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讨论:高风险模板/存档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P:高风险模板引入延伸确认保护

翻查至下依然暂时难以找到说服社群引入的证据似乎整个高风险模板讨论中都没什么实际证据,雪球关闭吧。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10日 (五) 03:55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不同条件下的保护方式

使用永久全保护的条件: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100,000+

  • 使用率很高的系统管理或站务模板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模板保护: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5,000+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延伸确认保护: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2,500+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半保护: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500+
  • 维基百科工具模板
  • 使用率较低的管理或站务模板

引入延伸保护后没有对此指引进行更新,引致现在“跳级式”保护的问题,希望参考英维的相关指引引入。--ghren🐦吱吱吱...🔊 2021年11月30日 (二) 11:24 (UTC)

设立延伸确认保护就已经决定不适用于模板了(WP:ECP:“不得将延伸确认保护使用于破坏或编辑战以外的页面上,应直接使用全保护(对于模板或模组可用模板保护)”),条目亦不适用模板保护,同属“跳级式保护”,跳级式保护根本不是一个问题。--Xiplus#Talk 2021年11月30日 (二) 12:15 (UTC)
@Xiplus:共识是可以更改的,WP:ECP有如此条文大可以废除。虽然跳级式保护未必在所有情况下都会构成问题,但在对模板、模组页的保护方式中多加一个intermediate并非坏事。Sanmosa WAM 2021年12月1日 (三) 02:24 (UTC)
@Sanmosa:共识可以改变不是可以任意推翻有充分讨论决议的借口,该但书是通过该方针重要的协商成果,我相信提案人应该是未充分了解该方针设立的要旨就鲁莽提出新议案(从“引入延伸保护后没有对此指引进行更新”可看出提案人根本没注意到““不得将延伸确认保护使用于破坏或编辑战以外的页面”这规定),所以我才解释给他听。--Xiplus#Talk 2021年12月1日 (三) 03:08 (UTC)
我是知道WP:ECP的相关规定的,我比较希望对应指引有了结论之后才倒过来引入去ECP这处。这处是我没说清楚。英维是虫虫飞引入前一两个月才决定要在模板中引入延伸保护的。[1]但我承认这议案是属于一些“WP:没坏别修”的情况,提的时候有点不太谨慎。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1日 (三) 03:17 (UTC)
@Ghrenghren:那么您应该说明为什么需要在模板实施延伸确认保护,现有的半保护为何不足?--Xiplus#Talk 2021年12月1日 (三) 04:25 (UTC)
别忘了英文维基百科的自动确认门槛比我们低很多,这应该是他们普遍认为半保护不够的原因。--Xiplus#Talk 2021年12月1日 (三) 04:43 (UTC)
“共识可以改变不是可以任意推翻有充分讨论决议的借口”,所以才会有VPP啊。而且要留意的一点是WP:ECP是在OA前通过的,因此不能排除通过前的讨论有被带风向的情形,那该但书的存在必要性也是值得怀疑的。--Sanmosa Immortal 2021年12月1日 (三) 10:22 (UTC)
所以我才解释清楚并请提案人也解释清楚提案理由啊,您拿共识可以改变反驳我很奇怪,说的好像是共识必须每个月都改变一样--Xiplus#Talk 2021年12月1日 (三) 11:45 (UTC)
我记得当时的讨论不是只有我一个提出过延伸确认保护可用于模板或模组的保护。--Sanmosa Immortal 2021年12月2日 (四) 14:27 (UTC)
Lopullinen提出过可以给使用量大的CGroup上ECP,而非模版保护。--Milky·Defer 2021年12月3日 (五) 01:53 (UTC)
这个也是一个理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部分LTA是会去更改一些比较高风险,多人使用的模板。就像是LTA:X43这样的,像{{进制}}已经被antigng实行了延伸确认保护。引入之后能够解决LTA破坏模板的问题。LTA编辑数过50并不是很难的事情。--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3日 (五) 11:28 (UTC)
当初引入延伸确认保护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应对LTA,本来就适用破坏保护规定的,现行就可以进行保护,不能混为一谈。--Xiplus#Talk 2021年12月3日 (五) 11:33 (UTC)
方针写的是“不得将延伸确认保护使用于破坏或编辑战以外的页面上”,这个是适用于破坏保护的。但假如将高引用模板的条件引入,X43这样的情况的破坏就可以得到预见性的阻止。毕竟{{进制}}是个4000引用的模板,破坏很容易延伸至其他页面。--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3日 (五) 15:03 (UTC)
方针禁止对破坏行为进行预见性保护。--Xiplus#Talk 2021年12月4日 (六) 04:03 (UTC)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说明任何破坏又或者单纯改坏的风险都会扩大至所有模板身上而己,无论是善意改坏也好,还是恶意破坏也好。另外也有个LTA去动{{中华民国与越南关系}},我没意搞破坏预见性保护,当然高引用量模板的风险本身是有破坏风险存在的。--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4日 (六) 17:44 (UTC)
如果您要主张LTA会进行破坏,那就是按照破坏进行个别保护,不然您就举出非LTA进行破坏的例子。--Xiplus#Talk 2021年12月5日 (日) 00:46 (UTC)
只靠编辑次数自动授权的延伸确认用户≠半个通过人工批准的模板编辑员。--安忆Talk 2021年12月3日 (五) 11:40 (UTC)
你的立场是?--ghren🐦吱吱吱...🔊 2021年12月4日 (六) 17:46 (UTC)
(-)倾向反对,我还没有看到合适的理由。--安忆Talk 2021年12月5日 (日) 04:46 (UTC)
(-)反对 2021年12月4日 (六) 18:45 (UTC)
(-)倾向反对:同Xiplus--A1Cafel留言2021年12月6日 (一) 04:03 (UTC)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重提转换组模板及模组改用半保护的提案

