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Z7504/论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醒:现在的国家标准时间为6月7日 (五) 22:41,
相当于协调世界时:6月7日 (五) 14:41。
(谨记该时间仅以显示该页面的时间计算,并不会因为显示在此而自动计算)
清空缓存以刷新時間
退休
此用户不再活跃于维基百科。
  • 以下是维基百科的论述,(*)提醒
  1. 这里并非人身攻击,对维基百科的事情尽量批判而不是对使用者和读者
  2. 这里都是仅供参考,最后还是请使用者和读者自行做出正确的使用方式
  3. 这里请勿随意破坏,因为破坏仅会对您本身造成浪费而没任何经济效益
  4. 这里也请看看就好,就像维基百科说的不挂百分之百保证都是正确资料
  5. 这里不可能会不变,就像维基百科所说所有页面都是会做出什么改变的
  6. 连结如有重定向者,可以自行在修订历史的“页面名称”复制在蓝连上
  7. 如果嫌长可以不看,反正绝多数来维基百科的读者并不会花费时间看完

一、选条目的DYK/GA/FA/FL或者选图片的FP:

  1. 基本上想要选条目或者图片之前,不能一开始办账户好就参与,会非常容易涉及到傀儡而无限期封禁。
  2. 如果真要选图片的FP,会先建议先选条目的DYK/GA/FA/FL;而还有(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想选条目的DYK/GA/FA/FL,编辑或创建条目是必须的。
  3. 如果觉得“编辑或创建条目是必须的”这一点也办不到或很困难,那不如当一般的编辑者(即仅对条目中错字做修正、条目语句修饰、增加条目的相关图片或为条目增加来源并考虑存档)或者当那些IPv4IPv6之类所得到的IP用户就好。
  4. 在选这种条目DYK/GA/FA/FL的时候,放心吧,就算有朝一日换别人来执行移动评选的时候,绝对会碰到难题,因为总有一些人会刻意“两边跑”。

二、如果想要获得维基奖励?

  1. 那绝对不可能只有一般人所用的编辑,而是创建一些条目并且品质都不错。
  2. 如果真的不想创建条目,可以考虑执行移动存档来试试看。当然,不可能只是移动评选存档几个就有的。这一个当然就是执行移动存档久了而来的,但请记得,并非这样就能去选管理员(去参看第三大点,这真的是测试页面而已)。
  3. 也可以去考虑是否多参与存废讨论等。

三、如果对于选那些管理员或者其他权限有想要?

  1. 首先,一定要符合第一点所提到的规则,并且有些条目必须得去选DYK/GA/FA/FL或者去提一些好图片去选FP之类的才可以考虑下一步。
  2. 接着,一定会说想要用什么回退权巡查权之类的,不然没有这些根本无法做出贡献。但先决:必须很认真的做出一定的有效贡献,以及会使用Twinkle(提醒:Twinkle可在偏好设定中寻找到并且打开即可使用)后才能考虑下一步。
  3. 再来,等有了1.、2.的一定贡献,错了,还得不时回答问题,如去互助客栈参与。以上三点只要有任何一个没办法做到,那就不用考虑了。而且,互助客栈参与的结果还必须得“照事实和结果做”,不是“只会说,不会做”。如果这样的话,还有需要这种互助客栈或者社群的功能吗? 话讲得很难听没有关系,反正尽可能不要人身攻击就好了嘛,对不对,成为新一个的“只会说,不会做”的维基人谁都会阿,就看是不是真的滥用互助客栈或著社群罢了。在此提醒要提问题去互助客栈的用户和读者:建议不要提根本没什么人会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技术上已知办不到的事情、无法对维基百科有任何贡献的讨论、连自己都不知道是要讨论什么内容的讨论等),或者说提一些毫无相关的(比如打广告、想破坏首页或某条目内容),不然绝多数就只有2种可能:“没什么人理你”或者“你被无限期封禁”。只要您尽可能的将事情的事实“对事不对人”说,而且也不要骂什么粗话,那么在互助客栈中,把话讲得尽量难听一点没有关系,维基百科的Bug不太可能全部解决的。
  4. 最后,请千万必须有了一定的“维基百科年资”并且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才能值得被考虑去选那些管理员或者其他权限。当然,不能做错任何一件事情,包含做错一件小事最好都不行,不然也不用考虑。假使您真的考虑过想试试看,请记住,三个问题的回答:
    “您期望帮忙怎么样的管理事务?请先阅读管理员的介绍页面。”、
    “在所有您在维基百科撰写的条目或作过的贡献中,有没有让您觉得特别喜欢的部分?有的话,为什么?”和
    “你有没有在过去遇到任何有关编辑方面的冲突,或者是你认为其他用户造成你的压力?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以及未来遇到时您会怎么处理?”
    这三问题,别真的以为只要回答这三问题就能“肖想”管理员。错,还会有一堆人来问一些的问题,连同与管理员无关的问题都会问,然后还会说什么“回答得不是很好”投下反对票,那为什么还要问,不直接投反对票就好,在那边做作? 既然这么做作,还有需要考虑管理员职位吗?

