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美關係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中美關係曾於
|
untitled
[編輯]「美國貿易與發展居」是「美國貿易與發展法」嗎?--Samuel 08:46 2003年11月21日 (UTC)
- 這篇文章翻譯得太好了。--Samuel 18:16 2003年11月21日 (UTC)
- 是美國貿易與發展局。這個部門停止了對華的貿易交流。--Formulax 02:29 2003年11月22日 (UTC)
「由於美國對進口產品只計算總價格」這句是什麼意思?
[編輯]進出口額本來就是按總價格計算的麼。是不是翻譯錯誤?--zhouxiao 22:15 2005年1月22日 (UTC)
- 把整個段落看了又看,終於讀出點眉目。整個段落說:「低端組裝工業從亞洲新興工業國家轉移到中國大陸,中國大陸已經逐漸成為加工產品鏈條中的最後一環。由於美國對進口產品只計算總價格,很多日本、韓國的產品在中國進行加工最後一道工序後才出口到美國,其在中國大陸增值的部分被高估。」。我認為作者的意思是,若一件產品是要首先在日本、韓國等地方製作成半製成品,然後再運到中國加工,再賣到美國,則美國在計算從中國來的進口額時,應該只計算該產品在中國由半製成品加工成為製成品時所增加的價值,其餘的價值應該算進原產地如日本、韓國。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1月7日 (三) 16:21 (UTC)
請問:這個條目與「台美關係」、「港美關係」是並列關係還是包含關係?清廷與美利堅合眾國的關係由哪個條目負責?1979年之前的中(華民國)美關係是由哪個條目負責?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Jshdcn(對話|貢獻)於2009年3月11日 (三) 16:55 (UTC)加入。
引言與內文不符
[編輯]引言開門見山寫中美關係或美中關係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之間的國家關係。但是內文卻有"清廷與美國的關係"與"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兩段。其中"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太離譜,都已經叫人另見中華民國-美國關係了(其實可以用{{main}}吧!),還寫得落落長,該段與中華民國-美國關係條目幾乎完全重複。克勞棣(留言) 2012年11月14日 (三) 14:23 (UTC)
在互助客棧的條目探討中,該討論目前正舉行投票。統一名稱案:將現行中X關係、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非建交),更名為中國-XX關係,中國與XX關係(非建交)。敬邀用戶前往發表意見,討論至12月25日(一)23:59 (UTC+8)。--Tp0910(留言) 2017年12月22日 (五) 16:24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美關係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 向 http://www.acfun.tv/v/ac323092/ 中加入存檔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409225826/http://www.acfun.tv/v/ac323092/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6月30日 (六) 06:47 (UTC)
關於條目的編排體系
[編輯]此條目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名稱為「中美關係」,卻以美國的總統任期為準來劃分每節,是否有所不妥?可能英文維基百科對應頁面是這麼做的,但在中文維基百科,大多數閱讀此條目的讀者是中國人,可能更希望從中國的視角來看待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是否有足夠條件建立條目?
