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chool of Chines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成立于1927年,迄今已有接近一百年历史,为香港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中文学系。1927年成立时名为“中文学院”(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1933年文学院改组为“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2006年复称为“中文学院”,英文则称为School of Chinese,隶属于香港大学文学院

历史

[编辑]

战前“中文学院”时期

[编辑]

香港大学在1912年开校,初期只有医学院和工学院,1913年增设文学院(Faculty of Arts)。根据《香港大学条例》第13则的规定,文科须注重教授中国语言文学,是以校方在文学院成立后立即开办中文课程,当时中文仅作为一年级的选修科目。校方以计时受薪的形式聘任晚清国史馆总纂赖际熙太史与晚清翰林院编修区大典太史为汉文讲师,仿照广东广雅书院学制,教授史学和经学另设“正音班”(Mandarin Class)给不谙粤语的学生学习。[1]

赖际熙区大典分别负责讲授四年制“传统汉文”(Classical Chinese)课程的“史学”(History)与“文学”(Literature)科目。“史学”由赖际熙负责,讲授三代至明朝的历史。而“文学”则由区大典负责,讲授朱熹与其他学者对《四书》与《五经》的评注。当时的“文学”科,实际是传统的“经学”科。[2]

1923年,文学院进行课程更革,“传统汉文”课程被改称为“汉文”(Chinese)课程,仍由“史学”与“文学”两科目组成,而学生只能于入学首两年修读。课程的内容跟“传统汉文”相若,而课时则被削减一半。

1925年,汉学家金文泰(Cecil Clementi)就任香港总督,开始推动中文教育。1926年,自英国东来考察香港大学教育表现的威灵顿代表团(Willingdon Delegation)于考察报告申明香港大学的汉文教育除需保留传统的“经史之学”外,还得赋予此等教育新的现代意义。赖际熙区大典遂向港大提议改革中文科,设立华文部(Department of Chinese),在原有史学和经学的基础上增办“文词学”(Literature)。身兼港大校监的金文泰支持他们的建议,但港大缺乏经费,为此港大校长康宁(William W. Hornell)联同赖际熙前赴马来亚筹款,获华侨捐资港币4万多元。1927年,“香港大学中文学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成立,由赖际熙领导。学院课程主要以原有的汉文课程为基础,除保留“史学”外,还将原来的“文学”正名为“经学”,而新增讲授历代骈、散、诗、文名作的“文词学”与旨在沟通中外学说、造就通译人才的“翻译学”(Translation)。由于中文学院的学生必须修习“翻译学”,校方遂增聘香港大学文学院首届文学士林栋为学院的专任翻译讲师。此外,任教老师还有温肃朱汝珍等,均是赫赫有名的前清遗老。[1]

1928年,港大校方因财困,准备结束刚起步发展的中文学院。幸得总督金文泰居中斡旋,华人领袖周寿臣罗旭龢冯平山等人成立劝捐委员会,合共筹得20万元,令教学得以继续。当时中文学院没有专用课室,亦没有具规模的中文图书馆,因此邓志昂捐资6万余元兴建教学大楼(邓志昂楼),冯平山捐款10万元兴建图书馆大楼(冯平山图书馆),两座楼宇分别在1931年和1932年启用。[1]

1933年,文学院进行改组,将“中文学院”(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纳为文学院的一系,称为“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赖际熙随即结束他任教香港大学二十载的岁月,校方委任林栋署任中文系的行政领导工作。[2][3]

“中文系”时期

[编辑]

新成立的中文系为文学院修习“中文及英文”(Chinese and English)与“汉学研究”(Chinese Studies)的学生提供“文词”、“史学”、“哲学”与“翻译”四科目。

  • “文词”教授明清两代诗文、唐宋两代诗文、两汉文、中国文学史与作文;
  • “史学”讲授上古至周末、周末至两汉、唐宋史、明史、清史诸项;
  • “哲学”讲授《四书》大旨、《五经》要义、周秦诸子与宋明儒学案;
  • “翻译”则为英汉互译。

文学院始设“传统汉文”(Classical Chinese)课程以来长期讲授不辍的“经学”科终在中文系成立的首年无法成为课程的组成者。除区大典林栋外,校方增聘罗憩棠举人与崔伯樾秀才为兼任讲师,分担赖际熙离任后的教学工作。林栋在1934年意外离世后,遗缺由陈君葆填补。此新订的课程一直沿用至许地山履新才再作变更。[4]