四、会不会选择退休或者放假期?

  1. 如果选择退休了,建议挂上退休模板就好,而不是挂上死亡模板因为死亡而保留的用户页模板
  2. 如果选择放假期,可以建议挂上维基假期模板好让其他人知道,当然,不挂上并没有说就不能放假了。
  3. 记得,不论挂上什么都可,但“{{Death}}”之类的模板不能挂上,除非您觉得差不多“该说离别的时候”可以挂上。

五、若果遇到很机车的维基人您要怎么选择?

  1. 直接选择退休,或少编辑吧...
  2. 或者直接跟他人杠上,产生编辑战的疑虑,毕竟不少维基人会因为用词而投下反对票。
  3. 不如无视他人比较快一点...

六、若果写的条目只靠个人就成为了FA/FL/GA或者入选DYK,有没有任何奖励?

  1. 事实上并无任何奖励。是的,原则上是,不要以为成为了这些就能获得什么钱的赞助,维基百科不会提供到钱给编辑者。但还是会有,如星章或者维基荣誉,不过通常也只能拿一两次就再也拿不到了,而且是必须要有经验的编辑者才有机会拿到。
  2. 编写这些就算成为了FA/FL/GA或者入选DYK,谨记根本不能换到“管理员”一职,即使编辑数再多,如累积N万次或者N年年资,现在都已经不是必备的了(测试用投票已经说明了,不会考虑选二次管理员。)。若果觉得日后管理员根本没有人选上也没关系,反正zh版维基百科就是渐渐走向无人管理的制度而已。记得,也是真的有维基百科的其他语言是没有半个管理员存在的!

七、会否认为维基人会“硬拗(注意:是ㄠˋ,不是ㄠ)”或者搞政治之类的?

  1. 有些维基人确实只会“硬拗”。
  2. 或者说“不懂装懂”或“看不懂”,究竟说这两种话的是不是都不懂中文字阿,奇怪了? 既然都懂中文字还会吐这两种话不是大家都很会搞政治吗?
  3. 也因此有维基人会搞编辑战。

八、反对票应用在哪才合理?

  1. 字词不顺、错字、内链不应用消歧义之类的作为反对是可以的,只要对条目可读性确实有影响。这种问题容易修正,所以投一下反对也没关系。
  2. 评审者对来源的查证能做多少做多少。多少做一点就行。如果真的不可靠,想发现并不是那么难。特定的投票者没有责任去确认所有来源是否可靠。
  3. 在条目正文没有明显问题的情况下,读者不会去做查证。普通读者不会参与条目评审。
  4. 赘字当然可以抓,为赘字提反对票当然可以,只要意见有道理,也确实能够导向条目质量的改善。
  5. 当条目中有大部分语句都无来源而非只有一部分时。

九、支持票和水票?

