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技術/存檔/2006年1月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存檔 | ||||||||||||||||||||||||||||||||||||||||||||||||||||||||||||||||||||||||||||||||||||||||||||||||||||||||||||||||||||||||||||||||||||||||||||||||||||||||||||||||||||||||||||||||||||||||||||||||||||||||||||||||||||||||||||||||||||||||||||||||||||||||||||||||||||||||||||||||||||||||||||||||||||||||||||||||||||
---|---|---|---|---|---|---|---|---|---|---|---|---|---|---|---|---|---|---|---|---|---|---|---|---|---|---|---|---|---|---|---|---|---|---|---|---|---|---|---|---|---|---|---|---|---|---|---|---|---|---|---|---|---|---|---|---|---|---|---|---|---|---|---|---|---|---|---|---|---|---|---|---|---|---|---|---|---|---|---|---|---|---|---|---|---|---|---|---|---|---|---|---|---|---|---|---|---|---|---|---|---|---|---|---|---|---|---|---|---|---|---|---|---|---|---|---|---|---|---|---|---|---|---|---|---|---|---|---|---|---|---|---|---|---|---|---|---|---|---|---|---|---|---|---|---|---|---|---|---|---|---|---|---|---|---|---|---|---|---|---|---|---|---|---|---|---|---|---|---|---|---|---|---|---|---|---|---|---|---|---|---|---|---|---|---|---|---|---|---|---|---|---|---|---|---|---|---|---|---|---|---|---|---|---|---|---|---|---|---|---|---|---|---|---|---|---|---|---|---|---|---|---|---|---|---|---|---|---|---|---|---|---|---|---|---|---|---|---|---|---|---|---|---|---|---|---|---|---|---|---|---|---|---|---|---|---|---|---|---|---|---|---|---|---|---|---|---|---|---|---|---|---|---|---|---|---|---|---|---|---|---|---|---|---|---|---|---|---|---|---|---|---|---|---|---|---|---|---|---|---|---|---|---|---|---|---|---|---|
| ||||||||||||||||||||||||||||||||||||||||||||||||||||||||||||||||||||||||||||||||||||||||||||||||||||||||||||||||||||||||||||||||||||||||||||||||||||||||||||||||||||||||||||||||||||||||||||||||||||||||||||||||||||||||||||||||||||||||||||||||||||||||||||||||||||||||||||||||||||||||||||||||||||||||||||||||||||
早於10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維基物種繁體中文主頁
一個全新的中文維基物種計劃,但需要技術支持
討論在wikispecies:Wikispecies talk:維基物種編寫大綱
整套的分類系統可以從NCBI的生物分類數據庫扒下來。這個數據庫是美國政府的域名,而且所有搞分子生物學的人都在用,所以應該不會有版權問題。我們可以藉助維基物種的平臺,把這個數據庫整個漢化掉然後用機械獸維基化(其實就是名稱還有說明文字需要手工翻譯,其餘照抄)。但問題是我只是學生物的,不是學信息的,數據庫的具體扒法我並不清楚(搞生物信息的應該知道)。不過看來每一個分類單元都有一個確定的id,也就有相應的上級,分類單元的級別也是定好的,而且還有主要級別和次要級別的區分,也就是說,顯示其中一個分類單元的譜系(lineage)的時候,有完整的(full)和簡明的(abbreviate)兩套顯示方法。
這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
- 找個會使用機械獸的牛人
- 制定出一套不會在兩三年內讓大家後悔的體例(機械獸可寫,如果可能的話,也可以機械獸可讀)
- 需要懂得分類學的人逐一確定每個分類單元的漢語名稱(應該用excel做一個表就行吧),包括別名,當然也要討論沒有名稱時的處理辦法(比如是否只需要簡明譜系的顯示,或者只要有階元(rank)的分類單元)
- 用機械獸搬上去
- 手工逐漸添加說明
- 先完全只用繁體,原則是簡體完全可以共用,留待技術問題一起解決(只要有需求就不信不能解決)
大家以爲如何? --polyhedron 古韻 10:15, 3 January 2006 (UTC)
Template:RCL怎麼不能正常顯示了
兩個星期前(最後一次編輯之後)還顯示得好好的,現在顯示為空了。不知道什麼原因:(--rich4 | talk 03:18 2006年1月5日 (UTC)
如果檢查條目字節?
我突然想知道,在編輯條目以後,除了在新頁目顯示以外,還可以在哪兒看到,我找不到,所以問大家一下。--Flame 06:29 2006年1月5日 (UTC)
條目正名
請問如果我想為一個已有的條目正名或正名,應如何是好?--Encyclopedist 19:38 2006年1月6日 (UTC)
- 請先閱讀維基方針Wikipedia:命名常規。--Wikijoiner 04:55 2006年1月7日 (UTC)
請問將一個外部連結宣佈為其他語種的語法?
比如我想讓讀者知道這個連結是英文的,怎麼寫?
需要讓讀者看到
名字,英文頁面
還是
名字(英文頁面)? 有沒有專門的宏 謝謝 --Xellous 15:36 2006年1月7日 (UTC)
如果是條目內引用的鏈接在外部,用[[:en:Hong Kong]],顯示出來就是en:Hong Kong了。如果想把en去掉,用[[:en:Hong Kong|Hong Kong]]。不過一般來説,如果不是專門爲了引用資料,不要在文章裏加入跨語種鏈接。--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1:02 2006年1月7日 (UTC)
我就是希望在 外部連結、參考 等部分指明連結的語言。又看了幾篇文章,它們都沒有指明連結的語種,貌似大家並不看重這個。但是好像記得有的作者註明了語種,所以想問一下是不是有標準的標註方式--Xellous 04:31 2006年1月8日 (UTC)
- 參見Wikipedia:文獻的引用,其中說「如果參考了非中文文獻,請不要把該參考文獻用中文列出,而是應該使用該文獻的原始語言。」--Wikijoiner 06:19 2006年1月8日 (UTC)
Please check the news about the so-called "new particle" X1835
There's a piece of news on the main page which is about the so-called "new particle" X1835. I have googled the English news and found that there's no such kind of report on X1835 in English. http://news.google.com/news?hl=en&tab=wn&ie=UTF-8&q=x+1835&btnG=Search+News
Probably the original paper is this: OBSERVATION OF A RESONANCE X(1835) IN J / PSI -> GAMMA PI+ PI- ETA-PRIME. By BES Collaboration (M. Ablikim et al.). Aug 2005. 5pp. Submitted to Phys.Rev.Lett. e-Print Archive: hep-ex/0508025 http://inspirehep.net/record/689499.
