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神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4行: 第4行:
|3=zh-hans:千克; zh-hant:公斤;
|3=zh-hans:千克; zh-hant:公斤;
}}
}}
{{Minor Planet |
{{Infobox Planet
| name=2 Pallas
| name=智神星
| alt_name= 2 Pallas
| chinesename=智神星
| symbol=[[Image:Pallas symbol.svg|25px]]
| image=PallasHST2007.jpg
| physical_characteristics = yes
| caption=[[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
| image= [[Image:PallasHST2007.jpg|275px]]
| discoverer=[[奧伯斯]]
| caption= 智神星的紫外線圖像,顯示出近乎[[八面體]]的扁平形狀。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
| discovery_date=[[1802年]][[3月28日]]
| discovery=yes
| designations=
| discoverer=[[海因里希·歐伯斯]]
| category=[[小行星帶]]
| epoch=[[2005]][[1126]]
| discovered=1802328
| pronounce = {{IPA-en|ˈpæləs|}}
| jd=2453700.5
| named_after = [[雅典娜]]
| semimajor=2.773 [[天文單位|AU]]
| note = yes
| perihelion=2.133 AU
| mp_category=[[智神星族]]
| aphelion=3.412 AU
| adjectives=Palladian<ref>[[OED]]</ref>
| orbit_ref=[ftp://ftp.lowell.edu/pub/elgb/astorb.html]<ref name="jpldata">{{cite web
|title=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2 Pallas
|url=http://ssd.jpl.nasa.gov/sbdb.cgi?sstr=2
|accessdate=2009-09-12}}</ref>
| epoch=2008年8月22日 ([[儒略日|JD]] 2454700.5)
| semimajor=414.737 [[Giga|G]]m (2.772 [[天文單位|AU]])
| perihelion=319.005 Gm (2.132 AU)
| aphelion=510.468 Gm (3.412 AU)
| eccentricity=0.231
| eccentricity=0.231
| period=1686.333天 (4.62 [[儒略|a]])
| period=1686.044 [[日]] (4.62 [[木星年]])
| inclination=34.838[[角度|°]] to [[Ecliptic]]<br />34.21° to [[Invariable plane]]<ref name=meanplane>{{cite web
| inclination=34.841°
|date=2009-04-03
| asc_node=173.152°
|title=The MeanPlane (Invariable plane) of the Solar System passing through the barycenter
| arg_peri=310.448°
|url=http://home.comcast.net/~kpheider/MeanPlane.gif
| mean_anomaly=92.795°
|accessdate=2009-04-10|archiveurl=http://www.webcitation.org/5glwILykY|archivedate=2009-05-14|deadurl=no}} (produced with [http://chemistry.unina.it/~alvitagl/solex/ Solex 10] written by Aldo Vitagliano; see also [[Invariable plane]]). Retrieved 2009-04-25.</ref>
| speed=17.65 km/s
| asc_node=173.134°
| dimensions=520 千米
| arg_peri=310.274°
| mass=2.2{{e|20}} [[千克]]
| mean_anomaly=306.605°
| density=2.8克/立方厘米
| avg_speed=17.65 km/[[second|s]]
| gravity=0.18 米/秒²
| dimensions=582×556×500±18&nbsp;km<ref name="Hubble">
| escape_velocity=0.32 公里/秒
{{cite journal
| rotation=0.32555 天
|author=Schmidt, B. E., ''et al.''
| spectral_class=[[B-型小行星]]
|title=Hubble takes a look at Pallas: Shape, size, and surface
| abs_mag=4.13
|journal=39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XXXIX). Held March 10–14, 2008, in League City, Texas.
| albedo=0.159<sup>[http://www.psi.edu/pds/archive/astdata04/simps04/diamalb.tab]</sup>
|year=2008 |volume=1391 |page=2502
| temperature=~164K}}
|url=http://www.lpi.usra.edu/meetings/lpsc2008/pdf/2502.pdf
|format=PDF|accessdate=2008-08-24
}}</ref><br>544 km ([[Geometric mean|mean]])<ref name=jpldata/>
| mass=(2.11±0.26){{e|20}}&nbsp;[[kilogram|kg]]<ref name="Baer2007">
{{cite journal
|last=Baer |first=James
|coauthors=Steven R. Chesley
|title=Astrometric masses of 21 asteroids, and an integrated asteroid ephemeris
|journal=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volume=100 |issue=2008 |pages=27–42
|publisher=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07
|url=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h747307j43863228/fulltext.pdf
|format=PDF
|doi=10.1007/s10569-007-9103-8
|accessdate=2008-11-11
|year=2008
|bibcode = 2008CeMDA.100...27B }}</ref>
| density=~2.8&nbsp;g/[[centi|c]]m³<ref name="Hubble"/>
| surface_grav=~0.18&nbsp;m/s²
| escape_velocity=~0.32&nbsp;km/s
| axial_tilt=likely 78&nbsp;±&nbsp;13°<ref name="Torppa2003"/>
| rotation=0.325&nbsp;55&nbsp;d<br />(7.8132 h)<ref name="lc">
{{cite web
|last= Harris |first= A. W. |coauthors= Warner, B. D.; Pravec, P.; Eds.
|title= Asteroid Lightcurve Derived Data. EAR-A-5-DDR-Derived-Lightcurve-V8.0.
|publisher= [[Planetary Data System|NASA Planetary Data System]] |year= 2006
|url= http://www.psi.edu/pds/resource/lc.html
|accessdate= 2007-03-15 |archiveurl = http://web.archive.org/web/20070128183706/http://www.psi.edu/pds/resource/lc.html <!-- Bot retrieved archive --> |archivedate = 2007-01-28}}</ref>
| spectral_type=[[B-型小行星]]<ref name="tax">
{{cite web
|last= Neese |first= C. |coauthors= Ed.
|title= Asteroid Taxonomy. EAR-A-5-DDR-Taxonomy-V5.0.
|publisher= [[Planetary Data System|NASA Planetary Data System]]
|year= 2005
|url= http://www.psi.edu/pds/resource/taxonomy.html
|accessdate= 2007-03-15 |archiveurl = http://web.archive.org/web/20070310220044/http://www.psi.edu/pds/resource/taxonomy.html <!-- Bot retrieved archive --> |archivedate = 2007-03-10}}</ref>
| magnitude = 6.4<ref name="Pasachoff1983"/> to 10.6
| abs_magnitude=4.13<ref name="iras">
{{cite web
|last= Tedesco |first= E. F. |coauthors= Noah, P. V.; Noah, M.; Price, S. D.
|title= IRAS Minor Planet Survey. IRAS-A-FPA-3-RDR-IMPS-V6.0.
|publisher= [[Planetary Data System|NASA Planetary Data System]] |year= 2004
|url= http://www.psi.edu/pds/resource/imps.html
|accessdate= 2007-03-15 |archiveurl = http://web.archive.org/web/20070311123634/http://www.psi.edu/pds/resource/imps.html <!-- Bot retrieved archive --> |archivedate = 2007-03-11}}</ref>
| albedo=0.159 ([[geometric albedo|geometric]])<ref name="iras"/>
| angular_size = 0.59"<ref name=opp2014>Calculated with [http://ssd.jpl.nasa.gov/horizons.cgi?find_body=1&body_group=sb&sstr=2 JPL Horizons] for 2014-Feb-24</ref> to 0.17"
| single_temperature=~164&nbsp;[[Kelvin|K]]<br />''max:'' ~265&nbsp;K (-8&nbsp;°[[Celsius|C]])
}}


