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
世界遗产
德绍包豪斯校舍
官方名稱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Dessau and Bernau(英語)
位置 德國
標準文化遗产:(ii)(iv)(vi)
参考编码729
登录年份1996(第20屆會議
扩展年份2017年(第41届大会)
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在德國的位置
魏玛
魏玛
德绍
德绍
贝尔瑙
贝尔瑙

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德国之一打包申请的世界遗产,内含六处分立的遗产点,皆与美术学校包豪斯有关。此世界遗产登记于1996年,初含四处遗产点,又于2017年另外括入二处遗产点。[1]

包豪斯仅于1919年至1933年间办行,其间在其处学习的学生不超1250人,于中真正获颁包豪斯授予的学位而毕业的只有155人。[2][3]虽如此,此校仍使20世纪建筑与审美的思想和实践为之巨变。[1]

魏玛部分[编辑]

魏玛包豪斯校舍[编辑]

一间画室,位于前魏玛包豪斯校舍主楼,建于1904年至1911年间

包豪斯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创于魏玛,此后一直在其地办学,直至1925年迫于政治压力迁往德绍[4]魏玛时期之包豪斯位于二座相邻建筑内,此二座校舍先前分属两所艺校,皆为亨利·范·德费尔德设计建造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其建筑为:

  • 「范·德费尔德楼」,建于1905年至1906年,为当时之萨克森大公工艺美术学校(德語:Großherzoglich-Sächsische Kunstschule)而造,此校为一职业美术学校。[5]
  • 「主楼」,建于1904至1911年,为当时之萨克森大公美术学校(德語:Großherzoglich Sächsische 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unst)而造。[1][6]

范·德费尔德楼有修复过的壁饰,由奥斯卡·施莱默创作,原是为1923年之包豪斯展览会而造。此楼并以其中央楼梯间别出一格的采光为人所知。[5]

主楼于1999年由德国建筑师托马斯·范·登瓦伦丁德语Thomas van den Valentyn恢复原状。其有一蜿蜒的椭圆状主楼梯间,体现新艺术风格。格罗皮乌斯先前的办公室则以修复之大小家具物什及地毯重为装修。[3][6]

魏玛包豪斯闭校后,上述建筑为数个承继的艺术相关教育机构所用。现时之魏瑪包豪斯大學历经兼并、重组及更名,而于1996年成立。其于旧日包豪斯之校址上运作,教授美术、设计及关于技术之课程。[4]

此处史迹于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筑作教学设施用,不过魏玛包豪斯大学开放其外部及内部的游览。[7]

号角屋[譯名請求][编辑]

魏玛号角屋,1923年建

号角屋是一以混凝土及钢材建造的民宅,为1923年包豪斯之首次作品展览会而建,基于包豪斯之画家及教师乔治·穆赫的设计。其为第一座全以包豪斯设计原则而建的建筑,为现代人居提供了颠覆性的典范。[1][8]

为持守包豪斯由实践经验学习的教育理念,有职员与学生多人参与工程中。其中有时为学生的马塞尔·布劳耶,同时有阿尔马·西德霍夫-布舍尔拉斯洛·莫霍利-纳吉。包括灯具在内之一切家具皆于包豪斯之工坊内制作。[8][9]

此处史迹于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2017年8月始此屋为魏玛古典基金会英语Klassik Stiftung Weimar所有。2018年至2019年其对公众关闭以大修,并于2019年5月18日重新开放。[10][11]

德绍部分[编辑]

德绍包豪斯校舍[编辑]

德绍之包豪斯为20世纪之一标杆性的建筑。其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设计,仅用一年余即告建成,于1926年12月4日正式启用。[12]其「被看作包豪斯观念的一个『建出来的宣言』,在其中功能主義与设计的美学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单一的整体」。[13]

此建筑由德绍市方面委托,其资助此工程且提供建筑用场地。由于包豪斯直至1927年皆无其自办的建筑系,工程之图纸由格罗皮乌斯的建筑公司起草,而建筑内部的物件则于包豪斯之工坊制作。[14]

格罗皮乌斯受要求于此楼中合入二座学校:一则为包豪斯设计学校,一则为一市立职校。[13]建筑中含数个互相连接的侧翼,作不对称的分布,其为:一侧翼三层,为工坊而建;一侧翼五层,为公寓而建;连接公寓及工坊之部分内设礼堂、舞台并简餐厅;为职校而建之侧翼与前述诸侧翼隔道路相望。有一二层之过街楼连接职校与包豪斯诸翼,其中为办公室及教员室。[15]此建筑群之外表以不承重的玻璃幕墙为特色,是为法古斯工廠中所用者之进一步的发展。法古斯工厂建于1911年至1913年,由格罗皮乌斯及阿道夫·梅耶设计。[12][14]建筑特点如柱网及支撑的托梁可于建筑之内得见。[13]

