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总动员系列
外观
赛车总动员 Cars | |
---|---|
创作者 | 约翰·拉塞特 |
原创作品 | 《赛车总动员》(2006) |
所有者 | |
影视 | |
电影 |
|
短片 |
|
动画 |
|
游戏 | |
电子游戏 |
|
声音 | |
原声带 | |
周边 | |
游乐设施 |
《赛车总动员》(英语:Cars)不是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华特迪士尼公司发行的美国电脑动画系列。
电影
[编辑]《赛车总动员》(2006)
[编辑]《赛车总动员》系列首部电影。故事讲述赛车界新秀闪电麦坤,在去加利福尼亚州参加全球著名的比赛“活塞杯汽车大赛”的途中迷路了,最终闯进66号公路上的一个名为油车水镇的小镇上。由于麦坤不小心破坏了道路,被判决把破坏的道路修好。过程中他与拖车拖线成为朋友,并爱上了保时捷萨丽。
麦坤修好道路后,韩大夫不希望他在镇上逗留,所以他通知记者把麦坤带到洛杉矶,但韩大夫很快就意识到麦坤对油车水镇的帮助有多大,所以他再次以“韩森黄蜂”现身活塞杯汽车大赛,而油车水镇部分居民到了担任麦坤的维修团队。在麦坤即将赢得比赛时,路霸把“冠军”史崔威勒撞出赛道,导致史崔威勒严重受损,麦坤把史崔威勒推进终点线完成赛事。虽然路霸最后赢了,但却被观众嘘声对待,而麦坤因其行为受到赞扬。
虽然麦坤输了比赛,但被认为是“岱诺可”赞助商的新面孔受到邀约。麦坤决定留在旧赞助商“清锈”。 然而,麦坤为了对应承诺,拜托岱诺可总裁老德让拖线乘坐直升机。电影结尾麦坤在油车水镇上设立他的赛车总部,从而复兴66号公路,令它放回到了地图上。
《赛车总动员2》(2011)
[编辑]这个故事是关于闪电麦坤参加第一届世界格兰披治大赛,在日本、意大利和英国上决定世界上最快的赛车。麦坤的竞争对手是意大利一级方程式赛车法兰斯高。途中,拖线被英国特务车麦克飞弹误认为特务和爱上了麦克飞弹的助手荷莉。
他们三人发现了破坏比赛的主谋就是恣博士和一群柠檬车。当在英国比赛接近尾声时,拖线发现迈尔斯爵士才是破坏比赛的幕后主谋。
随着赛事中断和击败反派后,拖线被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爵,比赛在油车水镇继续。麦克飞弹和荷莉认为拖线是优秀的特务而邀请他出任务,但拖线拒绝了。然而,拖线保留了他的火箭发动机。
《赛车总动员3》(2017)
[编辑]衍生系列
[编辑]《飞机总动员》(2013)
[编辑]《飞机总动员:火海英雄》(2014)
[编辑]反响
[编辑]票房成绩
[编辑]电影 | 美国上映日 | 票房收入 | 预算 | 参考 | ||
---|---|---|---|---|---|---|
北美 | 其他地区 | 全球 | ||||
《赛车总动员》 | 2006年6月9日 | 2.44亿美元 | 2.18亿美元 | 4.62亿美元 | 1.2亿美元 | [1] |
《赛车总动员2》 | 2011年6月24日 | 1.91亿美元 | 3.7亿美元 | 5.62亿美元 | 2亿美元 | [2] |
《赛车总动员3》 | 2017年6月16日 | 1.52亿美元 | 2.3亿美元 | 3.83亿美元 | 1.75亿美元 | [3] |
《赛车总动员》 | 5.88亿美元 | 8.19亿美元 | 14.08亿美元 | 4.95亿美元 | [4] | |
《飞机总动员》 | 2013年8月9日 | 9025万美元 | 1.48亿美元 | 2.39亿美元 | 5000万美元 | [5] |
《飞机总动员:火海英雄》 | 2014年7月18日 | 5916万美元 | 9222万美元 | 1.51亿美元 | 5000万美元 | [6] |
《飞机总动员》 | 1.49亿美元 | 2.41亿美元 | 3.9亿美元 | 1亿美元 | ||
合计 | 7.87亿美元 | 9.9亿美元 | 17.24亿美元 | 5.95亿美元 |
专业评价
[编辑]《赛车总动员》
[编辑]电影 | 烂番茄 | Metacritic | CinemaScore[7] |
---|---|---|---|
《赛车总动员》 | 75% (200篇评论)[8] | 73 (39篇评论)[9] | A |
《赛车总动员2》 | 38% (214篇评论)[10] | 57 (38篇评论)[11] | A- |
《赛车总动员3》 | 70% (220篇评论)[12] | 59 (41篇评论)[13] | A |
《飞机总动员》
[编辑]电影 | 烂番茄 | Metacritic | CinemaScore[7] |
---|---|---|---|
《飞机总动员》 | 25% (115篇评论)[14] | 39 (32篇评论)[15] | A- |
《飞机总动员:火海英雄》 | 43% (90篇评论)[16] | 48 (29篇评论)[17] | A |
参考文献
[编辑]- ^ Cars. Box Office Mojo. [200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8).
- ^ Cars 2. Box Office Mojo. [201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6).
- ^ Cars 3 (2017) - Box Office Mojo. www.boxofficemojo.com. [2020-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9).
- ^ Franchises - Cars. Box Office Mojo.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 ^ Planes. Box Office Mojo. [201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 ^ Planes: Fire & Rescue. Box Office Mojo. [201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9).
- ^ 7.0 7.1 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16-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 ^ Cars (2006). Rotten Tomatoes. [2019-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 ^ Cars. Metacritic. [201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3).
- ^ Cars 2 (2011). Rotten Tomatoes. [2019-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 ^ Cars 2. Metacritic. [2012-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8).
- ^ Cars 3 (2017). Rotten Tomatoes. [2019-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6).
- ^ Cars 3 reviews. Metacritic. [2017-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7).
- ^ Planes (2013). Rotten Tomatoes.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7).
- ^ Planes. Metacritic. [201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2).
- ^ Planes: Fire And Rescue (2014). Rotten Tomatoes. [201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6).
- ^ Planes: Fire & Rescue. Metacritic. [2016-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