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作曲家列表
外觀
本條目為重要歌劇作曲家之列表,上起自雅各布·佩里(十六世紀晚期意大利、歷史上第一部歌劇的作曲家),下至約翰·亞當斯(現代歌劇巨匠之一)。作曲家後附上其重要原由的簡略說明。欲查歌劇史緒論,請見歌劇。本列表依出生時間排序。
主要男性歌劇作曲家
[編輯]1550年–1699年
[編輯]- 雅各布·佩里(1561–1633)。 佛羅倫斯人,譜成歷史上首部歌劇《達芬妮》(Dafne,1598),以及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歌劇《尤利迪絲》(Euridice,1600)[1]。
- 克勞迪奧·蒙台威爾第(1567–1643)普遍公認是首位主要歌劇作曲家[2]。在《奧菲歐》(Orfeo,1607)中,他將佩里對歌劇的嘗試,加入場景華麗壯觀的幕間劇[3]。到了1640年代的威尼斯,蒙台威爾第的《尤里西斯歸鄉記》(Il ritorno d'Ulisse in patria)與《波佩亞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成功使歌劇轉為具商業價值的形式,其中後者更是現今仍被演出的歌劇劇目中,年代最久遠的一齣之一。
- 弗朗切斯科·卡瓦利(1602–1676)。在蒙台威爾第的最重要繼承者之間,卡伐立是使歌劇流行於全意大利、甚至傳入法國的主要推手。他的作品《伊阿宋》(Giasone)是「十七世紀最受歡迎的歌劇」[4]。
- 讓-巴普蒂斯特·呂利(1632–1687)。呂利與劇本家菲利浦·基諾密切合作,創立了抒情悲劇(tragédie en musique)的傳統[5],結合歌唱、舞蹈與視覺效果,成為法國近一百年的主流歌劇型式。
- 亨利·普賽爾(1659–1695)。普賽爾是首位極具重要性的英國歌劇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是《狄多與阿尼亞斯》(Dido and Aeneas)[7]。
- 亞歷山大·史卡拉第(1660–1725)。正歌劇(opera seria)發展的關鍵人物。史卡拉第聲稱其生平創作了超過100部歌劇,其中以《葛莉賽達》(La Griselda)最為著名[8]。
- 讓-菲利普·拉莫(1683–1764)是十八世紀最重要的法國歌劇作曲家。延續呂利的歌劇形式[9],拉莫成功賦予其作品極豐富的創意。拉莫對音樂的大膽創新在當代倍受爭議[9],但對格魯克影響甚大。
- 約翰·蓋伊(1685–1732)與約翰·克里斯多夫·佩普施(1667–1752)。首部英國民謠歌劇、諷刺政治的滑稽劇《乞丐歌劇》(The Beggar's Opera)的作者[10]。
- 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韓德爾(1685–1759)。韓德爾首先以他的巴洛克時期「正歌劇」奠定了地位[6]。無視於正歌劇的古板規定,韓德爾創作了一系列超過30部歌劇,至今仍是膾炙人口。《凱撒大帝》(Giulio Cesare)公認為其代表作。
1700年–1799年
[編輯]- 喬凡尼·巴蒂斯塔·裴高雷西(1710–1736)。裴高雷西也創作正歌劇,但他最具影響力的作品是輕歌劇《管家女僕》(La serva padrona)[11]。
- 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1714–1787)是巴洛克歌劇變革至古典歌劇的關鍵角色,為莫札特等後生鋪路,然而他的影響力延續至19世紀,白遼士與華格納都曾公開向他致敬。自他的「改革歌劇」《奧菲歐與尤麗迪絲》(Orfeo ed Euridice)起,格魯克不斷嘗試擺脫正歌劇的傳統正規手法,改以「美麗的質樸」("beautiful simplicity",格魯克自言)創作樂曲[12],不再全然重視精湛華麗的音樂,而是投注心力在戲劇上,致力於歌劇的純粹價值。
- 多米尼科·奇馬羅薩(1749–1801)。意大利作曲家,以輕歌劇《秘密婚禮》(Il matrimonio segreto)聞名,為莫札特與羅西尼喜劇作品間的過渡期搭建了橋樑[13]。