现重提转换组模板及模组改用半保护的提案,原因之一与上次提案的理由一样:“转换组模板属内容系模板,需要时常更新,且技术含量不高”,另一原因是转换组模板属较低风险的模板(容易理解语法与维护的模板),不适宜使用模板保护。提案包括对Wikipedia:高风险模板#不同条件下的保护方式的修改(1)与对Wikipedia:保护方针#模板保护的修改(2),谨列出如下:

1
现行条文

不同条件下的保护方式 使用永久全保护的条件: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100,000+
  • 使用率很高的系统管理站务模板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模板保护: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5,000+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半保护:

提议条文

不同条件下的保护方式 使用永久全保护的条件: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100,000+
  • 使用率很高的系统管理站务模板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模板保护: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5,000+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半保护:

Module:CGroup/core外的所有保存转换组语法的模板及模组一律不适用模板保护,最多仅能使用半保护。

2
现行条文

模板保护

模版保护
模版保护

受到模板保护的页面只能由管理员模板编辑员编辑。但只能用于模板命名空间模块命名空间。模板保护只适用于被引用的页面超过5,000的高风险模板,也由于风险因素,模板保护相当于全保护。

此保护级别是为了取代仅是高风险模板而受到的全保护而设立。较低风险的模板不适用模板保护,仅能使用半保护。

提议条文

模板保护

模版保护
模版保护

受到模板保护的页面只能由管理员模板编辑员编辑。但只能用于模板命名空间模块命名空间。模板保护只适用于被引用的页面超过5,000的高风险模板,也由于风险因素,模板保护相当于全保护。

此保护级别是为了取代仅是高风险模板而受到的全保护而设立。较低风险的模板Module:CGroup/core外的所有保存转换组语法的模板及模组均不适用模板保护,最多仅能使用半保护。

以上。考虑到Module:CGroup/core本身定义了转换组语法机制,我把它排除在只能使用半保护的范围外(我个人建议提升为全保护)。@Xiplus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3日 (日) 12:48 (UTC)