  1. 不认为水票的成因是投票难。水票的成因是对评审者对条目质量不感兴趣。一个人写条目与评审条目时的严谨程度应当是正相关的。
  2. 或者可能我们对水票的定义不一样。有“信任票”和“水票”的区别。信任票:基于过去评审中对主编的了解,粗略审查。基本上没太多坏影响,只不过是放过了一次改善条目质量的机会;水票:粗略审查。与信任票的区别是,并不基于对主编实绩的了解,而是即使其他维基人提出了合理评审意见质疑条目质量,也不会改票,等于保送质量有问题的条目过关。水票是真的不关心条目质量的。
  3. 不需要专门证明看起来像水票的支持票是水票。

十、对于ProduceEncouragement模板所计算的结果究竟有何意义? 能真的换取管理员资格或者得到维基奖励吗?
如果只想用ProduceEncouragement所显示得出的“xx级维基创作奖”就想要这样得到管理员的资格,不要再妄想了,即便xx有个位数以上也是换不到的,更可以不用献宝了。但若果只是想拿维基奖励,还是有了个位数以上再说吧,如果只有个位数,是连维基奖励都换不到的,还有必要献宝在用户页吗?

十一、是否觉得中文维基百科的人“默默无闻/没没无闻”? 是否觉得投资报酬率=0?

  1. 在zh维基百科里面,确实只会让人觉得做事根本不大可能因为维基百科而出名,除非编辑了至少百万次和是在en版维基百科中也很有名的吧...不然您觉得维基百科编辑再多,有获得任何的好处吗?
  2. 或许投资报酬率如1.所讲=0,不过以回馈(注意:是ㄎㄨㄟˋ,不是ㄍㄨㄟˋ)给其他读者来看好像还是有。但说真的,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读者会去真的阅读自己写的东西,哪来得知投资报酬率是不是真的超过0? 所以说穿了,根本就是0,不论您给出的多少编辑贡献都是一样的。

十二、维基百科会不会有可能出现没人管理?

  1. 其实它也是一种网络的百科全书,所以跟其它种可能至少上千万的百科全书一样,只要没有人愿意编辑,基本上就是一种没人管理的状态,维基百科和其它至少上千万的百科全书都是一样的,不会随者时事而自动自发的更新,仍然还是要手动编辑的。就拿维基百科来说,比如Bulletin维基百科政策简报等就是一种需要手动编辑且是个非常重要的模板或页面。不过说真的,就连管理员都不会主动更新上面提到的Bulletin了,说“滥用权限”岂不是刚刚好吗? 当然知道任何一位管理者都不一定要有什么维基站务奖或管理员才能管理维基百科,不过既然都这样了,您觉得它不会出现没人管理的状况吗? 而维基百科政策简报则是属于一种“无鱼虾也好,无虾也没差”的概念。这只是一部分可能出现没人管理的状态而已,其他的比如:各维基百科FAGA的数量等。等以后管理员人数逐渐趋近于0的时候,才会知道维基百科都没人管理就太迟了。
  2. 维基百科的“维基人”,其实也真够懒惰的。就连管理员有时候也是如此,连提报明显的破坏都摆烂不理甚至机器人都不存档,问互助客栈也得不到答案,只因为没有正常显示? 这样跟直接滥开芭乐票敷衍了事有何差别? 这样和现实社会中任何一个执政党的做事方式究竟有何差别? 比如说拿互助客栈的讨论结果也好,又或者任何评选之处理也好,甚至是页面保护请求和上面提到的Bulletin模板之状态也好。究竟有没有觉得,维基百科的人是不是都逐渐符合在第三点所说的“只会说,不会做”呢?
  3. 另外,当您在进行某个页面的留言时,别人可能会以太长不看为由导致您想讲的留言可能必须重复同样的输入几次,别的用户才会真的理会。