-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1756–1791)。深受格魯克改革的影響,莫札特與洛倫佐·達·彭特合作的喜歌劇系列《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唐·喬望尼》(Don Giovanni)與《費加洛婚禮》(Le nozze di Figaro),以及他的歌唱劇作品《魔笛》(Die Zauberflöte)至今仍是熱門的演出曲目[14]。
- 路易吉·凱魯畢尼(1760–1842)。格魯克的繼承者,凱魯畢尼最著名的歌劇作品是《美狄亞》(Médée)。自1797年公演起,歌劇同名主角便一直被視為女高音(瑪麗亞·卡拉絲等)演唱實力的艱鉅挑戰[15]。
-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1770–1827)生平創作了唯一一部歌劇作品,也是歌劇史上主要德語歌劇之一《費德里奧》[16],敘述政治壓迫下的自由。
- 加斯帕羅‧斯蓬蒂尼(1774–1851)。雖然斯蓬蒂尼是意大利人,他的作品卻是風靡於拿破崙時代的法國。他的歌劇名作《貞潔的修女》(La vestale)影響了貝里尼與白遼士[17]。
- 丹尼爾·弗朗索瓦·埃斯普雷特·奧柏(1782–1871)。法國作曲家,以《特拉奇納小旅館》(Fra Diavolo)與《古斯塔夫三世》(Le domino noir)等昂揚的喜歌劇作品著稱。他的莊歌劇《波爾提契的啞女》(La muette de Portici)1830年於布魯塞爾演出後,意外引發革命風潮,因而創建了比利時[18]。
-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1786–1826)為挑戰意大利美聲唱法的優越地位而新創德國浪漫主義歌劇[19]。韋伯善於掌握管弦樂色彩與氛圍,但他所合作的劇本作家才情卻無法與他相襯;韋伯僅有《魔彈射手》(Der Freischütz)一部歌劇獲得多次演出機會。儘管韋伯英年早逝,但他對後來的德國作曲家,尤其是華格納,有極深遠的影響力。
- 賈科莫·梅耶貝爾(1791–1864)。典型法國莊歌劇作曲家。梅耶貝爾的大型狂妄劇(extravaganzas),如《胡格諾教徒》(Les Huguenots)與《先知》(Le prophète),在當代十分受歡迎[20]。
- 喬奇諾·羅西尼(1792–1868)結合了美聲唱法與莊歌劇。他不朽的《塞維利亞的理髮師》(Barber of Seville)是20世紀仍有公演的作品[21], 但他的嚴肅歌劇作品,如《賽米拉米德》(Semiramide)與《埃爾米翁內》(Ermione),公認為僅有具備相當程度歌唱技巧的歌者才能勝任的傑作,現也有歌者重新演繹。羅西尼的絕筆之作《威廉·泰爾》(Guillaume Tell)則極具廣度[21],只有19世紀時威爾第、穆索斯基與華格納的作品能與之媲美。
- 葛塔諾·董尼采第(1797–1848)。同羅西尼與貝里尼,董尼采第普遍公認為「美聲歌劇」大師之一。《拉美莫爾的露西亞》常被視為其代表作[22]。
- 雅克·弗洛蒙塔爾·阿萊維(1799–1862)。與梅耶貝爾同為法國最具名的莊歌劇作曲家。阿萊維的代表作是《猶太少女》(La Juive),描述15世紀德國一件有關宗教偏執的故事[23]。
1800年–1849年
[編輯]- 文琴佐·貝里尼(1801–1835)。以《諾瑪》(Norma)與《清教徒》(I puritani)等劇作著稱,貝里尼公認是美聲歌劇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24]。
- 埃克托·白遼士(1803–1869)。白遼士曾努力嘗試為己開拓歌劇生涯,卻不幸受到守舊樂界當權者的阻礙[25]。儘管如此,他仍不懈的創作了《契里尼》(Benvenuto Cellini)與《貝雅特麗與本尼迪克》(Béatrice et Bénédict),以及他的名作、史詩劇《特洛伊人》(Les Troyens)[26]。《特洛伊人》也是當時唯一重要度能與華格納樂劇相提並論的法國歌劇。白遼士的「戲劇傳奇」《浮士德的天譴》(La damnation de Faust)近年也以歌劇形式上演。
- 米哈伊爾·格林卡(1804–1857)以其歷史劇《效命沙皇》(A Life for the Tsar)與童話作品《魯斯蘭與盧蜜拉》(Ruslan and Lyudmila)奠定了俄國歌劇傳統[27]。
- 昂布魯瓦·托馬(1811–1896)。法國作曲家,以歌劇《迷孃》(Mignon)與《哈姆雷特》(Hamlet)著稱[28]。
