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蔭梧
張蔭梧 |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891年?月?日 |
逝世 | 1949年5月27日 | (57—58歲)
張蔭梧(1891年—1949年5月27日),字桐軒,直隷省保定府博野縣人,中國青年黨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晉系活動
[編輯]他早年畢業於黑龍江省陸軍小學、陸軍第一預備學校。1916年(民國5年)8月,他入學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5期生。1918年(民國7年)9月畢業,任山西省學兵團連長。此後,他歷任山西督軍公署參謀、太原國民師範學校軍訓副主任、山西陸軍第10團團長。1926年(民國15年)夏,他在同國民軍的戰鬥中負傷,辭職歸鄉。
傷愈後,張蔭梧任教導團主軍官。山西都督閻錫山易幟國民革命軍後的1927年(民國16年)9月,張被提拔為國民革命軍北方軍第7軍副軍長兼左路軍前敵總指揮,參加北伐。1928年奉軍張作霖沿平漢線北撤,閻錫山出娘子關截擊,打頭陣的便是擔任晉軍張蔭梧。張作霖部潰不成軍,張蔭梧乘勝追擊,直至北平。1928年3月,他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6月任北平警備司令。10月,他任第42師師長。1929年張蔭梧兼任博野「四存小學」校長的職務。1929年(民國18年)6月他任北平特別市市長,任至1931年2月。
1930年(民國19年)中原大戰之際,他在反蔣介石一方的閻錫山手下任第4路總指揮。反蔣軍敗北後,他隨閻錫山下野。此後,張蔭梧與閻錫山脫離了關係,之後回到河北省,在博野、蠡縣、安國、安平等縣搞鄉村自治。張蔭梧在「四存小學」的基礎上,擴充了一所亦軍亦農亦學的「四存中學」。1932年(民國21年)2月,他重歸山西省政府,任晉綏軍事整理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軍官教導團團長。1934年(民國23年)11月,他任河北省政府委員,兼任縣政建設研究院院長(任至1935年12月)。1936年(民國25年)1月,他獲授陸軍中將。
抗日戰爭期間
[編輯]1937年(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張蔭梧退到了河南和山西的交界處林縣、陵川一帶,以「四存中學」的教員和學生為核心建立了「河北民軍」。蔣介石任命張蔭梧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保定行營民訓處處長。1937年11月任河北民軍總指揮。1938年夏,張蔭梧在武漢受到陳誠(張與陳誠是保定軍校的同學)召見時,陳誠即任命他為河北省三青團總幹事及民政廳長。1938年6月,兼任河北省政府委員,9月兼任河北省政府民政廳廳長(1939年2月正式就任民政廳廳長)。此後他歷任軍事委員會中將高參、中國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指導員、冀察戰區總參議兼戰區黨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甘肅省立徽縣師範學校校長。
1938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特派冀中軍區呂正操、冀南軍區宋任窮、青年縱隊周光策攻擊張蔭梧部隊。1939年6月,張蔭梧在河北深縣反擊消滅中共八路軍400餘人。1939年8月,所屬三個師約一萬九千人在河北省深縣南部張騫寺村分別遭共產黨軍攻擊而潰,張蔭梧只帶幾個衛兵逃脫,跑到重慶。蔣介石一直把張蔭梧留在重慶,每月給他優厚的待遇。1940年1月1日,張蔭梧之第七抗日縱隊在靈壽遭中共反擊,縱隊長趙侗陣亡。1940年1月12日,共產黨乘勝追擊在晉縣包圍第二師喬明禮殘部,至此,徹底消滅國民黨張蔭梧所屬敵後抗日部隊[1]。
1943年(民國32年)2月,張蔭梧以河北支團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在重慶召開的三青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主席團成員,並當選為中央幹事會幹事、中央監察會監察。1945年5月,張蔭梧以三青團的資格參加了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國共內戰時期
[編輯]抗日戰爭勝利後,張蔭梧任平漢鐵路北段護路司令,不久即辭任,復任四存中學校長。後來他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第1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秋,保定被人民解放軍包圍,「四存中學」搬到了北平,與北平的「四存中學」合併。張蔭梧在北平被蔣介石任命為傅作義的上將參議。他向傅將軍申請了一些經費,成立了「華北民眾自救會」。其「執行委員會」由二十多人組成。「自救會」下設若干個組織,其中一個組織叫「華北敵後游擊策動委員會」,張蔭梧兼任主任委員。「策動委員會」成立四個區隊,每個區隊下設三個總隊,總隊下設大隊,大隊下設小隊,宣稱已聯絡了九萬人,印製散發1000多張《致杜魯門呼籲書》,要求美國以「實際行動」援助他們。實際上其聯絡的對象是國民黨地方團隊、地主武裝、,在平津被人民解放軍包圍的過程中,逐漸化為散兵游勇。張蔭梧還向傅作義要了1000多套軍服,申請了部分經費,把北平「四存中學」的學生組織起來,搞了一個「冬令營」,實際上是一次軍事演習。共網羅了700多人,組成一個總隊,張蔭梧任總主任,宣稱:「必要時,讓青年學生參加守城戰鬥!」把「策動委員會」改編成適應戰鬥需要的總指揮部,自任總指揮,葛潤琴為副總指揮(葛原是保定「四存中學」副校長),李雲清為參謀長,崔建勛為秘書長,劉貴權任隨從參謀。各縱隊任命了司令、副司令、參謀長。1949年1月22日,張蔭梧聽到傅作義已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急忙以書面通知各個「委員」稱:「因時局將變,策動委員會立即停止活動。」當天晚上,佟壽山將「策動委員會」的一切文件全部焚燒。1月25日佟又以「民眾自救會」的名義在報上聲明:停止活動,立即解散。
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北平後的1949年(民國38年)2月15日白天,北平市公安局偵訊處長馮基平派人以北平市軍管會主任葉劍英代表的身份,驅車來到府右街「四存中學」門前請出了張蔭梧,開到王佐胡同(偵訊處所在地)密捕。當夜,逮捕了同案其他縱隊司令以上的佟壽山、張建候、李國昌、金明甫、馬希援、趙連慶等人歸案。
張蔭梧入獄後不久,即發現其患有胃癌,後保外就醫。1949年5月27日病亡。
參考文獻
[編輯]-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劉國銘主編. 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 団結出版社. 2005. ISBN 7-80214-039-0.
- 東亜問題調査會. 最新支那要人伝. 朝日新聞社. 1941.
- 劉壽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 ^ 中華民國建國史,第四篇,教育部主編,郭華倫,1431
中國(國民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