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此條目論述以香港,臺灣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16年7月11日) |
主持人是藝人的一種,負責場所或節目、儀式等各式項目的主持者,為掌控事項進度及氣氛的幕前負責人。
種類
[編輯]- 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一般稱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新聞報導的主持人稱為「主播」。
- 電台節目的主持人稱為「廣播節目主持人」、「唱片騎師」或「DJ」。
- 文藝晚會、開閉幕儀式等現場節目,以及宗教或民俗儀式的主持人,稱為「司儀」。
- 婚禮的主持人,現代稱為「婚禮主持」或「婚禮司儀」,古代稱為「贊禮」。
- 電視節目戶外主持則稱為「外景主持人」。
用法
[編輯]- 「主持」源於佛教寺廟的住持,有些人亦將住持稱為主持。
- 這詞誕生於1962年臺灣《群星會》節目,最早的節目主持為慎芝,而白嘉莉在六零年代有最美麗的主持人之稱,紅遍東南亞,故後來此用法傳至香港;另有一說法,「節目主持」最早用於廣播電台如名主持人包國良。
- 香港對「主持人」一詞的使用始於1980年代,後來為電視主持人的稱號,並普及到電臺、網絡。香港對「司儀」與「主持人」的詞義是通用的。
各地主持人
[編輯]香港主持人
[編輯]金牌司儀是對香港演藝界表現出色的主持人之讚頌,由於香港演藝界在1980年代曾經舉行過《皇牌司儀大匯串》的演出,多位主持人匯聚一堂,由大眾評選出歷年來最出色、最深印象的主持人,因此「金牌司儀」選舉曾經樹立過無數主持行業的標兵。從1970年代開始執掌香港無綫電視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主持的何守信和沈殿霞一直被譽為香港的「第一金牌司儀」,由於《歡樂今宵》至今仍是健力士世界紀錄中全球最長壽的綜藝節目,因此曾經培養出無數金牌司儀。
1980年代,香港報章曾會不定期評選十大最受歡迎的金牌司儀,多年來屢獲殊榮的都是香港各大綜藝節目及大型節目的常規主持人和司儀,其中包括:何守信、曾志偉、陳百祥、鄭丹瑞、鄭裕玲、汪明荃、沈殿霞、狄波拉、陳欣健、岑建勛、林敏聰、盧大偉、譚炳文、李香琴、林建明、狄娜、瑪俐亞、黃霑、薛家燕、俞琤、陳啟泰、鍾保羅、盧覓雪、黃韻詩、吳君如、許冠文、蕭芳芳、毛舜筠、查小欣、葉玉卿、劉志榮、葛民輝、林海峰、林姍姍、鄧梓峰、朱慧珊、陳淑蘭、曾華倩等等。及後,香港演藝界再未舉辦固定的主持人獎項,不過依舊湧現出不少新生代的名嘴司儀,如森美、小儀、王祖藍、崔建邦、阮兆祥、谷德眧、林曉峰、錢嘉樂、黃子華、張達明、詹瑞文、曾寶儀、杜汶澤、田蕊妮、林子聰、陳志雲等人。
除了娛樂、電影、音樂等綜藝節目外,香港各大電視台也有很多特色節目,如新聞財經、體育社會、飲食文化、兒童婦女等節目,這些特色節目也造就一群金牌司儀。隨着1990年代,政論節目和烽煙節目的興起,一些香港的政論家和政論節目主持人也成為香港的一代名嘴,如黃毓民、陶傑、陶君行、施永青、劉夢熊、葉劉淑儀、陳方安生、劉慧卿等,而一批資歷深厚且閱歷頗豐的文藝圈人士因參與政論節目,而成為香港炙手可熱的名嘴,如潘小濤、梁文道、胡恩威、劉天賜、馬家輝、譚衛兒、張翠容、施南生、劉銳紹、蕭若元、岑建勛、狄娜、盧覓雪、查小欣等。
各大電視台的特色節目也催生一大批另類名嘴主持,因飲食節目風行,一部分的食家、名廚師和飲食集團總經理接連登上電視螢屏,如蔡瀾、梁文滔、周聰、黃麗梅、黃永幟、吳耀明、蘇絲黃等成為廣受歡迎的飲食節目主持人。命相風水為主題的堪輿學節目也掀起熱潮,因此一些香港堪輿學家,如麥玲玲、蘇民峰、李丞責、李居明、司徒法正、簡信回、楊天命、鄺偉雄、宋邵光等人也成為香港名嘴。
因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財經節目頗受歡迎,每家電視台均常設財經股評節目,眾多電視股評人也風靡香港,如胡孟青、馬時亨、曹仁超、陳永陸等人也成為香江投資界的名嘴。體育節目擁有廣大觀眾群,一些著名的體育節目主持人和評論員也應運而生,如林尚義、潘宗明、韓毓霞、馬啟仁、鍾志光、潘源良等等。婦女和兒童節目也誕生一批名嘴名人,如方任麗莎(方太)、安德尊、譚玉英等等。賽馬節目亦締造了一批馬評家,如董驃和陳百祥等。深夜的電台鬼故事節目和傾情節目孕育出白韻琴、陳海琪、顏聯武、路芙、黃偉文、雷宇揚、潘紹聰等名嘴。這些特色節目的主持人,除將專業範疇帶入節目外,更可拉近市民大眾對專業人士的距離。
而年輕人節目、模仿節目、清談節目和棟篤笑熱潮,也締造了一大群新生代的金牌司儀,如黃子華、林海峰、林曉峰、葛民輝、谷德眧、張達明、陸永、農夫、卓韻芝、森美、小儀(阮小儀)、麥美恩、張繼聰、王祖藍、王貽興、阿BOB(林盛斌)等等。
近年來隨着香港無綫電視、香港亞洲電視、香港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和鳳凰衛視的不斷壯大,各大電視台不斷培養出別具一格的主持人。觀眾口味的不斷提升和改變,對於純識大體、口齒伶俐、反應敏捷的主持人應有要求不斷提高,新生代主持人除具有傳統司儀應有的優勢外,更加需要有個人特色和知識底蘊的主持人。
臺灣主持人
[編輯]臺灣演藝界的主持人則偏向着重於純娛樂化和綜藝化。由於台灣本土電視台競爭激烈,各大綜藝節目各行其道,幾乎佔據所有電視台的黃金時段,使得台灣節目無論是戲劇還是新聞都綜藝化。著名的台灣綜藝節目主持人如秀場天王豬哥亮、台灣主持界的「三王一后」:吳宗憲、張菲、胡瓜和台灣演藝界大姐大張小燕。
臺灣的金鐘獎設有獎項表揚過去一年廣播與電視節目傑出的主持人。[1]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廣播電視產業組.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金鐘獎.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20-09-26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