まった。1406年、佐敷に拠點を置く按司の巴志(はし)が、察度の子で中山王を継いだ武寧(ぶねい)を射ち、父の思紹(ししょう)を王位に就けて國家統一を図る。巴志は父思紹の名で明に使者を出し、思紹は武寧の子で跡を継いだと報告した。明はこれを噓と見抜いたが、相続をそのまま認めた。

巴志は明より「尚」の姓を賜り、ここに第一尚氏王統が誕生する。これ以降、巴志と思紹は尚姓を名乗り、実権は巴志が握った。1416年、尚巴志は最大の敵である北山王の攀安知(はんあち)を討つべく今帰仁城を攻め、最後は謀略をもって攀安知を倒した。1429年、尚巴志は南山王 他魯毎(たるみい)も滅ぼし三山の統一を達成、三山時代に終止符を打ち、琉球王朝を成立させた。

「尚」という姓が明から下賜されたと言われているが、明の書物にその記録はない。「尚」という字には「貴い」という意味があり、中華思想から言えば周辺の野蠻な地域の王に與えるにはいささか立派過ぎる。巴志は父親を王に立てたことで、父を按司、自分を小按司と呼んでいたらしい。それを書物に記すとき「小」を「尚」と書いた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説もある。賜姓か自稱か真偽は定かでないが、尚姓を名乗ったことは中國への同化政策といえる。

Salus Populi Supremo Lex Esto 14:54 2005年8月27日 (UTC)

國旗[編輯]

三巴紋是1875年至1879年的琉球國旗圖案,黑底紅槓藍地三巴紋是1875年之前的琉球王旗圖案,是每一個研究近代琉球史的人都應該知道的,這是最基本的常識,「拿出證據」一說,太可笑了吧。

通航一覧巻之二十一
 琉球國部二十一
   目録
 一薩摩國來貢
 一來貢等ニ付、島津氏御手當拝借
 一貿易
▲琉球より薩摩へ貢する船を、楷船とて琉球の用役上乗りし産物を積ミ、薩摩の琉球仮屋といふへ荷を上け、薩摩への払方等にす、其船を琉蔵役といふ、楷船とは琉球の用船なり、本唐へ貢するを進貢といひ、其船を進貢船といふ、進貢船は矢倉を揚け、挾間を明け砲を置、弓鉄砲等を備ふ、是海賊の用心なり、進貢船二三度程用ひたれは、矢倉を除きて挾間を塞き楷船といふ名目になり、琉球國の官船とし、薩摩へ行通ふ船とす、春先楷船といふは春より乗る、夏立楷船といふハ夏より乗るといふ名なり、船印木綿の四半紺地三巴の紋なり、是琉球國王の印なり、楷船薩摩へ通ふにハ、海賊の患もなく、其上薩摩よりの制禁もあるか故に、挾間を塞き武器の備なし、船中用心の為に刀一腰を入る、尤改切手あり、改の次第那覇官の物奉行那覇の里主へ出す、此両官第一薩摩へ通路の事を司る役なり、里主は取分那覇の総司にて重き官のよし、外に里主といふあり、それとハ別なり、右両官より三司官へ差出し、三司官より薩摩の侍琉球在番奉行へ出し、其改を受、其切手を琉球仮屋の役人へ見せ、改めさする事なり、仮屋とは薩摩に在る琉球の屋敷なり、在番として親方も詰居り、仮屋守りとて薩摩の役人も詰る事なり、此方に限らす、諸の荷物悉く其通の改方なり
文章網址之一
文章網址之二
如果打不開,可用代理。包括琉球國旗和歷代王統,日本知縣和美國軍事總督名單(在該頁中下方)。
文章網址

聯想到前面有關首里城的文字版權問題和有關三山統治區域的那個不必要的爭論,希望貴兄能夠以更嚴謹的態度來共同編寫歷史條目,一起把這個詞條寫好。^_^

歌劇院幽靈 02:49 2005年8月27日 (UTC)

朝貢體系[編輯]