十三、是否会觉得维基百科的人只会仗着因为自己维基百科资历较高而很难沟通?
正常来说是,而且是非常难沟通的,比如那些在维基百科中仅宣传的用户、仅破坏的用户,那是种只会增加人数不可能减少的一种,所以维基百科的人其实是很难沟通的。又或者,觉得提案都是很好的结果却都无法通过的时候,就会觉得某方面来说是种难沟通的百科全书。互助客栈现在也都有“没坏就不要修”的习惯,有些东西真的是只有管理员才能做的,偏偏管理员又爱说社群爱改方针、爱提案、爱提议,如果管理员真的不想准别人提案、提议的话,互助客栈真的可以考虑关闭了,因为如此一来,互助客栈有跟没有意思一样。而且管理员也爱仗着自己身份高叫别人要熟读有Bug的方针,比如保护方针提到的“高风险页面”,但维基百科又不定义“高风险页面”是什么意思还要把这种“干话”保留,莫名其妙;明明草稿(Draft)和沙盒(Sandbox)大致上都是测试的功能,但维基百科的人认为草稿和沙盒的功能不同,厉害了。一个草稿在废弃六个月之后可以提报删除,但一个沙盒在废弃六个月之后却不能删除,双重标准。以后大家干脆都把草稿重定向到沙盒好了,这样就不会受到六个月的限制了,标准维基百科的Bug;或者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干脆在所有超过六个月的草稿或沙盒通通挂上{{Historical}}好了,这样不只不用受六个月的影响,也不用考虑草稿是否该重定向沙盒,真是一举两得,只是没实际看过而已。

十四、维基星章到底有什么功用?

  1. 维基星章呢,既不能当饭吃,也不是“免死金牌”,也不会因为这样而得到任何在维基百科多出来的“权限”。维基百科的维基星章其实说穿了根本也是维基百科自己原创研究自己发明的东西,为何要这么相信呢?
  2. 维基星章又不是自己发给自己的东西。说是这么说,如果自己偷偷发给自己,管理员都会知道而无期封禁自己发给自己的人吗? 为何要这么相信一定得给别人,不能给自己?
  3. 任何的维基星章其实都改变不了所有在维基星章得到以前的情况,更不会因为这样而有“未来隐退后可以删除账号”的可能,为何要这么相信呢,这个很重要说了三次,这都只是事实而已。

十五、维基百科的用户标准会不会一致?