And it has been cited 9 times now. http://www.slac.stanford.edu/spires/find/hep?c=HEP-EX+0508025
Please check this news carefully. Thank you. --travel 18:37 2006年1月8日 (UTC)
- Thanks for reminding! Up to now we have one source [1]. At least it should be removed from the main page. --Isnow 19:03 2006年1月8日 (UTC)
wikipedia有沒有私密功能?
類似於私密論壇,wikimedia有沒有私密條目的功能,這樣可以讓小部分人參加修改,其他人看不到,待成品後,再公佈。wikimedia有此功能嗎?謝謝。--farm (talk) 08:37 2006年1月9日 (UTC)
安特衛普、新藝術運動,這兩個連結很奇怪,標題的連結連到條目,內文的連結卻連到編輯,這是繁簡轉換的問題嗎?--百楽兔 15:07 2006年1月9日 (UTC)
- 是的,遇到這種問題就必須把繁體重定向到簡體,可以這樣做,把安特卫普移動到安特衛普,再把安特衛普移動到安特卫普。後一步其實是多此一舉,目的是為了尊重條目創始者的文字習慣。以上兩條目已經幫你移動完畢。--長夜無風 17:17 2006年1月9日 (UTC)
- 是的,後一步的確不是多此一舉,雖然大家起初的本意只是那樣:)因為軟件系統的原因,如果不重新移動回來一些原來重定向到該條目的標題,將因為雙重重定向而不能實現重定向的功能,除非重新修改原來的所有重定向,這樣,只要一個移動,就解決了將會出現的很多標題的重定向問題,也體現了在社區的大家的互相的尊重,真的是「善良的人,老天都會幫你」,呵呵--邊緣o^-^o留言 10:20 2006年1月20日 (UTC)
查找被保護的葉面
誰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找到所有被保護起來的葉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07 2006年1月10日 (UTC)
對付破壞者
鑑於過去發生的破壞現象我推薦所有的管理員了解一下Wikipedia:IRC聊天頻道的使用方法。假如我們受到機械人破壞攻擊的話一個或兩個當時在線的管理員往往招架不住,而且恢復破壞也很費力,需要在IRC找程式設計師幫助。另外事後最好在Wikipedia:當前的破壞里做個記錄,以便今後吸取經驗。--Wing 12:43 2006年1月10日 (UTC)
工具列的按鈕變少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編輯時的工具列剩下11個按鈕,請問是設置的問題還是政策的改變?--百楽兔06:40 2006年1月11日 (UTC)
- 該不會是我問了個笨問題吧,居然沒有任何回應...(^_^||...--百楽兔01:55 2006年1月14日 (UTC)
- 我這裏還是28個啊。ParadiseW 04:40 2006年1月14日 (UTC)
- 我的也是11個。 -- 英仙座 04:45 2006年1月14日 (UTC)
- 看了兩位的留言後我就知道原因了,問題還是在繁簡...。繁體界面是11個,簡體界面是28個。奇怪的是,如果切換至簡體後再轉回繁體,原本少掉的17個按鈕又跑回來了。詳細原因還要再追蹤。--百楽兔 02:03 2006年1月15日 (UTC)
- 果然是緩存的問題。把緩存清除後,17個按鈕又消失了...--百楽兔 03:15 2006年1月15日 (UTC)
fixed...如果有部分詞語並非繁體習慣,請通知我。--zy26 was here. 11:59 2006年1月24日 (UTC)
簡繁轉換與條目搜尋
在「搜索」處找山藥,但沒有這條目,而因為有簡體的山药存在,因此我想創一個重定向頁面,然而 [2](繁) [3](簡) 都會連到山药,請問這要怎麼解決的呢?看了簡繁轉換的文件還是沒有頭緒,謝謝! Eric Yu 10:12 2006年1月13日 (UTC)
- 完成。方法就在上邊的「安特衛普、新藝術運動」一節。--Wikijoiner 11:04 2006年1月13日 (UTC)
PHP問題
- 在2006年1月14日,01:20~01:40(UTC+8)時間段內,所有維基媒體,包括維基百科、維基詞典等等均無法正常登錄,顯示為「You get: Fatal error: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checksetup() in /us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dex.php on line 36」,其中line 還可能為11等。
- 剛才看了個大維基媒體(英文維基百科、英文維基詞典、中文維基百科)的最近更改,在該時間段內均無更改記錄。而且使用Google翻譯及https:secure.wikimedia.org 一樣出現上述信息。
- 不知這是什麼原因啊,是bug還是被人黑了?ParadiseW 18:46 2006年1月13日 (UTC)
- 2006年1月14日,04:04(UTC+8),再次出現問題,不過只持續了一分鐘。顯示為:Parse error: syntax error. unexpected T_CLONE, expecting Y_STRING in/user/local/apache/common-local/php-1.5/includes/GlobalFunctions.php on line 1757.ParadiseW 20:10 2006年1月13日 (UTC)
導航與幫助的繁簡轉換
左邊選單的導航跟幫助變簡體了耶,有人跟我一樣嘛? --愛索 04:42 2006年1月14日 (UTC)
- 簡體下這兩欄還變成繁體了呢。--Wikijoiner 13:25 2006年1月14日 (UTC)
- 導航條和幫助本來都是簡體的,現在全變繁體了(我設的zh)--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3:45 2006年1月14日 (UTC)
從量子引力條目的歷史裏可以看出2005年12月26日19:50用戶user:Kasuga將其改為重定向到量子重力,雖然該用戶後來將量子重力條目做了改進,但是完全忽視了先前多名用戶的貢獻,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記得以前曾因為尿尿小童和小於連的問題產生過爭議,將心比心,需要尊重先前用戶的貢獻。再比如引力子條目,2006年1月10日18:44 用戶Kasuga將其改為重定向到重力子,我同樣認為這樣做是錯誤的。
--travel 19:57 2006年1月14日 (UTC)
- 量子引力和量子重力是同一概念,在大陸學術界量子引力更普遍,至少可以肯定量子引力這個術語沒有任何錯誤。我這裏主要想強調尊重原作者。以前曾因為尿尿小童和小於連的問題產生過爭議,希望能將心比心。--travel 20:41 2006年1月14日 (UTC)
重力?引力?