德绍包豪斯校舍之学生膳宿侧翼(右)

其为公寓而建的五层之侧翼,即「Prellerhaus」,有单间公寓28间,各20平方米,为学生及资浅教员提供膳宿。浴室及厨房设施为公用,并有一共享的天台。公寓中有16间房带小阳台,其整齐对称成为此侧翼的特色。[3][14]女性居于一层即「女士层」,其间住户有格特鲁德·阿恩特(德語:Gertrud Arndt)、玛丽安娜·勃兰特(德語:Marianne Brandt)、冈塔·斯托尔策尔(德語:Gunta Stölzl)及 安妮·阿尔伯斯(德語:Anni Albers)。[16]学生共有140人,故其中多数须于德绍内城自寻居所。1930年,时任校长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将一些宿舍改为教室。2006年建筑整葺而恢复其原有之布置。如今此等公寓用于游客的住宿。[3][17]

出于政治压迫,德绍包豪斯于1932年关闭,密斯·凡·德罗在柏林建立一座私人注资的包豪斯,惟其未出一载即又关闭。[3]德绍之包豪斯校舍用以教授女性烹饪及纺织,1939年于二次大战即将爆发之际其又成为培训纳粹军官的学校。[12]1941年校舍内则容入飞机制造厂容克斯的出版部。[13]1945年学校于一空袭之中损毁。战后学校又部分得以修复以资教育机构之用,然其修复罔顾建筑之完整。[12]直至1972年,东德政府方列其为历史纪念物。德绍包豪斯于曾在包豪斯学习的建筑师康拉德·皮舍尔(德語:Konrad Püschel)领导之下获得修复。[18]玻璃幕墙、礼堂、舞台及简餐厅得以重修。[13]1976年12月2日,此建筑正式重启为一科学与文化中心,中有来自包豪斯之物件的收藏,时为校舍首开50年后。有前包豪斯学生18人出席开幕典礼。[19]

德绍包豪斯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旨在研究并保护包豪斯之遗产。此建筑于1996年作一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后经历大量翻新。此等翻新于2006年结束。[1][14]

建筑群之北翼曾为昔日前文提到的市立职校之所在,而其今日为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所用,该大学之德绍校区即邻接包豪斯所处之地。[20][21]德绍包豪斯基金会以其楼余下部分作管理用途:内有一博物馆,一商店及复原之简餐厅;先前之学生房出为游客住宿用;建筑其余之处如礼堂则出租用以研讨或会议等。[22]

大师居[譯名請求][编辑]

康定斯基与克利所居之一组半独立式住宅的街景
于2014年以已毁之校长居所(「格罗皮乌斯屋」)之外形建造的构筑物

「大师居」(德語:Meisterhäuser,意为「大师住宅」)为一组七座平顶方正之房舍,距德绍包豪斯校舍约600米,由格罗皮乌斯为包豪斯的资深职员设计。该组房屋建于1925年至1926年,承德绍市方面委托而造。其建筑群中含半独立式住宅三对,于建筑群之尽头则为一独立式居所,为校长格罗皮乌斯而建。[23]为达尊重其地景观特色之目的,此组宅第筑于一小松林中。[23]建筑群中屋宇宽敞,独立的校长邸有350平方米,其余各宅亦超250平方米。由于期望兼而为艺术家的教员不论于宅于校皆可同样工作,此组屋舍皆配有露台及画室。于各对一组二宅之半独立住宅中,二所住宅之布置一般无二,惟其互成直角,故自街视之其并不对称。[24]

原本的住户有:居于格罗皮乌斯邻舍之利奧尼·費寧格家及拉斯洛·莫霍利-纳吉家(然费宁格从未任教于德绍包豪斯);居于其相邻一组之奥斯卡·施莱默家及乔治·穆赫家;居于其最后一组之瓦西里·康定斯基家及保罗·克利家。[24]格罗皮乌斯与莫霍利-纳吉全以马塞尔·布劳耶设计之家具布置其各自之居所。其后之住户有汉斯·迈耶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约瑟夫·阿尔伯斯与安妮·阿尔伯斯、因勒克·舍佩尔以及阿尔弗雷德·阿恩特格特鲁德·阿恩特等。[23]

自1932年德绍包豪斯闭校时始,此组屋舍即租予其他租客。[23]1945年,迫近二战结束之时,校长居所及其邻屋之一翼毁于空袭,此被毁之一翼曾为莫霍利-纳吉所居。1948年一寻常之郊区住宅于校长宅之原处建起。余下之屋有人居住,然经改动,且遭甚多损毁。[12]