就最好不要有人不小心改坏,我没什么好说的。--Xiplus#Talk 2022年1月23日 (日) 12:59 (UTC)
@Xiplus:有没有先前改坏的例子?(现在是半保护或无保护的都行)--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3日 (日) 13:21 (UTC)
不常关注CGroup,不知道。--Xiplus#Talk 2022年1月23日 (日) 14:50 (UTC)
反对半保护,太容易达到要求了。--东风留言2022年1月23日 (日) 15:18 (UTC)
@Easterlies:我想澄清一下,你的意思是反对对所有保存转换组语法的模板及模组施行任何程度的保护?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05:17 (UTC)
我比较倾向延伸保护,不过上次的讨论我好像没有参加,不清楚其他人的想法。--东风留言2022年1月24日 (一) 05:34 (UTC)
@Easterlies:那你直接看下面我与Xiplus的说明就可以了,之前Xiplus明确表明延伸确认保护不能这样用(在不修改保护方针的延伸确认保护部分的前提下)。连同保护方针的延伸确认保护部分一同修改理论上不是不可以,但我感觉这更容易让提案难产。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05:43 (UTC)
我的想法是保护等级大于半保护,小于等于模板保护。自动确认太容易达到,高引用量模板模块不宜允许过多的人有权限进行编辑,而字词转换这类模板模块的复杂性确实不如其他模板模块,再加上模板编辑员不多,处理这类请求的模板编辑员相对来说更少一点,所以我觉得或者下调保护等级,或者为有志处理这类请求的用户授权,处理人手足够的话,也就不需要变更保护等级。--东风留言2022年1月24日 (一) 06:17 (UTC)
“自动确认太容易达到”担心的是什么?“处理人手足够的话,也就不需要变更保护等级”那么解决方法应该是让处理人手足够,您自己都说了,变更保护等级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Xiplus#Talk 2022年1月24日 (一) 06:23 (UTC)
以前抱怨管理员处理编辑请求慢,所以设立了模板编辑员,现在抱怨模板编辑员处理编辑请求慢,不知道还能怎样处理。--Xiplus#Talk 2022年1月24日 (一) 06:41 (UTC)
当时“抱怨管理员处理编辑请求慢”这点好像不止在说转换组模板及模组,就其他模板及模组来说,现时的机制还是足够快的。--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13:15 (UTC)
那么为什么转换组特别慢?前次提出来不就说公示7天就能改了吗?不符合这个条件?--Xiplus#Talk 2022年1月26日 (三) 07:35 (UTC)
@Xiplus如果主条目的1=和转换组定义不一致,即其他条目的用词和主条目不一致,这对读者是很不友好的。不要说7天,7个小时都特别慢。--洛普利宁 2022年1月26日 (三) 07:50 (UTC)
等待7天是能够让别人提出潜在的问题,如果您直接改,您能保证不会有转换错误?您要为转换错误负责?在其他条目造成转换错误对读者就友好?--Xiplus#Talk 2022年1月26日 (三) 07:55 (UTC)
@Xiplus:电子游游戏转换组模板开放编辑十几年,很少出现问题。我认为自动确认用户自发维护就够。模板编辑员熟悉技术但未必熟悉领域命名规则(如WP:VG/GL),我认为强势介入意义不大。改错再退回来就可以,影响不了多少条目,只要不是恶意破坏就没多大责任。--洛普利宁 2022年1月26日 (三) 08:16 (UTC)
模板编辑员当然不一定熟悉相关领域,模板编辑员只需要负责确认语法没问题就行了,所以才要等7天让相关领域的编辑者来指出地区词本身有没有问题。--Xiplus#Talk 2022年1月26日 (三) 08:21 (UTC)
@Xiplus:内容方面我是认为不需要每次讨论7天。
WP:VG指出条目内容应当使用常用名称(即和条目同名)。如果编者修改条目转换,则意味着他修改主题常用名称,因此其他条目名称也需要更改,这就需要变更转换组。电子游戏领域,这一套工作以往都是放给一般用户去做的,而且做得还不错。
编者自己认为可能有争议的会主动发起讨论(比如Mario大陆译名“马里奥”改官方译名“马力欧”这种影响真的重大的)。剩下影响不了多少条目的,相信编者对于命名常规的理解就好。
少逗号作废整个转换组当然是个问题。但能找到转换组的编辑都有一定水平,我是认为不需要太担心。如果能设过滤器提示当然也不错。