這幾天看見不少人在帶有「重力」和「引力」的條目之間來回做重定向。請各位澄清一個問題:重力還是引力?在大陸出版的著作上,包括物理課本,都是嚴格區分「重力」和「引力」的,用引力稱呼牛頓萬有引力定律中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的吸引力,而用重力稱呼地球表面附近鉛直的力,這裏重力就只是地球引力的一個分力,並且只有在地球表面附近這個特殊的情況下才稱呼重力,並且重力是「均勻」且「鉛直」(注意不是「垂直」)的。如果按照這樣的觀點,像重力紅移、量子重力、重力子這樣的名稱顯然都是不合乎規範的。不知道香港/台灣等地如何區分重力和引力?因為有不少條目都涉及重力,所以拿到這裏來討論。Tevatron 10:43 2006年1月15日 (UTC)
- 上述所稱「重力」並不異於所稱「引力」,只是地表場合的特例。再者,這個只是重量概念的混淆;重量有是力,請弄清楚!--春日 21:31 2006年1月15日 (UTC)
- 我基本同意Tevatron的觀點。同樣,對於香港/台灣等地的情況不是很了解,同問。--travel 13:09 2006年1月15日 (UTC)
- Travel很執念要把重力完全弄成引力,別說不尊重創建許多條目的我,別說這裏不是中國維基,就連Wengier大引述「中國的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通過的中學物理教科書將gravity稱為重力」這件事在此處都忽略不提,真是「啵棒啊!」--春日 21:31 2006年1月15日 (UTC)
- 同意Tevatron的說法,在中文中,重力和引力確實有區別,「引力」爲廣泛情況,「重力」爲特例,但在地面上使用「重力」比較多。另外,條目應該考慮在現有常用名詞中,科學上最準確的說法,而不是單純尊重原作者。(如果無所謂正確性,僅有地區差別,則應以尊重原作者爲原則。比如儘管我在課本裏一直學的是「進化」,但我支持在維基裏使用「演化」。)另外提醒春日先生,不要把一切問題往政治上靠。--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3:23 2006年1月15日 (UTC)
- 「重力」和「引力」確實有區別。有關「重力」的定義的不同情況以及相關爭議,請見這篇文章,裏面首先給出了「重力」的三種常見定義,然後進行詳細說明和解釋。--Wengier(留言) 23:32 2006年1月15日 (UTC)
- 另外在這篇文章中有關重力的部分中提到:
- 「把重力視為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看待時,重力和萬有引力是有區別的。由於地球並非理想球體,物體處在不同緯度上隨地球自轉所需的向心力不同,以及地球的密度分佈不均勻等因素,物體受到的重力(及重力加速度)是隨緯度變化的。同一物體在赤道的重力最小,在兩極的重力最大。把重力視為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看待時,物體受到的重力(及重力加速度)要隨距地面的高度變化。從廣義上講,在宇宙空間的星體表面的物體都要受到由星體的引力而產生的重力作用。」
- 由於內容來自中國中央電教館資源中心,因此其內容應該比較有權威性。--Wengier(留言) 23:58 2006年1月15日 (UTC)
- 同意Tevatron的說法,在中文中,重力和引力確實有區別,「引力」爲廣泛情況,「重力」爲特例,但在地面上使用「重力」比較多。另外,條目應該考慮在現有常用名詞中,科學上最準確的說法,而不是單純尊重原作者。(如果無所謂正確性,僅有地區差別,則應以尊重原作者爲原則。比如儘管我在課本裏一直學的是「進化」,但我支持在維基裏使用「演化」。)另外提醒春日先生,不要把一切問題往政治上靠。--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3:23 2006年1月15日 (UTC)
- Travel很執念要把重力完全弄成引力,別說不尊重創建許多條目的我,別說這裏不是中國維基,就連Wengier大引述「中國的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通過的中學物理教科書將gravity稱為重力」這件事在此處都忽略不提,真是「啵棒啊!」--春日 21:31 2006年1月15日 (UTC)
- 從w:en:Gravity:
In common usage "gravity" and "gravitation" are either used interchangeably, or the distinction is sometimes made that "gravity" is specifically the attractive force of the earth, while "gravitation" is the general property of mutual attraction between bodies of matter. In technical usage, "gravitation" is the tendency of bodies to accelerate towards one another, and "gravity" is the force that some theories use to explain this acceleration.
- 所以「technically」,gravitation=引力效應,gravity=引力。要補充的是,我在學校裏面學的確實就是Tevatron說的那樣。我接觸到的Quantum Gravity確實都翻譯成量子引力,Graviton是引力子。實在不行的話,就簡繁轉換吧。--Demos(Talk) 22:33 2006年1月15日 (UTC)
有關物理學專業詞彙的中文名稱,可看這兒物理中英索引(台灣的國立聯合大學編製),裏面與gravity和gravitation有關的詞彙的中文譯名如下:
- 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 重力加速度
- gravitational attraction 引力,重力
- gravitational constant 引力常數,引力常量
- gravitational field 引力場,重力場
- gravitational force 引力,重力
- gravitational mass 引力質量
-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引力勢,重力勢
-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difference 引力勢差,重力勢差
-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引力勢能,重力勢能
- gravity 重力
以上物理學專業詞彙表供參考和對照。--Wengier(留言) 23:02 2006年1月15日 (UTC)
- 何時稱重力,何時稱引力,其實很簡單。重力,一言以蔽之,就是讓某物體產生重量的主要力量。因為重量是相對的概念,所以在這句話中暗示了重力是質量遠較另一方大的物體的引力。
- 上面有人說gravity常被翻成地心引力,但那是不對的。因為引力的產生不是來自地心,而是來自地球此一物質本身,所以應翻為地球引力。--百楽兔01:55 2006年1月16日 (UTC)
大陸官方的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4]對gravity的譯法是「重力」,gravitation的譯法是「引力」, graviton 的譯法是「引力子」。「國務院於1987年8月12日明確指示,經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佈的名詞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全國各科研、教學、生產經營以及新聞出版等單位應遵照使用。」因此不管繁體版怎樣翻譯,簡體版必須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譯法。--Wikijoiner 03:48 2006年1月16日 (UTC)