[編輯]-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隨著越來越多媒體提及「中美冷戰」這一詞語,似乎該概念已有足夠關注度,可以建立條目?(第三次世界大戰、科技奇點、世界和平等條目也是仍未發生/不知道會否發生)
- "中美冷戰" - Google約有 1,700,000 項結果。
- "US-China Cold War" - Google約有 32,500 項結果。
媒體報導:
- 中美失去互信,新科技冷戰堪比昔日美蘇對抗 - 英國廣播公司
- 貿易僵局難破,中美陷新型經濟冷戰 - 紐約時報中文網
- 華為禁令拉下中美科技冷戰的數位鐵幕 - 紐約時報中文網
- US-China tensions soar as 'new cold war' heats up - 英國衛報
- Could the US-China trade row become a global cold war? - 英國衛報
- Is a China-US cold war inevitable? Chinese analysts say it can’t be ruled out - 南華早報
- Getting acclimatised to the US-China cold war - 金融時報
——愚蠢的人類 2019年9月20日 (五) 02:20 (UTC)
- 我感覺沒有,若建立有原創研究之嫌。「冷戰」是一個用濫了的詞,憑几條報導很難說中美已經處於冷戰中。今後也不太可能,因為全球化已不可逆轉,不可能再有第二個鐵幕。--Cswquz(討論) 2019年9月20日 (五) 02:37 (UTC)
- 建議拼入第二次冷戰-某人✉ 2019年9月20日 (五) 02:42 (UTC)
- 同某人,(+)支持併入。--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19年9月20日 (五) 07:04 (UTC)
- 挺好。不過該英文條目討論頁上也交代,該主題存在爭議,且曾被提刪(未通過,保留)。--Cswquz(留言) 2019年9月20日 (五) 03:00 (UTC)
- 我也認為還不夠條件建立。相比第三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冷戰概念範圍廣闊且有衍生虛構作品,中美冷戰這一概念更為狹隘(至少限定了冷戰雙方),目前獨立成條目的可行性似乎不大。Itcfangye(留言) 2019年9月20日 (五) 03:09 (UTC)
- 不要急著去搞大題目。先把具體具備充分關注度的事件條目寫好。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9月20日 (五) 03:17 (UTC)
- (!)意見,樓上大部份都信誓旦旦。日本人甚至認為存在好幾年了,ja:米中冷戦從2008年就出現了。也只有「中國人」會覺得冷戰是不存在的。--貝塔洛曼※外交公務箱-本月驚悚熱映 2019年9月20日 (五) 14:17 (UTC)
- 挺好again,不過,內容also是一些觀點,而且also被提刪過。--Cswquz(留言) 2019年9月20日 (五) 14:25 (UTC)
- 嗯,我也意見所有人去看看樓上貝塔洛曼提到的那個,如果你懂日語的話。我已經看過了,不想說啥。對應中國人,不知您是港澳台哪裡的?或者是海外華裔?--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19年9月21日 (六) 06:57 (UTC)
- @Red16:用戶頁已經提到,貝塔洛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至於樓上我說的那句,主要是由於政府宣傳的影響,90%的中國人一概認為中美之間不存在冷戰。--貝塔洛曼※外交公務箱-本月驚悚熱映 2019年9月21日 (六) 08:49 (UTC)
- (&)建議這麼的吧,或者擴充「第二次冷戰」條目,或者以「中美冷戰論」為名建立條目。--Cswquz(留言) 2019年9月20日 (五) 14:30 (UTC)
- 我(+)支持的上限就是去擴充第二次冷戰(因為實在看不出另立的必要),說完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19年9月21日 (六) 06:57 (UTC)
- (~)補充: 「第二次冷戰」有二十多種語言的版本,而「ja:米中冷戦」貌似只有日語版,惡意推斷一下,484隻有霓虹國特別冀望米中陷入冷戰?畢竟該國的戰後復甦得益於韓戰頗多。--Cswquz(留言) 2019年9月21日 (六) 07:17 (UTC)
- (~)補充:回應一下樓上,如果中國再過分一些,不給美國貿易上的好處,不好好執行條約的義務。那不要說什麼和好如初,兩國肯定走向冷戰。不過由於中文媒體大部份是中宣部的輿論操作,CCTV等等幾乎在粉飾太平,使得國內人民看不到真相。所以條目在中文維基百科還沒建立。日本人可是看得很清楚。--貝塔洛曼※外交公務箱-本月驚悚熱映 2019年9月21日 (六) 09:01 (UTC)