琉球與中國的藩屬關係是否可以轉入朝貢體系?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0:04 2005年9月20日 (UTC)

另,琉球王國國旗不知為何屢次刪除?你不知道並不等於它不存在。這裏是百科全書,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給刪掉,恐怕剩不下什麼東西了。況且在這裏提交文字就意味着同意別人對其進行修改和補充。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0:04 2005年9月20日 (UTC)

編輯戰?[編輯]

查看最近的編輯記錄, 信陵使先生似乎與Mosesofmason展開了對琉球三十六島島名的編輯拉鋸戰? 有一點是需要說明的, 就是無論你的作品如何好, 一旦在維基發佈, 就不再是你的私人作品了, 任何人都有權利對其進行無惡意的編輯, 補充或者刪除內容. 如果信陵使非要刪掉三十六島的名稱, 也請給出理由為盼.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4:59 2005年10月11日 (UTC)

本島已有名稱,未免畫蛇添足[編輯]

琉球島各島名稱已定,中國地圖已經承認琉球為日本領土,所以還是以日本名稱為宜,頑固用中國的名稱,未免有其他的意思。還是刪掉為好!信陵使 14:59 2005年10月11日 (UTC)

這個不是這麼說吧, 三省三十六島是琉球古制, 當時的島名儘管是用中國字寫的(這裏有點暈, "按中國名為三十六島" 這句話歧義太大), 好歹也是歷史資料, 如果這樣就要拿掉的話, 那豈不是要連琉球國的條目都拿掉才合適? (笑) 要不把"中國名"幾個字改改, 再放回來吧.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6:55 2005年10月12日 (UTC)
另外,請不要把台灣寫作中國台灣。請參考有關條目和討論。--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 (talk to Louer) 17:44 2005年10月12日 (UTC)

台灣,中國的領土?[編輯]

上面的朋友說:不能寫成台灣是中國台灣,那台灣島上的中華民國是不是該遷出去,或者你應該起訴他們強行佔領台灣島,既然中華民國在台灣島,那台灣現在就是中國的台灣,不管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現在的中華民國都說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如果你必須強調台灣不是中國的台灣,請你告訴中華民國,讓他們遷出去之後,再說單獨的台灣吧!不知道你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屬於中華民國,還是澳門和香港或者是海外的華僑,只要台灣島上的政府叫中華民國,那"中國台灣島"這個稱呼永遠存在。希望這個用中文還是簡體來寫的人,不知道你是哪國人,如果你是外國人,就不要在這裏班門弄斧,說什麼單獨的台灣。如果你是中國人,那就要用中國的台灣來稱呼和說明台灣島,因為台灣島上確實有中國的政府存在。

使用「台灣」這一中立的地理稱呼的好處在於,不論它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或者是「台灣國」,台灣終究是台灣,明確清楚,沒有爭議。台灣是個地理概念,能通過使用地理概念,來撇開政治紛爭的地方,應該儘量使用地理概念。如果如你所言,台灣島上有個中華民國,就該寫成「中國台灣」,那麼根據你這一精神,理當寫得更詳細一點,叫「中華民國台灣」,甚至連台灣兩個字也可以節省了,就說「琉球在中華民國和日本國之間」好了。那你豈不是要被憤青罵死。
至於我的身份,地地道道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但我並不認為中國人就一定要支持「中國台灣」的說法。人的思想是自由的,應當超乎於他的身份和由此帶來的偏見之上。我一直持這樣的觀點:台灣人應當有權決定自己的歸屬和命運。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當然希望台灣人也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一部份。但我並不認為自己有權利要求他們這樣做。--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 (talk to Louer) 15:23 2005年10月13日 (UTC)

君既為國人所生,為國人所養,假託自由之辭,違大是大非之諱。請詰美利堅人,問有無否其國體之論,有無言夏威夷非美國之領土,有無宜使其自主獨立之論。美人言其言論自由乃應國策而發,非為大是大非而發。言論之自由在國之內,而非破國之言論自由。君既有此論,不足同席與語,請罷論!(talk to 信陵使) 13:23 2005年10月14日 (UTC)