- 嗯,這與我之前在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物理教科書,以及中英物理專業詞彙表上查詢的結果是一致的(詳見上面和之前我和Travel等人在對話頁中的討論),即gravity的中文為「重力」,而gravitation才是「引力」。--Wengier(留言) 04:27 2006年1月16日 (UTC)
- 為什是遵循某某某的譯法,而不是去思考為什麼那麼譯呢?--百楽兔05:08 2006年1月16日 (UTC)
- 當然有自由思考,但是因為大陸的「各科研、教學、生產經營以及新聞出版等單位應遵照使用」,所以它的譯法必然是大陸使用最廣的譯法,而Wikipedia:命名常規規定「儘量使用人或物最常見的名稱」,因此簡體版必然使用此譯法。Wikipedia:譯名規範的「比照規則」一節也說要比照此機構的譯法。--Wikijoiner 06:06 2006年1月16日 (UTC)
「菜單」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規定的俗稱譯法,通俗的譯法當然要比它規定的學術譯法使用普遍,不能構成「它的譯法必然是大陸使用最廣的譯法」的反例。許多學術刊物要求術語以它為準,如[5][6][7][8][9]。多個部委的通知見[10]另外參看教育部網站[11],[12]--Wikijoiner 08:07 2006年1月16日 (UTC)
- 那我舉個更好的例子吧,"digital camera"一詞,這個機構將它明確譯為「数碼照相機」,而且沒有提到任何其它譯名。但實際上,它顯然不是大陸使用最廣的譯法,而各科研、教學、生產經營以及新聞出版等單位也沒有完全遵照使用它的譯法。大陸真正使用最廣的譯法是「數碼相機」,而非這個機構的譯名。可見它的譯法並不一定必然就是大陸使用最廣的譯法。--Wengier(留言) 22:57 2006年1月16日 (UTC)
一頭霧水:
- 原來有些詞語已經繁簡轉換了
- 那些翻譯的指導性文件或許只有在老外們不混用en:gravitation和en:gravity的情況下才有意義;而且,從英文版來看,en:Quantum gravity和en:Quantum gravitation就是同一個概念
--Isnow 09:54 2006年1月16日 (UTC)
- 請不要把混用和對譯問題混和在一起,混用並不能使對譯成為不可能。在老外們混用的情況下,我們照樣可以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給出的譯法將其翻譯為漢語,而不是就沒法翻譯了。--Wikijoiner 14:09 2006年1月16日 (UTC)
话题扩展的有点远。还是希望大家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不针对别的词,只针对引力和重力,就事论事。英文gravitation和gravity,单单这两个单词各自拿出来用时确实是有区别的,正如大陆重力和引力的区别一样。但是郁闷在于台湾这两个词似乎是不区分的,结果很多台湾维基人把引力和重力相互改来改去,搞得大陆维基人看条目时一头雾水,只要看到“重力”这个词就得先结合上下文看看到底指“重力”还是“引力”。但是当英文gravitation和gravity用在一些别的专有名词上,比如Quantum gravity和Quantum gravitation上,自然是指同一个概念量子引力,因为这里量子重力就是量子引力,显然人们不会无聊到搞两个量子引力,一个描述万有引力的,一个描述地球表面重力的。看了上面台灣的國立聯合大學编的譯名表,似乎台湾“引力”和“重力”都广泛使用,而因为大陆是严格区分的,不如这样办:区分引力和重力为两个独立条目,但是在诸如量子引力-量子重力,引力子-重力子,引力红移-重力红移等等这样的条目上,一律采取前者为条目名称,后者尽量重定向到前者或者繁简转换(因为毕竟台湾二者皆可,而大陆只认可前者呀)。各位意下如何?——Tevatron 16:35 2006年1月16日 (UTC)
- 对于存在不同译名的条目,可以参考一下目前部分条目中已有的做法,首先将主名称作为条目名,然后采用例如“引力子,又称重力子”这种列出常见不同译名的形式,毕竟不同的译名也确实存在,作为百科全书有必要将这种知识告诉读者。在许多中国大陆的专业物理网页中亦采用这种做法,例如这儿,里面的“名词解释”中就是用的“引力波也称重力波”这种介绍形式。--Wengier(留言) 23:16 2006年1月16日 (UTC)
- 條目中當然要忠實反映混用現象的存在,但是也要承認大陸官方有推薦譯法這個現狀。--Wikijoiner 03:41 2006年1月17日 (UTC)
按照寫文先後,將我需要回應或寫作的寫下來,舉證處請見下文。
- 首先polyhedron你才是把問題往政治上靠的人,除了把其他條目的摩擦轉移到這裏來,我還要就著該條目請問你:在我對薤進行內容豐富化後,你對該條目做出了什麼實質內容貢獻?除了把字句弄成你自己的政治立場?在這裏是不該吵台灣問題,但我相信目前互不隸屬的事實陳述在維基是行得通的,稱台灣,不稱中國台灣就這麼礙眼嗎?一定要調文句、排先後到非常細微處,吃到豆腐了你才滿意嗎?
- 按照各位找出來的資料,看起來中國較普遍(稱為民間應該不會不妥當?)喜歡使用「引力」,但是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將gravity譯為重力,或許用意上也是想指包含不同緯度向心力考量的那個意涵,但若這一詞通例化,對於quantum gravity就有量子重力與量子引力兩種版本。我不知道這樣特例用重力一詞是好是壞,而且這是可以在所謂(實測)重量中闡明,對初接觸者,單用名詞而不解釋我想也很不可能;再者不自轉的星球,問題就簡單化,除了非完美球體考量還在。至於「重量」是力的概念先前提過就不再贅述。
- 「In technical usage, "gravitation" is the tendency of bodies to accelerate towards one another, and "gravity" is the force that some theories use to explain this acceleration」與「(中國)翻譯指導性文件或許只有在老外們不混用en:gravitation和en:gravity的情況下才有意義;而且,從英文版來看,en:Quantum gravity和en:Quantum gravitation就是同一個概念」有幾點要說明:(1)英文Quantum gravity極少稱為quantum gravitation、(2)Gravity與gravitation常互用(interchangeale),若要強調差別,應該如上是強調「力」與「作用」的術語意義,而不是差在質量相吸的力要不要包括向心力(離心力)進來,或者地球和其他星球。
- 台灣的情況:雖然存有萬有引力的講法(也就是講這詞還知道意思),但普遍都稱「重力」,不管是嚴肅如學術討論(台灣中研院天文所網站[13]),或科普網站[14]、[15],或僅是網絡書店某個賣清談書籍的網頁[16](牛頓的「重力」理論)。如果要講正式一點的政府機構規範,各位可以參看台灣對等單位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資訊網的字彙搜尋,搜尋gravity與gravitation,皆翻「重力」,但是繁體中文(BIG5),可能要作業系統有支援的網友才有辦法瀏覽。所以polyhedron所謂「在『中文』中,重力和引力確實有區別」不如說「在『中國』」還比較貼切。自稱「偏好用正體漢字」也愛上PTT的polyhedron不妨自己去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資訊網查查看。
- 漢字使用國家─日文維基的網頁[17],則是中國與台灣的兩種用法都有,但要強調的:重力拿來講基本粒子交互作用(gravitation、graviton等意義)在日文漢字是有這個意義的,也就是說他們也有互用情況。如果各位海量,也把日文考慮進來。別忘了「哲學」等詞是中文跟日文借的。
--春日 17:40 2006年1月17日 (UTC)
單開一條跟Kasuga說清楚,關於臺獨問題