- 理察·華格納(1813–1883)。(德語: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國作曲家、劇作家,以其歌劇聞名。華格納不同於其他的歌劇作曲家,他不但作曲,還自己編寫歌劇劇本。他是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 朱塞佩·威爾第(1813–1901)曲風多變,代表作包括《弄臣》(Rigoletto)、《遊唱詩人》(Il Trovatore)、《茶花女》(La traviata)、《唐·卡洛斯》(Don Carlos)、《阿依達》(Aida)、《奧泰羅》(Otello)等。威爾第的歌劇作品稱霸著世界舞台[29]。
- 夏爾·古諾(1818–1893)常以文學為主題創作抒情歌劇,作品包括《羅密歐與茱麗葉》(Roméo et Juliette)與《蜜瑞兒》(Mireille)。他的《浮士德》雖被評為「維多利亞主義」,卻是史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至今仍常被選作演出曲目[26]。
- 雅克·奧芬巴哈(1819–1880)是法國輕歌劇(operetta)的創建者。他作品豐碩,也多受到巴黎民眾喜愛,名作有《巴黎人生》(La vie Parisienne)與《天堂與地獄》(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以悅耳旋律與諷刺感染力聞名[30]。奧芬巴哈臨終時正在創作較為嚴肅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
- 貝多伊齊·史麥塔納(1824–1884)建立了捷克民族歌劇,代表作包括《達利波》(Dalibor)等[31]。他的民間喜劇《交易新娘》(The Bartered Bride)亦揚名於國際。
- 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圓舞曲之王」,將本身擅長的華爾滋、波爾卡等流行舞曲曲風引入輕歌劇音樂當中,至今仍經常上演的作品有《蝙蝠》和《吉普賽男爵》等。
- 亞歷山大·鮑羅定(1833–1887)。「週末作曲家」,花費17年光陰著成歌劇《伊果王子》(Prince Igor),在俄國歌劇樂界佔有重要地位[32]。
- 卡米爾·聖-桑(1835–1921)。法國作曲家,生平創作了多部歌劇作品,以聖經劇作《參孫與達利拉》(Samson et Delila)在樂壇佔有一席之地[33]。
- 萊奧·德利布(1836–1891)。法國作曲家,以其歌劇《拉克美》(Lakmé)中的花之二重唱聞名於世,也成為花腔女高音展現雄厚歌唱實力的必選曲目之一[34]。
- 喬治·比才(1838–1875)。比才的名作《卡門》(Carmen)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劇之一,也是各國歌劇院必演出的劇碼,其劇情亦不斷在大眾與評論界間引發爭論[35]。
- 莫傑斯特·穆索斯基(1839–1881)。穆索斯基一生僅完成了一部歌劇作品,但《鮑里斯·戈東諾夫》(Boris Godunov)獨樹一格的民族主義者角色啟發了後世許多俄國作曲家[36]。
-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柴可夫斯基普遍以《葉甫蓋尼·奧涅金》(Eugene Onegin)與《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二部劇作為眾人所知[37]。相較於同時代的穆索斯基,柴可夫斯基對開創俄國特有歌劇風格較無興趣;他的作品中也可觀察到其受莫札特、美聲唱法與比才《卡門》影響的跡象[38]。
- 艾曼紐·夏布里耶(1841–1894)志於創作華格納風格的莊歌劇,但現多以《星星》( L'étoile)與《身不由己的國王》(Le roi malgré lui)等輕歌劇為人稱譽,其也受拉威爾與普朗克音樂家推崇[39]。
- 安東寧·德弗札克(1841–1904)是史麥塔納與楊納傑克間最重要的捷克歌劇作曲家。他以水女神神話為主題創作的《露莎卡》(Rusalka)為其最著名之作[40]。
- 儒勒·馬斯內(1842–1912)。「美麗年代」(Belle Époque)最具代表性的法國歌劇作曲家人選之一,馬斯內才情洋溢、劇作豐碩,劇作主題廣泛[41]。他的聲望在一次大戰時些許下滑,但《維特》(Werther)與《瑪儂》(Manon)仍是馬斯內的不朽之作[42]。
