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武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性墓

武性越南语Võ Tánh武性,?—1801年),本名武宗性,因避绍治帝讳改称“武性”,《钦定大南会典事例》中则称作“武尊性”,部分资料也称其为“武文性”。他是18世纪时期越南军事人物,阮福映复国时期的将领。

生平

[编辑]

武性出生在镇边营福隆县福安总福星村。武性的兄长武宗闲,是阮主麾下东山军首领杜清仁的部将。[1]

景兴四十二年(1781年),杜清仁被其主公阮福映杀害。武宗闲举兵反阮,被阮福映诛杀。

景兴四十五年(1784年),阮福映在沥涔𣒱蔑之战中惨败,逃往暹罗。武性趁机聚集兄长武宗闲的余党,在芙园起兵,后转移义兵至孔雀原,发展至一万多人。武性将义兵分为五支五校,自称总戎。因为孔雀原属于镇定营建康县建和总,所以武性的义兵自号“建和道兵”。当时旧阮军队已经撤离该地,这使得西山军成为了建和军在嘉定地区唯一的敌人。建和军四处劫杀西山兵,以至西山兵称“嘉定三雄,武性其一,不可犯也”。

景兴四十八年(1787年),阮福映计划再次攻占柴棍的时候,试图同建和军结为同盟,但被武性拒绝了。[2]次年,武性决定同阮福映结盟,建和军被收编入了阮主的军队。随后阮福映封之为先锋营钦差总戎掌奇,并将妹妹阮氏玉瑜嫁给了他。[2][3]

景兴五十年(1789年),武性和前军黎文匀、后军阮福会、管先锋水军阮文张等合兵攻打柴棍,迫使西山军守将太保范文参投降阮军,这标志着西山朝嘉定统治的终结。景兴五十一年(1790年),武性和黎文匀进攻潘里,西山守将都督陶文虎逃走。黎文匀自夸功劳,武性对此十分鄙视。阮福映知道二人不和,召武性返回嘉定。当时黎文匀率军进攻潘郎,被西山军围攻。黎文匀向武性告急,武性不顾而去。事后,武性被降为该奇,但仍掌管先锋营。景兴五十二年(1791年),武性改掌后军营。景兴五十四年(1793年),阮福映亲征归仁,以武性为钦差掌后军营平西参乘将军,随军作战。武性在施耐海口击退阮文岳之子阮文宝,与阮福会汇合,使得阮文宝退入归仁城。

景兴五十五年(1794年),武性领命进攻归仁,在富安大破敌军,进兵施耐。不久班师。阮福映为挑选大将镇守延庆而烦恼。武性自请留守延庆,获得阮福映赞许。同年,西山总管陈光耀进攻富安,随后围攻延庆城,阮福映令武性坚守不出,等待援军。景兴五十六年(1795年)秋,陈光耀撤离,武性返回嘉定,被封为钦差掌后军平西骖乘大将军郡公。景兴五十八年(1797年),武性率阮军自水路袭击广南省,迅速击败了西山军并占领了当地。[3][4]

景兴六十年(1799年),阮福映第三次进攻归仁。这次进攻以胜利告终,阮福映夺取了归仁城堡,并将该地区改名“平定”。阮福映让武性镇守该城,吴从周担任副手,其本人则率主力部队回到西贡[5][6]同年冬,西山军的重要将领陈光耀武文勇率大军,水陆两栖攻打归仁,试图重新占领该城。[7]

西山军迅速占领了包括尸耐港在内的归仁城堡附近的城镇。随后西山军以围而不攻的策略,试图迫使归仁城投降。此外,西山军统帅也以心理战术,诱使原西山军的城内守军叛逃。[8]武性不得不紧闭城门等待援军。[8]

阮福映立即发兵北上前往归仁支援武性,但归仁的阮军无法冲破西山军的包围圈,一场消耗战爆发了。阮福映意识到自己的被动局面,下令武性弃城逃出。但武性拒绝了,他希望牵制西山军的主力,使阮福映能够攻击富春城[9]阮福映只得同意,攻下了富春,迫使西山朝皇帝阮光缵逃往昇龙。这次战役是阮军的决定性胜利,严重削弱了西山朝的实力,此战之后,西山朝无法再次对阮军形成威胁。归仁保卫战一直持续到了1801年6月城中粮食耗尽为止。[10]

当归仁城中粮食耗尽时,武性接受了西山军主帅陈光耀投降的建议,条件是西山军保证不杀害城中的阮军将士。武性命令人取稻草堆在八角楼之下,倒进火药,自己投身于其中自焚而死。其协镇吴从周等人亦仰药自杀殉死。[10][11]此后,归仁城守军献城投降。陈光耀率军进城之后,下令礼葬武性等人。[10]

嘉隆元年(1802年),阮福映建立阮朝之后,遣丁公谦尊室昞前往施耐战场,收敛武性遗骸,将他归葬嘉定(今属胡志明市富润郡),并追赠武性为翊运功臣特进辅国上将军上柱国太尉性国公,谥忠烈。嘉隆三年(1804年),列祀嘉定显忠祠。嘉隆四年(1805年),赐从祀太庙。嘉隆九年(1810年),列祀中兴功臣庙。明命五年(1824年),改从祀世庙。明命十二年(1831年),明命帝追赠为佐运功臣特进壮武大将军后军都统府掌府事太师,仍谥忠烈,封怀国公越南语Hoài Quốc Công懷國公)。[11]鹅贡市有祭祀他的武国公庙

武性同阮福映的部将杜清仁朱文接二人,并称“嘉定三雄”(Gia Định Tam Hùng)。[12]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黄明,第111页。
  2. ^ 2.0 2.1 崔秉旭,第27页。
  3. ^ 3.0 3.1 黄明,第112页。
  4. ^ 陈仲金,第391页。
  5. ^ 黄明,第113页。
  6. ^ 陈仲金,第391–392页。
  7. ^ 陈仲金,第393页。
  8. ^ 8.0 8.1 谢志大长,第319–320页。
  9. ^ 潘珖,第550页。
  10. ^ 10.0 10.1 10.2 陈仲金,第396页。
  11. ^ 11.0 11.1 黄明,第113页。
  12. ^ 黄明,第105页。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