我是认为转换组除了破坏影响大量页面,其他和移动页面再更新其他条目的文字属于一个类别。而后者普通编辑是有能力负担这个责任的。
模板编辑员无语法错误直接批准,延伸保护预防性避免简单刷50次编辑破坏,或者和以前一样半保护,这三种做法我认为都可以。内容方面承担得起先修改后补票的错误,技术上没什么难度,等7天拉长战线是没什么必要。—洛普利宁 2022年1月26日 (三) 09:57 (UTC)
我觉得比照很久之前用半保护好了,有破坏再依照条目标准升级保护。--Xiplus#Talk 2022年1月27日 (四) 05:27 (UTC)
@Xiplus:更改模板实质内容至少要七天无异议,但主条目的手工转换又是可以即时更新。这样就算模板编辑员人手再够也没用啊,总有七天是主条目转换和其他条目转换不一致。上次我问能不能转换组无需讨论直接更新,又没人给个话。
以游戏转换组为例。现在一个游戏条目名在转换组中有定义;有编者要调整游戏译名,一看转换组模版保护,就嫌麻烦直接在主条目里加了个1=。这就造成该条目和其他条目用词不一致,不利于条目维护。现在作为模板编辑员,现在我是技术原因径自更新转换组,还是把他的1=回退掉让他提交编辑请求?
现在高风险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担心反复parser,我们又有“不要担心性能”。如果担心变更内容影响页面效果,那只需要锁定出现在5000个条目中的规则(许多规则只有几十个页面使用,半保护都不够格)。如果担心恶意破坏影响上千页面,那既然500+调用能预防性半保护,何又规定不能预防性进阶保护?
另一个角度考虑,转换组或许只是占了模板空间的非模版。假设新开一个转换组名字空间,或者直接把转换组定义放到WikiProject下。这就不会受模板保护制约,但也都说得通?--洛普利宁 2022年1月26日 (三) 07:42 (UTC)
回应第2行:您自己提编辑请求,7天后修改;回应第3行:确实改坏一个转换规则,只会影响少数的页面,但如果少个括号逗点,就会影响5000+个页面了,而这都是编辑同一个页面造成的,我们不可能在保护上区分这两个风险,延伸确认保护回应见下;回应第4行:高风险模板保护(其一)是根据引用量执行,跟命名空间无关。--Xiplus#Talk 2022年1月26日 (三) 08:02 (UTC)
“高引用量模板模组不宜允许过多的人有权限进行编辑”这个我们一直以来都当成金科玉律的规条在我现在看来对于转换组模板及模组而言是不适用的。--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13:17 (UTC)
似乎有提议过延伸确认保护。--GZWDer留言2022年1月23日 (日) 19:34 (UTC)
@GZWDer:之前讨论的意见是延伸确认保护只适用于出现页面被破坏的情形,因此除非有证据表明转换组模板及模组经常广泛地遭到破坏,不然我不认为这能成事。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05:20 (UTC)
@Xiplus:有劳确认一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05:23 (UTC)
延伸确认使用者不比自动确认使用者有更多对于模板(下称模板皆包含模组)编辑的知识,如果认为半保护不足以防止模板遭到不熟悉语法的使用者意外毁损,就应该使用模板保护,只允许经过能力经过审核的模板编辑员编辑;反之若认为模板不需要模板编辑员的能力即可编辑,就应该仅用半保护。如果半保护不足以应对如同条目会遇到的破坏行为,可以比照保护条目的标准来对特定模板予以延伸确认保护。--Xiplus#Talk 2022年1月24日 (一) 05:41 (UTC)
我的考量是所有转换组模板及模组的语法基本上一样,如果半保护不足以防止转换组模板及模组遭到不熟悉语法的用户意外毁损,那理论上就算相关转换组模板及模组使用量低,也应该予以模板保护,但现时施行半保护的或并无施行保护的转换组模板及模组未有遭到不熟悉语法的用户意外毁损的情形,所以我建议全部最多使用半保护处理即可。--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05:49 (UTC)
部分转换组模组被模板保护的考量点仅仅是引用量高而已(意思是意外遭到毁损会影响多少个页面),跟转换组语法本身简单还是复杂无关,就算转换组语法简单到几乎不会改错,被毁损所影响到页面数量仍是技术上事实存在的风险,就看社群能否接受这个风险而已,而高引用量模板高层级保护就是在降低这个风险。--Xiplus#Talk 2022年1月24日 (一) 06:01 (UTC)