薤那個條目不是說你擴展了別人就沒有權力改。我已經在你的討論頁裏說清楚了,你的行文完全是臺獨說法,我只是將其改爲不論統獨都可以接受的說法。(我也是在考證寫的學名的時候順便看到的,不要隨意忽略他人貢獻)不是說你擴展的條目就可以在裏面宣揚臺獨的。具體誰是誰非,大家可以查詢薤一文的歷史記錄。此外,從上面的討論來看,Kasuga也無時無刻不把「中國」範圍縮小到「中國大陸」並與臺灣對立,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很明顯。而且在維基百科的實際編寫中,大家已經默認「中國大陸」和「臺灣」是相對中性的說法了,而你總是要把「中國」和「臺灣」兩個詞對立,也就不要怪別人用「中國臺灣省」這樣的詞。
另外我對Kasuga從來沒發過任何惡語,但看看Kasuga在我的對話頁裏都留了什麽:
——我收回我認為你是開明的中國人讚許,原來你依舊是個洗腦洗得完善,頑固不化的放洋中國人。這麼愛中國,快回你祖國啦!--春日 19:34 2006年1月10日 (UTC)
這種話我還只在ptt的政治類板面見過,沒想到也出現在維基。希望Kasuga能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0:13 2006年1月17日 (UTC)
- 另外,關於維基百科的條目中,中國這個詞應該怎麽用,見Wikipedia:命名常規 (中文)#政治中立觀點。
- 我為我那日的情緒用語道歉,但是那日真的是我對你看法急轉直下的時刻,本來我還以為你會持續你在其他條目改添模板等實質貢獻的用心,而不是像User:刻意那樣刪改了一點都沒用的文句,除了吃豆腐之外沒有任何資料上新增。但是後來發覺你是同一掛的,所以我才在不滿條目被糟蹋的情況下出了那些詞語。現在就事論事,虎兒說的沒錯,一個「韭菜」也可以動來動去,始作俑者可是刻意跟你兩個一前一後很開心地吃豆腐,我真的看不出來你對那根韭菜做出了什麼資料上的貢獻。你在那邊調中國調台灣的順序,歷史紀錄也都看得到,你是何居心別以為矯飾一下別人就看不到!請你多做點資料上的貢獻,不要再那邊搞哪些無謂的事!!!!--春日 13:44 2006年1月18日 (UTC)
- 補述:我想起來你對「韭菜」的貢獻了,謝謝你對Allium bakeri的考證。但其他方面我照舊評論,你認為你改成的是大家都可接受看法,說真的那是你自以為是,只覺得你調來調去那些只是無謂淌渾水。我不想再吵這話題,有興趣的用戶自己會去看歷史紀錄,最好這段吵鬧文你能夠自己清掉不要再放在客棧這裏丟人。希望你未來的作為能贏回我原先對你的尊敬,就這樣。--春日 14:11 2006年1月18日 (UTC)
- 我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會專門去迎合誰,對事不對人。我也不會因此把你當作敵人。我本來就不愛管維基上的政治內容,但一旦在我感興趣的條目裏見到類似薤這樣被包括我的很多人不能容忍的說法時,我也會一如既往的。--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6:51 2006年1月18日 (UTC)
- 補述:我想起來你對「韭菜」的貢獻了,謝謝你對Allium bakeri的考證。但其他方面我照舊評論,你認為你改成的是大家都可接受看法,說真的那是你自以為是,只覺得你調來調去那些只是無謂淌渾水。我不想再吵這話題,有興趣的用戶自己會去看歷史紀錄,最好這段吵鬧文你能夠自己清掉不要再放在客棧這裏丟人。希望你未來的作為能贏回我原先對你的尊敬,就這樣。--春日 14:11 2006年1月18日 (UTC)
一隻韭菜也可以吵台獨,真是佩服佩服(韭菜台獨事件??XD)。咱們就事論事,薤條目中二位爭執的部分,要看上下文,分狀況來說:
- 第一個-內蒙、山西前要不要加「中國」:再我傾向不加(但加也不反對),理由是直接寫內蒙跟山西是OK的。至於加中國大陸則有點怪,所以還是都不加吧!
- 第二個-南方各省要不要加「中國」:在我看來應該要加的,難不成要加美國嗎?再不然就是寫成「中國大陸南部地區」or「華南地區」。
以上意見供卓參。兩位不要激動,維基不是吵這種架的地方。我前兩天在跟一群管理員聊天,大家才說到咱們中文維基的政治話題總是很多,政治性條目的比重也很高。實際上,中文維基已經運行三年多,這些吵吵鬧鬧也該稍微收斂一下了吧?打個比方,相較於其他語文,中文的政治環境雖然是杯比較濁的水,但經過幾年的累積,在我看來,最髒的東西(最容易吵架的)應該要沉墊了,這杯水總要有一天能給人喝。Kasuga比較新,或許不熟悉這邊的文化,需要多觀察,有一些行文方式是避免爭端的經驗累積;古韻參與一陣子了,把一些激動的話就當成耳邊的狂風吧!別太在意了,好嗎?出門上班去!--Theodoranian|虎兒 =^-^= 00:42 2006年1月18日 (UTC)
- 不好意思讓虎兒還要跳出來講話。但請某些用戶不要以中國中心的改文,請他們對條目內容做出實質貢獻的修改。--春日 13:44 2006年1月18日 (UTC)
- 另外,關於用戶貢獻,不論是大段的添加和改寫,還是個別字句甚至標點符號的修改,只要是有道理的,都應當予以尊重,而不是說只有大的擴充才被允許。如果有不同意見,應該討論解決出一個一致同意的寫法而非反復回退。--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7:01 2006年1月18日 (UTC)
- 不好意思讓虎兒還要跳出來講話。但請某些用戶不要以中國中心的改文,請他們對條目內容做出實質貢獻的修改。--春日 13:44 2006年1月18日 (UTC)
簡繁
- Category名稱:無簡繁轉換功能。條目結尾的Category名稱,如果字體跟最先創立時不一樣,在那個分類就找不到該條目。
- 內部連結:無簡繁轉換功能。
- 搜索:無簡繁轉換功能。
- 簡繁體轉換,並非"逐字轉換",而是"整句轉換"。--midi 10:06 2006年1月17日 (UTC)
前任繼任框
我從英文維基引進了一套前任繼任框模板,這套模板設計良好,使用彈性大,可以輕易做出複雜的前後任表格。因為我稍作了修改,把部分有命名的參數改成無命名以減少打字,還加了一些東西,所以模板名稱故意和原來不同。使用指南在此Template talk:Start box,有興趣的可以使用看看。--Fauzty 02:04 2006年1月18日 (UTC)
前任: 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二世 |
那不勒斯國王 1707-1734 |
繼任: 卡洛七世/四世 |
前任: 腓力五世 |
西西里國王 1714-1735 | |
撒丁國王 1707-1720 |
繼任: 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二世 | |
前任: 約瑟夫一世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711-1740 |
繼任: 查理七世 |
匈牙利國王 1711-1740 |
繼任: 瑪麗亞·特里薩 | |
波希米亞國王 1711-1740 | ||
奧地利大公 1711-1740 | ||
瓜斯塔拉公爵 1711-1740 | ||
前任: 卡洛一世 |
帕爾馬公爵 1735-1740 | |
皮亞琴察公爵 1735-1740 |
以上是範例表格來自查理六世 (神聖羅馬帝國)。--Fauzty 02:04 2006年1月18日 (UTC)
兩個擴展
m:User:LarryEitel/Skype、m:User:LarryEitel/MSN_Messenger,可以分別顯示Skype、MSN的狀態。更多擴展:m:Category:Mediawiki Extensions --farm (talk) 05:40 2006年1月18日 (UTC)
- m:User:BraneJ/Protected pages,顯示被保護頁面列表的擴展。--farm (talk) 05:48 2006年1月18日 (UTC)
模版改正
Template:香港大專院校有人能幫忙改正這模版,將模版中的內容修正成置中嗎?--Encyclopedist 17:48 2006年1月18日 (UTC)
- 攪掂。因爲裏面嵌套的那個表格沒被設成置中。--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1:45 2006年1月18日 (UTC)
Firefox的新同文堂擴展
Firefox的新同文堂擴展已經可以自動進行繁簡轉換,不需要手動轉換了;設置一下自動轉換為繁體,訪問所有的wikipedia頁面,看到的都是繁體內容。wikipedia的繁簡轉換功能,相形見絀。--farm (talk) 07:39 2006年1月19日 (UTC)
沒辦法看到「在這個頁面上使用的模板」?
