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振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振玉
出生(1866-08-08)1866年8月8日
 大清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
(今淮安區
逝世1940年5月14日(1940歲—05—14)(73歲)
日屬關東州旅順
職業語言學家

羅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初名寶鈺式如叔蘊叔言雪堂商遺先生,晚年別署貞松老人[1],江蘇省淮安府人,中國金石學家。在甲骨文和敦煌寫卷研究上作出了貢獻,是「甲骨四堂」之一。他的四個兒子羅福成羅福萇羅福葆羅福頤都是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卒恭敏

生平

[編輯]

原籍浙江上虞,祖輩遷居江蘇淮安河下羅家橋,1860年庚申之劫時河下遭焚毀,於是遷居南門內更樓東。1866年8月8日羅振玉出生於此。

羅氏曾有一篇「自輓聯語」,概括了他一生的幾件大事,內容如下:

畢生寢饋書叢,歷觀洹水遺文、西陲墜簡、鴻都石刻、柱下秘藏,守缺抱殘差自幸。

半世沉淪桑海,溯自辛亥乘桴、乙丑扈蹕、壬申於役、丁丑乞身,補天浴日竟何成。[2]

「洹水遺文」

[編輯]

殷墟甲骨文。1898至1899年間,王襄孟定生王懿榮分別判斷出甲骨上刻的是古文字,開始加以收藏。1903年羅氏在上海見到劉鶚收藏的甲骨,「一見詫為奇寶,慫恿劉君亟拓墨,為選千紙付影印」,《鐵雲藏龜》由此面世。1907年羅氏進入學部後開始收藏甲骨,並深感其珍貴和瀕危,為此,1910年前後大量搜求,畢生收藏甲骨數以萬計。

1911年羅氏編輯甲骨文資料,並出版《殷虛書契》前三卷,至1933年陸續出版了八卷本《殷虛書契前編》(1913年)、《菁華》(1914年)、《後編》(1916年)、《續編》(1933年)、《鐵雲藏龜之餘》(1915年)等,刊布甲骨文資料五千四百餘版,占同期海內外刊布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為傳統國學的研究提供大量新資料。

1903年羅氏在《鐵雲藏龜序》中已論證甲骨文為「夏殷」遺物,有助於古文字研究,「且可證經史」。1908年進一步向古董商訪求到甲骨的真實出土地[3],1910年發表《殷商貞卜文字考》,第一次考定甲骨真實出土地為史稱「殷墟」的安陽小屯,又對照《殷本紀》,首次確認了這批歷史資料的性質。1915年初羅氏完成並刊印《殷虛書契考釋》,提出形音義可考的甲骨文485字;考訂出商先王廟號十八、先公廟號二,至今該書仍然是甲骨文研究的重要資料,由於羅氏在甲骨的搜集、保藏、流傳、考釋等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被稱為「甲骨四堂」之首。

「西陲墜簡」

[編輯]

是指漢代烽燧遺址簡牘的發現與研究,自1901年以來,斯文赫定斯坦因等在中國尼雅樓蘭等地進行調查發掘,並帶走大量漢晉簡帛文書,八年後國人才輾轉得知此事。羅氏寫道「光緒戊申(1908年),予聞斯坦因博士訪古於我西陲,得漢魏簡冊載歸英倫,神物去國,惻焉疚懷」[4],同時文物被收藏海外後「典守森嚴,不殊秘閣,苟非其人,不得縱覽」[5]。於是,羅氏設法通過伯希和與整理這批簡牘沙畹建立了聯繫,沙畹允諾簡牘整理好後,即提供文書寫本。辛亥革命後,羅氏雖身在日本,但仍惦念簡帛一事,1912年再次向沙畹催問,終於在1913年得到手校稿本。經三子羅福萇翻譯,重新按內容分類,與王國維分任考釋,於1914年出版近代簡牘學的奠基之作——《流沙墜簡》。

「鴻都石刻」

[編輯]

鴻都漢代朝廷藏書的地。這裡羅氏是指漢魏石經,也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石經原立於太學,漢魏以後屢遭破壞,原碑不復存在,僅有殘石陸續出土。宋代開始有學者收集傳拓石經殘字並校勘經文,羅氏致力於儒學經典的傳承,1928年開始收集經石的諸家拓本,整理考訂,後又陸續增補,1938年重編為《增訂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二卷》「計七經之文,總得五千五百九十三言,諸經校記一百八十言,合以序記殘石,總得六千一百六十三言」,)[6]使「絕於永嘉之亂」的珍貴文物得以重現人間。

「柱下秘藏」

[編輯]

在此指明清內閣大庫檔案。位於故宮東南隅(東華門內)的大庫,是清代內閣存放檔案和書籍的處所。1909年面臨修繕,奏請焚毀無用檔案。張之洞曾就宋人玉牒殘頁流散之事詢問羅氏,羅氏提出大庫所在地為明代文淵閣舊址,當還有宋版書,應加珍重。由此,張之洞奏請「片紙隻字不得遺棄」,書籍和其它有關資料俱歸學部,並要羅氏時時前往相助。期間,羅氏多次發現大量涉及清初歷史的重要檔案,包括清初繪製的「地圖十大軸」等均被列入「焚毀」之列,急告張之洞。由此部分檔案運至學部保存起來,更大量的由於內閣已「奏請焚毀」,遂讓羅氏迅速「設法移入部中,但不得漏於外間。」於是裝了八千麻袋運到學部後堂暫存,再轉移至國子監敬一亭保管[7]