那我自己是觉得这个风险是可接受的(这对于其他用户而言是一个取舍,但对我来说这个选择是毋庸置疑的)。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13:13 (UTC)
建议延确保护--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2年1月24日 (一) 13:39 (UTC)
@Emojiwiki:我直接请你见上Xiplus的解说好了,我自己是不乐意让提案难产的。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4日 (一) 14:14 (UTC)
@Sanmosa 我这个就是因为考虑到风险高而别自动确认那么简单,又需要时常更新,故采延确保护为佳。 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2年1月24日 (一) 23:46 (UTC)
我认为转换组模板及模组不属于高风险模板。--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5日 (二) 07:11 (UTC)
不属于高风险模板,所以不应该进行任何保护吗?--Xiplus#Talk 2022年1月26日 (三) 07:31 (UTC)
但至少要让更多的人edit-accessible。--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6日 (三) 11:51 (UTC)
不保护就是完全的accessible了。--Xiplus#Talk 2022年1月26日 (三) 12:04 (UTC)
或许我的用词不太准确:我认为转换组模板及模组不属于高于半保护级别保护的高风险模板。--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6日 (三) 13:55 (UTC)
对于未达半保护标准的转换组应该是不保护还是半保护?--Xiplus#Talk 2022年1月27日 (四) 05:29 (UTC)
不保护。我“不属于高于半保护级别保护的高风险模板”这句话中的“高于半保护级别保护的高风险模板”是一个完整词语,没有保护的模板并不在“高于半保护级别保护的高风险模板”的范围内。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8日 (五) 08:57 (UTC)
“一律不适用模板保护”有仍可使用全保护的歧义,“仅能使用半保护”有不得不保护的歧义。改成“...的模板及模组最高使用半保护”比较好吧?--Xiplus#Talk 2022年1月28日 (五) 12:30 (UTC)
可,你看看我这样改是否可以。--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9日 (六) 02:53 (UTC)
同意Sanmosa的观点,采用模板保护方式保护转换组不利于公共转换组维护。PATLABOR 英格拉姆Ingram Talk 2022年1月26日 (三) 15:11 (UTC)
另外第二部分的修订,转换组并没有“较低风险”,只是社群容许使用较低保护而已,此修订与技术事实不符。--Xiplus#Talk 2022年1月28日 (五) 12:36 (UTC)
这部分我已经连同“仅能使用半保护”的部分一同调整了。--Sanmosa A-DWY3 2022年2月1日 (二) 12:54 (UTC)
我觉得没必要同一个条文同时写在两处,再说一个方针一个指引,那这条文究竟是方针还是指引。--Xiplus#Talk 2022年2月2日 (三) 11:31 (UTC)
Wikipedia:高风险模板Wikipedia:保护方针的延伸,因此既是方针,亦是指引。Wikipedia:高风险模板Wikipedia:保护方针两者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别,考虑到指引需要细节性、方针具备优位性,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两边都写,否则要么就会出现条文意义不明的问题,要么就会出现条文互相冲突的问题。--Sanmosa A-DWY3 2022年2月3日 (四) 09:42 (UTC)
“既是方针,亦是指引”无法理解您的逻辑。--Xiplus#Talk 2022年2月3日 (四) 12:30 (UTC)
方针说模板可以(但非必须)用模板保护,至于具体怎么样的模板应该用模板保护,用下级的指引来规定比较合适吧,而且与现存于高风险模板指引的其他规则一起列出。--Xiplus#Talk 2022年2月2日 (三) 11:33 (UTC)
见上。--Sanmosa A-DWY3 2022年2月3日 (四) 09:43 (UTC)