現在好像只有開始新條目的時候可以看到……
編輯現有條目的時候就看不到了?這樣似乎好難編輯對應模板……--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11:02 2006年1月19日 (UTC)
- 點「編輯」,在頁面最下方可以看到「在這個頁面上使用的模板有:……」。--Isnow 10:09 2006年1月20日 (UTC)
簡繁
簡繁轉換系統有錯誤。 我點繁體中視的內部連結,出現的卻是簡體中視的編輯頁。--midi 11:14 2006年1月19日 (UTC)
- #安特衛普、新藝術運動--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2:19 2006年1月19日 (UTC)
求助,璇璣圖條目排版
目前我是從自己原來製作的一個HTML版中直接複製代碼過來的,不過文中兩處文字塊都出現了明顯的行間距大於字間距現象,導致一個本應是正方形的文字塊被拉長了,比較不美觀。用什麼代碼可以指定行間距呢?我試了幾種都不行。另外,我加的這些內容是不是放到文庫更好?--Neverland 14:24 2006年1月19日 (UTC)
巴別文字能否運用繁簡轉換調整為一行
中文維基中的許多巴別都有繁簡兩行文字,不知是否有人可以讓巴別運用手工繁簡轉換功能,顯示一行適合使用者的文字即可。--Jasonzhuocn...._交流 20:03 2006年1月19日 (UTC)
不要了吧,這些字都是採用HTML編碼的……而且還有更多巴別不是採用中文的……更何況很多人都選擇「不轉換」,就沒必要合併在一起吧?--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09:57 2006年1月20日 (UTC)
- 我覺得繁簡兩行文字除了zh系列的巴別之外,其他都不必要,尤其是程式語言的巴別。自然語言的巴別都是用該語文寫的,程式語言既然不是用中文寫的,還要刻意把簡繁字體列上去,有點怪。--Fauzty 11:35 2006年1月20日 (UTC)
分類不知怎麼發生大問題
一大堆條目都和分類分離了(也就是從條目連得到分類,但從分類找不到子分類和條目),災情可以參看special:wantedcategories,有沒人知道是什麼問題?怎樣才能恢復啊?…要不能恢復真的是會欲哭無淚…。--ffaarr (talk) 12:17 2006年1月8日 (UTC)
- 繁簡轉換的問題啊。比如[[:Category:计算机小作品]]點進去自動成了Category:電腦小作品,而且我目前沒試出任何一種辦法建立[[:Category:计算机小作品]]這個條目(Category無法移動),在瀏覽欄上直接輸入名稱或者左邊「搜索」用「轉到」也不行。對了,我平時都用zh,不用zh-cn或者zh-tw之類。--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2:30 2006年1月8日 (UTC)
- 那個分類名原本就是繁體的電腦小作品吧。的確目前失去聯絡的條目就是所加分類和原本分類名繁簡種類不同的條目或子分類。既然這樣就儘量不要成立新分類或作移動什麼的吧(怕裏面的大批條目恢復後會變成兩塊還要重新整理),希望能恢復就好--ffaarr (talk) 12:38 2006年1月8日 (UTC)
- 技術問題我聽到就頭暈。。。不會是我剛才封禁的一個IP搞破壞吧?@-@--Hamham 12:41 2006年1月8日 (UTC)
- 可是Template:Compu-stub裏面引用的是[[:Category:计算机小作品]]啊。--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2:46 2006年1月8日 (UTC)
- 那個分類名原本就是繁體的電腦小作品吧。的確目前失去聯絡的條目就是所加分類和原本分類名繁簡種類不同的條目或子分類。既然這樣就儘量不要成立新分類或作移動什麼的吧(怕裏面的大批條目恢復後會變成兩塊還要重新整理),希望能恢復就好--ffaarr (talk) 12:38 2006年1月8日 (UTC)
- 是的,所以才會絕大多數的條目都不見了,所留下來的那20多個條目,有的是直接加繁體分類的,有的是「大爆炸」之後又有編輯,所以才會在。--ffaarr (talk) 12:50 2006年1月8日 (UTC)
- 目前估計是1月6日就發生了…目前繁簡轉已經正常,但感覺上條目分類是不會自動恢復…無言了…--ffaarr (talk) 12:59 2006年1月8日 (UTC)
- 那就把各Stub里的分類改了吧,這樣大概會慢慢一致起來。台灣的問題只能一個個條目改了,不過我還是贊成使用臺灣,因爲「台」在這裏確實是簡化字,本來「台」是用在「台州」、「天台山」等裏面的,音同「胎」(古字「台」也是象胎之形,而且造成的問題甚於一般的簡繁一對多。儘管網絡上大多數人已經用「台灣」了,但我覺得作爲百科全書,還是正式些好。--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3:01 2006年1月8日 (UTC)
- 改模板不會自動影響條目,還是得要編輯過一次才行。--ffaarr (talk) 13:13 2006年1月8日 (UTC)
- 那模板要不要改呢?如果以後繁簡再有一次技術故障,可能又會亂。個人贊同改。--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3:30 2006年1月8日 (UTC)
- 改模板不會自動影響條目,還是得要編輯過一次才行。--ffaarr (talk) 13:13 2006年1月8日 (UTC)
好像比前幾天的情況還嚴重!建議讓 bot 什麼都不改地重新存一遍所有條目。--Isnow 13:03 2006年1月8日 (UTC)
- 太好了的確是好方法,感謝你想出這個方法,不然我今天一定難過的睡不着,不只是條目連分類也需要。--ffaarr (talk) 13:13 2006年1月8日 (UTC)
- 暫緩!三思後行。不知道我的監視列表會不會被撐爆。。。--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3:27 2006年1月8日 (UTC)
- 問題好像還未解決? -- 英仙座 04:46 2006年1月14日 (UTC)
我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Zhengzhu 18:10 2006年1月23日 (UTC)