- 之前失禮了,某真理部的操作不用再說,畢竟大家都生活在這個國家。我還是認為這和另立條目沾不上邊,很簡單,二者實力完全不對等。(提一點微博上的(至少現在還存在吧),20日南早一篇報道,說最近這輪副部級預備性談判,(正式的大家都知道是國慶後的第13輪)天朝提出關稅全免除+解禁菊花廠,然後可以簽臨時協議,下面一堆人評論「醒醒,該吃藥了」)我提醒你們一點,至少在當時,CCCP狂堆國防相關的重工業,一段時間內,軍事力是高於米國的,這才稱得上是冷戰(就差民兵3和白楊系列沒摁下去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19年9月22日 (日) 06:25 (UTC)
- 你寫留言總喜歡「後來居上」,會令圍觀者迷惑。我說中美不可能冷戰倒不是說實力相差多遠,而是說冷戰的前提是世界分裂成兩半,雙方老死不相往來。在全球化大趨勢下,這當然不可能再現。--Cswquz(討論) 2019年9月22日 (日) 13:09 (UTC)
- 我是要回覆你嗎?我跟在你後面幹嘛?你自己本來之前那次留言就不該縮進的。--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19年9月23日 (一) 08:42 (UTC)
- 麻煩那位自稱因為註冊了好幾年所以不是新人的朋友使用正確的縮進。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9月24日 (二) 02:21 (UTC)
- 你寫留言總喜歡「後來居上」,會令圍觀者迷惑。我說中美不可能冷戰倒不是說實力相差多遠,而是說冷戰的前提是世界分裂成兩半,雙方老死不相往來。在全球化大趨勢下,這當然不可能再現。--Cswquz(討論) 2019年9月22日 (日) 13:09 (UTC)
- 「冷戰」這個詞門檻太高了。床鋪整一整中國便稱作冷戰的話,以後484還要建一個「米印冷戰」,再來是「中印冷戰」?算起來,如果世界上有個大boss,那麼便需要建個「冷戰」條目,可以攢一個模板了,好不熱鬧。--Cswquz(留言) 2019年9月21日 (六) 09:47 (UTC)
- 之前失禮了,某真理部的操作不用再說,畢竟大家都生活在這個國家。我還是認為這和另立條目沾不上邊,很簡單,二者實力完全不對等。(提一點微博上的(至少現在還存在吧),20日南早一篇報道,說最近這輪副部級預備性談判,(正式的大家都知道是國慶後的第13輪)天朝提出關稅全免除+解禁菊花廠,然後可以簽臨時協議,下面一堆人評論「醒醒,該吃藥了」)我提醒你們一點,至少在當時,CCCP狂堆國防相關的重工業,一段時間內,軍事力是高於米國的,這才稱得上是冷戰(就差民兵3和白楊系列沒摁下去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19年9月22日 (日) 06:25 (UTC)
- (~)補充:回應一下樓上,如果中國再過分一些,不給美國貿易上的好處,不好好執行條約的義務。那不要說什麼和好如初,兩國肯定走向冷戰。不過由於中文媒體大部份是中宣部的輿論操作,CCTV等等幾乎在粉飾太平,使得國內人民看不到真相。所以條目在中文維基百科還沒建立。日本人可是看得很清楚。--貝塔洛曼※外交公務箱-本月驚悚熱映 2019年9月21日 (六) 09:01 (UTC)
- (~)補充: 「第二次冷戰」有二十多種語言的版本,而「ja:米中冷戦」貌似只有日語版,惡意推斷一下,484隻有霓虹國特別冀望米中陷入冷戰?畢竟該國的戰後復甦得益於韓戰頗多。--Cswquz(留言) 2019年9月21日 (六) 07:17 (UTC)
- 我(+)支持的上限就是去擴充第二次冷戰(因為實在看不出另立的必要),說完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19年9月21日 (六) 06:57 (UTC)
- (&)建議這麼的吧,或者擴充「第二次冷戰」條目,或者以「中美冷戰論」為名建立條目。--Cswquz(留言) 2019年9月20日 (五) 14:30 (UTC)
- 我也(-)反對建立這樣的條目,也(-)反對目前第二次冷戰中的描述。目前兩國還沒有達到「二分天下」或者劃分出任何「陣營」,也沒有出現什麼軍事對峙(不像東西德之間那樣),不能算新一輪的冷戰。同時(&)建議將「第二次冷戰」的描述改為一個話題或猜想。Johnson.Xia(留言) 2019年9月29日 (日) 03:32 (UTC)
- (▲)同上,但不反對直接重定向到中美貿易戰-- Sunny00217 2019年9月29日 (日) 12:21 (UTC)
作出概念上的澄清: 當我打算建立條目時,並不是主張它是「已存在的事件」,而是「受社會關注的概念」。我並沒有主張它即將發生,或者認為它必然會發生。我提問這條問題時,確實只看到上面那幾個報導,我以為外國的媒體會比較有說服力,所以找到那些來源就沒有再繼續找下去。知道各位認為單靠那些報導不足夠,最近再尋找了一些資料,希望大家的看法能改變?