'''智神星'''(2 Pallas)是第二顆被發現的[[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02年]][[3月28日]]發現。其平均直徑為520千米。
'''智神星'''(2 Pallas)是第二顆被發現的[[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02年]][[3月28日]]發現。其平均直徑為520千米。

2011年6月4日 (六) 13:18的版本

智神星
智神星的紫外線圖像,顯示出近乎八面體的扁平形狀。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
发现
發現者海因里希·歐伯斯
發現日期1802年3月28日
編號
命名依據雅典娜
小行星分類智神星族
形容詞Palladian[1]
軌道參數[1][3]
曆元 2008年8月22日 (JD 2454700.5)
遠日點510.468 Gm (3.412 AU)
近日點319.005 Gm (2.132 AU)
半長軸414.737 Gm (2.772 AU)
離心率0.231
軌道週期1686.044 (4.62 木星年)
平均軌道速度17.65 km/s
平近點角306.605°
軌道傾角34.838° to Ecliptic
34.21° to Invariable plane[2]
升交點黃經173.134°
近日點參數310.274°
物理特徵
大小582×556×500±18 km[4]
544 km (mean)[3]
質量(2.11±0.26)×1020 kg[5]
平均密度~2.8 g/c[4]
表面重力~0.18 m/s²
~0.32 km/s
自轉週期0.325 55 d
(7.8132 h)[6]
轉軸傾角likely 78 ± 13°[7]
反照率0.159 (geometric)[8]
溫度~164 K
max: ~265 K (-8 °C)
光譜類型B-型小行星[9]
視星等6.4[10] to 10.6
絕對星等(H)4.13[8]
角直徑0.59"[11] to 0.17"