许地山于1935年8月南来履新后,以中文系原有的课程为参照,新增不少科目,以构建“中国文学”(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国史”(Chinese History)、“中国哲学”(Chinese Philosophy)与“翻译”(Translation and Comparison)四位一体的中文系新课程。“翻译”课程全由陈君葆独力负责,“中国文学”、“中国史”与“中国哲学”课程则由许地山与1936年3月到任的中国文学讲师(Lecturer in Chinese Literature)马鉴共同负责。该三课程开设的科目多达35门,自1936年起一直被沿用至1941年12月大学因日本军队侵占香港而宣布停课时。

这期间,许地山不幸在1941年8月4日猝然逝世。校方迅即邀聘滞留香港、准备远赴英国牛津大学担任汉学教授的陈寅恪出任中国史教授,而马鉴则被委托负责学系的行政事务。日军攻占香港后,陈寅恪马鉴先后举家返回内地,其时留居香港的中文系教师只得战时一直守护冯平山图书馆藏书的陈君葆[4]

战后时期

[编辑]

战后至1950年间逐步复课的香港大学,入学人数迅速回复战前水平,急需解决校舍与师资严重短缺的难题。年纪本已不小的马鉴在1946年7月重返香港大学,获校方委任为讲座教授兼系主任,领导学系面对战后的新挑战。当时系内教师只有陈君葆一人,校方遂计划为学系另聘新教授,并乘时改组学系。

马鉴于1950年2月退休,此前只有曾任教金陵大学的贺光中获校方全职聘用。几经拣选,校方最终决定聘任唐史专家赖欧(J.K. Rideout)担任学系的讲座教授。可惜赖欧在1950年1月抵港履新不久,即于同年2月无故失踪后身亡。其时马鉴既已退休,校方遂委任贺光中署理系务,直至1952年他决定移席澳大利亚,校方继而邀聘原任教山东齐鲁大学的林仰山(Frederick Seguier Drake)出任学系的讲座教授兼系主任。[4]

林仰山与中文系的发展

[编辑]

在1952至1964年间担任中文系系主任的12年间,林仰山积极网罗各方人才,奠定了日后学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甫到任便将罗香林刘百闵聘为专任讲师,再将饶宗颐聘为副讲师。这连同原有任教翻译的陈君葆,组成五人的教学团队。当时,刘百闵饶宗颐任教“中国文学”,罗香林任教“中国历史”、陈君葆任教“翻译”,林仰山任教“中国美术考古与地理发现”,而“中国哲学”则由新儒家代表人物、时任兼任讲师的唐君毅负责。中文系的课程自是成了五位一体的新结构,开授科目多达45门。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与原任教师的退休、荣升和转职,刘若愚、陶美(Mary Tregear)、杨维桢、余秉权、牟宗三、金萨静(G.E. Sargent)与罗锦堂等学者,相继在林仰山任内获得聘任。与此同时,林仰山还积极发展硕士与博士学位课程,研究生数目因而日增。

此外,林仰山于1952年成立东方文化研究院(Institute of Oriental Studies)并自任院长,以提供研究设施供东西方学者从事有关中国与东方的研究。除了设立语言学校,为英国派驻香港与远东的人员提供国、粤两语的训练外,研究院还成立了冯平山博物馆(Fung Ping Shan Museum),以配合与协助研究员工作。研究院的工作除得力于钱穆唐君毅等名誉研究员外,还倚重简又文卫聚贤董作宾等专任研究员。中文系诸教员亦同时担任研究院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主要利用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ching Institute)与亚洲协会(The Asia Foundation)香港分会的赞助,由香港大学出版部印刷专书出版;单篇的学术论文则大多刊载于林仰山在1953年创办、主编的学术刊物《东方文化》(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1959年,校方同意将东方文化研究院划归中文系,使研究院得以成为中文系的学术研究基地。[4]

林仰山荣休后的中文系

[编辑]

林仰山在1964年荣休后,罗香林获委为中文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并同时担任东方文化研究院院长。当时刘百闵已荣休,而唐君毅刘若愚、陶美、金萨静亦先后离职。除延续林仰山的种种政策与措施外,罗香林的主要工作便是为中文系补充教学与研究的生力军。

1968年罗香林荣休后,校方将东方文化研究院改组为独立于中文系的亚洲研究中心(Centre of Asian Studies),而马蒙则被委为中文系的讲座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在1978年成立艺术系(Department of Fine Arts),原于中文系任教中国美术史的庄申获委任为艺术系系主任,其任教的相关科目被移至艺术系。自始,中文系的课程便重回“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与“翻译”四位一体的组合,而“中国哲学”仍旧拨归“中国历史”课程。由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数目与日俱增,马蒙获校方同意大量增聘人才。他还在1973年成功开办授课式“中国历史研究”文学硕士课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1981年马蒙荣休后,校方邀得澳大利亚格理斐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现代亚洲研究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史权威何丙郁担任中文系的讲座教授兼系主任,“中国历史”课程从此新添了“中国科技史”一科。