關於註腳的編輯
前一段時間看到大家關注過註腳的編輯,我也覺得註腳對一部百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更好的把問題說清楚,也更周詳。但是幫助中給出了幾種用法,好像並沒有具體說出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有有見到使用{{fn}}這樣的腳註的,這和{{ref}}的用法有什麼區別麼,大家推薦用哪一種呢,我認為基本的編輯方式是非常應該儘早統一的,這比內容上的爭執要重要的多。--邊緣o^-^o留言 10:09 2006年1月20日 (UTC)
- 我印象中{{fn}}是舊模板,目前推薦使用m:Cite/Cite.php或{{ref}}。--Fauzty 11:43 2006年1月20日 (UTC)
- 現有的註腳模板都很麻煩。應該能給每個參考文獻起個名字,統一列在一個reference區裏,根據參考資料排列順序自動編號,在文章中的引用參考文獻名稱時自動採用參考資料的編號。比如{{cite|乙}}....{{cite|甲}}....然後在最後有個{{ref|甲}}.....{{ref|乙}}......,然後在最後順序編號,而文章中爲相應編號,可以多次引用相同文獻。尾部到文章中的互鏈我覺得不是很必要。--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1:52 2006年1月20日 (UTC)
- 多次引用現在是可以滿足的,尾部的回連也是為了方便考慮,是閱讀腳註不致中斷閱讀正文。方案是:
- 使用<ref></ref>語法非常方便,而且可以自動列出參考文獻,修改起來比容易--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06 2006年1月21日 (UTC)
- 多謝書生,確實很方便。不過一直沒明白html語言裏,尖括弧裏面最後的斜線是幹什麽用的,比如<br>和<br/>還有<br />有什麽區別--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0:18 2006年1月21日 (UTC)
- 使用<ref></ref>語法很好,可隨意將文獻的次序排放,非常方便。有需要可以參考我現在寫的年號條目的註腳。zzz....很睏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20:32 2006年1月21日 (UTC)
- <ref></ref>究竟是XHTML標籤還是Wiki標籤呢?那麼<references/>要不要改成<references />(空格隔開)呢?
- 但是一般人一下子難改變編輯習慣,想修改註釋就只是編輯那部分,而不是跑去聲明註解的地方=.=b
- 況且如果註釋部分很長(有時長過頭),或者含有「目錄」,這樣的標籤倒是變成問題……
- --翔風Sasuke☆有事找我*^-^* 12:39 2006年1月24日 (UTC)
- 空格隔開無需要。至於用那種註腳要視乎你寫的條目是什麽的形式。短條目用<ref></ref>好,如果註釋部分像我剛寫的越南前李朝的註釋部分差不多和正文等長,要在第一次使用某一個註釋時候用<ref></ref>的話,這麽多的註釋會難處理。zzz....很睏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2:46 2006年1月31日 (UTC)
求字
「有」聲,you3,左右結構,左邊「木」,右邊上邊是「酉」,下邊是四點水,是秦九韶的父親,叫做季「有」--邊緣o^-^o留言 11:21 2006年1月21日 (UTC)
- 槱。方法:windows的附件->系統工具->字符映射表,下面高級查看,按偏旁部首分類的表意文字,只要字庫裏有的都能找到。--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11:28 2006年1月21日 (UTC)
分類不管用
修改了一下Category:信奉佛教的維基人,在用戶頁User:Farm、User:Mhss的底部能看到該分類,但進入Category:信奉佛教的維基人,則只看到一個成員。奇怪。--farm (talk) 03:06 2006年1月22日 (UTC)
- 詳見這裏第一篇,目前在設法解決中。--ffaarr (talk) 04:04 2006年1月22日 (UTC)
- 只要刷新一次數據庫就可以了。走到User:Farm、User:Mhss的用戶頁,按編輯本頁,什麼也不用改,按保存本頁,之後再到Category那頁,在URL後面加個 ?action=purge --Hello World! (✉) 04:10 2006年1月22日 (UTC)
- 一般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緩存的原因,用ctrl+F5清緩存刷新就正常了,我這裏是看到兩個人的--邊緣o^-^o留言 04:09 2006年1月22日 (UTC)
- 你用Ctrl+F5就能看到,是因為我在兩分鐘前做了上面的步驟。--Hello World! (✉) 04:11 2006年1月22日 (UTC)
時間運算
- 看到Template:User 現在,其中所使用的{{CURRENTYEAR}}、{{CURRENTMONTHNAME}}、{{CURRENTDAY}}、{{CURRENTTIME}}可以用來做運算?想搞個農曆的Template。zzz....很睏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8:13 2006年1月22日 (UTC)
我正打算為一些外地wiki已經有的條目進行翻譯,然而我老是找不到step by step的FAQ,討論區又沒有列表,弄得我暈頭轉向……我只是想把一些熟悉的東西譯出來分享給大家而已……怎辦呢?
我有幫忙增編兩三個現有條目,現在想全篇編譯的是en:Minolta
麻煩大家幫忙
繁簡轉換標籤的一點小問題
核磁共振成像很早就完成了,因為wikipedia被封,所以一直沒能上傳圖片。於是今天做了完善工作,但有些繁簡轉換標籤如-{zh-hant:[[磁共振顯微術]];zh-hans:[[磁共振显微成像]]}-無法正確顯示,去掉[]後就沒問題了,不知道怎麼回事?
