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
張九齡 | |||||||||||
---|---|---|---|---|---|---|---|---|---|---|---|
詩人 | |||||||||||
朝代 | 唐 | ||||||||||
姓名 | 張九齡 | ||||||||||
字 | 子壽 | ||||||||||
族裔 | 漢族 | ||||||||||
通稱 | 張曲江 | ||||||||||
出生 | 唐高宗儀鳳三年 678 年 唐代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人 | ||||||||||
逝世 |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六月五日 740年(63歲) 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 | ||||||||||
墓葬 | 羅源洞 (今韶關市北郊羅源洞山麓) | ||||||||||
| |||||||||||
著作 | |||||||||||
《感遇》《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日夕懷空意》《人誰感至精》《飛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誠》《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春江晚景》《賦得自君之出矣》《西江夜行》《答陸澧》《照鏡見白髮》《歸燕詩》《送韋城李少府》《湖口望廬山瀑布泉》《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 | |||||||||||
張九齡(678年—740年6月5日),字子壽,一名博物[1],韶州曲江人(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唐代唯一由嶺南書生進身的宰相[2]、詩人。卒諡文獻。人稱「張曲江」。有《張曲江集》。
生平
[編輯]張九齡為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原籍河北[註 1]。父張弘愈,官至索盧縣丞、知新州等州事,後以九齡貴,贈太常卿、廣州都督。張九齡自幼聰敏,七歲知屬文。十三歲時(690年),王方慶接替被殺的廣州都督路元睿,途經韶州,見到他的文章後,大為嘆賞[4]。
武曌長安二年(702年)擢進士,最初擔任調秘書省校書郎,因「謗議上聞」退職返鄉。
703年,前鳳閣舍人張說忤旨配流欽州[5],途經曲江,與張九齡通族譜[6],敘為昭穆[7][註 2],從此張九齡自稱范陽張氏,其祖先張守禮出自東漢司空張皓、西晉司空張華[註 3],是其曾祖張君政任韶州別駕死任上才家於曲江的[3],但死後則稱西漢留侯張良、西晉司空張華之後[10],而其弟張九皋則稱西漢張良、張安世之後[11]。其高門的身份並不被當時的大部分人承認,包括唐玄宗[12][13]。
713年,應「道侔伊呂科」舉,中高第,為左拾遺。722年,張說拜相,舉薦張九齡為司勛員外郎,723年,張說再薦張九齡為中書舍人,封曲江縣男。725年,黨爭失利,張說罷相,十幾人受牽連,包括張九齡。張九齡因此轉太常少卿,出為冀州刺史。以母老在鄉,改為洪州都督。俄轉桂州都督,仍充嶺南道按察使。
張說卒後,731年3月,玄宗召拜九齡為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732年,為工部侍郎。733年5月,檢校中書侍郎。其年秋,丁母喪歸鄉里。12月,起復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734年,遷中書令,集賢院令知院事兼修國史。曾劾安祿山野心,提醒玄宗注意[14]。735年3月,加金紫光祿大夫,累封始興縣子。
736年秋八月天長節,玄宗生日,群臣皆獻珍罕,獨張九齡上事鑑十章以伸諷諫,號「千秋金鑑錄」,帝甚嘉美。張九齡提拔王維為右拾遺,盧象為左補闕。由於李林甫、牛仙客等人結黨,張九齡失去唐玄宗的信任,改任尚書右丞相,罷知政事。在主政期間,張九齡主張不循資格用人,為人好名不好利,敢於諫言,不避利害。
737年,太子李瑛被廢。同年,張九齡因所舉薦的監察御史周子諒觸怒玄宗被殺,被貶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召孟浩然於幕府。