1921年這批檔案存放於歷史博物館,除部分比較完整的被北京大學借去整理外,餘下的數千麻袋檔案再次被以「爛字紙」為名,經由教育部批准賣給同懋增紙店[8]。同懋增紙店以四千元買下這些「爛字紙」,除零星出售外,大部用於化紙漿。羅氏因事至京,在市上看到洪承疇揭帖和高麗國王貢物表,斷定是大庫所出。在金梁協助下,以三倍價錢從同懋增紙店回收尚存的所有檔案。為此曾奔走於京津籌款,1924年十月,立遺囑時著重指出,有債務約四萬元,須變賣所藏書籍、字畫、文物以償清,「諸欠款中以金息侯老伯手一萬元為最要, 此系京旗生計維持會公款,藉以購大庫史料者」[9]

1922年羅氏以一萬二千元買下劫餘的大庫檔案後,初存北京彰儀門貨棧,又移商品陳列所大樓,請十餘人檢視整理。發現不少有關邊務戰事、清初開國方略的檔案,以及朝鮮琉球安南題表等等,很多都是前所未聞。消息傳出人們得知紛紛要求觀看,於是北洋政府想要收藏、國外有人且重金求讓等,羅氏均不許。不久商部忽勒令移出,只好將少部分帶回天津河北京旗生計維持會博愛工廠,大部分覓賃善果寺余屋,並連夜遷入[10]。這一階段整理編印了《史料叢刊初集》十冊等。終因人力財力的限制,以不得轉售異國為約,轉讓李盛鐸[11]。後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2],檔案才最終被保護起來。

其後,市面上仍有不少流散的大庫檔案,羅氏繼續在北京收集,移居旅順時,與所藏文物一起運旅。1934年成立大庫舊檔整理處,印行《大庫史料目錄》六編。除此以外,自1924年至1936年羅氏編輯、影印出版的有:《史料叢刊初編》、《清太祖實錄稿》、《史料叢編》、《皇清奏議》、《皇清奏議續編》等。羅氏等學人對明清兩代歷史第一手資料的保護整理,使今天的清史研究得以建立在一個全新的基礎上。

其它方面

[編輯]

除去甲骨文研究方面貢獻,羅振玉還被認為是敦煌學研究的奠基人,宣統元年,羅振玉來到北京拜訪伯希和,看到伯希和所獲敦煌寫卷,並得知藏經洞仍有數千卷文書,羅振玉極力督促官方將所余遺書悉數運往京師。使這批寶藏於宣統二年秋運抵北京,入藏於京師圖書館。

1896年在上海創辦東文學社,培養日文翻譯人才,學員有沈肱樊少泉王國維。1909年4月-1912年2月擔任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校長」一職。

政治上十分保守,始終效忠清室。辛亥革命後,羅振玉逃往日本。1919年回國。1924年奉溥儀之召,入值南書房。1928年遷居關東州旅順。九一八事變後追隨溥儀,出任滿洲國參議府參議、滿日文化協會會長等職,受當時人批判為「漢奸」。1940年5月14日在關東州旅順逝世。

史學研究

[編輯]

一、殷商史學研究方面,考證殷都邑,研究殷世系,為甲骨文綴合提供了條件。

二、歸義軍史研究。

三、高昌國史研究。

收藏

[編輯]
  • 曾收藏傳(唐)王維所作的《江干雪霽圖》(現由日本私人所藏)、傳王維所作的《長江積雪圖》(現藏美國夏威夷火奴魯魯藝術學院)(載羅振玉《雪堂類稿》)。

主要作品

[編輯]

故居

[編輯]
  • 羅振玉故居,淮安市淮安區更樓東街,淮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編輯]

出處

[編輯]
  1. ^ 馬國權. 近代印人传. 上海書畫出版社. 1998: 139–142. ISBN 7-80512-963-0. 
  2. ^ 羅福頤編 《貞松老人外集》第四卷 1944(?)自印於瀋陽
  3. ^ 羅振玉 《殷虛古器物圖錄序》
  4. ^ 羅振玉《流沙墜簡序》(1914年)
  5. ^ 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序》(1913年)
  6. ^ 羅振玉 增訂本《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戊寅序》)
  7. ^ 參見羅振玉《集蓼編》, 載《貞松老人遺稿》甲集;又見徐中舒《內閣檔案之由來及其整理》和《再述內閣大庫檔案之由來及其整理》, 載《明清檔案》第一本, 1986年台北版
  8. ^ 李光濤《記內閣大庫殘餘檔案》, 載《明清檔案》第一冊1985年台北版。
  9. ^ 《貞松老人外集·甲子歲諭兒輩》
  10. ^ 徐中舒《內閣檔案之由來及其整理》;又金梁《內閣大庫檔案訪求記》載《東方雜誌》第20卷第四號。
  11. ^ 羅福頤《清內閣大庫明清舊檔之歷史及其整理》,《嶺南學報》第9卷第1期1948年2月。
  12. ^ 李泉傅斯年與大庫檔案之收藏整理》,聊城師範學院歷史系等編《傅斯年》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

書目

[編輯]
  1. 張永山 羅琨. 罗振玉评传. 中國: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7-80579-626-2 (中文). 
甲骨學四堂
羅雪堂 | 王觀堂 | 董彥堂 | 郭鼎堂
首任 蘇州中學校長
1904年—1906年
繼任:
王仁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