中文維基百科還是鼓勵使用白話文的,如果您願意使用文言文,可以去元維基申請開設文言文維基百科。--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05:18 2005年10月14日 (UTC)
沒有一點幽默感。子虛烏有 05:27 2005年10月14日 (UTC)

他在美國旅居,是吸收精髓為我所用,不是讓他誤解別人的精髓,他這樣做對他自己會有更嚴重的後果,我現在用中國特有的文體來提醒他一下。沒有其他的意思。User talk:信陵使 13:23 2005年10月14日 (UTC)

我明白了,對於這種相關的討論,我還是建議各位到個人對話頁或者Wikipedia:聊天討論,這裏以解決條目編寫中出現的直接問題作答爲主要作用。--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05:34 2005年10月14日 (UTC)

為什麼沒有?美國就有很多無政府主義者,就有主張夏威夷獨立之士。--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5:55 2005年10月14日 (UTC)
井底之蛙的信陵使先生,美國不但有夏威夷獨立運動,還有阿拉斯加獨立黨呢,雖說不是主流,可是在首都遊行上個把小時,也不會有警察來捉的。美聯社關於夏威夷獨立運動公開遊行的報道 金翅大鵬鳥(talk) 06:48 2005年10月14日 (UTC)

既從國學,何必庸人造夢[編輯]

國既有留學生遊學於各國,為是自引其精藻,而以為國為大志.日人入侵中國,政府一呼,海外學生為之西向,罷東洋之學皆歸麾下,號報國,言慷慨.君既出國,而游於美利堅者,不知君為自?為公?然則兼顧?美利堅為人所傾慕,而宜以學習精髓為要,待歸國內,譬如民主,選舉之類,具能功就.而君言外國所不敢認同者,拖以中立之言,豈能不愧?既學國文,豈忘何所生,何所養?君之言,庸人造夢耳.惟其罷論,乃國幸,家幸,汝幸,在下幸! User talk:信陵使 23:23 2005年10月13日 (UTC)

你沒有權利叫人不要說什麼!--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5:53 2005年10月14日 (UTC)

  • 信陵使以「大是大非」責我,卻不知我心中的大是大非,與你所想的全然不同。用你最愛好的文言來說,我認定的大是大非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所以,任何國家任何族群的獨立意願,我都是尊重的。這個東西,用時髦的西方詞彙來說,就是「民族自決權」,都被認同了好幾百年了,哪裏來的什麼「君言外國所不敢認同者」。
  • 另外,信陵使既好國學,當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一方面大力支持琉球獨立運動,一方面卻不准台灣人決定自己的歸屬,如此內外有別的「大是大非」,恐怕愧對聖人教誨吧。--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 (talk to Louer) 20:48 2005年10月18日 (UTC)


關於覆亡那一節對台灣原住民族稱呼的修正[編輯]

原文以台灣高山族來稱呼台灣牡丹社的排灣族與台灣的原住民族,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對台灣的原住民族,所做的粗略民族認定,而在中國大陸上形成的一種正式稱法。可是實際上,台灣原住民包含好幾個民族,各民族間不但外貌有差異,語言也不能互通。其次,台灣原住民也不是通通住在高山上的。所以,用高山族來指稱台灣原住民,真的比較不精確。參見台灣原住民。 --Zscst 01:28 2005年10月30日 (UTC)

我看對台灣原住民的稱呼,叫做「台灣馬來人」、「台灣菲律賓人」跟「台灣印度尼西亞人」(台灣印尼人)如何?--影武者 16:31 2006年7月11日 (UTC)

關於「中國政府」「中國中央政府」[編輯]

這些說法很沒意思,直接根據史實寫明、清就行了。琉球和明的協議不會規定明亡後琉球該向哪個「中國中央政府」進貢吧?--rich4 | talk 08:38 2006年1月15日 (UTC)

文中不分琉球王國歷史與琉球歷史[編輯]