智神星(2 Pallas)是第二顆被發現的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1802年3月28日發現。其平均直徑為520千米。

命名

該天體以希臘神話中海神波賽冬的孫女Pallas Athena(即雅典娜的別稱)[12][13]來命名。希臘神話中有其他名叫Pallas的男性神祇,但早期小行星一般以女神來命名。

發現

在1801年皮亞齊發現了第一顆目標(小行星,但起初他以為是彗星)之後,他緊接著就宣佈他注意到這是一個緩慢且均勻運動的天體,建議它是不同於彗星的天體。但是之後幾個月卻丟失了這個天體的行蹤,直到年底才被札奇(Franz Xaver von Zach)和奧伯斯依據高斯初步計算出的軌道位置尋獲。這個目標就是現在列為矮行星穀神星

在幾個月之後,奧伯斯注意到在穀神星的附近有另一個移動的天體,這是當時正巧通過附近的智神星。這個新發現的對象引起了天文界的興趣,因為之前天文學家曾推測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空隙應該有一顆行星,而現在卻出乎意料之外的已經發現了第二顆。[14]

高斯測量了智神星的軌道,他發現週期與穀神星相近約為4.6年,但是軌道對黃道面的傾斜較大。[14]

特徵

大小的比較:最大的10顆小行星與背景灰色月球大小的比较。智神星是左邊第二顆。

智神星是第二大的小行星,僅次於穀神星,體積介於穀神星灶神星之間的過渡性 ,但是其質量是值得注意的。

若不計算外海王星天體,智神星是太陽系內仍未被直接觀測(以望遠鏡或探測器)其表面的天體中最大的。它也有可能是太陽系內最大的不規則物體,即自身的重力不足以將天體聚成球形。(另一個候選天體是外海王星天體2003 EL61)。

智神星體積雖然甚大,但作為小行星帶中間的天體,它的軌道卻相當傾斜,而且偏心率較大。

近年從測光的結果表明,智神星的自轉軸傾角接近60°(地球只有23.5°),這代表智神星上不同地區的日照長度有強烈的季節性。另一方面,天文學家仍未能就智神星的自轉方向有一致的看法。

透過掩星及測光方法,使天文學家能間接推測智神星的形狀。[1]與[4]

此外,有研究指出智神星的光譜特徵與一些碳質球粒隕石相似[3].

觀測

智神星的觀測史上有一些值得記載的里程碑: 智神星的掩星曾經被觀測過數次,而且在1983年5月29日的事件是小行星掩星中做得最好的觀測。有140位觀測者進行了這次的觀測,仔細的測量出掩蔽的時間,協助測量出精確的直徑。 在1979年5月29日的觀測發現智神星可能有一顆直徑約為1公里的衛星,但未能證實。 在1980年斑點干涉儀的觀測報告稱有一顆直徑175公里的大衛星,但後來否決了這顆衛星的存在。 曾經以智神星的表面反射來自環繞火星運行的太空船的雷達訊號,呈現被火星運行影響的微小攝動來估計質量。

迄今還沒有任何一架望遠鏡曾經觀測到智神星盤面上的特徵,也還沒有太空船曾經探測過智神星。未來將進行的曙光號如果能成功的探測穀神星灶神星,之後或許會將任務延伸到智神星,但因為軌道的高傾角,會比探測其他的小行星困難。[15]

智神星族

在1917年,日本天文學家平山清次開始研究小行星的運動,比較一系列小行星的平均運動、軌道傾角和離心率,發現了一些小行星的族群。在稍後提出的論文中他列出了三顆屬於智神星族的小行星,而智神星是其中最大的。 [16] 到了1994年,已經有十數顆小行星被確認屬於這個家族。(軌道半長徑 = 2.50–2.82 天文單位,軌道傾角 = 33–38°。)[17] 在2002年,更經由光譜上的比較,證實它們屬於同一個家族。[18]

附加資料

元素的拉丁文名稱Palladium是以智神星來命名的,另一種以小行星來命名的元素是

智神星從2005至2020年的位相(與太陽的衝,合,留與順逆行)