738年,封始興縣伯。740年春,以「歸拜墓」名義辭官,農曆五月七日(6月5日)在家鄉曲江病逝,享年63歲[15][16],贈荊州大都督,諡曰文獻。歸葬羅源洞。
弟弟
[編輯]- 張九皋,宋、襄、廣三州刺史、採訪節度經略等使、曾獻方物
- 張九章,刺史、鴻臚卿
子孫
[編輯]妻子:譚氏(681年~757年),循州司馬譚誨之女,麥鐵杖五世外孫女。年七十七卒,與張九齡同塋異穴。
- 長子:張拯,右贊善大夫
- 孫:張藏器,河南府壽安尉、長水丞
- 曾孫:張敦慶,袁州司倉參軍
- 玄孫:張景新,鄉貢進士
- 五世孫:張涓,嶺南觀察衙推
- 六世孫:張千壽
- 六世孫:張皓,仁化令
- 七世孫:張譔
- 八世孫:張澄真
- 七世孫:張譔
- 六世孫:張諷、張謠、張詣
- 五世孫:張鄖,湖南鹽鐵判官
- 六世孫:張鈞
- 七世孫:張偉,二子:張珝、張珙。珙二子:張文璉、張文智
- 六世孫:張道興
- 七世孫:張繼,生張綰
- 七世孫:張太玄
- 六世孫:張起,端州司戶參軍
- 七世孫:張維,四子:張贄、張○、張嗣宗、張居賀
- 七世孫:張縉,六子:張貴英、張再英、張仲英、張萬英、張韶英、張可英
- 六世孫:張鈞
- 五世孫:張涓,嶺南觀察衙推
- 曾孫:張景重,洪州都督府參軍
- 五世孫:張○,歸善令
- 六世孫:張廷傑
- 七世孫:張涉,二子:張璲、張璀。璲二子:張光敏、張光濟。璀生張文範
- 七世孫:張渥,生張琇,琇生張元吉
- 七世孫:張淪,三子:張琮、張瓊、張璨。琮二子:張乾用、張利用。瓊二子:張克柔、張克已。璨生張榮
- 七世孫:張沼,二子:張珽、張瑀。珽二子:張隆、張鉉。瑀生張亨
- 七世孫:張洪,二子:張珣、張瑛。珣生張克從。瑛四子:張錫、張祐、張休、張鑄
- 六世孫:張廷傑
- 五世孫:張燿,樂昌令
- 六世孫:張瞻,湞陽丞
- 七世孫:張文達
- 七世孫:張文曜,三子:張威、張騫、張和。威生張怡,騫生張士衡
- 七世孫:張子軒,監東太倉,三子:張允恭、張允明、張化璘。允恭生張廉,允明生張士調
- 六世孫:張瞻,湞陽丞
- 五世孫:張○,歸善令
- 玄孫:張景新,鄉貢進士
- 曾孫:張敦慶,袁州司倉參軍
- 孫:張藏器,河南府壽安尉、長水丞
文學
[編輯]七歲知屬文,有文名,張說稱他「後出詞人之冠」。有詩《感遇》12首,名列《唐詩三百首》第一首,和陳子昂的《感遇》38首相提並論,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聯,更是他高潔情操的寫照。另外,張九齡的五言律詩情緻深婉,如:《望月懷遠》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唱絕千古。
開元四年(716年),張九齡辭官返回家鄉供養母親,途中看到家鄉父老翻越南嶺山脈十分艱難,決心打通南嶺,改善進出嶺南的交通。於是上奏玄宗,提出鑿山修路,得到了允許。開鑿梅關通道的工程非常艱巨,所開鑿的道路也就是現在距離南雄市區北面約30公里的梅嶺頂部的梅關驛道。
張九齡墓
[編輯]張九齡的墓地在今韶關市北郊羅源洞山麓,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東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1960年7月因被過度盜擾而被發掘。墓室為磚室結構。墓前祠堂的對聯有多副,如「當年唐室無雙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張九齡墓誌
[編輯]唐故尚書右丞相、贈荊州大都督、始興公陰堂志銘並序太中大夫、守中書侍郎、集賢院學士、東海縣開國男徐安貞撰。公姓張氏,諱九齡。其先范陽人,四代祖因官居此地。公誕受正性,體於自然,五行之氣均,九德之美具,才位所底,不亦宜歟。蓋所闕者降年之數不延,蒼生之望未足耳。源以秀才。沒贈都督,歷任典詔翰,居連率,自中書令而遷端右,凡十八徙焉。序乎官次,存乎事跡,列於中原之碑,備諸良史之筆矣。公之生歲六十有三,以開元廿八年五月七日薨,廿九年三月三日遷窆於此。韶江環浸,湞山隱起,形勝之地,靈域在焉,神其安之,用永終古。嗚呼!嗣子拯號訴罔逮,而謀遠圖,刻他山之石,志於玄室,人非谷變,知我公之墓於斯。銘曰:龜筮從兮宅其吉,山盤踞兮土堅實;嗚呼相國君之墓,與氣運而齊畢。
紀念
[編輯]韶關市內原有紀念張九齡的風度樓,後因失火不存,原樓所在地被取名為風度路。路上臨江建有曲江園,塑有張九齡半身胸像。