很麻煩改。--rich4 | talk 08:54 2006年1月15日 (UTC)

牡丹社事件請多考證[編輯]

文中牡丹社事件請多考證,其中建議各位先進編輯能參考琉球學者又吉盛清的著作,以在地人眼光來敘述。一般來說,牡丹社事件是國際認同琉球國滅亡的關鍵。 另外,最後那段『置縣』的殺人奪寶敘述,實在不中立的令人咋舌。個人淺見,尚請各位先進接納。--winertai 07:00 2006年1月22日 (UTC)

我看牡丹社[編輯]

日本在侵略中國以前,百般挑釁。琉球商船遇風浪漂到台灣生番所在地,被當地人殺害,後來又相繼殺害日本商人數人,日本以「琉球為日本版圖,戕害本國民眾」為由,一邊照會清政府,同時派兵。當時牡丹社事件之初,純熟清朝和琉球之間的事情。有日本商人被害,也需要協商解決。但日本先派兵攻打生番居住地,繼而佔領之後,開始屠殺。後來被清政府派兵擊退,又百般狡辯,指摘清政府在照會中說「生番化外之地」等語,又強行說琉球歸日本管轄,理應由日本處理。牡丹社事件是當時日本侵略琉球和中國的開始。琉球國中關於奪寶一節,我也覺得不合實際,無文可考,理當刪替。User:信陵使 11:44 11:00 2006年1月22日 (UTC)

又已更改文字,將重新提交特別條目表決[編輯]

這次減少了文言文和原文的引用,也對文言文所表達的意思進行簡略綜述,達到都可以觀賞的目的。具體其他的看法還望大家及時提出。User:信陵使 20:44 2006年3月3日 (UTC)

建議[編輯]

請兩位多參酌「歷代寶案」。winertai 19:00 2006年3月19日 (UTC) :沒有該連接,請添上連接。user:信陵使

我已經在開首加上關於薩摩藩實際控制琉球的介紹。基於史實的敘述都應該維持。--涓生 19:44 2006年3月19日 (UTC)

暫時擱置[編輯]

大家總那中國中心說事,我覺得真是萬事不能伸展,好象用日本的文件沒有日本中心,西方的文件也沒有西方中心,單獨有中國中心。我沒法繼續改進。對於上面的提歷代寶案建議的人,最好多舉證明,僅僅連接的中顯示的圖片是沒有說服力的。你提的建議,我一概不接受!user:信陵使

修改[編輯]

1.維基是自由的,您的一概不接受的堅持只不過徒增笑話。2.歷代寶案是住在琉球國的琉球國官員使用漢文寫的該國本國史,稍稍涉獵琉球史的都知道。您堅持的明史、清史稿與網絡上隨處捻來的資料,在準確性上就絕對比該國本國史高嗎?至於歷代寶案的準確性,貴國華東師大也曾有相關報告[5],遑論其他國家或處所所引用的了。3.您既不容許他人修改您所謂的條目,回退也不加以說明,加上討論言語之間的傲慢態度,實在令人無法茍同。winertai 05:07 2006年3月21日 (UTC)

沒有理由[編輯]

我不管什麼自由不自由,對於別人的作品要尊重,然後在本着負責任的態度去修改,這才是一個有禮貌的人,僅僅說幾個「您」字,只是表面工夫。你修改的時候不做說明,我修改的時候為什麼要做說明呢,為什麼就認為是回退呢?你的個別文字我還是保留了,無理由的批評是要有證據的,什麼是「貴國」,難道你要跳動政治對立嗎?那就是你有政治傾向了,所以就不中立了。對於你要求舉用日本的資料,或者其他的資料,我覺得你會有「日本中心」,所以我堅持我的看法來改,如果你不同意,那也沒辦法,不要一味說我什麼「回退「。信陵使

自由[編輯]

