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赖因霍尔德·哈尼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赖因霍尔德·哈尼施
1910年由阿道夫·希特勒繪製的赖因霍尔德·哈尼施肖像畫
出生1884年2月27日
 奥匈帝国波希米亚加布洛尼茨
逝世1937年2月2日
 奥地利維也納
国籍奥匈帝国
别名弗里茨·瓦尔特
配偶弗兰齐斯卡·比苏雷克
1918年结婚—1928年離婚)

赖因霍尔德·哈尼施(德語:Reinhold Hanisch,1884年1月27日—1937年2月)是位奥地利移民工人,曾经与青年阿道夫·希特勒一同做生意。哈尼什曾于1910年与希特勒同住,後來发表过关于他的文章,除奥古斯特·库别兹克外,哈尼施是为数不多的见证了希特勒的维也纳岁月的人之一。

早年(1884-1911)

[编辑]

哈尼施在家乡上完了小学。尽管祖上是贵族,但他的父母却已既贫穷又衰颓。他也因此成為了一名临时工人以及家仆。1907年,哈尼施在柏林因盗窃而被判处三个月监禁,1908年,他又被判了六个月。1909年秋,他来到维也纳,找到了份佣人的工作。他住在维也纳迈德灵城区的无家可归者之家,1909年12月21日,他初次见到了希特勒。1910年,哈尼什与希特勒在默尔德曼街宿舍同住,并一直关照着这位老弟。在1910年的头几个月里,希特勒与哈尼施之间形成了合作关系:希特勒大多使用水彩颜料绘制明信片和画作,而哈尼施则负责销售。之后两人平分收入[1][2]

最终,希特勒与哈尼施决裂,希特勒指责他在出售了自己的一幅画作(画的是奥地利国会大厦)后独吞了收入。哈尼施则对此矢口否认。为了维系生活,哈尼施也开始绘画,成了希特勒的同行竞争者。哈尼施的客户中有一位犹太画框商人雅各布·阿尔滕贝格,哈尼施会为他提供画作和明信片。

1910年8月4日,哈尼施被举报,报警的是另一位宿舍住户西格弗里德·勒夫纳(Siegfried Löffner),此人替希特勒出售画作。维也纳警方发现哈尼施在登记时用的是假名“弗里茨·瓦尔特”。1910年8月11日,维也纳一法庭判决哈尼施入狱七天。

晚年(1912-1937)

[编辑]

1912年,有人匿名举报希特勒非法使用头衔“学院画家”(academic painter),警方警告他不得再继续使用此头衔。也许是哈尼施指使他的画家朋友卡尔·莱登罗特(也住在默尔德曼街宿舍)举报了希特勒。

1912年8月5日,哈尼施离开维也纳,返回亚布洛内茨。他在1914到1917年作为一名士兵参加了一战。1918年7月4日,他与未婚妻弗兰齐斯卡·比苏雷克返回维也纳;二人于1918年7月22日结婚,住在维也纳第二十区的劳舍尔小巷19号。他们的住宅隸屬於铁道列车长弗朗茨·法伊勒的父母,而弗朗茨也爱好收藏画作,哈尼施为他找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藏品。

1923年7月20日,哈尼施因盗窃而被维也纳城区法庭判处三个月监禁。哈尼施于1928年4月17日离婚。1930年后,哈尼施做起了画家。他把自己画的水彩画谎称为希特勒在维也纳时的作品来销售。哈尼施经常模仿画家奥尔加·维辛格-弗洛里安英语Olga Wisinger-Florian的风格绘制花卉,之后再称其为希特勒的原作并售卖。为了让骗局更可信,他还请自己的朋友卡尔·莱登罗特来证明那些伪作是真的。尽管如此,哈尼什还是在1932年5月7日被判处三日监禁。

1933年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各界对哈尼施的关注度大增。巴伐利亚的记者、反纳粹主义者康拉德·海登英语Konrad Heiden当时正在编写第一部权威性希特勒传记,他找到了哈尼施,后者在当时是唯一已知的见证了希特勒在维也纳的日子的人。哈尼施欣然提供了信息,而且得到了不错的报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哈尼施接受了很多国内外报刊的采访,赚了不少钱。1939年,哈尼施对希特勒的回忆文章登上了美国杂志《新共和》。