- 亞瑟·蘇利文(1842-1900)。與文學家吉伯特合作創作輕歌劇,以吉伯特與蘇利文知名。其輕歌劇作品風趣幽默,藝術水準較高,在英語國家長期盛演不衰,並為音樂劇的風格形成打下重要基礎。代表作包括《皮納福號軍艦》《日本天皇》等。
- 尼古拉·林姆斯基-高沙可夫(1844–1908)。俄國作曲家,善以傳說與歷史題材創作多采多姿的歌劇[43]。
- 阿力果·包益多(1842–1918)。最著名的作品是梅菲斯特。
- 阿米爾凱爾·龐開利(1834–1886)。最著名的作品是歌女喬宮達。
- 德利伯(1836–1889)。最著名的作品是拉客美。
1850年–1899年
[編輯]- 萊奧什·楊納傑克(1854–1928)。楊納傑克首部成熟的歌劇《顏如花》(Jenůfa)融合了民謠般的旋律、效仿穆索斯基對自然對白節奏的強調,以及具力度的角色導向劇情[44];他後期的作品則日益簡潔,反覆旋律片段、浪漫的情感爆發及創新的管弦樂編曲,結合多樣化的劇目,使之難以定義出個人特色。
- 魯傑羅·萊翁卡瓦洛(1857–1919)意大利作曲家,以寫實主義(verismo)著稱。他的《丑角》(I pagliacci)是歌劇巨作之一,常被認為與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齊名[45]。
- 賈科莫·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劇樂界中朱塞佩·威爾第唯一真正的繼承者[46],《托斯卡》(Tosca)、《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皆名列現今最受歡迎與讚賞的歌劇。
- 古斯塔夫·夏龐蒂埃(1860–1956)。法國作曲家,創作了以巴黎工人階級地區為背景的歌劇《露伊絲》(Louise)[47]。
- 克勞德·德布西(1862–1918)。如同貝多芬,德布西生平僅創做了一部歌劇,但他取材自梅特林克的象徵主義劇作《佩利亞與梅麗桑》(Pelléas et Mélisande)卻是20世紀樂劇的極重要之作[48]。《佩》劇在許多方面而言是部「反歌劇」,如首映會的觀眾所預期般,內含了些許傳統唱腔或情節,但德布西以維妙的管弦樂編曲創造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夢幻氛圍,至今仍為觀眾所着迷(或厭斥)。
- 皮埃特羅·馬斯卡尼(1863–1945)。意大利作曲家,以劇作《鄉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最為眾人所知,其常被與萊翁卡瓦洛的《丑角》(I pagliacci)相提並論[49]。
- 理察·史特勞斯(1864–1949)。史特勞斯是20世紀初年,極少數願意挑戰、最後並超越華格納革新巨作的歌劇作曲家[50]。他創作了數部至今仍十分受歡迎的歌劇,包括《莎樂美》(Salome)、《厄勒克特拉》(Elektra)與《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36]。
- 漢斯·普菲茨納(1869–1949)。華格納的繼承者,普菲茨納以歌劇《帕萊斯特里納》(Palestrina)著稱,探求了傳統與革新音樂間的爭執[51]。
- 弗朗茲·萊哈爾(1870-1948)。傑出輕歌劇作曲家,開創維也納輕歌劇的白銀時代,並為音樂劇的風格形成打下重要基礎。他的輕歌劇《風流寡婦》獲得世界性的勝利,其他較著名的作品有《盧森堡公爵》、《微笑的大地》、《帕格尼尼》和《沙皇太子》。
- 阿諾·荀白克(1874–1951)。重要現代主義作曲家、十二音列的設計者。以表現主義單人劇《期待》(Erwartung)開始了他的歌劇創作生涯。他逝世時,留下未完成的著名歌劇作品《摩西與亞倫》(Moses und Aron)[52]。
- 莫里斯·拉威爾(1875–1937)創作了二部短但創新的歌劇:以幼童世界為主題的《頑童與魔法》(L'enfant et les sortilèges),以及帶有西班牙風味的《西班牙時光》(L'heure espagnole)[53]。
- 弗朗茲·施雷克爾(1878–1934)。奧地利表現主義作曲家。施雷克爾的人氣曾一度與理察·史特勞斯相匹敵,但由於其猶太血統而受到納粹主義者打壓。他的歌劇作品有《遙遠的聲音》(Der ferne Klang)與《被烙印的人》(Die Gezeichneten)[54]。
