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耶路撒冷舊城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耶路撒冷舊城
耶路撒冷老城及其城牆[1]
世界遺產
從上往下順時針方向:
位置 耶路撒冷地區
(由 約旦代為申報)
標準文化:(ii)(iii)(vi)
參考編碼148
登錄年份1981年(第5屆會議
列為瀕危1982年–至今

耶路撒冷舊城是一座位於現代耶路撒冷東耶路撒冷,佔地0.9平方千米(0.35平方英里)的區域,被城牆環繞着。[2]1860年代以前,這一區就構成了耶路撒冷的整個城市。

如今,舊城區可分為四個不均勻的區域,該傳統分類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一份英國製作的耶路撒冷城市地圖英語1840–41_Royal_Engineers_maps_of_Palestine,_Lebanon_and_Syria。 這四個區分別是穆斯林區基督徒區亞美尼亞區猶太區。第五個區域是穆斯林稱為阿克薩清真寺區英語Al-Aqsa聖殿山,舊城區的城牆和城門則是鄂圖曼帝國於1535年至1542年間由蘇萊曼一世建造的。舊城內擁有多個對亞伯拉罕諸教至關重要和神聖的地點,包括猶太教的聖殿山和西牆、基督教的聖墓教堂,以及伊斯蘭教的圓頂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舊城區及其城牆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一部分。[3][4]

儘管名為舊城,但該區域目前的佈局與古代不同。大多數考古學家認為,大衛城是耶路撒冷的原始定居點,坐落於聖殿山以南的一塊岩石尖上,這在青銅時代鐵器時代是耶路撒冷的核心定居點。[5][6][7][8][9]城市在此後則向東和北擴展,包括錫安山和聖殿山。 因此,蘇萊曼城牆定義的舊城相對於城市歷史上的早期時期略微向北偏移,比其巔峰時期的尺寸較小,尤其是在第二聖殿時期英語Jerusalem_during_the_Second_Temple_Period後期。舊城的當前佈局,在過去1,500年的耶路撒冷古地圖英語Cartography_of_Jerusalem中得到了詳細記錄。

直到19世紀中期,整個耶路撒冷城(大衛墓除外)都被舊城牆包圍。 城牆外的都市發展始於19世紀後期,當時城市的市政邊界擴展到包括阿拉伯村莊,如錫勒萬英語Silwan和新的猶太社區,如平安居所。在第一次中東戰爭後,舊城處於約旦的控制之下。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東耶路撒冷;自那時起,整個城市則成為了以色列佔領區以色列單方面在1980年的《耶路撒冷法》中宣稱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根據國際法,東耶路撒冷被定義為以色列佔領的領土。1982年,約旦又要求將其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10][11]

分區

[編輯]
舊城的分區

亞美尼亞區是舊城4區中最小的一個。雖然亞美尼亞人也是基督徒,但是亞美尼亞區與基督徒區是分開的。

基督徒區位於舊城的西北角,聖墓教堂位於該區。

中央是猶太區的西牆,兩側是穆斯林區的圓頂清真寺(左)與阿克薩清真寺(右)

猶太區(希伯來語הרובע היהודי‎, HaRova HaYehudi)位於舊城的東南部,南面是亞美尼亞區,東到西牆聖殿山。自公元前8世紀起,該區幾乎一直有猶太人居住。1948年,住在該區的大約2,000名猶太人被包圍,被迫全體離開。該區被阿拉伯人洗劫一空,古代的猶太會堂也被摧毀。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以色列的空降部隊從外約旦手中奪取該區。此後該區得到重建,到2004年人口為2,348人 [1]

穆斯林區是4個區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最熱鬧的區域,位於舊城的東北角。但近年來,有許多猶太人買房在此區定居,通常會掛出以色列國旗。阿克薩清真寺位於該區域,為伊斯蘭教的聖地之一。苦路的前半部分也位於穆斯林區。

圖冊

[編輯]
耶路撒冷舊城天際線

參考文獻

[編輯]
  1. ^ Old City of Jerusalem and its Walls. 聯合國. [13 Januar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4). 
  2. ^ Kollek, Teddy. Afterword. John Phillips (編). A Will to Survive - Israel: the Faces of the Terror 1948-the Faces of Hope Today. Dial Press/James Wade. 1977. about 225 acres 
  3. ^ Advisory Body Evalu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DF file)
  4. ^ Report of the 1st Extraordinary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5. ^ Finkelstein, Israel; Silberman, Neil Asher. The Bible Unearthed: Archaeology's New Vision of Ancient Israel and the Origin of Sacred Texts. Simon and Schuster. March 6, 2002 [2023-10-15]. ISBN 97807432233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1) –透過Google Books. 
  6. ^ Ariel, D. T., & De Groot, A. (1978). "The Iron Age extramural occupation at the City of David and additional observations on the Siloam Channel." Excavation at the City of David, 1985.
  7. ^ Broshi (1974), pp. 21–26.
  8. ^ Reich, R., & Shukron, E. (2000). "The Excavations at the Gihon Spring and Warren's Shaft System in the City of David." Ancient Jerusalem Revealed. Jerusalem, 327–339.
  9. ^ Geva, Hillel; De Groot, Alon. The City of David Is Not on the Temple Mount After All. 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 2017, 67 (1): 32–49 [2023-10-15]. ISSN 0021-2059. JSTOR 44474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6). The prevailing view among researchers that the early city, the City of David, lay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eastern ridge next to the spring. 
  10. ^ Justification for inscription on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in Danger, 1982: Report of the 6th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2008-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6-06). 
  11. ^ Basic Law: Jerusalem, Capital of Israel. Israel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30 July 1980 [2 April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