留,逆行 距離至
地球的距離 (AU)
最大
亮度 (mag)
留, 順行 合日
2005年2月14日 2005年3月23日 1.37020 7.1 2005年5月7日 2005年11月18日
2006年5月2日 2006年7月1日 2.52251 9.5 2006年8月24日 2007年2月1日
2007年7月6日 2007年9月3日 2.25303 8.8 2007年10月22日 2008年3月29日
2008年10月28日 2008年12月4日 1.56731 8.0 2009年1月21日 2009年9月12日
2010年3月24日 2010年5月3日 1.94004 8.6 2010年7月2日 2010年12月22日
2011年5月25日 2011年7月29日 2.54744 9.5 2011年9月16日 2012年2月22日
2012年8月9日 2012年9月24日 1.96443 8.3 2012年11月17日 2013年5月9日
2014年1月5日 2014年2月20日 1.23636 7.0 2014年3月23日 2014年10月25日
2015年4月19日 2015年6月11日 2.38719 9.4 2015年8月7日 2016年1月19日
2016年6月18日 2016年8月20日 2.40255 9.2 2016年10月7日 2017年3月14日
2017年9月24日 2017年10月27日 1.70519 8.2 2017年12月23日 2018年8月5日
2019年3月4日 2019年4月8日 1.57083 7.8 2019年6月1日 2019年12月2日
2020年5月10日 2020年7月12日 2.55643 9.6 2020年9月1日 2021年2月9日

參考資料

  1. E. Goffin New determination of the mass of (2) Pallas,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Vol. 365, pp. 627 (2001).
  1. ^ OED
  2. ^ The MeanPlane (Invariable plane) of the Solar System passing through the barycenter. 2009-04-03 [2009-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4).  (produced with Solex 10 written by Aldo Vitagliano; see also Invariable plane). Retrieved 2009-04-25.
  3. ^ 3.0 3.1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2 Pallas. [2009-09-12]. 
  4. ^ 4.0 4.1 Schmidt, B. E.; et al. Hubble takes a look at Pallas: Shape, size, and surface (PDF). 39th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Conference (Lunar and Planetary Science XXXIX). Held March 10–14, 2008, in League City, Texas. 2008, 1391: 2502 [2008-08-24]. 
  5. ^ Baer, James; Steven R. Chesley. Astrometric masses of 21 asteroids, and an integrated asteroid ephemeris (PDF).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07). 2008, 100 (2008): 27–42 [2008-11-11]. Bibcode:2008CeMDA.100...27B. doi:10.1007/s10569-007-9103-8. 
  6. ^ Harris, A. W.; Warner, B. D.; Pravec, P.; Eds. Asteroid Lightcurve Derived Data. EAR-A-5-DDR-Derived-Lightcurve-V8.0.. NASA Planetary Data System. 2006 [200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8). 
  7.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Torppa200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 ^ 8.0 8.1 Tedesco, E. F.; Noah, P. V.; Noah, M.; Price, S. D. IRAS Minor Planet Survey. IRAS-A-FPA-3-RDR-IMPS-V6.0.. NASA Planetary Data System. 2004 [200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1). 
  9. ^ Neese, C.; Ed. Asteroid Taxonomy. EAR-A-5-DDR-Taxonomy-V5.0.. NASA Planetary Data System. 2005 [2007-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0). 
  10.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Pasachoff198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1. ^ Calculated with JPL Horizons for 2014-Feb-24
  12. ^ Athena. 1911 Edition of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LoveToKnow. [2007年5月2日]. 
  13. ^ Pallas Athena. Answers.com. [2007年5月2日]. 
  14. ^ 14.0 14.1 Astronomical Serendipity. NASA JPL. [2007-03-15]. 
  15. ^ Notable Asteroids. The Planetary Society. 2007 [2007-03-17]. 
  16. ^ Kozai, Y. Kiyotsugu Hirayama and His Families of Asteroids (invite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agamihara, Japan: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November 29-December 3, 1993 [2007-01-08]. 
  17. ^ Faure, Gérard.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 of Asteroids. Astrosurf.com. May 20, 2004 [2007-03-15]. 
  18. ^ Foglia, S.; Masi, G. New clusters for highly inclined main-belt asteroids. The Minor Planet Bulletin. 1999, 31: 100–102 [2007-03-15]. 
前一小行星:
(1)穀神星
小行星列表 後一小行星:
(3)婚神星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