  1. 奉劝来看这个论述的人,不要以为因为是维基百科,听起来是很好用的网络百科全书就说是一致标准,错。不同的用户,标准一定会不一样,俗称“双重标准”的情况。不只在现实中会出现,在网络上请不要再以为就不会出现,那是错的。就拿订立目标来看,有人长期,有人短期,请问长期和短期的人目标会一致吗? 同样都是长期或同样都是短期的人目标都可能不一致了,觉得长期和短期的人在一起时,目标会一致的几率还会很高吗? 甚至连一般所看见的名称都会出现标准不一的问题了,哪来的共识之说?
  2. 就如同上面所说,维基人通常都可能符合“只会说,不会做”(很客观所以说三次)。不只如此,维基百科的社群功能其实也是多数人普遍听到的来当作其功能罢了。而且通常也都不会在问哪个条目、页面有问题,而都是在说接下来有什么活动、有什么人去拍些什么照片这样。再不然就是,尽是写一些一堆根本不符合所谓“zh版维基百科”中应有的讨论。而且还有人甚至会说“把问题丢到社群问,不如直接问在互助客栈”的说法。既然这样,那为何还要有这种“只会说,不会做”(三缺一,还需要第四次),甚至是“连标准都是不一致”的社群?
  3. 而当用户有任何对于维基百科的疑虑所产生的问题丢至互助客栈询问的时候能必定获得解答或者共识吗? 显然也不是保证如此。维基百科的用户能达成共识的几率本身就已经不高,即使说要获得解答,请问每一个用户都说不同的答案哪一个才是对的? ;花费那些时间获得的共识或答案真的能确保每一位用户都能满意吗? 所以,互助客栈的答案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确,如同免责声明所提到的“维基百科不保证其内容正确无误”。如果连问互助客栈之类的也得不到解答千万不要就此对维基百科丧气,毕竟维基百科本身就不负内容是否正确的责任。另外,居然连从其他语言将内容抄过来的小作品标准也会不一,有删除的、有移动至草稿的也有建议扩充的意见,而且翻译指引根本没提过得强制翻“整篇内容”,这再次打脸了共识怎么可能会一致嘛,别再妄想了。有关小作品的争议讨论及结论,请点此。还有,原来维基百科只会定义高风险模板,却根本没考虑过维基百科模板数量根本不能统计。然而可以统计条目数量的却不能定义高风险页面,实在够可笑的。连拉票都只能学en版维基百科一样作为态度指引却不敢成为正式方针,这已经说明了日后还想拉票来邀约投票的用户根本就是不痛不痒嘛,因为只有作为一个指引,所以拉票的用户不见得一定会被封锁。为何傀儡可以做为方针,拉票却不行呢?
  4. 可靠来源/布告板中可以看见,无脑的社群讲出来的话就是如此的无脑。很多来源的结论不是三级(无共识)来源也不是二(不可靠)或四级(可靠)的,为什么不考虑多增设“2.5级来源”或“3.5级来源”呢?再次证明社群的标准不一,所以才会花费这么多时间都在玩到底是哪一级的来源。呵呵,居然还说“2.5级来源或3.5级来源在技术上不可行”,那就是再次证明维基百科的Bug而已,笑话低能的社群标准真不是叫假的。
  5. 维基百科还会出现一堆收录条目和提删存废标准不一的问题,且不但不承认反倒说扰乱?真的是所谓的“Parkinson's Law”。就连一个小作品或小小作品字数都显有争议,这种小作品或小小作品制度可以废除了,因为也不是一般读者真正想要知道的。
  6. 为什么叫做“新条目推荐”却连那种已经创建很久的条目都能过关?比如白鲟创建条目时间到通过条目推荐都已经相隔14年了,这种东西还可以叫做“新条目推荐”?奉劝以后把“新”一字拿掉吧,欺骗读者的独裁社群。相隔14年之久还能撑得上“新条目推荐”?
  7. 看到了吧,连基金会都会出来干预了,就因为涉及这种无法解决的两岸关系。难道叫基金会出来干预zh版维基百科,标准就会变公平一致了吗?别傻了吧。这种作法只会让更多用户不想来维基百科而已,自然而然演变成“管理员人数逐渐趋近于0”而已。最后也会因为“宁缺勿滥”,想选管理员也不会比较好选的,放心吧。基金会出来才会搞什么“集中讨论”,平常看见的互助客栈现在回头来看都是笑话而已。而HPwk就是一种例子,拿不出实际例子就只会叫人退休。呵呵,不敢讲话的Parkinson's Law,还只会说离题。以下是对话:
    独裁社群一点都没进步,还在对小小作品有舆论的讨论。小作品的字数计算以前都已经讲过很有争议了(这讨论也没有参与过),没想到还在搞这种无聊没意义之讨论?这个独裁社群真是可悲。以后真的想写维基百科的人再次提醒,还想再创建新的条目难度只会越来越高,因为条目都已经被前人写过了,基本上还想要创建新的条目就是只能靠翻译或者时事出来时看有无足够来源写成条目。小作品的3,000字的计算标准都有问题了,难道还会觉得小小作品的50字计算标准会没问题?唯独发神经、没用过脑的用户才会这么觉得吧。--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3年4月19日 (三) 13:51 (UTC)
    (...) 吐槽:这不是基本的吗。--只是个巫师咆哮信 2023年4月19日 (三) 13:55 (UTC)