中國智庫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鄧聿文評論稱,中美貿易戰復戰以來中國向外釋放的信號重新變得強硬,中美之間的對決已進入「冷戰模式」,具有某種程度的不可調和性,逆轉這種態勢幾乎不可能,即使兩國達成貿易協議。[1]人民網的言論:2019年6月6日提及:『美國…不擇手段地發動「科技冷戰」、豎起「數字鐵幕」』[2]。6月2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呼籲中歐禁用華為後,環球網稱他「背離國際外交的許多基本原則、突破底線…很想把中美關係搞成新冷戰」。[3]在對華鷹派人士發表聯署後,7月23日稱他們為「冷戰活化石」,認為他們「使用與當今世界格格不入的僵化、刻板的陳詞濫調,從冷戰時期的美國意識形態出發」[4]。8月26日訪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弗里·薩克斯時引述他的觀點「目前美國政府中一些人故意設計政策分裂世界,試圖挑起另一場冷戰,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5]中國官員提及「冷戰」:9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稱 「美國內一些人頑固抱持冷戰零和思維」[6]。9月26日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稱『中美雙方必須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堅決摒棄「新冷戰」』[7]。美國官員:中央情報局官員聲稱中國「對我們發動的戰爭本質上是一場冷戰-這場冷戰並不像我們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之間)所看到的那樣,而是從定義上來說是一場冷戰」[8]。前美國國防部部長Joseph Bosco在《國會山報》撰文「Time running out to stop China’s new cold-war aggressions」,稱「儘管政府和人民更願意否認這一事實,但現實是我們進入了一場新的冷戰,而且它有可能比上一次更加激烈地結束」[9]。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理察·哈斯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很多人相信那是一場新冷戰的象徵」[10]。中國學術期刊:《國家意識形態安全關係:"新冷戰"趨勢下中國意識形態安全策論》[11]。英國學術期刊:Is a New Cold War Inevitable?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US–China Strategic Competition[12]。 綜合上面的來源看,我認為可以合理理解為中國官方相信國際局勢存在邁向冷戰的趨勢,美國有官員認為冷戰正在發展中,而且「中美冷戰」不單在媒體上有報導,在學術界也得到關注。也請注意媒體內容不是社評,是報導。——愚蠢的人類 2019年9月30日 (一) 16:42 (UTC)
一些補充及回應:
- 中美冷戰不是為了吸引人注意而出現在新聞的標題裡,新聞內容有相關的背景、發展、影響等報導。同時,在坊間也有的不同討論。
- 我會採用來源對中美冷戰的理解、學者及官員的觀點來編寫條目,不是自行創作理論,所以不是原創研究。
- 條目盡量集中選用的今年5月後的參考資料(即美國限制華為開始),原因為在這段時期後,新的「中美冷戰」概念才變得鞏固(早在2012年,中國官媒亦有零碎提到「新冷戰」,但主題是意識形態上衝突),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和廣泛概念上的「第二次冷戰」有所區別。
- 「中美冷戰」自5月起很多次獲媒體提及,但只有極少數同時提及「第二次冷戰」。
- 我認為「第二次冷戰」比起「中美冷戰」事件性質更不確實,內容更缺乏焦點及不著邊際。既然「第二次冷戰」沒有刪除,則可認為「中美冷戰」作為條目是合理的,因為他們同樣是「有人論述,可能發生但不知道是否會發生的事情」。
- 對冷戰定義的質疑:「不會出現鐵幕」「實力完全不對等」「世界分裂成兩半」等質疑,是對於「是否應該定名為冷戰」的一個爭議。關於這個問題,引用人民網一篇「冷戰:起源和性質」的文章,其中提到『外交上的平衡很難維系,因為一個超級大國會視另一個超級大國的任何行動為可能的侵略和挑釁……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敵對。這種不斷擴大的外交、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利益沖突最終被冠以「冷戰」之名』[13]。有些觀點認為中美之間的衝突只需要符合這一類背景上的條件,就能稱為「定義上的冷戰」(有如上面中央情報局官員所說)。我能理解鐵幕、實力對等、二分天下這些是上一次的美蘇冷戰的明顯特徵,可能因為太「顯眼」,以致於成為「冷戰」的刻板印象,或者也可以理解這些為一場冷戰可能包含的背景,而不是冷戰的本質?我同意這一個「不是冷戰」的爭議是客觀地存在(有來源支持),上面的論述只是提供另一個觀點以作參考。