建议修改保护方针降低转换组模组的保护门槛

已通过:
7天公示期内没有反对意见。--Billytanghh 讨论 欢迎参与亚洲月 2023年3月1日 (三) 02:50 (UTC)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

Wikipedia:保护方针
现行条文

模板保护

模版保护
模版保护

受到模板保护的页面只能由管理员模板编辑员编辑。但只能用于模板命名空间模块命名空间。模板保护只适用于被引用的页面超过5,000的高风险模板,也由于风险因素,模板保护相当于全保护。

此保护级别是为了取代仅是高风险模板而受到的全保护而设立。较低风险的模板不适用模板保护,仅能使用半保护。


延伸确认保护

延伸确认保护
延伸确认保护

受到延伸确认保护的页面允许延伸确认使用者编辑,该使用者群组会在注册达90天并编辑达500次时自动授予给注册使用者。

管理员可在被未达延伸确认状态的自动确认用户持续破坏或编辑战的页面上使用延伸确认保护。与半保护相同,不得对尚未发生的破坏或编辑战进行预见性保护,亦不得将延伸确认保护使用于破坏或编辑战以外的页面上,应直接使用全保护(对于模板或模组可用模板保护)。

提议条文

模板保护

模版保护
模版保护

受到模板保护的页面只能由管理员模板编辑员编辑。但只能用于模板命名空间模块命名空间。模板保护只适用于被引用的页面超过5,000的高风险模板,具体的适用条件由高风险模板指引所规定,也由于风险因素,模板保护相当于全保护。

此保护级别是为了取代仅是高风险模板而受到的全保护而设立。较低风险的模板不适用模板保护,仅能使用半保护或延伸确认保护


延伸确认保护

延伸确认保护
延伸确认保护

受到延伸确认保护的页面允许延伸确认使用者编辑,该使用者群组会在注册达90天并编辑达500次时自动授予给注册使用者。

管理员仅可在下列情况使用延伸确认保护:

  1. 被未达延伸确认状态的自动确认用户持续破坏或编辑战的页面
  2. 高风险模板指引规定的特定模板及模组

与半保护相同,不得对尚未发生的破坏或编辑战进行预见性保护,亦不得将延伸确认保护使用于上列条件以外的页面上,应直接使用全保护(对于模板或模组可用模板保护)。

Wikipedia:高风险模板
现行条文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模板保护: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5,000+
提议条文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模板保护: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5,000+,但保存转换组语法的模板及模组[1]除外

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延伸确认保护:

  • 被引用的页面达到5,000+的转换组语法模板及模组[1]

参考资料

现时机器人会自动将引用超过5000的模板和模组作模板保护,但亦因此使编辑较多条目使用的转换组模组构成不便。由于模板编辑员人数有限,建议修改保护方针,降低转换组模组的保护门槛至延伸确认保护: --Billytanghh 讨论 欢迎参与亚洲月 2023年2月11日 (六) 10:35 (UTC)

