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顯示記憶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顯示記憶體
電腦記憶體類型
上級分類揮發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 編輯
使用者圖形處理器 編輯

顯示記憶體display memory),又稱視訊記憶體(中國大陸稱視頻內存,香港稱視像記憶體),它是用來儲存顯示晶片處理過或者即將讀取的彩現資料。如同電腦的主記憶體一樣,顯示記憶體是用來儲存圖形資料的硬體。在顯示器上顯示出的畫面是由一個個的像素點構成的,而每個像素點都以4至64位元的資料來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這些點構成一訊框的圖形畫面。為了保持畫面流暢,要輸出和要處理的多幅訊框的像素資料必須通過顯示記憶體來儲存,達到緩衝效果,再交由顯示晶片和中央處理器調配,最後把運算結果轉化為圖形輸出到顯示器上。[2]

最大解析度與所需的顯示記憶體空間

[編輯]
  • 普通2D畫面:每一訊框畫面需要的顯示記憶體容量=(水平解析度×垂直解析度×顏色位數)/8byte
  • 普通3D畫面:每一訊框畫面需要的顯示記憶體容量=(水平解析度×垂直解析度×顏色位數×3)/8byte

從上公式可預知使用高解析度和開啟全螢幕抗鋸齒各向異性過濾、物理效果類比、多邊形頂點資料運算、海量三維函式運算等進階畫面效果後,計算速度較慢的顯示晶片需要更多的顯示記憶體空間才能流暢顯示。早期顯示卡的顯示記憶體容量只具有1MB、2MB、16MB等極小容量時,顯示記憶體容量成為最大解析度的一個瓶頸;但目前主流顯示卡已經淘汰512MB的顯示記憶體容量,主流中低階級顯示卡的顯示記憶體容量是1GB或2GB,最新代的中階顯示卡已具有4GB顯示記憶體。某些高端顯示卡已經具有6GB或8GB甚至超過11GB的顯示記憶體,在這樣的情況下,顯示記憶體容量早已經不再是影響最大解析度的因素。

顯示記憶體頻率位寬頻寬與類型

[編輯]

顯示記憶體頻率、位寬與頻寬

[編輯]

現在顯示卡效能越來越強,這當然不能忽略顯示晶片的發展速度快的事實,但顯示記憶體的頻率、位寬與頻寬也制約著顯示卡的總體效能。進階的顯示記憶體能讓顯示晶片全力工作,令輸出的畫面更流暢。

  • 顯示記憶體頻率越高資料在顯示記憶體上記錄與讀取的速度越快,而不同顯示記憶體能提供的顯示記憶體頻率也差異很大,早期顯示記憶體有133MHz、166MHz、400MHz、500MHz、600MHz、650MHz等,現時中階產品有800MHz、1200MHz、1600MHz、2200MHZ甚至更高,計算等效頻率的方法是把顯示記憶體頻率*世代,例如GDDR5顯示記憶體的頻率為2000MHz,則將2000*4得出8000Mhz的等效頻率。
  • 顯示記憶體位寬是顯示記憶體在一個時鐘周期內所能傳送資料的位數的重要參數之一,位數越大則瞬間所能傳輸的資料量越大。目前市場上的顯示記憶體位寬有64位元、128位元、256位、384位元、448位元和512位元等。
  • 顯示記憶體頻寬是指顯示晶片與顯示記憶體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它以位元組/秒為單位,計算公式為:顯示記憶體頻寬=工作頻率×顯示記憶體位寬/8bit。目前大多中低階的顯示卡都能提供6.4GB/s至60GB/s的顯示記憶體頻寬,而對於中高端的顯示卡產品則提供超過60GB/s的顯示記憶體頻寬。

顯示記憶體的類型

[編輯]

顯示晶片效能的日益提高,其資料處理能力變得更強,使得顯示記憶體資料傳輸量和傳輸率的要求變得更高,顯示卡對顯示記憶體的要求也更高,現時大部分顯示卡使用的是GDDR2至5代規格的顯示記憶體。雖然各個類型的顯示記憶體因廠家與規格而不同,而GDDR5規格的顯示記憶體頻率、位寬與頻寬都普遍比其他規格高,少部分顯示卡使用更高頻寬和位寬的HBM,HBM為現時最高價規格。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 [M]. 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8: 121. 科學文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显存类型. it168.com. [2010-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