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钙: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Makecat留言 | 贡献
取消化學博士对话)的编辑;更改回123.122.101.142的最后一个版本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Chembox
{{chembox
| verifiedrevid = 477245651
| Name = 碳化钙
| Name = 碳化钙
| ImageFile = Cac2.jpg
| ImageFile = Calcium carbide formula.png
| ImageSize = 200px
| ImageFile2 = Karbid vápenatý.JPG
| ImageFile = Calcium carbide formula.png
| ImageName = Calcium Carbide
| ImageFile2 = Karbid vápenatý.JPG
| IUPACName = Calcium Carbide
| ImageName = 电石
| OtherNames =
| IUPACName = Calcium Carbide
| OtherNames = 電土
| Section1 = {{Chembox Identifiers
| Section1 = {{Chembox Identifiers
| ChemSpiderID_Ref = {{chemspidercite|correct|chemspider}}
| CASNo = 75-20-7
| ChemSpiderID = 6112
}}
| InChI = 1/C2.Ca/c1-2;/q-2;+2
| SMILES = [Ca+2].[C-]#[C-]
| InChIKey = UIXRSLJINYRGFQ-UHFFFAOYAI
| StdInChI_Ref = {{stdinchicite|correct|chemspider}}
| StdInChI = 1S/C2.Ca/c1-2;/q-2;+2
| StdInChIKey_Ref = {{stdinchicite|correct|chemspider}}
| StdInChIKey = UIXRSLJINYRGFQ-UHFFFAOYSA-N
| CASNo = 75-20-7
| CASNo_Ref = {{cascite|correct|CAS}}
| PubChem = 6352
}}
| Section2 = {{Chembox Properties
| Section2 = {{Chembox Properties
| Formula = CaC<sub>2</sub>
| Formula = CaC<sub>2</sub>
| MolarMass = 64.1
| MolarMass = 64.099 g/mol
| Appearance = 灰黑色晶体
| Appearance = 白色粉末至灰黑色晶体
| Density = 2.22 g/cm³ (固,工业品)
| Density = 2.22 g/cm<sup>3</sup>
| MeltingPtC = 2160
| MeltingPt = 2300&nbsp;°C
| BoilingPtC = 2300
| BoilingPt =
| Solubility = 分解
}}
}}
}}
| Section3 = {{Chembox Structure
| CrystalStruct = 四方 <ref>{{Cite journal| doi = 10.1023/A:1015105922260| year = 2002| author = Massalimov, I. A.| journal = Inorganic Materials| volume = 38| pages = 363| last2 = Kireeva| first2 = M. S.| last3 = Sangalov| first3 = Yu. A.| issue = 4}}</ref>
| SpaceGroup = D<sup>17</sup><sub>4h</sub>, I4/mmm, [[皮尔逊符号|tI6]]
| Coordination = 6
}}
| Section4 = {{Chembox Thermochemistry
| DeltaHf = −63&nbsp;kJ·mol<sup>−1</sup>
| Entropy = 70&nbsp;J·mol<sup>−1</sup>·K<sup>−1</sup>
}}
| Section7 = {{Chembox Hazards
| FlashPt = 305 °C (乙炔)
| EUClass =
| EUIndex =
| MainHazards =
| NFPA-H = 3
| NFPA-F = 3
| NFPA-R = 2
| NFPA-O = W
}}
}}
[[Image:Carbid.jpg|thumb|right|电石]]
'''碳化钙'''(英文:Calcium carbide)是'''电石'''的主要成分,異名'''乙炔钙''',[[化学式]]CaC<sub>2</sub>。电石是一种呈綠色或灰黑色的[[粉末]]或块状[[固体]],帶有大蒜味,工业上常用电石与[[水]]混合制取[[乙炔]]氣體;亦被應用於冶煉工業,作為還原劑和脫硫劑,但是如果加入了過量的[[水]],就絕對不能觸摸殘留的[[化合物]],因為這種[[化合物]]是強鹼[[氫氧化鈣]](CaO或Ca(OH)<sub>2</sub>)
'''碳化钙'''(英文:Calcium carbide)是'''电石'''的主要成分,異名'''乙炔钙''',[[化学式]]CaC<sub>2</sub>。电石是一种呈綠色或灰黑色的[[粉末]]或块状[[固体]],帶有大蒜味,工业上常用电石与[[水]]混合制取[[乙炔]]氣體;亦被應用於冶煉工業,作為還原劑和脫硫劑,但是如果加入了過量的[[水]],就絕對不能觸摸殘留的[[化合物]],因為這種[[化合物]]是強鹼[[氫氧化鈣]](CaO或Ca(OH)<sub>2</sub>)
:CaC<sub>2</sub> + 2H<sub>2</sub>O → Ca(OH)<sub>2</sub> + C<sub>2</sub>H<sub>2</sub>
:CaC<sub>2</sub> + 2H<sub>2</sub>O → Ca(OH)<sub>2</sub> + C<sub>2</sub>H<sub>2</sub>
第25行: 第56行:


== 制法 ==
== 制法 ==
电石可由[[生石灰]](氧化钙)与[[碳]]混合后在電爐中加熱至約2000&nbsp;°C反應製得。
电石可由[[生石灰]](氧化钙)与[[碳]]混合后在電爐中加熱至約2000 °C反應製得。
:CaO + 3C → CaC<sub>2</sub> + CO
:CaO + 3C → CaC<sub>2</sub> + CO


第31行: 第62行:
碳化钙如直接與眼睛接觸,可能會引致流淚、結膜發紅等不適情況。亦有可能會導致眼睛表面輕微磨損。如吸入碳化钙可引致劇烈咳嗽及鼻痛,對部份人會造成肺部損害;碳化钙氣霧則可引致上呼吸道嚴重不適。如誤服可導致腸胃不適,亦可能會損害肝臟及腎臟等器官。如碳化钙液體接觸到濕潤的皮膚,會刺激及灼傷皮膚。
碳化钙如直接與眼睛接觸,可能會引致流淚、結膜發紅等不適情況。亦有可能會導致眼睛表面輕微磨損。如吸入碳化钙可引致劇烈咳嗽及鼻痛,對部份人會造成肺部損害;碳化钙氣霧則可引致上呼吸道嚴重不適。如誤服可導致腸胃不適,亦可能會損害肝臟及腎臟等器官。如碳化钙液體接觸到濕潤的皮膚,會刺激及灼傷皮膚。


== 电石灯 ==
[[Image:Carbide lamp lit.jpg|thumb|right|点亮电石灯]]


== 水果催熟 ==
== 水果催熟 ==

電石在接觸到水或潮濕的空氣時會產生[[乙炔]]。電石催熟,操作簡單,但其用量無法正確的掌握,因電石在催熟48小時以後仍然無法完全溶解,使用者大都只憑經驗使用,且果實在靠近電石的地方容易有灼傷的現象發生。電石催熟的方法為將紙箱內層敷上水泥紙,後將電石以報紙包上置於紙箱之最下層,電石的用量約200公克配20公斤果實,再將硬熟的果實置於箱內後以水泥紙包紮密封,不可漏氣。紙箱之上方以棉被或布袋覆蓋,視品種之不同,經48~72小時後即可完成催熟的作業,催熟率可達 90%以上。此種方法效果穩定,適用於小量果實之催熟處理。如數量多時,可以透氣之塑膠籠盛裝硬熟果,地面墊上水泥柱或木材數支,其尺寸約12*15公分.長度不拘,將電石以報紙包紮置於兩支水泥柱之中問,後將盛裝的硬熟果籠置於柱上,高度三層籠高(約120公分),依序排列,四周以棉被或布袋或催熟專用之催熟被覆蓋,必須注意覆蓋得密不通風,但切忌使用不透氣的資材如塑膠布類覆蓋,以免妨礙水分之蒸發而影響催熟之效果,如此視品種及成熟度之不同,經48~72小時之催熟後即可達到轉色、軟熟而具有商品價值。
電石在接觸到水或潮濕的空氣時會產生[[乙炔]]。電石催熟,操作簡單,但其用量無法正確的掌握,因電石在催熟48小時以後仍然無法完全溶解,使用者大都只憑經驗使用,且果實在靠近電石的地方容易有灼傷的現象發生。電石催熟的方法為將紙箱內層敷上水泥紙,後將電石以報紙包上置於紙箱之最下層,電石的用量約200公克配20公斤果實,再將硬熟的果實置於箱內後以水泥紙包紮密封,不可漏氣。紙箱之上方以棉被或布袋覆蓋,視品種之不同,經48~72小時後即可完成催熟的作業,催熟率可達 90%以上。此種方法效果穩定,適用於小量果實之催熟處理。如數量多時,可以透氣之塑膠籠盛裝硬熟果,地面墊上水泥柱或木材數支,其尺寸約12*15公分.長度不拘,將電石以報紙包紮置於兩支水泥柱之中問,後將盛裝的硬熟果籠置於柱上,高度三層籠高(約120公分),依序排列,四周以棉被或布袋或催熟專用之催熟被覆蓋,必須注意覆蓋得密不通風,但切忌使用不透氣的資材如塑膠布類覆蓋,以免妨礙水分之蒸發而影響催熟之效果,如此視品種及成熟度之不同,經48~72小時之催熟後即可達到轉色、軟熟而具有商品價值。