1987年,校方委任系内著名明史专家、文学院院长赵令扬接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赵令扬担任文学院院长期间,成功为中文系设立“徐朗星学术研究基金”、“查良镛学术基金”等,并广邀各国学者举行学术讲座与研讨会,以及进行学术出版。此外,赵令扬还于1993年设立“中国语文学部”,将原属香港大学语文中心(Language Center)的普通话和广东话课程纳入中文系汉语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又创立“中文增补课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使校内选修不同学科的学生得以系统地学习汉语与实用中文。[4]

“中文学院”时期

[编辑]

1998年接任中文系系主任的单周尧,在2004年应香港教育统筹局的邀请,开办“学位教师中文学科知识深造文凭课程”(Postgraduate Diploma in Subject Knowledge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又于2006年开办修课式“中国语言文学”文科硕士课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2005年,单周尧获校方委任为首任“陈汉贤伉俪基金中文教授”,并成功为中文系学生设立“陈汉贤奖学金”与六十多项每年颁发的学科“最佳成绩奖”。由于香港大学文学院在2006年进行架构重组,“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被改回旧称“中文学院”(School of Chinese),单周尧遂成为战后首任中文学院主任。

在2006年单周尧卸任后,学院主任一职由杨玉峰接任。及后,施仲谋在2011至2014年继任中文学院主任。2015年起,吴存存继任中文学院主任至2020年,而史皓元(Richard Van Ness Simmons)则于2021至2022年期间担任此职。自2022年起,则由林姵吟接任至今。[4]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现为文学院属下四大专业学院(School)之一,学院模式为“文史哲译不分家”,是香港唯一宗法西方汉学模式设立的高等中文系所。现时中文学院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学院本部(School Proper)、中文增补课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hinese Language Enhancement Programme)和汉语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hinese Language Centre)。

学院本部开设的学士课程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文化”﹑“中英翻译”和“香港研究”共四种主修及副修课程:

  • 中国语言文学:课程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类,前者重在从语言学的角度学习和研究汉语,后者研习文学理论、写作、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及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含断代史、宗教史、思想史、教育史、交通史、华侨史、近代史、科技史等。
  • 中英翻译:课程内容包括翻译理论与实务、语文研究、译文评析等课题。
  • 香港研究:课程内容含括香港文学、文化和历史。

在学士课程之外,中文学院还开设了不同研究生课程,共分为修课式和研究式两类。学院开设的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研究、翻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三种修课式硕士课程,广受现职教师和社会人士欢迎。至于研究式硕士和博士课程,则全日制和兼读制兼备。

另一方面,中文增补课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供了全校必修的实用中文课程,内容包括汉语知识、沟通技巧和各类文书写作方法。而汉语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则主要提供普通话及广东话课程,及供国际学生选修的各种中国文化课程。此外,汉语中心也提供不同种类和不同程度的本科生普通话课程,供同学选读。

现时,香港大学般咸道东闸附近仍留有昔日“邓志昂中文学院”的大楼﹑牌坊及对联“大德不逾行为世法,学古有获业精于勤”。

历代著名教授

[编辑]

系主任/学院主任

[编辑]

历代系主任/学院主任包括:[5]

  • 赖际熙太史(1927-1933):清朝国史馆总纂
  • 许地山教授(1935-1941):作家、文学家、印度学家
  • 马鉴教授(1941-1950):近代汉学家、教育家
  • 赖欧教授(1950-1950):唐史专家
  • 贺光中先生(1950-1951)
  • 林仰山教授(1952-1964)
  • 罗香林教授(1964-1968):史学家
  • 马蒙教授(1968-1981):汉语学家
  • 何丙郁教授(1981-1987):中国科技史专家
  • 赵令扬教授(1987-1998):明史专家
  • 单周尧教授(1998-2008):语言学家
  • 杨玉峰教授(2008-2011)
  • 施仲谋教授(2011-2015)
  • 吴存存教授(2015-2021)
  • 史皓元教授(2021-2022)
  • 林姵吟教授(2022-)

著名教师

[编辑]
  • 陈寅恪:汉学
  • 杨鸿烈:中国法学史
  • 刘百闵:经学
  • 饶宗颐:诗词、甲骨文研究专
  • 唐君毅:新儒家代表
  • 牟宗三:新儒家代表
  • 刘若愚: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
  • 陶美:博物馆学
  • 陈君葆:翻译
  • 杨维桢:翻译
  • 余秉权:目录与索引
  • 金萨静:中日佛学
  • 罗锦堂:戏曲杂剧
  • 刘唯迈:考古与博物馆学
  • 庄申:中国美术史

