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稱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稱呼

稱謂稱呼廣義上可以指名稱狹義上指人交往當中所說出對方的名稱,這種稱呼通常基於輩份血緣關係、職業特性、宗教信仰、社會地位等等因素,有時也可以指人的姓氏名字

稱謂是為了表明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才產生,它區分了人們在社會關係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許多都是成對出現的,例如:

很多文化對表達同一含義的稱謂分為尊稱、謙稱、雅稱、暱稱、別稱等多種形式。不同場合,對於同一人的稱謂不同;不同的人對同一含義的稱謂也不同,這主要根據扮演的角色不同,稱謂隨之發生變化。如中國皇帝一般自稱為「朕」,臣民則稱之為「陛下」;假如一個已婚中年女性,其職業為教師併兼校長職務,那麼其稱謂,在學校為「老師」或「校長」,在家裡子女稱之為「母親」,丈夫稱之為「妻子」,父母則稱之為「女兒」;當然在漢字文化圈上,除了學生、子女不對其長輩、前輩直呼其名以外,其他的人可以將其「名字」作為稱呼。

家庭、親屬類

[編輯]

中國傳統文化中使用稱呼時,須遵從等級界限,長幼輩分,秩序井然[1]。傳統文化上,在漢語中對長輩前輩直呼其名是不得接受的,故必須避諱(現代亦包括同輩親屬而比自己年長者,例、姊或比自己年長的同輩姻親[2])。在對父母的兄弟姐妹及配偶的各種稱謂中,父系男性血親更為親密,依年齡細化出伯父叔父。其他血親並無這種細化。

歐洲語言的親屬關係稱呼原本同樣十分複雜,如拉丁語[3]、古英語[4]等,但後來逐漸簡化,現代英語表達較為簡單。日常用語使用的「Brother英語Brother」、「Sister英語Sister」、「Uncle」和「Aunt」皆不區分長幼,亦不區分堂親表親,用Cousin一詞即可。但非日常用語仍可以表達極其精確的親屬關係,例如可以用paternal uncle(伯伯、叔叔), maternal uncle(舅舅), paternal cousin(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 maternal cousin(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 grandfather on father's side(爺爺), grandmother on mother's side(姥姥)……等稱謂進行詳細區分。如果要表達更精確的關係的話,還可以說成father's elder brother(伯父), father's younger brother's daughter(叔叔的女兒)……此外,現代英語中同樣有比較複雜的親屬稱謂,例如,英語中有「first cousin, twice removed"之類的稱謂[5],漢語中反倒沒有類似說法。

社會交往類

[編輯]

社會身份類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作者:張浩淼. 称谓也要与时俱进 面对陌生人这样称呼才得体. 鳳凰網,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2013-12-05 [2015-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9) (簡體中文). 
  2. ^ 存档副本. [2022-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7). 
  3. ^ Latin Kin Terms.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3). 
  4. ^ Old English Kinterms.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2). 
  5. ^ How Are Cousins Related?. [2019-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6).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