- 伊果·史特拉汶斯基(1882–1971)。在創作了受高沙可夫啟發的《夜鶯》(Nightingale),以及近歌劇《雷納德》(Renard)與《士兵的故事》(Histoire du Soldat)之後,史特拉汶斯基再以使用全音階的「數字」歌劇《浪子的歷程》(The Rake's Progress)震撼了20世紀歌劇樂壇[55]。
- 阿爾班·貝爾格(1885–1935)。由於作品多使用浪漫主義晚期的傳統無調音樂[56]與悲劇劇本,貝爾格的代表作《伍采克》(Wozzeck)和《露露》(Lulu)在他逝後仍廣泛為後世演出[57]。
- 巴托克·貝拉(1881–1945)僅創作了一部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Duke Bluebeard's Castle),但卻是20世紀音樂戲劇巨作,同時也是唯一登上國際歌劇舞台、地位穩固的匈牙利作品[58]。
-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1891–1953)。俄國傳統歌劇的重要現代作曲家[59]。普羅科菲耶夫的歌劇作品,從滑稽童話《三橘之戀》(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到黑暗奧秘的《火天使》(The Fiery Angel)、《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題材極廣。如同蕭士塔高維契,普羅科菲耶夫受到蘇聯藝術管制的壓迫,但他的作品近來頗受瓦列里·格吉耶夫等指揮家的喜愛。
- 保羅·欣德米特(1895–1963)。德國作曲家,一次大戰後始展露頭角。他的著名歌劇《畫家馬蒂斯》(Mathis der Maler)描述了危難中一名畫家的故事,常被視為欣德米特在第三帝國的寫照[60]。
- 喬治·蓋希文(1898–1937)以歌劇《波吉和貝絲》(Porgy and Bess)在樂壇佔有一席之地[61]。
- 法蘭切思科·奇萊亞(1866–1950)。最著名的作品是阿德麗雅娜·雷庫魯兒。
- 安伯托·喬達諾(1866–1950)。最著名的作品是安德烈·謝尼耶。
- 阿佛列多·卡塔拉尼(1854–1893)。最著名的作品是華麗小姐。
1900年–至今
[編輯]- 威廉·華爾頓(1902–1983)。華爾頓的重要歌劇作品是《特羅魯斯與克蕾希塔》(Troilus and Cressida)[62]。
- 邁克爾·蒂皮特(1905–1998)。蒂皮特是大概是本傑明·布里頓之後最著名的英國作曲家。他的歌劇常以抽象與社會題材為主,包括《仲夏之婚》(The Midsummer Marriage)與《精緻花園》(The Knot Garden)[63]。
- 迪米崔·蕭士塔高維契(1906–1975)。蕭士塔高維契最著名、描述俄國鄉下的一段狂戀故事的歌劇《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Lady Macbeth of the Mtsensk District),震驚了蘇聯當局,迫使他後來又創作了受審版本《凱特莉娜·伊斯瑪洛伐》(Katerina Ismailova)。原始版本後成為21世紀最常被搬上舞台的劇作之一[64]。
- 塞繆爾·巴伯(1910–1981)。美國作曲家,創作了兩部歌劇《凡妮莎》(Vanessa)與《安東尼與克莉奧佩屈拉》(Antony and Cleopatra)[65]。
- 吉安·卡洛·梅諾蒂(1911–2007)。意裔美國作曲家,以聖誕歌劇《阿毛與夜訪客》(Amahl and the Night Visitors)最為著名,是首部特地為電視而創作的歌劇[66]。
- 本傑明·布里頓(1913–1976)。少數獲得國際高度評價的英國歌劇作曲家之一,同時也是20世紀極少數在首演後仍被繼續搬上舞台的歌劇的作曲家。布里頓的代表作有《彼得·葛萊姆》(Peter Grimes)、《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與《旋轉的螺絲》(The Turn of the Screw)[67]。
- 漢斯·維爾納·亨策(1926年生)。二次大戰後最廣為演出之歌劇的作曲家之一,亨策的劇作有《酒神的伴侶》(The Bassarids)與《給年輕情侶的悲歌》(Elegy for Young Lovers)[68]。
- 彼得·馬克斯韋爾·戴維斯(1934年生)。英國「曼徹斯特學派」的現代主義者,戴維斯創作了許多劇作,包括《泰凡納》(Taverner)與《聖馬格努斯的殉難》(The Martyrdom of Saint Magnus)[69]。
