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19年8月29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11月27日) |
黑色幽默,又稱為「黑色喜劇」,是產生於1960年代美國的一個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它由於人數眾多的作家和豐富多彩的小說作品,成為現代主義中非常有影響的一支流派。現時黑色幽默已不局限於文學,在藝術、電影和電視劇等範疇,黑色幽默都成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流派。
背景
[編輯]黑色幽默產生、發展於1960年代,繁榮於70年代,是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的。當時美國在韓戰結束後,一方面社會矛盾,勞資矛盾頻繁,另一方面麥卡錫主義使整個社會形成了壓抑窒息的氛圍;1960年代初期,美國在越南戰爭戰事失利和美軍慘痛的傷亡,更使全國反戰情緒高漲,局勢比較動盪,社會狀況比較混亂。在無所適從的社會背景下,於是產生了對現實採取嘲笑抨擊,揭露和諷刺,幻想和否定結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
起源
[編輯]早在1940年,一位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安德烈·布勒東曾編過一本名為《黑色幽默文集》的書,該書所收錄的黑色幽默作品幾乎都是當時超現實主義的作家寫的。1965年,美國作家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將1960年代以來的美國報刊上發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風格的12名作家的作品編成一本小書出版,取名為《黑色幽默》。同年,美國評論家尼克伯克(Conrad Knickerbocker)發表《致命一螫的幽默》(Humor With a Mortal Sting)一文,明確的將這類作家稱為「黑色幽默」派,於是以「黑色幽默」命名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在美國誕生。雖被評論家視為流派,黑色幽默作家卻不像超現實主義等派有召集人與定期聚會,相反地,黑色幽默作家大多單獨寫作,也不太接觸其他黑色幽默的作家,是否能作為一個流派來看待尚有爭議,作為一種文學思潮跟創作手法,卻是公認的有名。
解讀
[編輯]尼克伯克曾舉了一個例子,通俗地解釋黑色幽默的定義和性質:某個被判絞刑的人,在臨上絞架前,指着絞刑架詢問劊子手:「你肯定這玩意兒結實嗎?」 因此黑色幽默又稱為「絞刑架下的幽默」。
這一派作品中充斥的諷刺幽默與傳統的幽默大不相同:並不表現一種單純的滑稽情趣,而帶着濃重的荒誕、絕望、陰暗甚至殘忍的色彩。作品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
黑色幽默是丹麥的齊克果為主導的,經過法國的讓·保羅·沙特再創造的文學上的存在主義,它在許多問題上的認識類似於荒誕派戲劇,甚至可以說是荒誕派文學在小說上的具體表現。屬於黑色幽默派的小說家大多在作品中強調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觀點,所以儘管他們在作品中有不同的反映,但出現在讀者面前的總是病態的人物典型,陰沉而痛苦的幽默,荒誕而雜亂的情節,麻木而殘酷的現代世界,尖銳而深刻的諷刺。
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派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繫,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範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是為了打破禁忌而存在。禁忌使人痛苦,包含人類社會的各種層面,以政治上來說有種種禁忌,如白人對黑人的,希特拉對猶太人的,在性別上則是男人的對女人及其他不同性取向的人們,都可能造成痛苦(亦即存在主義說的他人即地獄)。黑色幽默敢於拿禁忌來開玩笑,而且是辛辣的,挖苦的,禁忌越大,黑色幽默的笑話威力就會越大。這就是為什麼即使脫離1960年代的美國背景下,至今仍會有黑色幽默的小說及電影存在。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編輯]- 納博科夫,可以算是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195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蘿莉塔》,此後又出版《普寧》(1957)、《幽冥的火》(1962)等小說,是黑色幽默派的元老。《幽冥的火》出現互換身分而被誤殺的情節,正是發生在納博科夫之父身上的事,於現實中發生了黑暗且悖論的東西,成為小說的核心之一。
- 約瑟夫·海勒,以《第22條軍規》聞名文壇,後又寫出了《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爾德一樣好》(1979),成為公認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第22條軍規》描述大戰時軍隊瘋狂要求飛行員執行死亡任務的現象,軍隊中光怪陸離的現象層出不窮,人命高度受度威脅的情況下,瘋子與人權都由22號軍規決定,但永遠都會被駁回,也被用來比喻一種極端不利於百姓的政治悖論。
- 庫特·馮內古特,以充滿幽默和奇特風格的長篇小說而著稱,他的《第五號屠宰場》(1969)使黑色幽默的小說創作的影響達到頂峰。另外他的《貓的搖籃》(1963)和《時震》(1997)也是優秀的黑色幽默作品。馮內果由於二戰時親身經歷美軍對德累斯頓的大轟炸,感受到即使正義的一方也可能作出殘暴的毀滅性破壞,以此終身反對戰爭,並開始質疑人類的瘋狂行為,《第五號屠宰場》表面上是馮內果的戰爭回憶,回憶的框架下,描述了戰俘畢勒在戰爭最外圍的地方所感受到的荒謬,以及人類遇到極端威脅生存的狀況時,將自己活埋的隱喻。
- 托馬斯·品欽,受業於納博科夫,以長篇小說《萬有引力之虹》(1973)成為黑色幽默派的後起之秀,這部小說把人的性慾和現代科學技術聯繫在一起,提出了生與死、世界與人性等問題,作者以導彈發射後形成的拋物線「萬有引力之虹」來象徵世界、象徵死亡,表現了對世界未來的悲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