大师居于1992年修复,于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3]2011年,建于校长宅原址上之屋拆除。2014年,为恢复全大师居整体之原韵旧观,表现校长宅及莫霍利-纳吉宅形制之构筑于此二毁宅之原址上筑就。[25]此二构筑由建筑公司Bruno Fioretti Marquez设计,其内部布置则由艺术家奥拉夫·尼古拉设计。[26]构筑之内部作展览空间用,中有此处史迹往事之信息。[3]此等构筑及其他屋舍对公众开放,由德绍包豪斯基金会主理。费宁格宅为库特·魏尔中心之本部所在,其中心推广出身德绍之作曲家库特·魏尔之作品。[23]

1932年密斯·凡·德罗设计之「茶亭德语Trinkhalle (Dessau)」(德語:Trinkhalle)于校长宅处之一角建。是亭实为一小食亭,与一高二米之围墙合为一体。此亭于战争中存留,然于1962年拆除。2014年此茶亭连其围墙得重建,自2016年又得恢复其对众贩售小食饮料之原有功能。[27]

自2016年至2019年康定斯基与克利所居之屋于维斯滕罗特基金会德语Wüstenrot Stiftung主导下关闭大修,旨在完全恢复房屋内设,而特着眼于重制原本之配色。[23]此组居所于2019年4月17日重新开放。是次修复耗资150万欧元,并对原本粉刷之痕迹作细致的科学分析。于中超过100种颜色得以重构。[28]

外廊公寓[编辑]

「外廊公寓」中之一座

外廊公寓(德語:Laubenganghäuser,意为「有挑廊通道的房屋」)为五栋公寓建筑,共提供住房90间,于1930年建于德绍南部。其由包豪斯时任之校长汉斯·迈耶设计。[29][30]

其建筑作公屋建造,各住房阔达47平方米(510平方英尺),期望其容量可供多至四口之家居住。此设计遵守迈耶的口号「人民的需求,而不是奢侈的消费」(德語:Volksbedarf statt Luxusbedarf[31]

其设计之一关键处在于节省一切材料以减少开支,并规划内部以令其小空间物尽其用。虽如门把手,亦经设计以使金属之用量降至最低。挑廊之筹划非只为供给各间住房以经济且节省空间的通道,亦有为促进住户间社会交流的打算。住房皆有中央供暖,且有备水磨石地板并搪瓷浴缸的浴室,得评价为其时公屋中之良好设计。[31]

此等公寓为一住房合作社而建,其社名为「德绍储蓄与建筑协会」(德語:Dessauer Spar- und Baugenossenschaft)。此社1930年初委此任务,而全部五栋公寓楼于当年8月即已完工。建筑成本为每户住房8000国家马克。合作社期望此等住房价廉,然而亦图住房之设备完善,还期望其适度地宜人。租金并将受控以使其不过于住户户收入的四分之一。[30]

全部五栋公寓楼皆存至今,仍用作公屋。其于1990年代中期按历史文物保护之准则修整。现时其由德绍住房合作社(德語:Wohnungsgenossenschaft Dessau eG) 所有并管理。[30]其中有一户住房复原至其本来之设计并向公众开放。[31]

2017年7月,外廊公寓作为一处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

贝尔瑙部分[编辑]

修复的食堂,位于德国贸易联盟联合学校之迈耶-维特韦尔楼

柏林附近贝尔瑙德国贸易联盟联合学校为一培训中心之校舍,建于1928年至1930年,由汉斯·迈耶及汉斯·维特韦尔(德語:Hans Wittwer)于包豪斯之学生的协助下设计。其为前德国贸易联盟而建,含有研讨间、一座食堂、为学员及教师而设之膳宿、体育设施及一个图书馆。[32][33]

此建筑为包豪斯功能主义建筑一教材式的典范,原因非但在于完工之作品,亦在于为设计并完成此工程而用的分析与协作方法。建筑群次于德绍包豪斯校舍,而为包豪斯所曾接手之第二大工程。[34][35]

此作经设计与其所在之林木丰茂的斜坡处地相谐,建筑史学家温弗里德·纳丁格(德語:Winfried Nerdinger)描述其为「诗意功能主义的杰作」。[34]

学校于1930年5月4日启用,可供给120名学员之食宿。[36]

建筑群历经多种用途,中含「帝国领导学校」,盖世太保党卫军之精英成员自1933年至二战结束于中受训。其于2005年至2007年间修复,自是而由柏林手工业协会(德語:Handwerkskammer Berlin)用作教育中心。2008年建筑师布伦内·格塞尔沙夫特·冯·阿希特克登(德語:Brenne Gesellschaft von Architekten)以此修复工作获颁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诺尔现代主义奖。[37]

德国贸易联盟联合学校于2017年7月作为一处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建筑群不对公众开放,不过财团法人贝尔瑙文物古迹联合学校(德語:Stiftung Baudenkmal Bundeschule Bernau)以德语经营至此学校之导览旅游。[38]

延伸阅读[编辑]

  • Markgraf, Monika (编). Bauhaus World Heritage Site. 莱比锡: Spector Books. 2017. ISBN 978-3959051545 (英语). 
  • Kern, Ingolf; et al. Bauhaus Travel Book: Weimar Dessau Berlin. 慕尼黑: Prestel. 2017. ISBN 978-3791382531. 