您那幾句不管什麼自由不自由,就令所有維基人訕笑。我於修改前,已經非常清楚言明其更動內容來自琉球國(請注意,不是日本國)的外交古文書歷代寶案。在此穩若磐石的史實支持下的修改,是不負責的嗎?難道您的修改和回退就是認真負責任,我的堅持與修改就是不禮貌與不認真負責嗎?您看看您這頁的討論頁,您已跟多少人發生編輯戰,難道他們都是不負責任與不禮貌的嗎?只有您是對的嗎?請平心靜氣的想想,您認真得來的資料真的那麼神聖不可侵犯嗎?今日一言,是與您商討此條目的最後一回。不是理虧,而是與在此與您善意討論的其他維基人一般,累了'winertai 15:58 2006年3月21日 (UTC)

希望你是最後一次[編輯]

留言刪除。(個人留言不要轉到此處!)信陵使(留言版) 21:03 2006年3月22日 {UTC}

(移動自winertai討論頁)winertai 13:12 2006年3月22日 (UTC)

歷史問題[編輯]

條目中說: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請求冊封。清順治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琉球成為清王朝的藩屬

1654年是順治十一年,而在清史稿中卻記載是順治三年(1646年):

順治紹明,威震殊方。三年,琉球聞聲,首先請封。

想了解一下,上面說1645年的出處在哪裏?--用心閣(對話頁) 15:01 2006年3月22日 (UTC)

另外,最後一個王尚泰的即位時間應該是1847年或1848年,而不是1866年。--用心閣(對話頁) 15:01 2006年3月22日 (UTC)
  • 可能是我寫錯了。多謝改正 信陵使

參考資料[編輯]

我覺得琉球國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參考資料的來源問題,目前大家使用到的參考資料除了明史和清史稿,就是網上搜集到的零散資料。其實這些資料對編寫琉球國的條目是遠遠不夠的。明史和清史稿因為是中國的史料,大多記敘中國和琉球的關係,而不是講琉球本國的歷史。網上搜索到的資料通常又是魚龍混雜,正偽難分。所以我建議大家都去圖書館找一找關於琉球國的書,認真的看看書再來寫這個條目恐怕會更好。我自己也去圖書館找過相關的書籍,可惜中山只是一個中等城市,圖書館存書有限,只能依靠大家了。

其實我覺得琉球國沒有被評為特色條目是一件好事,意味着還有人在觀注,在努力的修改使其變成真正的特色條目。--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16:49 2006年3月22日 (UTC)

找到了一些參考文獻,見條目,還有,可以看看李朝實錄,記載了朝鮮與琉球的關係。--用心閣(對話頁) 13:57 2006年3月24日 (UTC)

薩摩藩入侵年份矛盾[編輯]

2.2.3 的段落是寫1609年,但3.1.1.1 同一事件卻是寫1561年,我覺得這是大缺漏,得好好校正。--魔法設計師 03:13 2006年6月5日 (UTC)

地圖國名問題[編輯]

該圖中的政治勢力狀態古今並存,個人覺得不合宜。「中國」是近代武昌起義以後才有的正式國名,1879年時的正式國名為「大清帝國」,我覺得把中國改成大清才對。--魔法設計師 03:28 2006年6月5日 (UTC)

不過是示意圖,沒什麼不妥。--Mukdener|留言 22:24 2006年6月5日 (UTC)

關於金丸還是金圓[編輯]

這個問題,總是爭論的莫名其妙,更改者不列舉事實說明,而是直接就要改成金丸。是什麼原由呢?我這裏主張的金圓是因為他和明代的外交文件上都是用的這個名稱,連法定貨幣都是這個名稱。國書都如此,你怎麼說不是這個名稱呢。難道要內外有別。--信陵使 23:57 2006年7月27日 (UTC)

支持信陵使的意見。--travel 15:32 2006年7月27日 (UTC)
請多多以琉球人的觀點來編撰琉球國的條目,中國方面的史料不一定「完全」正確!--影武者 15:53 2006年7月27日 (UTC)
這是中文版,不是日語版。--travel 15:58 2006年7月27日 (UTC)
我想影武者說的是史觀吧,跟語言版沒有太大的關係。--Koika 16:01 2006年7月27日 (UTC)