尽管哈尼施的前房东的儿子弗朗茨·法伊勒对哈尼施很友善,但他其实从1933年起就成了希特勒的维也纳密使,他在维也纳为希特勒购回了一些作品,无论是希特勒的真迹还是赝品,他都一并将它们带回德国。之后这些画中有些被销毁,另一些则被转入纳粹党在慕尼黑的档案馆。1933年复活节時,法伊勒在贝希特斯加登将哈尼施的一些“希特勒画作”交给了希特勒本人。希特勒认出这些都是仿作,命法伊勒以诈骗为由起诉哈尼施。法伊勒服从了希特勒的指示,1933年7月6日,他控告哈尼施诈骗。再度入狱几个月的哈尼施在获释后继续伪造希特勒画作[3]

1936年11月16日,哈尼施被捕。在警方对他租住的房间进行搜查时,除了他所写的有关希特勒的手稿以外,还有更多的假希特勒画作。1936年12月2日,维也纳地区法庭以诈骗罪判处哈尼施入狱。哈尼施大概是在被拘留期间于1937年2月死亡的。据维也纳官方记录,哈尼施在维也纳的监狱被监禁了两个月后于1937年2月2日因心脏病发而死[4]。希特勒传记作家约阿希姆·费斯特(Joachim Fest)称是希特勒授意杀掉了哈尼施[5]

在他死后,希特勒的属下们又继续为找寻伪希特勒画作忙了好几年。1942年10月21日,希特勒命海因里希·希姆莱将三张伪作及其他文件销毁。

哈尼施关于希特勒的陈述

[编辑]

哈尼施说希特勒十分不愿意工作。尤其怀疑《我的奋斗》中希特勒所说的他曾在维也纳打工讨生活的经历:“我从未见过他干重活,结果却听说他当过建筑工人。承包商可只会雇佣强壮有力的人。”哈尼施坚称,希特勒曾在宿舍聊天时夸夸其谈,反复发表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反对意见,他与其他宿舍住户不同,希特勒总是站在政府一边。哈尼施还强调希特勒与宿舍中的犹太人关系很好[6]。希特勒在宿舍里几乎只与犹太人来往,他在宿舍的最要好朋友是犹太铜金属清洁员约瑟夫·诺伊曼(Josef Neumann)。希特勒的另一位犹太朋友叫西蒙·罗宾逊(Simon Robinsohn),是个独眼锁匠的助手,来自加利西亚城镇利斯科(Lisko)。史学家们已经证实了上述描述的真实性。据哈尼施说,希特勒曾与另一位默尔德曼街宿舍居民约瑟夫·格赖纳一起想办法弄钱;有一次,两人试图收集过量的浆糊并打着防冻剂的旗号进行售卖——但只能在夏天干这事,以免骗局被识破[7]

阿道夫·希特勒的思维:秘密战时报告英语The Mind of Adolf Hitler》引用了哈尼施的说法:“他(希特勒)从来都不是个热情的工人,早上起不来床,幹活对他来说难上加难,似乎得上了意志力瘫痪症。”[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Lehrer, Steven Wannsee House and the Holocaust英语Wannsee House and the Holocaust. McFarland.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2000
  2. ^ Lehrer, Steven. Hitler Sites: A City-by-city Guidebook (Austria, Germany, France, United States). McFarland. 2002: 224 [2023-02-19]. ISBN 0-7864-104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3. ^ Lehrer, Steven. The Reich Chancellery and Führerbunker Complex: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Seat of the Nazi Regime. McFarland. 2006: 214 [2023-02-19]. ISBN 0-7864-239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4. ^ NSDAP Hauptarchiv, HIMC, Akte 1741, Rolle 86
  5. ^ Hitler, Joachim C. Fest (Harcourt, 1974), p. 13.
  6. ^ Brigitte Hamann: Hitlers Wien, 1998, p. 226.
  7. ^ Brigitte Hamann: Hitlers Wien, p. 242.
  8. ^ "The Mind of Adolf Hitler",Walter C. Langer, New York 1972 p.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