参看[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Dessau and Bernau. UNESCO.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2. ^ Konrad Püschel:List of Names. Arts in Exile.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Retrieved 24 April 2019
  3. ^ 3.0 3.1 3.2 3.3 3.4 3.5 Knorr, Susan; Kern, Ingolf; Welzbacher, Christian. Bauhaus Reisebuch. 波恩: Dumont. 2012. 
  4. ^ 4.0 4.1 History.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19
  5. ^ 5.0 5.1 Van de Velde Building.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19
  6. ^ 6.0 6.1 Main Building.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2019-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7. ^ Bauhaus Walk. Bauhaus University Weimar.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8. ^ 8.0 8.1 Haus am Horn. Klassik Stiftung Weimar.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9. ^ Alma Siedhoff-Buscher. Bauhaus100. [2018-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3). 
  10. ^ Haus am Horn. Freundekskreis, Bauhaus University Weimar. [2018-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11. ^ Haus Am Horn ab 18. Mai 2019 wiedereröffnet. Klassik Stifftung Weimar. [2019-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Charrier, Julie, 导演. Architectures - Le Bauhaus de Dessau (Das Bauhaus von Dessau) (YouTube视频, 共28分钟). 德法公共电视台/法国文化及通信部/蓬皮杜中心. 2000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Markgraf, Monika (编). Bauhaus World Heritage Site. 莱比锡: Spector Books. 2017. ISBN 978-3959051545 (英语). 
  14. ^ 14.0 14.1 14.2 14.3 The Bauhaus building by Walter Gropius (1925-26). Bauhaus Dessau Foundation.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8). . Retrieved 29 December 2019
  15. ^ 吴焕加. 第七讲 包豪斯——现代设计的摇篮. 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 第2版.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07: 125. ISBN 978-7-108-05656-6. 
  16. ^ Bauhaus Prellerhaus. Architectuul.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17. ^ Sleeping at the Bauhaus. Bauhaus Dessau.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18. ^ Püschel, Konrad. Wege eines Bauhäuslers. Dessau: Anhalti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1997. 
  19. ^ Sack, M. Feier ohne Fest: Die DDR erinnert sich an ein Stück deutscher Vergangenheit. Die Zeit. 1976-12-10. 
  20. ^ Bauhaus building in Dessau. Wikiarquitectura.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1. ^ Campus. Hochschule Anhalt.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22. ^ Service. Bauhaus Dessau Foundation. [201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9).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Masters' houses by Walter Gropius (1925–26). Bauhaus Dessau.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24. ^ 24.0 24.1 Lorch, Catrin. Gemälde in drei Dimensionen. Süddeutsche Zeitung. 2019-08-08 [2020-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8). 
  25. ^ New Masters' Houses. Bauahus Dessau.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26. ^ Ranke, Lydia (作者, 导演). BauhausWorld: Der Code - 100 Jahre Bauhaus (YouTube视频, 共42分30秒). Deutsche Welle. 2019 [2019-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27. ^ Kiosk, Mies van der Rohe (1932). Bauhaus Dessau.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28. ^ Kandinsky und Klee: Saniertes Meisterhaus wiedereröffnet. Zeit Online. 2019-04-17 [2019-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29. ^ Laubenganghäuser von Hannes Meyer (1929–30). Bauhaus Dessau.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30. ^ 30.0 30.1 30.2 Laubenganghäuser - UNESCO Welterbestätte Bauhaus. Wohnungsgenossenschaft Dessau.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2). 
  31. ^ 31.0 31.1 31.2 Dr. Helga Huskamp (编). Houses with Balcony Access (视频, 共7分30秒). Bauhaus Dessau. Talks. 2017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7). 
  32. ^ Hans Wittwer. Bauhaus100.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33. ^ Bedeutung. Stiftung Baudenkmal Bundesschule Bernau.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4). 
  34. ^ 34.0 34.1 ADGB trade union school. Architectuul. 2013 [2016-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5). 
  35. ^ The "School in the Woods" as a Socio-pedagogical Ideal. Bauhaus100. [2019-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9). 
  36. ^ History. Bauhaus trade union school.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37. ^ World Monuments Fund / Knoll Modernism Prize brochure (pdf) (PDF). 2008 [2016-11-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27). 
  38. ^ Führung im UNESCO-Welterbe Bauhaus Denkmal Bundesschule Bernau.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8). 

外部链接[编辑]