琉球人的觀點?現在還有活着的琉球人嗎?歷史上的琉球人是什麼觀點?為什麼維基要以琉球人的觀點來寫這個條目?琉球人是日本人嗎?琉球人的觀點是日本人的觀點嗎?我對以上的問題非常困惑。——Nutcracker胡桃夾子^.^留言 17:48 2006年7月27日 (UTC)

琉球當時的官方文字是漢字,用漢字書寫的國書和外交文件中的國王名稱難道有錯。這是引用中國史料的問題嗎?你說依據琉球人的觀點。當時就是這麼寫的,你為什麼不依從!!--信陵使 23:57 2006年7月27日 (UTC)
請雙方同時拿出證據,讓大家評斷,再決定使用「丸」還是「圓」。評斷期間先不要動條目,否則將會被保護。--阿儒 | 這裏泡茶 16:10 2006年7月27日 (UTC)
找到圖片證據了,是金圓圖片網址。--Koika 16:14 2006年7月27日 (UTC)
既然Koika用戶找到「證據」了,我就採用此意見「正名」為「金圓」吧!--影武者 23:26 2006年7月27日 (UTC)

現在日語維基百科方面已經找到「證據」,就是尚圓的本名「真的」就是金丸,那麼金圓之名就當作是「異稱」吧!--Samson Lin 04:54 2007年2月10日 (UTC)

補充,雖然日語維基百科找到「珍藏文獻」來「證明」尚圓的本名是金丸,不過其「日本化」的姓名,還是讓人感到懷疑其「珍藏文獻」的真實性,因為日本人有「捏造文物」的惡劣「前科」。或許有關金丸本名的「珍藏文獻」,是日本政府為了讓自己吞併琉球群島的「正當性」,而所「捏造」的東西……。--Samson Lin 05:34 2007年2月13日 (UTC)

舜天的祖母是日本妓女?[編輯]

據琉球史書《中山世鑒》記載,舜天是日本皇室分支清和源氏的源為朝之子,這當然是「臉上貼金」的笑話。如果舜天真的是源為朝逃亡琉球與當地女性所生之子,那麼《中山世鑒》的編撰者就要接受一件「殘酷」的事情——就是舜天竟然是日本妓女的孫子!因為他的「生父」源為朝乃是其父源為義和一名「遊女」所生之子,而「遊女」的意思就是賣淫為生的女性。《中山世鑒》的編撰者如此對其「開國君主」舜天的身世這麼「臉上貼金」,那還真是弄錯對象哩!--Samson Lin 04:49 2007年2月10日 (UTC)

《琉球國王之印》[編輯]

琉球國王之印

The English Wikipedia article on en:Ryūkyū Kingdom places the Royal Seal within the Country Infobox, as with the Japanese, Korean and Vietnamese Wikipedias. Should this be done the same here? -- 李博傑  | Talk contribs 2010年3月30日 (二) 08:05 (UTC)[回覆]

琉球國國旗[編輯]

此段內容未列出文獻來源。且鄭迥的死因是有爭議的(斬首說和烹刑說),故暫時移動至此,以待考證。

琉球國旗類似太極圖,在琉球叫做「三巴紋」,他代表的是琉球的民族英雄鄭迥(謝名親方利山)和兩個獄卒。

薩摩侵略琉球的時候,鄭迥率兵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俘。薩摩要求其在降書上簽字,但其誓死不從,薩摩令將鄭迥投入油鍋,故三巴紋的圓面即代表當時的那口油鍋,而像逗號的圖形即代表鄭迥和將其投入油鍋的兩個獄卒,這個紋章後來用作琉球王室的徽章,再後來發展為琉球國旗的主圖案。[來源請求]

--潘建仁 (留言) 2010年4月11日 (日) 08:4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琉球國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3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琉球國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9日 (六) 23:47 (UTC)[回覆]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人身攻擊,已由AlexLeeCN(留言)於2018年8月25日 (六) 14:56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