第39行: 第71行:


== 參考 ==
== 參考 ==
{{reflist}}
*《綠十字》第十八卷,第一期,2008年一月二月,第31-32頁(化學品安全資料簡表),[[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綠十字》第十八卷,第一期,2008年一月二月,第31-32頁(化學品安全資料簡表),[[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2013年1月25日 (五) 18:52的版本

碳化钙
IUPAC名
Calcium Carbide
识别
CAS号 75-20-7  checkY
PubChem 6352
ChemSpider 6112
SMILES
 
  • [Ca+2].[C-]#[C-]
InChI
 
  • 1/C2.Ca/c1-2;/q-2;+2
InChIKey UIXRSLJINYRGFQ-UHFFFAOYAI
性质
化学式 CaC2
摩尔质量 64.099 g/mol g·mol⁻¹
外观 白色粉末至灰黑色晶体
密度 2.22 g/cm3
熔点 2160 °C(2433 K)
沸点 2300 °C(2573 K)
溶解性 分解
结构
晶体结构 四方 [1]
空间群 D174h, I4/mmm, tI6
配位几何 6
热力学
ΔfHm298K −63 kJ·mol−1
S298K 70 J·mol−1·K−1
危险性
NFPA 704
3
3
2
W
闪点 305 °C (乙炔)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电石

碳化钙(英文:Calcium carbide)是电石的主要成分,異名乙炔钙化学式CaC2。电石是一种呈綠色或灰黑色的粉末或块状固体,帶有大蒜味,工业上常用电石与混合制取乙炔氣體;亦被應用於冶煉工業,作為還原劑和脫硫劑,但是如果加入了過量的,就絕對不能觸摸殘留的化合物,因為這種化合物是強鹼氫氧化鈣(CaO或Ca(OH)2)

CaC2 + 2H2O → Ca(OH)2 + C2H2
CaC2 + H2O → CaO+C2H2

制法

电石可由生石灰(氧化钙)与混合后在電爐中加熱至約2000 °C反應製得。

CaO + 3C → CaC2 + CO

對人體健康危害

碳化钙如直接與眼睛接觸,可能會引致流淚、結膜發紅等不適情況。亦有可能會導致眼睛表面輕微磨損。如吸入碳化钙可引致劇烈咳嗽及鼻痛,對部份人會造成肺部損害;碳化钙氣霧則可引致上呼吸道嚴重不適。如誤服可導致腸胃不適,亦可能會損害肝臟及腎臟等器官。如碳化钙液體接觸到濕潤的皮膚,會刺激及灼傷皮膚。

电石灯

点亮电石灯

水果催熟

電石在接觸到水或潮濕的空氣時會產生乙炔。電石催熟,操作簡單,但其用量無法正確的掌握,因電石在催熟48小時以後仍然無法完全溶解,使用者大都只憑經驗使用,且果實在靠近電石的地方容易有灼傷的現象發生。電石催熟的方法為將紙箱內層敷上水泥紙,後將電石以報紙包上置於紙箱之最下層,電石的用量約200公克配20公斤果實,再將硬熟的果實置於箱內後以水泥紙包紮密封,不可漏氣。紙箱之上方以棉被或布袋覆蓋,視品種之不同,經48~72小時後即可完成催熟的作業,催熟率可達 90%以上。此種方法效果穩定,適用於小量果實之催熟處理。如數量多時,可以透氣之塑膠籠盛裝硬熟果,地面墊上水泥柱或木材數支,其尺寸約12*15公分.長度不拘,將電石以報紙包紮置於兩支水泥柱之中問,後將盛裝的硬熟果籠置於柱上,高度三層籠高(約120公分),依序排列,四周以棉被或布袋或催熟專用之催熟被覆蓋,必須注意覆蓋得密不通風,但切忌使用不透氣的資材如塑膠布類覆蓋,以免妨礙水分之蒸發而影響催熟之效果,如此視品種及成熟度之不同,經48~72小時之催熟後即可達到轉色、軟熟而具有商品價值。

现在规定命令禁止用碳化钙进行催熟,但是仍有人尝试以此种方式进行水果催熟。

參考

  1. ^ Massalimov, I. A.; Kireeva, M. S.; Sangalov, Yu. A. Inorganic Materials. 2002, 38 (4): 363. doi:10.1023/A:1015105922260.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 《綠十字》第十八卷,第一期,2008年一月二月,第31-32頁(化學品安全資料簡表),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