- 另一方面,即使批評者認為目前發展中的中美衝突不符合「冷戰」定性,也不是意味『「中美冷戰」是個受關注的概念』是無效的。
- 我能理解在維基百科有類似「名稱難以接受則容易被全盤推翻」的傾向,但也請對『這是目前的一個社會現象,有著很多人確實以「冷戰」作為他們的理解而就事件進行討論』多加考慮,感謝——愚蠢的人類 2019年9月30日 (一) 16:42 (UTC)
參考資料
- ^ http://news.dwnews.com/china/news/2019-06-02/60135967.html
- ^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606/c1003-31122340.html
- ^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0627/c1002-31198837.html
-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9-07/23/nw.D110000renmrb_20190723_4-03.htm
- ^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0826/c1002-31315780.html
- ^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0920/c1002-31365266.html
- ^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0927/c1002-31377259.html
- ^ https://www.cnbc.com/2018/07/21/us-china-trade-china-is-waging-a-quiet-kind-of-cold-war-against-us.html
- ^ https://thehill.com/opinion/national-security/425124-time-running-out-to-stop-chinas-new-cold-war-aggressions
- ^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crisis-in-u-s-china-relations-1539963174
- ^ http://www.globalview.cn/html/strategy/info_28421.html
- ^ https://academic.oup.com/cjip/article/12/3/371/5544745?rss=1
- ^ 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199250/227381/15272869.html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untitled
[編輯]最近更新的關於拜登政府期間中美關係的內容有大量錯別字,請相關編輯者及時修改。還有「年政治」是怎麼回事?--Esnlbsf(留言) 2023年9月25日 (一) 12:21 (UTC)
關於條目的文化章節內容
[編輯]我是維基新手,近日我剛看到外國歌手在中國參加過活動,包括美國的Chanté Moore和Adam Lambert參加中國的歌手2024節目,以及美國歌手Kanye West來中國開演唱會,還有Alejandro Saab、Zeno Robinson和Suzie Yeung等人給中國動漫《時光代理人》以及中國遊戲《原神》、《崩壞:星穹鐵道》、《絕區零》擔任英配。請問是否要將我提到的這些內容添加到文化章節?--Piggy Studio(留言) 2024年11月2日 (六) 09:27 (UTC)
- 非官方非重大影響的文化交流,聽起來不適合。外國人擔任配音、開演唱會,可能還不如引進海外動畫片、劇集的影響大吧?--YFdyh000(留言) 2024年11月2日 (六) 10:46 (UTC)
- 贊同YFdyh000觀點,非官方非重大影響的文化交流活動不宜列入,否則或有廣告嫌疑(參見WP:SOAP)。
- --名字長的讓人受不了(留言) 2024年11月2日 (六) 11:2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