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99):「張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
- ^ 蘇東坡有《讀張曲江公金鑒錄有感》詩:「遠溯淵源曲水東,猶存文獻舊家風。江南作相何人始?嶺表孤忠獨我公。……」認為張是江南人作相第一人。檀萃在《楚庭稗珠錄》稱《讀張曲江公金鑒錄有感》詩是丘濬的「作偽」。黃子高也在《學海堂二集》提出相同的看法。檀萃在《楚庭稗珠錄》中又說:「至文莊《序》謂開元、天寶以前,南士未有科第相業顯者,此亦不當。吳越、荊楚皆江南也,三代至唐難以悉數,而云自曲江始,此專美之言,而不自知其疏也。」
- ^ 3.0 3.1 唐·徐浩,《唐故金紫光祿大夫中書令舍人集賢院學士知院士修國史尚書右丞相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贈大都督上柱國始興開國伯文獻張公碑銘》:「曾祖諱君政,皇朝韶州別駕,終於官舍,因為土著姓。」但這個斷句存在「著姓「是一個詞的可能,一如「李太平公主李令月」的史料斷句
- ^ 北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卷126):「十三以書幹廣州刺史王方慶,方慶嘆曰:『是必致遠。』」
- ^ 《舊唐書張說傳》
- ^ 北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卷126):「時張說為宰相,親重之,與通譜系,常曰:『後出詞人之冠也。』」
- ^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99):「時張說為中書令,與九齡同姓,敘為昭穆,尤親重之,常謂人曰:『後來詞人稱首也。』九齡既欣知己,亦依附焉。」
- ^ 北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卷126):「會張說謫嶺南,一見厚遇之。」
- ^ 唐張九齡《故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左丞相燕國公贈太師張公(張說)墓志銘(並序)》:「范陽方城人晉司空壯武公(張華)之裔孫。」
- ^ 唐·徐浩,《唐故金紫光祿大夫中書令舍人集賢院學士知院士修國史尚書右丞相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贈大都督上柱國始興開國伯文獻張公碑銘》:「其先范陽方城人。軒轅建國,弦孤受氏。良,位為帝師;華,才稱王佐。」
- ^ 唐·蕭昕,《唐銀青光祿大夫嶺南五府節度使經略採訪處置等使攝御史中丞賜紫金金魚袋殿中監南康縣開國伯贈揚州大都督長史張公神道碑》:「留侯五世相韓,安世以七葉榮漢,特生閒氣,鍾美大賢。」
- ^ 《大唐新語》:「玄宗怒曰:『卿以仙客(牛仙客)寒士嫌之耶?若是,卿豈有門籍?』九齡頓首曰:『臣荒<左反右取>賤類,陛下過聽,以文學用臣。...』」
- ^ 《舊唐書李林甫傳》:「玄宗曰:『卿以仙客無門籍耶?卿有何門閥?』九齡對曰:『臣荒<?>微賤,仙客中華之士。...』」
- ^ 後晉·劉昫,《舊唐書》(卷99):「時范陽節度使張守珪以裨將安祿山討奚、契丹敗衄,執送京師,請行朝典。九齡奏劾曰:『穰苴出軍,必誅莊賈;孫武教戰,亦斬宮嬪。守珪軍令必行,祿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齡奏曰:『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後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誤害忠良。』遂放歸籓。」
- ^ 據唐徐浩《文獻張公神道碑銘》「生歲六十有三,以開元廿八年五月薨」,新舊《唐書》作「開元二十八年病卒,年六十八」。
- ^ 徐安貞撰《唐故尚書右丞相贈荊州大都督始興公陰堂志銘並序》:「公之生年六十有三,以開元廿八年五月七日薨,廿九年三月三日遷窆於此。」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書目
[編輯]- 《舊唐書·卷99·張九齡傳》
- 《新唐書·卷126·張九齡傳》
外部連結
[編輯]前任: 蕭嵩 |
唐朝右丞相 (非宰相) 736年—737年 |
繼任: 裴耀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