    基本是基本,那这样讨论字数多寡意义又在哪?--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3年4月19日 (三) 13:56 (UTC)
    阁下的论点和议题已经完全无关了吧。WP:COOL--只是个巫师咆哮信 2023年4月19日 (三) 14:02 (UTC)
    印象中去年讨论也是阁下最激动,而七个月前也有人在使用者讨论建议阁下冷静,若这个议题对阁下而言太敏感,还是建议放一段维基假期吧(不然动不动就是可悲或独裁等用语,这又要浪费社群资源跑不当行为提报了)--只是个巫师咆哮信 2023年4月19日 (三) 13:58 (UTC)
    是这个独裁社群完全没有用过脑袋吧?回复速度还跟赶火车一样,只给几分钟而已。没有错啊,说这个独裁社群就是“Parkinson's Law”难道有错吗?字数多寡不能代表条目的一切好吗?发神经。谁管您们有关还是无关?那如果照这样子,请问最近写的“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里面一堆分类,字数要不要算进去?外文词语“Strasbourg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要不要算进去?哀怨连连的东西,就只是为了一个没什么大意义的DYK条目候选?上述这种提案基本上就是持(=)中立的看法,因为这个独裁社群的计算标准本来就不一了,加上小小作品和小作品的字数计算显有争议,完全无法认同,独裁社群就是没有用过脑袋嘛。讲难听一点,只有白痴才会觉得这样也会过DYK。因为这些里面,光是分类就占了1,963字节主模板和noteTA也占了1,460字节,这些扣掉之后明显完全不符合所谓“条目候选”标准。既然都知道不符合标准,那真的只有白痴才会去提DYK。--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3年4月19日 (三) 14:03 (UTC)
    望阁下保重。--只是个巫师咆哮信 2023年4月19日 (三) 14:16 (UTC)
    保重一词不是这意思/这样用吧?保重是用来对暂别者说的吧?这样说会让人以为阁下回复对象是要暂别WP。。。--——勿用“进行”污染中文,要言简意赅。 捍粤者 2023年4月19日 (三) 14:28 (UTC)
    其实我指的是在疯狂中保持冷静,上网身心安好最重要。--只是个巫师咆哮信 2023年4月19日 (三) 14:33 (UTC)
    HPwk应该不是DYK参与者吧。--日期20220626留言) 2023年4月19日 (三) 14:25 (UTC)
    上面讲的全是事实无误,这也算是维基百科的Bug之一。这个独裁社群基本上只要讲到重点,就会变得鸦雀无声,不敢讨论了,所以估计也不用再回复这种毫无意义、浪费时间的常年提案了。也不会有人为了这种字数问题,每天跑来维基百科问。希望HPwk您也保重,因为不用多问了,多问一点意思也没有。--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3年4月19日 (三) 14:27 (UTC)
    谢谢阁下冷静离开。--只是个巫师咆哮信 2023年4月19日 (三) 14:28 (UTC)
    对不起,上面完全没讲到佛祖西来是否有滥创建条目的问题(因为这是要问小作品和小小作品的事情)。说不定人家写的都是真的,而你们却没有去查证就硬是要说成是捏造、假的。反之如果佛祖西来创建时内容的确都是假的,那就是准备当“第2个折毛”,这个独裁社群就该留意了,因为不是没出现过类似事件。同样的道理,Trymybestwikipedia写的条目那么多,您们怎么没一个敢说Trymybestwikipedia滥建条目?呵呵,独裁社群的两套标准,其实对“佛祖西来是否有滥创建条目”的问题,个人真的没兴趣。--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3年4月19日 (三) 16:50 (UTC)
    离题我就随时间折叠了,祝阁下远离维基时能身心健康,别再对独裁社群有戒断反应了。
    (...) 吐槽:T开头那谁根本不认识,但挂User humility模板或夸耀条目建很多的人都该查一下--只是个巫师咆哮信 2023年4月19日 (三) 16:59 (UTC)
    Trymybestwikipedia也不知道是谁还敢讲话。如果敢直接隐藏或删除留言就试试看吧,这就表示独裁社群的两套标准现象又开始了,而独裁社群却不敢承认,标准的“Parkinson's law”。--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 2023年4月19日 (三) 17:05 (UTC)
    呵呵,还马上关起来,不敢面对现实的人。
  8. 所谓的申请权限也都是一种骗局,千万别再以为自己有这能力就申请权限,可悲的独裁社群,不想给权限就直接说吧,真做作。