- 菲利普·格拉斯(1937年)。美國最重要的簡約流派作曲家,格拉斯與戲劇總監羅伯特·威爾森合作,以歌劇《沙灘上的愛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始展露頭角,隨後又創作了《法老王》(Akhnaten)與《航行》(The Voyage)等多部歌劇[70]。
- 約翰·亞當斯(1947年生)。如同格拉斯,亞當斯以簡約主義者為出發點。他取材自現代的歌劇,例如《尼克森在中國》(Nixon in China)與《克林霍夫之死》(The Death of Klinghoffer),獲得讚賞,也帶來政治論戰[71]。
主要女性歌劇作曲家
[編輯]許多原因,包括歌劇的高製作開銷與社經地位[72],常被用以解釋為何相對於男性,極少數、甚至沒有女性作曲家達到入列標準。然而,有些專家不同意此類說法[73],並列舉了以下其中一位或兩位女性:
- 艾瑟兒·史密斯女爵(1858–1944)可能以她為「爭取女性參政權運動」(Suffragette)的付出最為著名;然而,史密斯亦創做了數部歌劇,例如《海盜》(The Wreckers)。
- 朱蒂絲·韋爾(Judith Weir,1954年生)於1987年開始創作全本歌劇,作品有《一夜京戲》(A Night at the Chinese Opera)。
參見
[編輯]- Category:歌劇作曲家
- 著名歌劇列表
-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 歌劇集,詳盡列出了作曲家與其歌劇作品的列表。
- 歌劇列表
註釋
[編輯]- ^ Viking Opera Guidep.768
- ^ Orrey p.18
- ^ 教授Tim Carter在《維京歌劇手冊》(Viking Opera Guide)(p.678) 寫道:「蒙台威爾第的朗誦調很大部分起源自佩里……然而『奧菲歐』的源起更為廣闊。佛羅倫斯幕間劇參考自許多已存在的特色:令人驚歎的舞台效果、神話主題、樂器的配樂與所使用數量,以及編制更龐大的合唱團」。另見Carter,在《牛津圖解歌劇史》(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Opera)(p.4) :「豐富的編制與淵博的象徵,使幕間劇成為皇宮貴族式華貴的理想形象」。
- ^ Viking Opera Guide p.189
- ^ Orrey p.35
- ^ 6.0 6.1 Orrey p.59
- ^ Orrey p.55
- ^ Viking Opera Guide p.942
- ^ 9.0 9.1 Orrey p.40
- ^ Viking Opera Guide p.343
- ^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 p. 783
- ^ Orrey p.85
- ^ Viking Opera Guide p.216-218
- ^ Orrey p.101
- ^ Viking Opera Guide p.210
- ^ Orrey p.139
- ^ Viking Opera Guide p.1002
- ^ Viking Opera Guide pp.37–38
- ^ Orrey p. 140
- ^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Opera p.146-150
- ^ 21.0 21.1 Britannica p.631 C.2
- ^ Orrey p.134
- ^ Viking Opera Guide p.412
- ^ Orrey p.129-133
- ^ Orrey p.153
- ^ 26.0 26.1 Orrey p.154
- ^ Orrey p.180
- ^ Viking Opera Guide p.1098.
- ^ Orrey p.137-147
- ^ Britannica p.633 C.1
- ^ Orrey p.177
- ^ Viking Opera Guide p.134
- ^ Viking Opera Guide p.929. Viking 中寫道聖-桑一生共完成了13部歌劇作品,包括一部他與吉哈德合作的未完成劇作,以及二部「喜歌劇」。
- ^ Viking Opera Guide p.253.