ps:歡迎到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發表觀點!--玉米^ō^麥兜 09:00 2006年1月24日 (UTC)
- 可以寫成[[磁共振顯微術|-{zh-hant:磁共振顯微術;zh-hans:磁共振显微成像}-]]或者[[磁共振显微成像|-{zh-hans:磁共振显微成像;zh-hant:磁共振顯微術}-]]--zy26 was here. 12:01 2006年1月24日 (UTC)
版權問題
請問政府的文章或圖片是否受版權保護,不能隨意做用?特別問一問的是,這個政府所製作的網頁[19]上的圖片,是否能上載來維基上轉貼於條目中?--Encyclopedist 17:07 2006年1月24日 (UTC)
謝謝Shinjiman的解答。那我應該是將這上圖片上轉至中文維基百科而不是維基共享資源吧。但<許可協議>應選哪一項呢?--Encyclopedist 18:15 2006年1月24日 (UTC)
- 維基百科最新規定是連只供非商業使用的圖片都不能上載了,但是這種歷史圖片應該可以在合理使用原則下使用吧,因為沒有copyright-free alternative。文件摘要寫清楚點就好。-- tonync (talk) 23:23 2006年1月24日 (UTC)
不過上載文件時有一<許可協議>要選取,應選哪一項呢?--Encyclopedist 15:14 2006年1月26日 (UTC)
- 使用{{promophoto}}是否可行呢?--Shinjiman ⇔ ♨ 17:37 2006年1月26日 (UTC)
長條目頭部的編輯問題
一些很長的大型條目,在修改他們頭部的時候只能通過修改整篇文章實現,而不能像下面的各標題可以分節編輯。且不說有些瀏覽器不支持長文件的編輯,這樣很容易有編輯衝突,而且編輯起來也很慢,非常不方便,不知道其他版本是怎麼解決的。剛剛突然想到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利用引用子頁的引用,見我的例子(注意頭部的處理),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這樣以後可以進一步作成{ { head } }模版,當一個條目成為大條目之後,就把頭部放在head子頁,只加head模版就可以了--邊緣o^-^o留言 07:08 2006年1月25日 (UTC)
- 只需要在編輯的時候加上「§ion=0」就可以了,加子頁的方法好像並不方便。--Isnow 09:29 2006年1月25日 (UTC)
- 已有的創意:
- --Isnow 09:46 2006年1月25日 (UTC)
- en:Wikipedia:WikiProject User scripts/Scripts:頭兩個是關於§ion=0的程式碼,我也正在使用。其實en:Category:Wikipedia tools裏有不少有用的工具,可以試試使用。--者尺 Talk 04:59 2006年1月26日 (UTC)
- 明白了,的確使用section=0的方式很好,但是具體怎麼用呢?template:editsection0看起來有些不順眼,還有其他的用的是內部連結的方式麼--邊緣o^-^o留言 12:15 2006年1月26日 (UTC)
標題重定向
在一些頁面上會出現類似「中央處理器 (重定向自中央處理器)」這樣的情況,存在重定向到本身的問題。Derek He 14:41 2006年1月26日 (UTC)
- 貌似簡繁體間的重定向,不是自己指向自己,而是繁體標題指向簡體,或者相反,然後被簡繁轉換,就成了看到的樣子,這是現行的一種重定向的情況,很大可能是由於目前系統的臭蟲.--邊緣o^-^o留言 03:19 2006年1月28日 (UTC)
導航欄壞了
現在的導航欄恢復到了系統默認的樣子,是怎麼回事?--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14 2006年1月27日 (UTC)
- 似乎是MediaWiki:Sidebar失效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21 2006年1月27日 (UTC)
網頁當了
東森媒體集團 網頁當掉了。--midi 09:03 2006年1月28日 (UTC)
合唱的粗斜體顯示不正常
大家幫忙看看什麽原因。--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1:45 2006年1月29日 (UTC)
- ok?--Isnow 22:32 2006年1月29日 (UTC)
想幫圖片換個檔名, 結果...
窩了有一段時間但還是很笨的新手來求救. 我原先上傳了File:ROCemblem.svg到中文維基百科, 不過最近想想, 總覺得這樣子命名還不夠好(ROC的意思有很多, 不光是中華民國的簡稱而已.), 於是我決定上傳一個新的File:Embl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來取代, 並且在所有連結到File:ROCemblem.svg或是其他可能存在的中華民國國徽圖檔的文章全部修改後, 將File:ROCemblem.svg放入快速刪除. 結果, 由於我在上傳File:Embl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時由於摘要的部分打太多字, 結果在File:Embl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的圖像歷史部分沒有辦法完全顯示我打的一長串字, 只顯示了部分字串並且在末端顯示了一個亂碼字以及"/span>"的字樣, 同時, 該頁面上方和左方Wiki介面字體和"/span>"後面的字體都變成了斜體字 - 在我的個人貢獻頁面中也有這種情形. /_\ 想請問一下管理員, 是否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謝謝. --Davie 17:01 2006年1月30日 (UTC)
- 我看到的:「(當前) (先前) 16:33 2006年1月30日 Davie (中華民國國徽,原始檔案來自Republic_of_China_National_Emblem.svg 維基共享資源,考慮到使用如Internet Explorer和mxie等擁有許多用戶的瀏覽器在瀏覽本圖時,原應為透明的�)」。--Isnow 17:07 2006年1月30日 (UTC)
- 那麼您看到的畫面應該正常囉? 可否請教一下您是用什麼browser, 我用的是MSIE6.0 SP1. --Davie 17:31 2006年1月30日 (UTC)
- 好像在MSIE6的png檔是無法正常顯示透明背景的。好像目前好像Firefox及MSIE7 beta會解決png檔的間題。--Shinjiman ⇔ ♨ 17:36 2006年1月30日 (UTC)
- 是的, 大部分版本的MSIE都無法正常顯示PNG的透明背景(IE7 beta出來了嗎?我還沒試用過), 偏偏這套漏洞百出的瀏覽器又有非常多的人在使用(包括我本人在內, 習慣了IE就懶的裝Firefox或MyIE了), 所以才會誘導我搞出這個茶包. XD --Davie 17:43 2006年1月30日 (UTC)
- 剛才那個是用FF1.5看到的,這個是在IE6.0:「(當前) (先前) 16:33 2006年1月30日 Davie (中華民國國徽,原始檔案來自維基共享資源,考慮到使用如Internet Explorer和mxie等擁有許多用戶的瀏覽器在瀏覽本圖時,原應為透明的婼/span> 」。是不是那個問號的問題?--Isnow 17:47 2006年1月30日 (UTC)
- Maybe. 讓我有種想把File:Embl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vg提出快速刪除的衝動 :P --Davie 17:54 2006年1月30日 (UTC)
- 已重新上載圖檔,應該沒問題了。--Gakmo (Talk) 20:58 2006年1月30日 (UTC)
- 看到了, 感激不盡. --Davie 04:03 2006年1月31日 (UTC)
- 看到這麽多人幫忙新人,很感動哦~V~。其實可以直接從wikicommons連接中文維基百科,有需要再次在中文維基百科上傳嗎?zzz....很睏 "Press" my name and Wake me up inside 04:09 2006年1月31日 (UTC)
- 您好,這個技巧我知道.不過wikicommons上面的版本其底色為透明,在IE和一些瀏覽器中png的透明顯示有問題,我有和圖片的原作者討論過此問題,但他覺得沒必要更改,所以我也尊重他了.不知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所以先在這裏上傳. --Davie 04:44 2006年1月31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