十六、维基百科的维基人都是怎么留言内部链接的?

  1. 通常不会在意重定向的问题,就连繁简重定向都不予理会。
  2. 以英文简称留言,而不会使用全名留言(迫使那些看不懂英文简称的人都要点进去看才知道是什么)。比如“当前的破坏”就会简称“WP:VIP”而都不会写“WP:当前的破坏”,多数人留言都是如此。
  3. 对于公告的内容事项,是不会在意连结的,比如Bulletin仍然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实际去点是连结不到哪个讨论,连同编辑记录中的“编辑摘要连结”都是无效连结。

十七、对于任何一个模板、条目、页面等名称,维基百科的维基人是否会有无共识时候?
很显然是有的,比如最好的例子就是“WP:FA / WP:FL / WP:FP”、“Template:Noticeboard links”等。

十八、维基百科的维基人会不会懂顺序之分?

  1. 有的时候会,比如:破坏者是谁、互助客栈的讨论流程和公示怎么走,这种时候会知道怎么懂顺序。
  2. 有些时候不会在意,比如:条目语句中的吨点部分,谁写在前谁写在后可能不会很在意,又或者明显的3RR(回退不过三原则)但有时候都不予理会。
  3. 有的根本就不懂,比如FA/FL/FP/GA的存档流程、移动评选流程,又或者常见首页中的“动态热门”是怎么计算的;Bulletin的更新也都会常常忘记手动更新,因为也觉得没差,所有参与讨论的人,仅不到一半看到任何较重大的消息会去更新Bulletin。

十九、维基百科的人对于“讨论页存档”会重视吗?
显然没有很多人会重视“因为有过长、过多已经过时的讨论而存档”的做法,但在讨论页存档说明中,也提到以下:“如果讨论页内容变得很长,维基百科的惯例是定期将旧讨论内容存档。冗长的讨论页面不容易阅读,通常含有过时的讨论,对网速慢的用户也造成负担。存档最好在讨论相对平静的时候进行,而不要对活跃的讨论进行,以保证讨论内容的完整性。”,这就代表维基百科的人其实并不会真的重视所谓“讨论页存档”存档的问题。至于说这个Help页面说明会不会等于压榨新手进来维基百科编辑的权利呢? 可能会吧,但一般要知道并熟悉何谓“讨论页存档”的维基人也都是必须真的要较久编辑过维基百科的编者才会懂怎么用,不然还是当个读者看看讨论页别人讨论什么就好了。

二十、过滤器到底准不准确?
过滤器基本上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像是条目的破坏就不大可能被过滤到了,而且有的时候也会不知道过滤出什么,比如在页面增添魔术字。所以严格来说,过滤器仍待加强功能和增加准确度,不然三不五时会以为又再为维基百科做什么破坏了,连个存档也被过滤器过滤掉,难道不用加强准确性吗?还有,想测试过滤器品质的,您的心脏可能得大颗一些,因为测试也可能导致您面临到封禁的情况。

结论[编辑]

简单来说,以上二十个就是说明了维基百科中会看到的样子。某些特定字词会重复不断的出现,实际上真有比较重要吗? 如果真的有很重要,那么怎么每一次都还可以看到讨论的一大堆? 但您认为在这么没有共识的百科下还想要将一个主动进来的新手培养到有能力,机会会很多吗? 做维基百科这种的不可以算是“正业”,顶多只能算是一种“副业”或者所谓“兴趣”、“喜好”而已,因为编辑再多也不会有任何薪资报酬。然而同时会维基百科编辑人口可能在世界上不会超过全部的10%,多数人使用维基百科或者其他百科也都仅是要查资料的。在其他读者眼中,维基百科的评价可能多半都是“抄资料来完成功课的地方”(仅少数读者不会真的这样觉得),而且并没有很多人愿意花时间做出无私的贡献。如果在这不超过世界人口全部的10%中也可以讨论成像是在打仗一样话,岂不是摧毁了在成立维基百科中所提到的“文明”?!
写这种维基百科论述比写维基百科条目有“三大好处”:“轻松”、“随便”和“发泄”。有没有,轻轻松松就有超过10,000字节了(轻松),而且不用一定附上什么任何的可靠来源以佐证事实真伪性(随便),还可以在看完之后知道维基百科中您不知道的可悲事实(发泄),可这论述看完就跟拿来发泄用的东西差不多而已阿...。虽然差不多,但也说明了大家对于维基百科中“方便的背后因素”揭密,是吧?维基百科能不能编辑似乎都没什么差别,有的职位高的(管理员)反正还是只会仗着职位高的说自己有利的话而已,最底层、最低阶的用户几乎没什么机会。离开或不来维基百科的话刚好可以使耳根子洗净、使脑袋清晰点,也不用成天看着维基百科这些可笑的Bug却根本无法解决了。

参考资料[编辑]

祝:编辑愉快? (不用怀疑,根本称不上编辑愉快,这叫做自由的百科全书耶 囧rz……,不编辑甚至不办账户不来光顾又有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