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文忠墓
世界遺產
李文忠墓神道碑遠觀
官方名稱Tomb of Li Wenzhong(英文)
位置 中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 (i) (ii) (iii) (iv) (vi)
參考編碼1004ter-011
登錄年份2003(第27屆會議
網站UNESCO的記錄(英文)
明孝陵·明功臣墓
李文忠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
分類古墓葬
時代
編號1-177
登錄2006年5月(作為明功臣墓其中一項,併入明孝陵)

李文忠墓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太平門外蔣王廟街6號,坐西朝東,為明代開國功臣、岐陽王李文忠的墓葬,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

徐達墓薛顯墓相鄰,墓後山有民國所葬黃百韜墓。

歷史[編輯]

明初功臣多安葬於南京,分屬紫金山北麓(鐘山之陰)等地。鐘山之陰,因與明孝陵所在的鐘山之陽相對,被視為明初功臣的最高禮遇。明代文獻中,安葬於鐘山之陰的功臣有十餘人。而經考古證實的,僅李文忠等六人[1],及兩位姓名失考者。至當代被視為明孝陵的陪葬墓[2]

2003年7月3日,李文忠墓與明孝陵一起成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5月,與其他明功臣墓一併與明孝陵合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編輯]

墓前為神道,其上依次為石望柱(八面棱形石柱)、石馬、石羊、石虎、武將和文臣各一對,其中右側石馬為成品,配有馬夫,左側石馬則為半成品。神道碑與其他明功臣墓通常立於最前端的方式不同,立於神道左前側(北面)約30米處並面向神道,碑上為洪武十九年(1386)董倫所撰碑銘[3]。中為享殿前門遺址和享殿遺址,台基均以城牆磚砌築,從遺留柱礎判斷,享殿前門為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享殿為面闊五間,進深兩間,後為墓冢,冢前為其十八世孫李永欽立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的「明岐陽王神道」碑。

圖集[編輯]

神道碑近觀
神道碑之贔屓
碑銘局部,可見「王諱文忠,字思本」等句
神道
左前側之石望柱,高3.6米,圍1.6米
石望柱之柱礎
右前側之石馬
右前側之石馬(含馬夫)
左前側未完成之石馬
石羊組合
右前側之石羊
石虎組合
右前側之石虎
武將、文臣組合
武將、文臣組合
右前側之武將
右前側之文臣
享殿前門遺址
享殿遺址
墓冢

參考資料[編輯]

  1. ^ 記者:於峰.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編. 明功臣墓谜团六百年未解,碑上竟有“标点”. 中國新聞網,來源:金陵晚報. 2017-04-18 [2023-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3) (簡體中文). 
  2. ^ 胡瀚霖. 明孝陵陪葬墓图片开展. 新浪網,來源:揚子晚報,新華日報. 2003-09-18 [2023-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5) (簡體中文). 《明孝陵陪葬墓圖片展》昨天在南京板倉明中山王徐達墓遺址展出。這些圖片包括明代開國功臣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十數座墓葬。作為明孝陵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一部分[……]這樣的整修方式,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派出的專家的充分肯定,並且成為其他地區申報「世遺」項目的一種標準。這次南京文物研究所選擇了七座墓葬及有關出土文物,以圖片形式展出。 
  3. ^ 《李文忠碑》. 金陵文脈. [2013-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