中文学院提供课程

[编辑]
  • 本科主修:
    • A组:中国语言文学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 B组:中国历史文化 Chinese History & Culture
    • C组:翻译 Translation
    • D组:香港研究 Hong Kong Studies
  • 本科副修:
    • A组:中国语言文学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 B组:中国历史文化 Chinese History & Culture
    • C组:翻译 Translation
    • D组:香港研究 Hong Kong Studies
  • 博士:
    • 哲学博士 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著名校友

[编辑]

学术界

  • 赵令扬——国学大师
  • 单周尧——国学大师
  • 陈耀南——国学大师
  • 何沛雄——著名学者
  • 李家树——著名学者
  • 黄兆汉——著名学者
  • 黄兆杰——著名学者
  • 何文汇——著名学者
  • 邓昭祺——著名学者
  • 廖明活——著名学者
  • 小思(卢玮銮)——著名学者、作家
  • 林燕妮——著名作家﹑广告人
  • 洛枫(陈少红)——著名作家
  • 丁新豹——著名香港史权威﹑香港历史博物馆前总馆长
  • 刘智鹏——著名香港史权威、第七届香港立法会议员 (选委会界别)
  • 邱逸——著名香港史权威、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
  • 周家建——著名日占香港史权威、前古物古迹办事处研究主任
  • 赖恬昌——著名学者
  • 曾子凡——著名学者
  • 邓立光——著名学者
  • 邓国光——大学教授
  • 刘卫林——著名学者﹑诗人
  • 许子滨——大学教授
  • 许子东——大学教授
  • 周永新——大学教授、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学者
  • 郭鹏飞——大学教授、学者
  • 葛亮——大学教授、作家

文艺界

  • 张爱玲——著名现代文学作家(注:后因战火蔓延至香港,张被迫中断学业。至1952年,张欲“继续因战事中断的学业”,唯遭校方拒绝,张终生并无于港大正式毕业。)
  • 黄霑——创作鬼才﹑跨媒体创作人﹑作词人﹑广告人﹑主持
  • 林夕——著名作词人
  • 毕华流——著名作家﹑世界大富翁大赛冠军得主
  • 苏伟贞——著名作家
  • 罗启锐——著名电影工作者
  • 邓伟雄——著名作词人
  • 胡燕青——著名诗人﹑大学教授
  • 胡国贤——中学校长﹑著名诗人

政商界

其他

中文学院相关地点

[编辑]

现址:香港薄扶林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逸夫教学楼7-8楼[6]

  •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逸夫教学楼801室:学院办公室﹑学院主任办公室﹑中文增补课程办公室、汉语中心办公室
  •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逸夫教学楼7-8楼:教授办公室﹑导师休息室﹑明清史资料研究室﹑导修室、语言实验室
  • 香港大学主图书馆四﹑五﹑六楼:冯平山图书馆
  • 香港大学邓志昂楼:香港大学邓志昂中文学院旧址
  •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三楼:中文系旧址
  • 香港大学包兆龙楼1-2楼:汉语中心及中文增补课程旧址

邓志昂楼简史

[编辑]

邓志昂楼除有小路连接校园外,另有蜿蚓的林荫小径直达般咸道的石牌坊大门。这大楼以捐赠者邓志昂命名,当时的协议是供中文学院使用。

邓志昂楼曾经是中文系的上课地点。1950年代初,中文系迁回本部大楼与其他文学院系会合。自邓志昂楼启用至1962年止,每年中文系毕业生的名字均刻在邓志昂楼入口处两旁的木匾上,至今还清晰可见。邓志昂楼曾专供亚洲研究中心(已归入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使用,现由饶宗颐学术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专用。

邓志昂楼的石牌坊、门楼、奠基石上原来应刻英文字母“u”的地方都改用“v”。拉丁文中“u”、“v”两个字母通用,是 1920至30年代流行的风格。但为何全校只有邓志昂楼出现这个情况,则无从考究。自1995年9月15日起,邓志昂楼成为香港法定古迹[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陈天权.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90年歷史足印. 灼见名家. 2017-10-17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歷史. [2016-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香江詩話:賴際熙:致力香港教育. 文汇报. 2005-01-12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4.0 4.1 4.2 4.3 4.4 4.5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 學院簡史. 2024-04-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九十年 (PDF).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 聯絡我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香港大學博物館和藝術館網站. [200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