- ^ Orrey p.156-157
- ^ 36.0 36.1 Britannica p.637 C.2
- ^ Orrey p.182
- ^ David Brown (author of the four-volume Tchaikovsky: A Biographical and Critical Study, Gollancz, 1978–91) in Viking Opera Guide, pp. 1083–1095
- ^ Viking Opera Guide p. 197
- ^ Viking Opera Guide p.302
- ^ Orrey p.156
- ^ Graham Dixon in Viking Opera Guide, p. 622
- ^ Viking Opera Guide p.864
- ^ Britannica p.638 C.2
- ^ Viking Opera Guide p.563
- ^ Orrey p.225
- ^ Viking Opera Guide pp.202–204
- ^ Orrey p.216
- ^ Viking Opera Guide p.617
- ^ Orrey p.213
- ^ Viking Opera Guide p.772
- ^ Viking Opera Guide p.952
- ^ Viking Opera Guide p.848
- ^ Viking Opera Guide p.958
- ^ Orrey p.220
- ^ ALBAN BERG. Composers online. W. W. Norton & Company. [2006-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5-30).
- ^ Orrey p. 225
- ^ Viking Opera Guide p.55
- ^ Britannica p.637 C.1
- ^ Viking Opera Guide p.467
- ^ Viking Opera Guide p.348
- ^ Viking Opera Guide p.1207
- ^ Viking Opera Guide p.1102
- ^ Orrey p.232
- ^ Viking Opera Guide p.51
- ^ Viking Opera Guide p.648
- ^ Orrey p.234
- ^ Viking Opera Guide p.461
- ^ Viking Opera Guide p.243
- ^ Viking Opera Guide p.360
- ^ Viking Opera Guide p.17
- ^ See, e.g. Katherine Kolb's review of Women Writing Opera: Creativity and Controversy in the Ag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 ^ 參見#參閱名單
參考文獻
[編輯]參閱名單
[編輯]本列表是根據訪問十位歌劇領域公認權威,所得的十份他們心目中的「重要歌劇作曲家」名單,再選出至少名列其中六份名單的作曲家(即清單上所有作曲家中的多數)彙編而成。朱蒂絲·魏爾名列於四份名單,遠多於其他女性作曲家。以下為所使用的名單:
- Graeme Kay的歌劇手冊,為BBC製作. [2010-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30).
- 大英百科全書「歌劇」文章. [2010-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9).
-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百科全書「歌劇」文章. [2010-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9).
- 尼古拉斯·肯揚在《Viking Opera Guide》(1993年版)的引言中所提及之作曲家 ISBN 0-670-81292-7
- 「The Standard Repertoire of Grand Opera 1607–1969」,收錄於Norman Davies的《Europe: a History》(牛津大學出版,1996年;平裝版,皮米里科,1997年) ISBN 0-7126-6633-8
- Mary Ann Smart在《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Opera》年表中所提及之作曲家(牛津大學出版,1994年) ISBN 0-19-816282-0
- Percy Scholes《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A Bird's Eye View of the World's Chief Opera Composers」(第十版,John Owen Ward修訂,1970年) ISBN 0-19-311306-6.
- Composers with recordings included in The Penguin Guide to Opera on Compact Discs ed. Greenfield, March and Layton (1993 edition) ISBN 0-14-046957-5.
- The New Kobbe's Opera Book, ed. Lord Harewood (1997 edition) ISBN 0-399-14332-7.
- Table of Contents of The Rough Guide to Opera. [2010-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by Matthew Boyden. (2002 edition) ISBN 1-85828-749-9.
其他參考資料
[編輯]- Sadie, Stanley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Opera. 1992. ISBN 0-333-73432-7 and ISBN 1-56159-228-5 請檢查
|isbn=
值 (幫助)., at 5,448 pages, the largest general reference concerning opera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 The Viking Opera Guide (1993) ISBN 0-670-81292-7 Contributions are by noted specialists in their fields.
- Warrack, John; West, Ewa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Opera. 1992. ISBN 0-19-869164-5.
- Boyden, Matthew; et al. Opera, the Rough Guide. 1997. ISBN 1-85828-138-5.
- Orrey, Leslie 與 Milnes, Rodney. Opera: A Concise History. World of Art, Thames & Hudson. 1987. ISBN 0500202176.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Macropedia Volume 24, 15th edition. "Opera" in "Musical forms and genres". ISBN 0-85229-434-4
- Parker, Roger (ed).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Opera. 倫敦: 牛津大學出版. 1994. ISBN 0-19-816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