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九九式舰上轰炸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九式舰上轰炸机(D3A)
类型 俯冲轰炸机
原产国 日本
制造商 爱知时计电机日语愛知時計電機
昭和飞机公司日语昭和飛行機工業
首飞 1938年1月
起役日期 1939年12月
退役日期 1945年8月
状态 已退役
主要用户 大日本帝国海军
制造数量 1,486架

九九式舰上轰炸机(日文:九九式艦上爆撃機,简称:九九艦爆)为爱知时计电机日语愛知時計電機株式会社(其后成立爱知航空机英语Aichi Kokuki会社)生产制造的舰载俯冲轰炸机,日军代号D3A,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半期的最主要机型之一,盟军代号为瓦尔(Val)。

开发

[编辑]

日本帝国海军在1936年对民间提出“十一试舰上轰炸机”的开发需求,以替换当时刚服役的D1A俯冲轰炸机[1];在中岛航空机三菱航空机爱知航空机英语Aichi Kokuki三家竞争之下,三菱首先放弃竞标,后来为爱知与中岛两厂的竞争。

中岛的方案为九六式舰上轰炸机日语九六式艦上爆撃機的改良型,配备出力更强的光一型发动机;而爱知则找上了德国亨克尔,由日本海军进口一架He 70飞机民用版[1],并消化她的技术做为新机的根基,同时亨克尔派遣航空工程师弗雷德·大卫英语Fred David至爱知厂提供技术知识支援。于是爱知的版本与德国飞机就有诸多相同的技术特征:固定式起落架强化俯冲飞行安定、主翼两侧下方配备空气刹车襟翼、低单翼设计、加工较复杂但有较优秀飞控表现的椭圆翼型。原型机在1938年出厂,等到中岛发现对方使用这类偷吃步达成技术大跃进而请求海军延长开发时限时为时已晚;虽然爱知版本的十一试舰上轰炸机原型有翼尖失速(tip stall)及飞行时会出现偶然的螺旋状态,且缺乏升级余裕,但是在修改部分机体设计后仍胜过当时中岛方案。

日本海军在昭和14年(1939年)12月16日决定由爱知胜出竞标,并定名为九九式舰上爆击机一一型,型号为D3A。九九舰爆原型采用的是中岛生产的光一型发动机,但动力潜能不足为不争事实,量产型在海军要求下更换为三菱的金星四四型。九九舰爆一一型含量产机合计生产476架。

在1942年,爱知开始改良九九舰爆性能,除了更换出力更大的金星五四型发动机(离地输出1,300匹马力)外,并对机体空气动力构型做出些微修正;1943年服役的改良型称为九九式舰上爆击机二二型,编号D3A2。虽然飞行性能略有提高,但航程却缩减近三分之一;二二型为主要量产型号,包括爱知公司及外包的昭和飞机公司计生产1036架(爱知816、昭和220)。一部分的九九舰爆二二型将后座投弹手的空间改造第二组驾驶操纵装置,作为教练机使用,该改造版本称为假称九九式练习用爆撃机一二型,海军编号D3A2-K

虽然九九舰爆性能并不差,也为日军创造显赫战功;但是相比于近似时期诞生,技术更加洗练的SBD无畏式就显得略差一截,无畏式在相同动力标准下却有着2-3倍的载弹量(九九舰爆的载弹量370-490千克,而无畏式则有1,020千克)、更扎实的防护力、与更优越的机动性,使用固定式起落架的九九舰爆性能则相形失色,两种定位、尺寸类似的机型却有着显著的技术鸿沟,也显示了美国在当时的技术优势让日军一直陷于苦苦追赶的困境。

战历

[编辑]
美国太平洋战争国家博物馆英语National Museum of the Pacific War展出的九九舰爆

九九舰爆的处女秀于1939年11月,早于实际官方文书接收时间,第一支获得九九舰爆的部队是日本帝国海军第十四航空队日语第十四航空隊 (初代),当时它们布署在中国华南沿海广东省三灶岛的第六航空基地,由舰载轰炸机分队长高桥定日语高橋定所指挥。在桂南会战中支援日本帝国陆军占领广西省南宁市,并在会战期间支援日军轰炸任务。第二支换装的部队是日本帝国海军第十二航空队日语第十二航空隊在1940年5月运用,换装后的首次战役为枣宜会战,这两支航空队在1940年底以前的中国战场多次进行轰炸任务。

至于九九舰爆在航舰运用的验收则是在1940年开始,由第一航空战队担负此任务。在1941年主力正规航舰的航空战队都已经完成换装。随后,九九舰爆随着航空母舰战队在各海上战场无役不与。

1941年底,九九舰爆随着第一,第二与第五航空战队一起参加了虎!虎!虎!攻击行动,同时爆发太平洋战争,在珍珠港攻击事件中,九九舰爆的战绩显赫,当时日本海军的飞行员皆接受了严酷的训练,所以在飞行员技术纯熟、士气高昂状况下,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许多战舰都成了它俯冲投弹的牺牲品。直到瓜达康纳尔战役之后,日本海军所拥有的优秀飞行员几乎所剩无几,再加上美军近接信管问世、波佛斯40高炮大量设置在各式舰艇,以及新式战斗机服役抵销日军战机。之后,九九舰爆在空中的优势也宣告结束;而九九舰爆因缺乏防御设备,在火网充沛的舰队近迫防御下伴随着极高的折损率,飞行员因此把他以谐音的含意讽刺为“九九式棺材”[1]或“穷穷式舰爆”[2]

而九九舰爆的后继机种:空技厂D4Y彗星的研发落后,生产与设计也出现许多问题,以致于战争末期,许多仅受过粗浅训练、毫无实战经验的飞行员还是驾着九九舰爆上战场,成为美军战斗机的标靶,最后只能以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机作为结尾收场;而九九舰爆因缺乏防御设备,因此在自杀任务时折损几率更大。在日本战败时,上千架产量的九九舰爆只残存135架。

但九九舰爆仍然保有一个纪录:二次大战时期击沉盟军最多军舰的航空机。

正停泊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准备出击的九九舰爆,摄于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

性能诸元

[编辑]

基本性能资料:[3]

制式名称 九九式舰上爆撃机一一型 九九式舰上爆撃机二二型
记号 D3A1 D3A2
搭乘人员 2名
全长 10.185米 10.231米
翼展全宽 14.360米 14.365米
全高 3.348米 3.8米
主翼面积 34.970米
空机重量 2,390千克 2,750千克
全备重量 3,650千克 3,800千克
发动机 三菱金星四四型空冷 三菱金星五四型空冷・14气缸
出力 1,070匹马力 1,300匹马力
最大速度 381.5公里/小时(高度2,300米) 427.8公里/小时(高度5,650米)
实用升限 8,070米 10,500米
续航距离 1,472 km 1,050 km
固定武器 机首固定7.7mm九七式机枪×2、后方旋回7.7mm九二式防卫机枪×1
外挂武器 机腹:250kg炸弹×1,主翼:60kg炸弹×2

流行文化

[编辑]
在电影《虎!虎!虎!》中,由经过改装的BT-13教练机扮演九九式舰上轰炸机

九九式舰上轰炸机在很多以二次大战太平洋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中出现:

以上电影的九九式,皆由改装的美国BT-13教练机扮演。

该机型常见于有关太平洋战争的电脑游戏: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海军 九九式舰上爆撃机 古峰文三 历史群像2010年2月号 P16-19 学习研究社
  2. ^ #舰爆队长[锚点失效]、157页
  3. ^ 文林堂 "世界の杰作机 九九式舰上爆撃机"、21页 ISBN 978-4-89319-171-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