您认为模板编辑员过少,既然制定了模板编辑员并下放原本的全保护模板,那为何不是让想要编辑的人去取得权限呢?现时模板编辑员的授权准则是针对要取得永久权限的使用者所制定,缺乏是否能授权临时权限的共识及指导原则,若能建立取得临时权限的标准,不是能在风险较小的情况下解决积压问题吗?--Xiplus#Talk 2023年2月11日 (六) 11:36 (UTC)
所以说改成高级半保护,让擅长写条目的人去编辑。当然增加便利性会牺牲安全性,但我认为中维负担的起这个代价。毕竟之前转换组一直都是半保护,也没有出过什么事情。模板编辑员是技术职务,而转换组恰恰可以说和技术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样看起来很奇怪。或者像我上次说的,新建一个转换组空间,利用“模板保护只能用于模板命名空间及模块命名空间”把5,000引用量自动模板保护的规则架空掉。--洛普利宁 2023年2月11日 (六) 16:22 (UTC)
另外en:Template:WPVG announcements引用量10万才只是延伸确认保护,这要放中维都全保护了。只能说中维逢5,000使用量自动模板保护的教条机制本身就有问题。--洛普利宁 2023年2月11日 (六) 16:33 (UTC)
保护日志显示在2018年有4000引用量的时候也被模板保护了,是为了开放编辑才特许单一页面,而且该模板不使用于条目,对一般读者来说不可见,应不能与转换组比拟,--Xiplus#Talk 2023年2月13日 (一) 03:19 (UTC)
所以说引用量并不是问题,只要有经常编辑的需求,就是十万用量也会放开。而且转换组第一语法简单、第二需要经常变动、第三每条规则只会影响少量含有相关字眼的条目,这导致转换组亦不能同一般模板类比。模板保护实行前多年的实践证明,一般用户就能维护得很好。--洛普利宁 2023年2月14日 (二) 13:06 (UTC)
我不太同意Xiplus的看法,想要编辑的人会受制于其他因素而无法取得权限,因为模板编辑权限涉及的也不止转换组。我还是觉得将所有现时实行模板保护的转换组改为延伸确认保护没那么扰民。Sanmosa Συ γάρ μοι και μοίρα εί και τύχη - Μπαλόνια πρέπει καταστραφούν 2023年2月14日 (二) 08:06 (UTC)
支持。“基于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模板保护:被引用的页面达到5,000+”,方针说的是“考虑”而非“必须”,我认为转换组可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高风险模板指引举出的例子都是恶意破坏或低编辑数用户操作,而转换组的语法很规范,借助过滤器完全可以避免很多破坏式编辑。对于转换组高引用问题,我认为用延伸确认保护防御最实际,毕竟鬼祟破坏练个500次编辑的号可是不容易的。既然英维能用延伸确认保护来执行模板保护,那中维没理由非要坚持不能。
PS:如果真要想破坏,找几个引用量4,800的半保护模板乱搞便是。而如前面所说,延伸确认保护+过滤器基本可以解决破坏式编辑。剩下的就是善意编辑错一条规则,然后影响几篇、几十篇条目;而且会编辑转换组的都是老编辑,这种错误的可能性很低。既然我们能承担前者造成的后果,那没理由不能接受后者。--洛普利宁 2023年2月11日 (六) 14:23 (UTC)
支持为转换组加例外,但建议在一定引用数以上的还是用模板保护,毕竟像Module:CGroup/IT这种破万引用(约一万六千个条目)的贸然更改不是件好事--SunAfterRain 2023年2月13日 (一) 10:28 (UTC)
  • 恕直言,想申请也不给的东西,有什么好讨论的?直接编辑请求还比较快吧?反正都懒的管理了对吧?现在这个讨论和专题完全大同小异嘛。延伸确认使用者也不代表就是免死金牌不会被封禁的,以前就讲过了。之所以会被拿出来讨论,这完完全全就是因为根本没有人想管理字词转换处理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嘛。请问现在还有人敢申请模板编辑权限吗?独裁的社群,永远不会进步。在前阵子的不留重定向讨论也讲过了,比如常见的theory/model系列,称“理论”或者“模型”都是有人用的),更别提一堆都有使用{{noteTA}}的条目了。那这样为何要“不留重定向”?巡查豁免权有跟没有一样。现在这个讨论,和{{noteTA}}不就是一系列大同小异的问题吗?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呢?所以合理判断,说“模板编辑员也是有跟没有一样”完全正确嘛,独裁社群就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Z7504非常建议必要时多关注评选留言2023年2月13日 (一) 15:42 (UTC)

  • 七天内没新留言,由于大多数参与发言的用户对下调转换组保护门槛没太大异议,现原案公示七天。--Billytanghh 讨论 欢迎参与亚洲月 2023年2月21日 (二) 13:38 (UTC)
    已征询提案人Billytanghh对条文做出修改,理由如下:
    1. 高风险模板指引也有引用量相关规定,需一同修正
    2. 将更详细的规定移到属于子法的高风险模板指引较为合适,也避免一个规定置于两处而在后续修订产生分歧
    3. 未来若要开放更多的模板/模组使用延伸确认保护,只需修订高风险模板指引一个页面即可
    该条文参考自Sanmosa的2022年提案。--Xiplus#Talk 2023年2月21日 (二) 14:48 (UTC)
不反对相关调整,并对相关调整表示欢迎。Sanmosa Συ γάρ μοι και μοίρα εί και τύχη 2023年2月22日 (三) 04:18 (UTC)
不反对,但是编辑者要为自己的编辑负责。 2023年2月23日 (四) 05:23 (UTC)

本讨论已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在合适的讨论页提出,而非再次编辑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