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滲透戰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戰期間,裝備有手榴彈的德國風暴突擊隊從戰壕中躍起,發動攻擊

滲透戰術(英語:infiltration tactics)是指在戰爭中,以小型獨立的輕步兵部隊前進到敵方的後部區域,繞過敵方的前線據點,並將敵人分隔以供後續部隊使用重武器進行攻擊的作戰方式。在此種作戰中,士兵主動發現敵人的弱點,選擇自己的路線、目標、時機和攻擊方式;這需要很高的技能和長期的訓練,並且需要輔以特種裝備和武器。

這些步兵戰術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典時代,當時該戰略被散兵和非正規軍使用,但僅作為防禦或次要戰術。在此時期,決定性的戰場勝利是通過重步兵重騎兵的突擊作戰取得的,通常是集體進攻對手的主要力量。到現代戰爭初期,防禦火力的不斷加強使這種戰術的成本越來越高。當塹壕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到頂峰時,大多數此類攻擊都以失敗告終。由經驗豐富的小隊士兵進行突襲,進行秘密行動成為了普遍使用的方法,而且常常獲得成功。但這些都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滲透戰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發展緩慢,部分原因是將這些騷擾戰術轉變為決定性的進攻學說。起初,只有特種部隊接受過這些戰術的訓練,以德意志帝國風暴突擊隊為代表。到二戰結束時,幾乎所有主要大國的正規地面部隊都接受過滲透戰術訓練,並採用了各種形式的裝備。有些部隊專門從事這方面的活動,例如突擊隊、遠程偵察巡邏隊、美國陸軍遊騎兵空降兵和其他特種部隊和進行非正規戰爭的部隊。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種特種戰術,滲透戰術現在完全整合為現代機動作戰的標準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小隊和分隊級別的基本火力和運動,因此該術語在今天幾乎沒有明確的含義。滲透戰術在訓練有限的現代戰鬥中可能不是標準的,例如在民兵或短時徵募的部隊中,或者在需要立即取得勝利的絕望攻擊中。二戰末期德國的國民擲彈兵部隊,以及同一時期日本的萬歲衝鋒便是這樣的例子。

參考資料

[編輯]
  • Davidson, Phillip B. Vietnam at War: The History, 1946–197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0-19-506792-4, ISBN 0-89141-306-5.
  • Gudmundsson, Bruce I. Stormtroop Tactics: Innovation in the German Army, 1914–1918. New York: Praeger, 1989. ISBN 0-275-93328-8.
  • Simon Jones, Infiltration by Close Order: André Laffargue and the Attack of 9 May 191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Kraus, Jonathan. Early Trench Tactics in the French Army: The Second Battle of Artois May–June 1915. Farnham: Ashgate, 2013. ISBN 978-1-4094-5500-4.
  • Kraus, Jonathan. Podcast: The Second Battle of Artois, May 1915: the new turning-point.
  • Laffargue, André. The Attack in Trench Warfare Impressions and Reflections of a Company Commander by Capt. André Laffargue 153rd Infantry, French Army, Translated for the Infantry Journal by an Officer of Infantry. Washington, D.C.: The United States Infantry Association, 1916.
  • Samuels, Martin. Doctrine and Dogma: German and British Infantry Tactic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2. ISBN 0-313-27959-4.
  • Samuels, Martin. Command or Control?: Command, Training, and Tactics in the British and German Armies, 1888–1918. London; Portland, Oregon: Frank Cass, 1995. ISBN 0-7146-4570-2, ISBN 0-7146-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